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全安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C.炒菜时青菜分子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D.炒菜时温度高,扩散加快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髙的物体内能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少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D.由于南极的冰山温度很低,所以,它没有内能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海边昼夜温差小B.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n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4.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三个都不变5.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B.水泥路面被晒热了C.陨石从高空下落,发光发热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6.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C.分子间存在斥力来D.分子间存在引力7.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是因为水具有的比热容大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8.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球带负电,甲和乙相互吸引,甲和丙相互排斥,则()A.乙一定不带电,丙带正电B.乙可能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一定带正电,丙带负电D.乙可能不带电,丙带负电9.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这时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A.从地面流向避雷针的尖端B.从尖端流向地面C.没有电流D.因不知正电荷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电流的方向10.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比乙的效率高,则()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柴油少C.消耗同样多的柴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多\n11.如图所示关于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丙、丁、乙、甲B.乙、丙、丁、甲C.乙、甲、丁、丙D.甲、丙、乙、丁12.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C.L1、L2都能发光D.L1、L2都不能发光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42分.把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13.如图是用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空气和有颜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隔开,然后轻轻抽去玻璃片,待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瓶子都充有颜色,这实验说明
__________.14.如图所示,从玻璃管口喷出的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是水蒸气的__________能转化为风车的机械能;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__________冲程和这个能量转化过程相同.15.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除尘的原理是__________.\n16.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握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17.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_________,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__________电.18.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如果要让加工后质量为2kg的铝件[c铝=0.88×103J/(kg•℃)〕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铝件需要放出__________J的热量.19.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__________电荷,互相__________的缘故.20.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三、作图题与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1.在实验室,物理老师连好了一个由蓄电池、开关、电灯、电铃组成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的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n22.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2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将出现__________,要使电路两灯都亮,只要拆除导线__________.24.如图所示,若要电灯亮,电铃不响,应将开关__________闭合,若要电铃响,电灯不亮,应将开关__________闭合,若将S1、S2、S3都闭合,则电路会出现__________(此空选填“通路”、“开路”和“短路”).25.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n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26.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煤油30.110140.2102(1)上表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煤油__________.(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__________有关.(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27.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C),天然气的热值为q=7.0×107J/m3),求:(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放;(2)水吸收的热量Q吸;(3)燃气灶的效率η.28.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求:(1)该汽车消耗汽油的质量为多少kg?(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是多少J?(3)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4)该汽车在以此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n\n2022-2022学年四川省内江市全安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的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主要原因是()A.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C.炒菜时青菜分子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D.炒菜时温度高,扩散加快【考点】扩散现象.【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解答】解:A、盐分子的多少不是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B、盐分子间有相互的斥力,与题意无关.C、腌制和炒菜时,青菜分子间都存在空隙.不符合题意.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主要考查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基础性题目,题目比较简单.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髙的物体内能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少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D.由于南极的冰山温度很低,所以,它没有内能【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分子具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解答】解:A、内能的多少除了受温度的影响外,还跟质量有关,故温度越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越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少,故A错误;B、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单比较物体的温度不能判断内能的大小,故B错误;C、内能少的物体,温度有可能高,所以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故C正确.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故南极的冰山温度内能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点评】能深入理解温度、内能、热量几个相似的概念,并能搞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解答的关键,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之一.\n3.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中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海边昼夜温差小B.