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2022-2022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半期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化A.反映时代的精神,造就时代的未来B.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C.顺应时代的潮流,主导时代的走向D.彰显时代的智慧,推动时代的前进2、自古以来鸡鸣是我国农业社会的公共时钟。《诗经》有:“女曰鸡鸣,士曰昧旦”的催起劳作的夫妻对话。鸡鸣演绎着早期先民生活的时间观。这表明①先民的时间观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变化因时而变②先民的实践活动与认知影响着人们朴素的时间观③人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④鸡鸣这种朴素的时间观决定了先民的生产生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2年初,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火爆荧屏。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对这一现象,下列评论比较贴-12-切的是①优秀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②中华韵味民族认同,雅俗共赏③声像合一新颖创新,引人入胜④吟诗赏识全民动员,古诗新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大英博物馆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用百件展品共同讲述200万年来人类文明的历程,如“0号展品”是一套古埃及木棺,制作它的全部材料分别来自黎巴嫩、努比亚、阿富汗和两河流域。按照该展惯例,每至一个国家,都将吸纳一件(组)该国文物作为第101号一起展出,此前澳大利亚站选取的是“全球第一个wifi设备”,中国北京站选取的第101号文物是“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木槌和中国重返世贸组织的签字笔”。由所选展品推断,最符合该展主旨的是A.资源、技术、思想文化的传播和共享塑造了人类文明B.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C.文化具有继承性,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D.各大洲文明具有独特性和差异性5、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见字如面”,一个个有时代创意又有传统底蕴的电视综艺节目,触动了观众对“诗和远方”的美好遐想,以及心中深藏的传统文化情结。关于“中国味儿”文化类节目的走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物质文明日益丰富,人们会更关注精神的富足,这类节目的走红有其必然性②文化的魅力来自于时间,诗词歌赋、文牍书信,越古老的文化就越有生命力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人的精神家园,文化节目可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④文化的力量不在于本身价值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广度和深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在欧洲某城市的街头,矗立着一尊雕像:头顶圆帽、蓄着胡须的男子倒骑着毛驴,笑容可掬。中国人会认出来这是智慧幽默的阿凡提,叙利亚人说他叫朱哈,还有人说这是土耳-12-其的霍加·纳斯列丁……驼铃悠扬的古丝绸之路上,这位骑着毛驴的智者以不同的名字在人民中流传。这一现象,最适合用于佐证A.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C.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D.商业贸易带动文化交流与融合7、在一场名为“中华文化及其活力”的研讨会上,人们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不合理的是A.中国的古典诗学如“意境”“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等保存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B.如果无法觉察古人如何与他们的时代积极互动,只是模仿其外在形迹,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握文化传统的精髓C.中华文化更适合与传统相联系,而西方文化则更侧重于现代,两种文化各具特色D.中国文化的真正活力不在于刻意维护某种古老的礼仪,而是进入当今社会,力争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展示中国智慧8、2022年4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必须要加以保护。从文化生活焦度看,我国重视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是基于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③文物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④保护历史文化,传承文化财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2022年10月2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在民大会堂举行,各大电视台也都在展播以弘扬长征精神为主题的优秀电视剧。举办纪念活动意旨主要在①承袭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②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③奏响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④创新传播手段,发展大众文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0、202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将“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我国政府积极推动“二十四节气”申遗,是基于这一古老历法①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是维系并丰富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基础②具有中华民族的气派和风格,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④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能够增强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12-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1、方言是地域文化的缩影,但会讲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了。一些地方尝试方言文化进课堂的活动,希望让学生对本土方言有更多的了解。最适合解释这一现象的是A.文化自觉B.文化塑造人生C.文化交流D.传承先进文化12.近几年来,“入土为安”的传统丧葬观念正在发生动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不保留骨灰、不建墓基墓碑的树葬、海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清明祭扫也由传统的焚香烧纸发展为更为环保的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等新形式。“慎终追远”仪式尽管不断变化,但孝道文化依然滋养人心,使“民德归厚”。这说明①传统孝道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其具体内涵是不变的②传统孝道文化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富有时代价值③全面继承传统孝道文化,才能使文化发展不失根基④传统孝道文化通过不同形式体现,对人产生深远持久影响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13.有位作家对孩子讲到: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有意义、有时间工作的能力,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尊严,你就有成就感。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这段话是强调A.用功读书就能提高人的成就感和尊严感B.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特定功能C.良好的文化修养优化人的生活态度D.