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六中高一(上)期末政治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1.从2022年年中到2022年12月底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已经下跌了三成,廉价石油时代或已来临,请回答1-3题国际油价“跌跌不休”迎来国内成品油史无前例的“十一连跌”调整。2022年12月26日24时,成品油零售限价最终下调幅度为480元/吨。下列选项中货币执行的职能与本题一致的是( )A.小李支付5800元的房租B.某款手机的价格是3700元C.小李用5000元买了一部iphone手机D.小李为自己的公司缴纳了300万的税款2.从2022年年中到2022年12月底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已经下跌了三成,廉价石油时代或已来临,请回答1-3题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的原因是( )A.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B.受市场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C.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D.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3.从2022年年中到2022年12月底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国际市场上的原油价格已经下跌了三成,廉价石油时代或已来临,请回答1-3题国际原油价格的下跌不利于中国国内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投资。因为( )A.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原油价值相同B.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市场已饱和C.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原油是互补商品D.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原油是互为替代品4.在经济低迷、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下,浙江制造业中的纺织、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纷纷转向“机器换人”。这说明( )A.价格变动使企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B.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平衡C.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加收益D.提高劳动力价格就能促进技术创新5.2022年以来,俄 罗斯货币卢布出现连续暴跌,这可能引发以下哪些经济现象( )①俄罗斯降低利率②俄罗斯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③赴俄旅游购物的中国游客增加④出口俄罗斯的中国外贸企业不得不重新开拓市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网民跨境网购消费主要体现(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科技全球化7.“儿童商学院”是在成都开办的一家针对7到11岁的孩子的培训机构,培训的课程包括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下列观点能说明对孩子进行财商培训的必要性的是( )①金钱是万恶之源②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③获取金钱要有度④对金钱要取之有道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某公司上班的李小姐,从头到脚都是名牌,月薪4000多元,负债却近40万元。每个月要付的利息是薪水的两倍多,她已经为了还债吃安眠药。这启示消费者应(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避免盲从,理性消费C.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勤俭节约,减少消费9.在手机的使用上,亚洲人和欧美人是有一定的差异的。与欧美人相比,亚洲人更喜欢用短信,欧美人喜欢用直接通话的方式联系。原因在于大部分亚洲国家的人均收入都比欧美国家低得多,所以他们更愿意采用短信进行日常联系。材料说明( )A.消费环境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B.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C.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D.收入差距大小会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10.随着4G网络的全覆盖,开车时通过车载终端就能了解前方路况;身体不舒服,直接通过云平台就能向医生问诊……这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②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科技保障了人们的消费安全④新的消费热点催生新的产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D.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迅速发展12.活跃在城乡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草根经济”群体,是我国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的存在与发展( )①可以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扩大就业②有利于打破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③对城乡共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④可以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9/10\n1.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表现及其引发的后果可能有( )①侵害消费者利益,企业形象受损②污染环境,受到巨额罚款③对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员工积极性受挫④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下降。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思路决定出路”,企业领导者一定要有思路。这表明,企业需要( )A.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B.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C.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D.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3.李克强总理在谈到民生期盼的就业问题时说:“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这对应着科学发展观的( )A.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B.根本方法--统筹兼顾C.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D.以人为本4.在谈到“零就业家庭”困境时,李克强总理指出:“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这说明( )①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②我国坚持政府主导就业,保证人人有工作③扩大就业是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利的要求④促进就业是我们党和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如果相同期限的债券有三种,其利率分别为1.3%、4.23%和3.2%.一般来说,与此三档利率相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分别是( )A.中央政府工商企业金融机构B.金融机构中央政府工商企业C.中央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D.工商企业金融机构中央政府6.互联网金融发展备受关注,“余额宝”自面世以来便饱受争议,近段时间“余额宝”的投资需求曲线如图所示由D1向D2移动(P为投资收益率,Q为投资需求数量)。下列可能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是( )①商业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稳步提高②央行宣布将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管理,并鼓励其发展③政府拓宽投资渠道,实现理财产品多元化④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7.根据2022年我国财政预算报告,预计我国202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3.95万亿元,增长8%;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拟安排15.3万亿元,增长9.5%;财政赤字拟安排1.35万亿元,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回答19~21题实现财政收入增长8%的根本原因是( )A.全国经济稳中有进B.税收政策适度调整C.居民收入不断增长D.纳税意识不断增强8.