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考点】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分析】本题抓住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小,放出同样的热量,温度降低得也少.【解答】解:A、海边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故A不符合题意.B、空调房间放盆水增加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增加水蒸气.故B符合题意.C、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故C不符合题意.D、用水冷却汽车发动机,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水具有较大的比热的应用.4.一瓶酒精倒掉一半,剩下的半瓶酒精的密度、比热容、热值和原来相比,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密度和热值不变B.只有密度和比热容不变C.只有比热容和热值不变D.三个都不变【考点】密度及其特性;比热容的概念;燃料的热值.【专题】常规题型.【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密度、比热值和燃料的热值的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这三个物理量都是物质的特性,均与体积无关.\n【解答】解: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某种物质的比热容和其体积大小无关,所以A错误;燃料的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燃料的质量m和体积v无关,所以B错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c错误;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比热容的概念和燃料的热值的理解和掌握,综合性较强.5.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是()A.反复弯折铁丝,铁丝发热B.水泥路面被晒热了C.陨石从高空下落,发光发热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发热【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解答】解:A、弯折铁丝时,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B、水泥路面被晒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路面的内能,符合题意;C、陨石从高空下落,发光发热,是陨石与空气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陨石的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用锯子锯木头,锯条与木头摩擦做功,人的机械能转化为锯条的内能,使得锯条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了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6.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这一现象说明()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C.分子间存在斥力来D.分子间存在引力【考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作用.【解答】解:两铅块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两铅块在分子间引力作用下吸在一起;故选D.【点评】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内容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7.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n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是因为水具有的比热容大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考点】分子的运动;内能的概念;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应用.【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①注意分子运动和物质运动的区别,分子是看不见的,固体小颗粒是看得见的.②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③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④反复弯折铁丝,是对铁丝做功.【解答】解:A、灰尘是看得见的,灰尘满屋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B、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晚上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多,可以防止冻坏秧苗,故B正确;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温度低吸收手的热量;而且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C错误;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围绕“热”展开,考查了热学和分子动理论方面的知识.注意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8.现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球带负电,甲和乙相互吸引,甲和丙相互排斥,则()A.乙一定不带电,丙带正电B.乙可能带正电,丙带正电C.乙一定带正电,丙带负电D.乙可能不带电,丙带负电【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若两小球相斥,则表明其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解答】解:由于甲球带负电,甲和丙相互排斥,说明甲丙都带负电;甲和乙相互吸引,因为吸引情况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故乙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综上所述,只有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注意题干中没有声明轻质小球是带电体,且很容易漏掉了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的这种情况.9.雷雨时,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向空中释放电子,这时避雷针中的电流方向是()A.从地面流向避雷针的尖端B.从尖端流向地面C.没有电流D.因不知正电荷的运动方向,无法判断电流的方向\n【考点】电流的方向.【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那么它的电流方向就和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解答】解:物理学中规定: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避雷针的尖端不断地向空中释放电子,电子运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反,所以电流的方向应该是从尖端流向地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流的方向,按照定义,电流的方向与负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10.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比乙的效率高,则()A.甲每秒钟做的功比乙每秒钟做的功多B.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柴油少C.消耗同样多的柴油,甲做的有用功比乙做的有用功多D.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柴油比乙消耗的多【考点】热机的效率.【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比值越大,热机的效率越高.【解答】解:(1)热机的效率是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甲的效率高,则做同样多的有用功,甲消耗的油少;消耗同样多的油,甲做的有用功多,故C正确,D错误.(2)A将效率与功率混了,若甲的功率比乙高,则A正确.B缺少条件做同样的有用功,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热机效率的概念,是一道很好的基础性题目.11.如图所示关于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四个冲程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丙、丁、乙、甲B.乙、丙、丁、甲C.乙、甲、丁、丙D.甲、丙、乙、丁【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根据两个气门的开关、活塞的运动方向以及火花塞是否点火可以确定每个冲程,从而排列出正确的顺序.【解答】解:甲图中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应该是第一个冲程﹣﹣吸气冲程;\n乙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此时活塞向下运动,应该是第三个冲程﹣﹣做功冲程;丙图中两个气门都关闭,火花塞没有点火,此时活塞向上运动,应该是第二个冲程﹣﹣压缩冲程;丁图中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应该是第四个冲程﹣﹣排气冲程;按照四个冲程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甲、丙、乙、丁.故选D.【点评】熟悉每个冲程的特征是识别冲程的关键.该题难度不大,逐个确定每个冲程,然后进行正确排序.12.如图所示,电路元件及导线连接均完好,闭合开关S1、S2,则()A.L1不能发光,L2能发光B.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C.L1、L2都能发光D.L1、L2都不能发光【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L1的基本电路,L2被短路.