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双羊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物理 >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双羊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双羊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1.如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      ℃,图乙的温度为      ℃. 2.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份的      ;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      过程,需吸收      .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太阳距地球1.5×1011m,则太阳光到地球的时间是      s. 4.在调节好的天平的两盘上分别放一块铝块和一块蜡块,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铝块与蜡块的体积之比为      .(ρ铝=2.7×103kg/m3、ρ蜡=0.9×103kg/m3) 5.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了4次,其结果分别是18.49cm、18.50cm、18.48cm、18.49cm,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      cm.此尺的分度值是      . 6.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枝圆珠笔长约14      ;一只火柴盒厚约10      ;一名小学生的身高为147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直径约为2.2      ;教室每层的高度约为32      ;物理课本和宽约为18.0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 7.两同学跑步的路程之比4:3,时间之比是3:1,则平均速度之比是      . 8.一塑料桶最多能盛5千克的水,它的容积是      ,用它盛装另一种液体,最多能盛4千克,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它可能是      . 9.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      时需要      的原理. 25\n10.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冬天教师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上课时眼镜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      形成的雾状小水珠造成的. 11在空中编队飞行的飞机,在飞行中它们之间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都保持不变,这时其中任何一架对其他飞机来讲是      的,而对地面参照物,这些飞机是      的. 12.夏天用手抹一下脸上的汗,就会感到凉快,这主要是因为      .而来一阵风,也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 13.一支读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甲37.7℃,乙38.4℃,则      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是不正确的,他的实际体温      ℃. 14.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      的,长途汽车是      的. 1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在图象中,AB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BC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EF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 16.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前,他首先将游码放在      ,然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若称量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7.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A.1.5kgB.1.5×10﹣1kgC.1.5×10﹣2kgD.1.5×10﹣3kg 25\n18.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A.为原来的一半B.和原来一样C.为原来的两倍D.不能确定 19.一架天平的砝码已经生锈,用它测物体的质量,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较(  )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比较 20.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 2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位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B.4.8m/sC.5m/sD.6m/s 2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C.秋天,早晨大雾弥漫D.冬天,窗上的冰花 23.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kg•m﹣1物质密度/kg•m﹣1物质熔点/℃物质熔点/℃铁7.9×103水银13.6×103钨3410锡232铝2.7×103纯水1.0×103铁1515海波48冰0.9×103酒精0.8×103铝660固态水银﹣38.8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小C.从熔点表中可知常温下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D.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 24.(多选题)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B.根据ρ=可知,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 2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25\nA.甲在乙前面0.6m处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D.乙在甲前面1.2m处 26.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量程和最小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A.500mL10mLB.100mL2mLC.250mL5mLD.50mL2mL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3分)27.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28.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问:(1)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水的密度为1.0×103kg/m3)(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 29.体积为30cm3的铜球的质量是89g,将它的中空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是361g,求注入的液体密度的大小.(ρ铜=8.9×103kg/m3) 30.在施工中经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燃导火线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至少500m以外的安全地区?  五、实验探究题共(25分)3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曲线,由曲线可知:(1)该物质的熔点为      ℃;(2)该物质的名称为      ;(3)该物质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是      min;(4)在0~2min该物质处于      态;(5)AB,BC,CD三个过程中,      是放热过程,      过程中温度不变.25\n 32.小军与小明测盐水的密度小军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的质量m1.