根据2022年我国财政预算报告,预计我国202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3.95万亿元,增长8%;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拟安排15.3万亿元,增长9.5%;财政赤字拟安排1.35万亿元,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回答19~21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 )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市场手段9.根据2022年我国财政预算报告,预计我国2022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3.95万亿元,增长8%;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拟安排15.3万亿元,增长9.5%;财政赤字拟安排1.35万亿元,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回答19~21题国家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体现了( )A.国家必须占有大量的社会财富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10.2022年2月15日,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汽车公司。万向集团实现海外并购( )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②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核心技术,促进经济发展③能够消除国际贸易壁垒,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④有利于在技术研发、生产方面开展全球化经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11.2022年12月12日,国务院 常务会议决定,将在福建设立自由贸易园区。海西自贸区获批将有利于( )A.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B.主导全球资源的流动C.促进闽台经济一体化D.全面启动我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12.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倡议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①适应了经济全球化新要求②使我国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阶段③能够使我国主导世界经济发展④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互利共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9/10\n1.漫画启示中国出口企业,应该( )①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坚持以品种多取胜②进行市场调研,提高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③积极应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④形成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④二、论述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小L最近特别烦恼,原因是他们家要买一辆小汽车,形成了四种意见:L爸说买一辆二手的小车,实用又便宜; L妈说买辆福特,因为左邻右舍买的都是福特;L哥说买辆敞篷车,很酷很有个性; L说买辆奥迪,因同学家里买的都是奥迪,自己家不买太没面子了。请你说明L家人买车所持四种意见的消费心理并分别作简要评价。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49元,实际增长6.5%,未跑赢GDP增速;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817元,实际增长9.2%.而且,城乡收入增长幅度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谈谈如何让居民收入真正跑赢GDP?4.2022年12月18日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部署明年我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落实中央支持福建进一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新常态意味着不同以往;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突出创新驱动,做大产业龙头,加强民生保障,力求好中求快,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说说我省应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 态?5.我国的财政收入90%来源于税收,没有税收,就没有扩大而延伸的交通道路,就没有城市灯火通明的夜晚,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干净整洁的街道;没有税收,我们读书找不到学校,看病找不到医院,失业也没有生活保障……;更为严重的是,没有税收,将没有军队抵御外敌的侵犯,保卫我们的家园。一句话,没有税收,就没有国泰民安。今天,当我们享受和平,当我们获得温饱,甚至获得前所未有的财富时,我们是否想到了国家利益,是否依法诚信纳税呢?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依据?9/10\n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成品油零售限价最终下调幅度为480元/吨,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A不合题意,小李支付5800元的房租,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B符合题意,某款手机的价格是3700元,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C不合题意,小李用5000元买了一部iphone手机,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D不合题意,小李为自己的公司缴纳了300万的税款,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故选:B。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2.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和世界货币、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三种其他职能。①标价、值多少钱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②最终支付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是流通手段职能;③随着赊账买卖出现的是支付手段;④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执行的是贮藏手段职能⑤在国际上购买商品是世界货币。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2.【答案】B【解析】A、C、D说法错误,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不是由供求关系、讨价还价的能力和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B符合题意,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故选:B。本题考查:供求影响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一般来说,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3.【答案】D【解析】A说法错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原油的使用价值相同,不是价值相同;B说法错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市场已饱和”的说法与实际不符合;C说法错误,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原油是替代商品,不是互补商品;D符合题意,新能源、可再生能源与原油是互为替代品,原油价格下跌,对其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减少。故选:D。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1)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说,价格上升,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较大。(3)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仅受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①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②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的选项。4.【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在经济低迷、劳动力成本提升的双重压力下,浙江制造业中的纺织、机械制造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纷纷转向“机器换人”。说明价格变动使企业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B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不平衡”。