【解答】解: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L1的基本电路,L2被短路,故L1能发光,L2不能发光.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种状态,是一道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空3分,共42分.把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13.如图是用两个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有空气和有颜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隔开,然后轻轻抽去玻璃片,待一段时间后观察两个瓶子都充有颜色,这实验说明
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考点】分子的运动.【专题】简答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档抽去玻璃片后,两瓶子慢慢的都变为红棕色,这是由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答案为:气体分子做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运动,即扩散现象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n14.如图所示,从玻璃管口喷出的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风车的机械能;在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做功冲程和这个能量转化过程相同.【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内能的利用及其意义.【专题】应用题;分子热运动、内能;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当物体对外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由图可知,从玻璃管口喷出的水蒸气驱动叶轮转动,水蒸气会对叶轮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会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此过程与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类似,在做功冲程中也是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故答案为:内;做功.【点评】此题是考查对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辨别,是中考热点,属于易错题目.15.工厂里经常使用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考点】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分析静电除尘的原理.【解答】解:静电除尘技术,用一块带电的金属板,把浮尘吸附在金属板上.因此静电除尘的原理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故答案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点评】本题考查带电体的性质,关键是记住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16.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握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细丝张开,说明的道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考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应用题.【分析】手和塑料是不同材料,用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两者之间相互摩擦,出现电子的得失,手和塑料细丝带不同的电荷,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来判断.【解答】解: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出现摩擦起电现象,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分开.故答案为:细丝会分开;同种电荷相互排斥.\n【点评】本题应用摩擦起电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解释.17.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如图所示,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带上了负电.【考点】摩擦起电.【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使物体的正负电荷数不相等;失去电子的带负电荷,得到电子的带正电荷.【解答】解: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所以摩擦起电实质上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使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小女孩用橡胶棒去摩擦动物的皮毛后,橡胶棒得到电子带上了负电.故答案为:分开;负.【点评】本题考查了摩擦起电的实质,知道物体上的电子比质子数量多带负电,电子比质子数量少带正电.18.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做功(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内能增加了.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如果要让加工后质量为2kg的铝件[c铝=0.88×103J/(kg•℃)〕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铝件需要放出1.32×105J的热量.【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热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推理法.【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知道铝件的质量、比热容、初温和末温,利用放热公式Q放=cm△t求铝件放出的热量.【解答】解:在车床上,加工铝件时,通过做功的方法使铝件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铝件放出的热量:Q放=cm△t=0.88×103J/(kg•℃)×2kg×(100℃﹣25℃)=1.32×105J.故答案为:做功,1.32×105.【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和放热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19.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因为梳子和头发摩擦时分别带上异种电荷,互相吸引的缘故.【考点】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专题】简答题.【分析】(1)摩擦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睡觉前脱衣服时有火花;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等;\n(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解答】解: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故答案为:异种;吸引.【点评】对生活中的一些摩擦起电现象要了解,并会分析摩擦起电现象.20.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专题】机械能及其转化.【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热传递.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启啤酒时,瓶子内气体对瓶盖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成“白雾”,这个现象说明做功可改变物体的内能.故答案为:机械;做功.【点评】掌握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内能变化可能是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物态变化.三、作图题与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21.在实验室,物理老师连好了一个由蓄电池、开关、电灯、电铃组成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的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这个电路的电路图.【考点】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从实物图可知,一只灯泡与电铃串联,受一个开关控制.【解答】解:电流从正极出发,经开关、电铃、灯泡回负极;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关键是分析出电路的连接,这是电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画电路时,先要判断电灯的连接方式,再从电源的一极画起.\n22.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变大,其原因是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专题】简答题;实验分析法.【分析】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可以从分子间的作用力上来考虑.【解答】解: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示数会大一些.故答案为:变大;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有引力.【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间的作用力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23.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将出现短路,要使电路两灯都亮,只要拆除导线c.