②向量筒中倒出一部分盐水,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剩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m2.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小明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②向烧杯中注入盐水,测出总质量m2.③将盐水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1)写出两人最后的密度表达式.(2)你认为谁的实验过程更科学合理,为什么?(3)另一种测量会导致测量结果      (选“偏大”“偏小”). 3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浩提出了“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为此他选择了质量大小不同但光洁程度相同的4个玻璃小球,先后让这4个小球由静止开始,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实验测得4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如下表所示:(1)小浩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对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间的影响.实验序号质量/g时间/s1103.152153.153183.154253.15(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得到的结论是      .(3)你猜想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与      等因素有关. 34.夏季的夜里常点燃蚊香驱赶蚊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经进入梦想,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多长时间,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出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要求:写出测量步骤(记录的物理量要用物理学常用字母表示),推导出一盘蚊香燃烧时间的数学表达式. 35.“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      和水沸腾时的      ;25\n(2)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      .(3)图2是小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是沸腾时的情况.(4)此表是小华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      ,测得水的沸点是      ,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7969899999999  六、附加题:(10分)36.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3的盐水,现要配制500c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600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  25\n2022-2022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双羊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1.如图所示,图甲的温度为 ﹣21 ℃,图乙的温度为 22 ℃.【考点】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1)温度计在使用前要先观察其量程和分度值;(2)温度计的示数在量程的范围内,分度值为1℃,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的上方还是下方.可根据这两点读出此温度计的示数.【解答】解:甲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1℃;乙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2℃.故答案为:﹣21;2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计的正确读数及注意事项,特别注意温度计中的液柱是在零摄氏度的上方还是下方. 2.果农常用保鲜袋包水果,这样做目的之一是减少水果中水份的 蒸发 ;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融雪是 熔化 过程,需吸收 热量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分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要判断融雪是一个什么过程,要看是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来判断是吸热还是放热的.【解答】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温度高低、空气流动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水果保鲜就是不让水份散失,水份是以蒸发的形式散失的,用保鲜袋包水果,就是减慢空气流动来减慢蒸发的.融雪是固态的雪变成了液态的水,所以是熔化.熔化是吸热的.故答案为:蒸发、熔化、热量.【点评】本题目要认识到水果保鲜就是防止水份的散失,水果中水份是以蒸发的形式散失.融雪是熔化,熔化是吸热的.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太阳距地球1.5×1011m,则太阳光到地球的时间是 500 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光速与路程,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t=求太阳光到地球的时间.25\n【解答】解:由v=得太阳光到地球的时间:t===500s.故答案为:500.【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4.在调节好的天平的两盘上分别放一块铝块和一块蜡块,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铝块与蜡块的体积之比为 1:3 .(ρ铝=2.7×103kg/m3、ρ蜡=0.9×103kg/m3)【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天平两边的盘里分别放一铜块和铝块,天平恰好平衡”可知其质量相等,再利用密度公式变形即可求出铝块与蜡块的体积之比.【解答】解:由题意“天平两边的盘里分别放一块铝块和一块蜡块,天平恰好平衡”可知m铝=m蜡=m,由ρ=得:====.故答案为:1:3.【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和密度公式变形的简单计算,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的体积与密度的关系是成反比的. 5.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共测量了4次,其结果分别是18.49cm、18.50cm、18.48cm、18.49cm,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记作 18.49cm cm.此尺的分度值是 1mm .【考点】长度的测量.【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在长度的测量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进行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在进行求平均值时,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解答】解: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18.49cm.由数据知,此刻度尺估读到mm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故答案为:18.49cm;1mm.【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在求平均值时,若不能整除,注意小数点后面保留的数位与给出的数据相同,并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6.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一枝圆珠笔长约14 cm ;一只火柴盒厚约10 mm ;25\n一名小学生的身高为147 cm ;一枚一元的硬币的直径约为2.2 mm ;教室每层的高度约为32 dm ;物理课本和宽约为18.0 cm ;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 μm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解答】解:一枝圆珠笔长约14cm;一只火柴盒厚约1cm=10mm;一名小学生的身高为147cm;一枚一元的硬币的直径约为2.2mm;教室每层的高度约为3.2m=32dm;物理课本和宽约为18.0cm;一根头发的直径约为70μm.