C错误,“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增加收益”说法绝对。D错误,“提高劳动力价格就能促进技术创新”说法绝对。故选:A。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时,生产者会缩小生产规模,减少产量;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时,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该产品的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为了生产产品,生产者必须投入一定数量的人、财、物。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本题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正确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及善于运用知识对选项进行辨析排除。5.【答案】B【解析】①不合题意,俄 罗斯货币卢布出现连续暴跌与俄罗斯降低利率之间不必然的联系,故不选;②③④符合题意,俄 罗斯货币卢布出现连续暴跌,会导致卢布贬值,这样一来俄罗斯通货膨胀的风险加大;赴俄旅游购物的中国游客增加;不利于中国出口企业出口俄罗斯,因此,出口俄罗斯的中国外贸企业不得不重新开拓市场;故选:B。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2)汇率与币值的关系: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的汇率跌落,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一般情况下,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9/10\n本题一方面需要考生读懂材料信息,并从材料中概括出汇率变动的情况;另一方面考查学生从汇率变动的信息中概括出相应经济生活观点的能力,并能据此作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此题难度适中。解答好此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的解读;二是对经济理论的准确运用。6.【答案】B【解析】ACD均不合题意,这三项与题意中“网民跨境网购消费”的主旨不符,故都不选;B正确,网民跨境网购消费主要体现贸易全球化。故选:B。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准确解读题干材料,抓住关键字眼“跨境网购消费”,对应选项进行判断选择即可。7.【答案】C【解析】①错误,金钱是社会财富的象征,但不是万恶之源;②④正确,对孩子进行财商培训,有利于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③错误,只要是通过合法劳动和诚实经营致富的,获取金钱不必有限度获取金钱要有度。故选:C。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金钱观(1)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要取之有道。用正当手段赚钱、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②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③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2)树立正确金钱观的意义:正确的金钱观可以指导我们理性地对待金钱,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可以使我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人生更有意义。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误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错误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这样既节省了答题时间,又提高了正答率。本题难度不大。8.【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量入为出,也就是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不能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而随意举债或贷款消费,题干中李小姐就是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而随意举债,故启示我们应该量入为出,适度消费。B不合题意,避免盲从,理性消费指避免跟风随大流消费、情绪化的消费,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题干体现不出。C不合题意,题干当中没体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D说法错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而不是减少消费。故选:A。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既反对超前消费,又反对消费滞后。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要避免盲目跟风、情绪化消费、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精神,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9.【答案】C【解析】A、B不合题意,材料内容不体现消费坏境、价格对消费的影响;C符合题意,在手机的使用上造成亚洲人和欧美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亚洲国家的人均收入都比欧美国家低得多,说明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D不合题意,“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影响”是针对一国国内而言,不涉及不同国家。故选:C。本题考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1)居民消费水平受当前收入的影响,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居民收入;(2)居民消费水平受预期收入的影响,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收入预期;(2)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受收入差距影响,因此要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与材料无关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10.【答案】A【解析】①②符合题意,“随着4G网络的全覆盖,开车时通过车载终端就能了解前方路况;身体不舒服,直接通过云平台就能寻医问诊”,这表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不合题意,材料不能表明科技保障了消费安全;④不合题意,材料表明的是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而不能表明消费能反作用于生产、新的消费热点催生新的产业。故选:A。本题考查:生产决定消费①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特定的产品只有生产出来,才能谈得上对它的消费,否则就谈不上消费。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就是怎样消费的问题。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③生产决费的质量和水平: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大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总会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本题考查生产决定消费,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题,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强调的“生产决定消费”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9/10\n11.【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基本经济制度属于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因此实行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B不合题意,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基本经济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实行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原因;C不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非公经济的地位,但不是实行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D不合题意,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迅速发展是结果,而不是原因。故选:A。本题考查: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本题属于原因类试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根本原因”,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且运用排除法去除不能体现材料主旨内容的选项。12.