用功读书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社会竞争力14、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5、世道经常会走到崩溃的边缘,很多人会逃奔、诅咒、互伤,但总有人会像女娲那样站起-12-来,伸手把天托住。要知道,让已经濒于崩溃的世道快速灭绝是痛快的,而要炼石修补则难上加难。但在华夏土地上,请相信,一定会有这样的人站出来。如果说类似于补天救世的大事不容易经常遇到,那么,类似于衔石填海这样的傻事则可能天天发生。把这两种精神加在一起,大概就是华夏文明能够在世界所有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和灭亡的原因。这两种精神诠释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①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超然胸襟②公正廉明、崇尚平等的民主精神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④自强不息、坚韧不拨的顽强斗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6、《易经》把“六”定位阴数,把“九”定位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进社区,开展敬老活动。这表明①民族节日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应积极保护②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③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④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17、2022年新年伊始,我国国家领导人在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开播之际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以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中国。该要求强调中华文化走向世界需要①吸收世界各国的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②体现中华文化的民族性,突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③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世界各国对我国文化的了解④实现民族文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中华文化的优越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黑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被誉为“瓷器之母”。2022年4月,屈家岭管理区与武汉理工大学就共同规划建设“中国农谷·屈家岭陶文化产业区”,打造“屈陶·屈窑”品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将屈家岭管理区建成中国知名的陶文化产业集群和旅游胜地。双方签订这一协议是基于①弘扬传统文化,奠定民族生存发展的立业根基-12-②文化塑造人生,文化消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③经济决定文化发展,为文化发展创造物质基础④文化与经济相交融,发展陶文化促进经济发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9、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任福建漳州知州时,曾为创办的白云岩书院写过一副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这是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仁人志士的崇高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①凝聚着自信自尊自强,是决定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②体现着与时偕行的创造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③蕴涵着心忧天下的爱国情操,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充溢着从容淡定的情怀,是激励人们奋发有为的精神动力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0、你可能看过3D电影,甚至3D歌剧电影,但真正舞台现场演出的3D歌剧相信很多人还没有体验过。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邀请导演米歇尔•范•德•阿将高科技下的产物3D迷你歌剧《湮灭》带给北京观众,其呈现的方式和现代的音乐让观众感到新奇和惊讶。3D技术在歌剧中的应用,说明科学技术是A.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B.文化创新的主要途径C.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D.促进文化发展的决定因素21、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受到欢迎。这主要启示我们文艺创作应该A.立足于社会实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B.创新文艺创作方式,不断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向前发展C.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D.以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检验文艺创作的根本标准22、2022年7月30日,习近平主席首次在野战化条件下亲临沙场检阅部队,这是我军首次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举行的专项阅兵,也是我军革命性整体性改革重塑后的全新亮相,这既是一次实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还是一次新时代、新征程出发前的动员。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12-①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③文化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④文化活动是由人类创造和享用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3、“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送元宝、烧纸钱等是古人留下的传统方式。而今,一些地方出现了鲜花祭祖、植树祭祖,在祭祖扫墓、追思先辈的同时,为山野增添了一片绿色。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应该A.尊重差异,理解个性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D.保持内涵,改变形式24、“疯狂打call”,“靴靴”,“我可能XX了假X”,“厉害了word哥”,这些是2022年网络流行语。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体现了A.文化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B.流行文化具有更恒久的价值C.网络已取代传统传媒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文化创新已成为文化继承的前提第二部分(材料题,共52分)2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梅花是最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花朵之一,也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文化精神和审美品格的草木。2022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引用了元代诗人王冕《墨梅》中的“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诗句,邀请中外记者在中国多走走、多看看,继续关注中共十九大之后中国的发展变化,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报道中国。我们不需要更多的溢美之词,我们一贯欢迎客观的介绍和有益的建议。习近平总书记借用诗人赞美梅花独立不群、卓立浩大的气质和人格的诗句,展现了中国人站在新时代起航的起点应有的底气和骨气,表达出面对成就时难得的理性、冷静,传递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初心的坚持,引发了国人的强烈精神共鸣。(1)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何国人对习总书记引用的《墨梅》诗句产生了强烈的精神共鸣。