【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1)电源短路是指用导线将电源两极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2)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逐个顺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解答】解:(1)如图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将从正极开始,沿a→c→d,经开关回负极,所以电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从电源的正极流入电源负极,从而形成电源短路;(2)拆除导线c后,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两灯泡、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则两灯泡串联,都会发光.故答案为:短路;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三种状态和电路的串并联,要注意最后一问的题干要求.24.如图所示,若要电灯亮,电铃不响,应将开关S1闭合,若要电铃响,电灯不亮,应将开关S3闭合,若将S1、S2、S3都闭合,则电路会出现短路(此空选填“通路”、“开路”和“短路”).\n【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专题】电流和电路.【分析】通路:电路连接好后,闭合开关,处处相通的电路叫做通路;开路:即断路,开关未闭合,或电线断裂、接头松脱致使路线在某处断开的电路,断路电路中没有电流;短路:导线不经过任何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端连接的电路.【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1时,电铃断路,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则电灯亮,电铃不响;闭合开关S3时,灯泡断路,电路为电铃的简单电路,则电铃响,电灯不亮;若将S1、S2、S3都闭合,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经三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会造成电源短路.故答案为:S1;S3;短路.【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路三种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25.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A.2.1×103J/(kg•℃)B.4.2×103J/(kg•℃)C.1.2×103J/(kg•℃)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考点】比热容的概念;热量的计算.【专题】计算题;信息给予题.【分析】图象问题要结合物理公式进行分析.由图象知物质甲和水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是物质甲吸收热量的2倍.【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水温度升高60℃需要20min,物质甲温度升高60℃需要10min.所以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关系为:Q水吸=2Q甲吸.由热量计算公式Q=cm△t,得:c=.由c水=2c甲.\nc水=4.2×103J/(kg•℃).所以c甲=2.1×103J/(kg•℃).故选:A.【点评】比较两个量的大小一定要根据公式来分析,这样思维严谨些.有图象的要合理利用图象.五、实验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26.某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物质次数质量m/kg升高的温度△t/℃加热的时间t/min水10.110220.2104煤油30.110140.2102(1)上表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考点】探究比热容的实验.【专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需要应用控制变量法,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与实验现象分析表中实验数据,然后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于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跟多个因素有关,在设计实验时,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1)实验时,他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把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转化为加热时间的长短,在这里采用了转换法测量物质吸收的热量.(2)由表中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控制,质量不同的同种物质升高相等的温度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知: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3)由表中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知,水与煤油的质量相同,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而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由此可知: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故答案为:(1)吸收热量的多少;(2)质量;(3)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等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物质吸热能力实验,应用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六、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27.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kg•C),天然气的热值为q=7.0×107J/m3),求:(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热量Q放;(2)水吸收的热量Q吸;\n(3)燃气灶的效率η.【考点】热量的计算;热平衡方程的应用.【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分析】(1)由Q放=Vq可求出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求出水温度的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3)水吸收的热量跟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等于燃气灶的效率.【解答】解:(1)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Vq=0.5m3×7.0×107J/m3=3.5×107J;(2)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100kg×(70℃﹣20℃)=2.1×107J;(3)燃气灶的效率:η=×100%=×100%=60%.答:(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3.5×107J;(2)水吸收的热量为2.1×107J;(3)燃气灶的效率为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Vq和Q吸=cm△t=cm(t﹣t0)的运用,及燃气灶的效率的含义.此题中要注意温度“升高到(末温)”和“升高了(△t)”的区别,要审好题.28.如图所示,是最新一款无人驾驶汽车原型图.汽车自动驾驶时使用雷达传感器,以及激光测距器来了解周围的交通状况.该款车以72km/h的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8km时,消耗汽油1.5×10﹣3m3.假设燃油完全燃烧,汽油机的效率为30%,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求:(1)该汽车消耗汽油的质量为多少kg?(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是多少J?(3)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多少?(4)该汽车在以此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多大?(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J/kg)【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热机的效率.【专题】比热容、热机、热值;密度及其应用.【分析】(1)根据ρ=求出消耗汽油的质量;(2)利用Q放=mq求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3)再利用效率公式η=的变形公式W=ηQ放可求出牵引力做的功.\n(4)知道前进的距离,利用t=求出汽车运动的时间,利用P=即可求出功率,再利用P===Fv计算牵引力,最后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得出阻力大小.【解答】解:(1)由ρ=得,消耗汽油的质量为:m=ρV=0.8×103kg/m3×1.5×10﹣3m3=1.2kg;(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1.2kg×4.5×107J/kg=5.4×107J;(3)由η=得,汽油机的有用功:W=ηQ放=30%×5.4×107J=1.62×107J;(3)t=72km/h=20m/s,由v=得,汽车运动的时间:t===h=400s;汽车的输出功率:P===4.05×104W.根据P===Fv可得,牵引力:F===2025N,该汽车在以此速度行驶的过程中,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阻力f=F=2025N.答:(1)耗汽油的质量为1.2kg;(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是5.4×107J;(3)该汽车发动机做的有用功是1.62×107J;(4)该汽车在以此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2025N.【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功、功率的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二力平衡条件的掌握和运用,明确哪些是有用能量、哪些是总能量是本题的关键,要求灵活运用所学公式.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