【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活跃在城乡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草根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方便人民群众生活,扩大就业,对城乡共同发展起到推动作用;②说法错误,国有企业的主导地位不能被打破;④说法错误,“消除”收入差距会导致平均主义。故选:B。本题考查: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①我国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类型: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③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④意义:促进生产力发展、繁荣活跃市场、增加就业和收入、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满足人民生活需要。⑤政策和态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现代化建设中,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平等竞争、相互合作、共同发展。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本身说法错误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13.【答案】A【解析】①正确,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可能会侵害消费者利益,企业形象受损。②正确,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可能会污染环境,受到巨额罚款。③正确,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可能会对员工权益保护不够,员工积极性受挫。④不符合题意,“企业缺乏社会责任”与“创新能力不足”无直接关系。故选:A。本题考查:企业经营与发展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解答本题最快的方法为排除法,即排除题肢本身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信息无关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方法的前提是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本题难度不大。14.【答案】A【解析】A符合题意,企业经营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只有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题干强调“思路”决定出路,主要是指企业经营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B、C、D不合题意;故选:A。本题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④进行企业兼并和强强联合;⑤要遵循价值规律,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优化产品结构;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⑦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开放型经济的水平;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营者素质;拓宽融资渠道等。解答本题应运用的解题方法为排除法,即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运用此类方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难度中等。15.【答案】D【解析】ABC不符合题意,均不体现题意“以人为本”的主旨,故排除;D符合题意,“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故选:D。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知识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还9/10\n要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或错误的选项。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16.【答案】B【解析】①③符合题意,“一个家庭没有一个人就业,真是毫无生气,没有希望。”这说明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获得生活来源,扩大就业是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利的要求;②错误,我国坚持政府促进就业,但不能保证人人有工作;④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故选:B。本题考查:劳动与就业①劳动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源泉。劳动者是社会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劳动者分工不同,地位平等,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②劳动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通过就业实现社会劳动力不断再生产。劳动有利于劳动者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本身说法错误的,从而筛选出正确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的理解和把握。17.【答案】A【解析】A正确,国债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因此,利率为1.3%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中央政府。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此,利率为4.23%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工商企业。金融债券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因此,利率为3.2%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金融机构。B错误,金融债券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因此,利率为3.2%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金融机构。C错误,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此,利率为4.23%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工商企业。金融债券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因此,利率为3.2%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金融机构。D错误,国债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因此,利率为1.3%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中央政府。企业债券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因此,利率为4.23%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工商企业。金融债券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因此,利率为3.2%对应的债券的发行主体应该是金融机构。故选:A。本题考查:债券。在我国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可以把债券分为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①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信誉为担保、以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国债利率较其他债券低,但一般高于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②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与企业债券相比,风险较小。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券,但高于风险更小的国债和银行储蓄存款。③企业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定程序发行,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务凭证。其主要以自身的经营利润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是一种风险较大的债券。与此对应,其利率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本题为基础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及理解,学生要理解任何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学生要在平时多夯实基础,避免失分。18.【答案】D【解析】题中图示表示:“余额宝”投资收益率不变,而投资需求数量增加。①不合题意,商业银行同期存款利率稳步提高,会导致居民存款数量增加,而不会导致“余额宝”的投资需求增加;②符合题意,央行宣布将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管理,并鼓励其发展,此种政策会导致“余额宝”的投资需求增加;③不合题意,政府拓宽投资渠道,实现理财产品多元化,只能导致“余额宝”的投资需求减少,而不会导致其增加;④符合题意,经济持续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使得居民余款增加,会导致“余额宝”的投资需求增加。