(12分)-12-材料二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春节体现了中国人浓浓的“家”的观念。新春佳节,家人团聚,共叙亲情是自古以来中国人不变的过春节的方式。现代通讯工具的出现使一些远隔千里的亲友能穿越时空为彼此送达一份心意,短信、微信、红包等的出现也为传统的春节增添了一些新的色彩。然而,这些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增加了人们相互交流的速度和密度,似乎并没有增加人们之间情感的温度和厚度;人与人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亲情的距离拉远了;花样多了,但年味淡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在文化传承中应如何对“传统”和“现代”进行正确取舍。(8分)材料三许多年轻人、大学生追求时尚、赶时髦,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洋节比较轻松浪漫,注重情调,如情人节送玫瑰、圣诞节过平安夜,这都更容易受年轻人喜爱接受。热衷于过洋节的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反而比较冷淡。(3)运用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有些人热衷于过洋节这一现象。(6分)26、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2022年8月16日,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拉开帷幕。为期7天的上海书展,举办了900多场文化活动,让阅读抵达全市16个区域,深入到了城市每一个角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强调全社会要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建设书香社会。2022年12月27日,首个国家级全民阅读规划《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发布,规划明确了全民阅读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及时间表、路线图等,以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1)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简要说明为什么要重视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12分)-12-材料二2022年,一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社会掀起了阅读、朗读的热潮,同时引发人们重新审视读书的乐趣和价值。《朗读者》倡导朗读经典美文,追求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用声音打通情感。节目现场,主持人通过与朗读者访谈,将所有人的情绪提升到一个需要借文抒怀的时刻,再通过朗读和点评嘉宾对文本的轻解析使情感顺势而出,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真正实现了“共情”。为了引领更多人参与阅读,栏目组还在全国多地设立“朗读亭”,络绎不绝的朗读者排队数小时只为3分钟的朗读。该节目在新媒体和年轻群体中受到广泛喜爱,成为综艺节目的一股清流,被评为“高而不冷”。策划者将该节目的成功归结为两个“决心”——“一定要做成的决心”和“一定要做成精品的决心”,并且认为,国家媒体人应该自觉承担弘扬优秀文化的职责和使命。(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朗读者》节目为什么能做到“高而不冷”。(8分)材料三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我们传统的阅读方式,面对如潮资讯、海量观点,我们应怎样选择?某校学生会对本校学生在互联网时代条件下的媒体阅读素养状况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如下:-12-(3)针对调查结果,校学生会拟建议学校开设媒体阅读素养的选修课。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开设该选修课的必要性写一份报告。(6分)要求:观点运用得当,逻辑顺畅,200字左右。成都七中2022-2022学年度上期高2022届半期考试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BCAAADCDBDADCADCCDCCCABA二、材料题25.(1)①梅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该诗让人们感受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了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4分)②在中华文化里,梅花的品格传递出一种人格的卓立与浩大,这种鲜明而独特的文化意蕴,反映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4分)③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习总书记在新时代起航的起点,引用该诗,展现了国人应有的底气、骨气和对初心的坚持,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共同的价值追求。(4分)-12-(2)①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科技带来的新的拜年方式被大家接受,我们要肯定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文化继承和发展中的作用(4分)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对传统文化要把握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依然耍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让“年味”越来越浓,(4分)(3)①世界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各民族文化包括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2分)②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2分)③我们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分)26.(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创造能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4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书香社会有利于提高国民整体素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4分)③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浓郁的书香社会,有利于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4分)(2)①依托大众传媒朗读经典美文,传播中外优秀文化,满足了观众多层次、多方面的审美体验和文化需求;(3分)②创新节目内容和模式,让观众在共享情感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和享用文化;(2分)③设立场外朗读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发展了真正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增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3分)(3)等级等级描述-12-水平4(6分)能准确把握情境任务,结合对调研数据的分析,从教育的作用、大众传媒及其商业性、在文化生活中选择等角度综合论证开设媒体阅读素养选修课的必要性,观点运用准确、表述清晰、前后逻辑一致。水平3(3-4分)能较好把握情境任务,结合调研数据的分析,准确运用学科理论观点论证开设媒体阅读素养选修课的必要性,但内容不够完整、准确或逻辑不够清晰。水平2(1-2分)能大体把握信息,能运用学科观点论证问题,但观点学科观点运用不准确或是缺乏逻辑、堆砌知识。水平1(0分)应答与试题无关;重复试题内容;没有应答。答案示例:大众传媒能够跨越时空局限,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如今,我们的生活被电视、新闻、网络等媒体传播的信息充斥。如何能获取、认知和分析信息?需要对信息的判断和理解能力。青少年在新媒体阅读中,最感兴趣的是吸引人眼球的明星八卦绯闻,依赖别人的判断,没有自己的理性思考,缺乏对信息的质疑和评估,丧失的深阅读的能力。这就需要有专门的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新媒体阅读素养,养成在面对新媒体的庞杂信息时,具有信息的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创造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