故选:D。本题考查:投资与经济发展①我国必须坚持扩大内需方针,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②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投资通过乘数作用引起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而总收入或总供给的增加将会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数量的增加又会引起投资的再增加,并且投资增长的速度要快于总收入或总供给增长的速度,乘数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效应。③因此,投资增强了金融市场竞争与活力,支撑了经济的高速增长。题目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正确把握题干的主旨,围绕主旨选择选项,不符合题意的均可以排除。19.【答案】A【解析】A正确,实现财政收入增长8%的根本原因是全国经济稳中有进;BCD不符合题意,三个选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选:A。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9/10\n(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加快经济发展;(2)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要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社会财富分配要兼顾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既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平稳、健康发展。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答题要把握材料主旨,找出与主旨一致的表述。选项与材料主旨的一致性是单项选择题的根本原则,并运用排除法去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20.【答案】C【解析】AB不符合题意,财政政策属于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C正确,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D不符合题意,市场手段不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故选:C。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1)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手段:国家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①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在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手段。②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③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带强制性的行政命令、指示、规定等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3)市场经济存在弊端,要求必须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国家宏观调控必须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并和所学知识对应起来,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的选项。21.【答案】D【解析】A不合题意,该项与材料主旨无关,再者国家掌握的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BC不合题意,材料主旨体现的是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而不是这两项;D正确,重点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故选:D。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1)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有利于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2)促进经济平稳运行。通过对财政收支数量、方向和结构的调控,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合理优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促进经济增又好又快发展;(3)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调节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共享发展成果,推进建设和谐社会。正确区别“财政作用的具体表现”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紧扣“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这一关键词汇,对应选项进行选择。考查学生识记、识别经济概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2.【答案】D【解析】①④符合题意,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万向集团收购了美国电动车制造商菲斯科汽车公司。万向集团实现海外并购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在技术研发、生产方面开展全球化经营;②不合题意,万向集团实现海外并购是向海外投资,并未引进外资;③说法错误,万向集团实现海外并购并不能消除国际贸易壁垒;故选:D。本题考查:企业经营与发展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开发适应市场适销对路、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正确市场定位等;积极开拓国内市场;②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质量、品牌、服务、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③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提高质量、品牌、服务;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企业经营成败。本题考查了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调动所学知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一方面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另一方面运用排除法去除错误或不合题意的选项。企业的经营的知识大家不要局限于第五课,要把《经济生活》中关于企业怎样经营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整本书来考虑。23.【答案】C【解析】A说法错误,海西自贸区获批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夸大了其作用。B说法错误,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C符合题意,海西自贸区获批将有利于促进闽台经济一体化。D说法错误,海西自贸区获批不是全面启动我国的“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标志。故选:C。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存在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相互联系更加紧密。本题难度适中,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和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对于此类型题目,学生需要首先明确题干的中心思想,将题干主旨与教材的知识点相结合,围绕题干主旨进行选择即可。24.【答案】D【解析】9/10\n①④符合题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适应了经济全球化新要求,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互利共赢;②不合题意,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未使我国对外开放上升到一个新阶段,该项夸大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作用;③说法错误,我国并未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该项与事实不符。故选:D。本题考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国际经济合作1、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①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是各国经济日益互相依赖、互相联系的趋势。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②面对经济全球化,任何国家都无法置身事外。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2、国际经济合作(1)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以及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建立更紧密的、互利共赢的关系。本题考查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国际经济合作,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考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既要准确解读题意,还要结合教材基础知识,加强对题肢的本身正误的筛选。准确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现状是做好本题的关键。本题难度适中。25.【答案】A【解析】①不合题意,漫画反映中国企业遭遇反倾销的现象,而选项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坚持以品种多取胜与反倾销无关;②说法错误,别国反倾销并不只是我国商品价格引起,也有其它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导致,不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来应对反倾销;③④符合题意,面对其它国家的反倾销,我国企业应当积极应诉,利用世贸组织规则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形成以技术、质量、品牌、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故选:A。本题考查:企业经营与发展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开发适应市场适销对路、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正确市场定位等;积极开拓国内市场;②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质量、品牌、服务、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转变发展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③依法诚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提高质量、品牌、服务;企业信誉和企业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关系企业经营成败。④遵循世贸规则,利用世贸组织赋予的权利,积极应诉,应对别国反倾销、绿色壁垒,维护企业权益和国家利益;利用世贸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解决贸易摩擦,规范外贸秩序,创造良好的贸易环境。本题属于措施类,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解题的关键是,一要把握材料要阐明的主旨,二要运用排除法去除不合题意和表述错误的选项。26.【答案】①L爸所持的是求实心理,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心理,他所提的方案也是比较可行的;②L妈持的是从众心理,这种心理多少带有一点盲目性,她所提的方案仍然值得讨论;③L哥持的是求异心理,这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消费心理,而过分标新立异代价是很高的;④L持的是攀比心理,这是一种虚荣炫耀性的心理,我们不提倡这样的消费心理,因为它是不健康的,对个人生活不利。【解析】本题要求说明L家人买车所持四种意见的消费心理并分别作简要评价,属于评析类试题,依据设问可知本题考查的是消费心理的知识。学生调动教材知识对题中观点逐一进行评析即可。“L爸说买一辆二手的小车,实用又便宜”属于求实心理,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心理,此方案比较可行;“L妈说买辆福特,因为左邻右舍买的都是福特”属于从众心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该方案要具体分析;“L哥说买辆敞篷车,很酷很有个性”属于求异心理,带有标新立异的特点,但代价较高;“L说买辆奥迪,因同学家里买的都是奥迪,自己家不买太没面子了”属于攀比心理,具有夸耀性,不提倡这样的消费心理,是不健康的。本题为评析类试题,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27.【答案】【小题1】(1)材料反映了2022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虽然稳定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且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③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小题2】【解析】(1)本题要求说明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要解答本题,考生要对材料进行充分解读,由材料可知,2022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收入虽然稳定增长,但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且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2)本题要求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谈谈如何让居民收入真正跑赢GDP.此为措施类试题,知识限定明确:收入分配,让“居民收入真正跑赢GDP”即人民的收入增长率要高于GDP增速,考生调动书本知识,可从如下角度说明: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9/10\n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证;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再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我们应学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和核心信息,对其进行分析整合,得到正确的答案。本题难度适中。(2)本题为措施类试题,解答措施类试题一般“一审、二定,三落实”的方法。所以“一审”就是要审读设问和材料,明确设问和材料所包含的信息。“二定”在审读的基础上,依据材料信息或者设问信息,明确此题的知识指向和主体指向。“三落实”就是通过对材料和设问的分析,实现从设问到教材知识的落实,明确具体的知识体系。28.【答案】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②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解析】本题要求运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说说我省应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属于措施类主观题,知识范围限定明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知识,学生可以结合材料,与教材知识相对接进行分析,根据材料“突出创新驱动”“做大产业龙头”“加强民生保障”“百姓富”“生态美”等关键信息,可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角度分析作答。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试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属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的知识,是高频考点,解答该题时可以采用定点法,具体的解题思路是:一是从教材找方法。要认真回想教材相关方面的知识,不能随意乱想;二是从材料中找方法。如果材料呈现的是问题,那么材料中问题的反面就是方法。三是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和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具体的解题程序:定点--联系--疏理--作答。29.【答案】①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②我国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③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的;④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解析】本题要求学生结合以上材料,说明公民自觉诚信纳税的依据,属于原因类型题。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我国的财政收入90%来源于税收”,这表明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最重要来源;“没有税收,就没有扩大而延伸的交通道路,就没有城市灯火通明的夜晚,就没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就没有干净整洁的街道;没有税收,我们读书找不到学校,看病找不到医院,失业也没有生活保障”,这体现了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税收,就没有国泰民安”,这表明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的;“当我们享受和平,当我们获得温饱,甚至获得前所未有的财富时,我们是否想到了国家利益,是否依法诚信纳税”,这表明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本题为原因类试题,解答原因类试题一般做到“两审读,一发散,一结合”。所谓“两审读”,第一是审读主干材料,依据主干材料抽取主体信息和主旨信息;第二是审读设问,通过设问明确指示的指向范围,或者主体指向。“一发散”就是依据设问或者主干信息,明确问题核心,以问题核心为中心,发散相关有效知识点。“一结合”,结合发散指向与设问核心,正确作答。9/1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