故答案为:cm;mm;cm;mm;dm;cm;μm.【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填入符合实际的单位即可. 7.两同学跑步的路程之比4:3,时间之比是3:1,则平均速度之比是 4:9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已知路程之比和时间之比,根据公式v=可求两同学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解答】解:两同学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故答案为:4:9.【点评】本题考查速度大小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本题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8.一塑料桶最多能盛5千克的水,它的容积是 5×10﹣3m3 ,用它盛装另一种液体,最多能盛4千克,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0.8×103kg/m3 ,它可能是 酒精或煤油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密度的计算;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已知水的质量,根据公式V=可求水的体积,也就是塑料桶的容积,25\n装满另一种液体后,塑料桶的容积不变,根据公式ρ=可求这种液体的密度,从而判断出是何种液体.【解答】解:塑料桶的容积V===5×10﹣3m3,这种液体的密度ρ===0.8×103kg/m3,可能是酒精或煤油.故答案为:5×10﹣3m3;0.8×103kg/m3;酒精或煤油.【点评】本题考查体积和密度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应用,难点是知道保持不变的是塑料桶的容积,还要学会根据密度来鉴别物质. 9.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 汽化 时需要 吸热 的原理.【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专题】应用题.【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要吸热.【解答】解:要让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就要让施行手术的地方温度降低.液体氯乙烷在常温下可以汽化,汽化要吸热,使实施手术的地方温度降低.故答案为:汽化;吸.【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汽化和汽化吸热的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 10.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华 形成的,冬天教师从室外走进温暖的教室上课时眼镜会变得模糊不清,这是由于水蒸气 液化 形成的雾状小水珠造成的.【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是液化.【解答】解: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冬天,室内气温高,从室外走进教室的教师的眼镜片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眼镜片,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附着在玻璃镜片上,使镜片变得模糊.故答案为:凝华;液化.【点评】判断物态变化现象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么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 11在空中编队飞行的飞机,在飞行中它们之间的间隔距离和高度差都保持不变,这时其中任何一架对其他飞机来讲是 静止 的,而对地面参照物,这些飞机是 运动 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与静止关键是看相对于所选择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25\n【解答】解:编队中的飞机相对于其它飞机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是静止的,相对于地面它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是运动的.故答案为:静止,运动.【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要看选择了谁做参照物,并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12.夏天用手抹一下脸上的汗,就会感到凉快,这主要是因为 增大液体的表面积,蒸发加快 .而来一阵风,也感到凉快,这是因为 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加快 .【考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专题】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析】加快液体蒸发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解答】解:夏天用手抹一下脸上的汗,所以感觉凉快;风可以加快水分的蒸发,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也感到凉快.故答案为:增大液体的表面积,蒸发加快;加快液体上方的空气流动,蒸发加快.【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影响蒸发快慢因素,了解其中的物态变化过程及吸放热过程,看学生基础知识是否掌握牢固. 13.一支读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测量结果分别为甲37.7℃,乙38.4℃,则 甲 病人的体温测量结果是不正确的,他的实际体温 低于或等于37.7 ℃.【考点】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专题】温度计、熔化和凝固.【分析】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玻璃管内的水银,不会自己回到玻璃泡中,需要用力将其甩入玻璃泡内,若不甩直接测量结果将不准确.【解答】解:示数为37.7℃的体温计,不甩就直接给甲、乙两位病人测体温,若患者体温小于或等于37.7℃,体温计示数仍是37.7℃,只有高于37.7℃,示数才变化,所以测量结果为甲37.7℃,甲的实际体温可能是37.7℃,也可能低于37.7℃;测量结果为乙38.4℃,高于37.7℃,所以乙的体温一定是38.4℃.故答案为:甲;低于或等于37.7.【点评】本题需要知道体温计的结构的特点及使用方法方可解答. 14.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若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 运动 的,长途汽车是 静止 的.【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参照思想.【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由此来突破此题.【解答】解: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自行车和卡车的距离越来越远,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运动的.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以卡车为参照物,长途汽车是静止的.故答案为:运动;静止.25\n【点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5.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在图象中,AB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BC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静止 ;EF段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 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长度、时间、速度.【分析】(1)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象中,如果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路程不随时间变化,则物体静止.(2)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中,如果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解答】解:(1)由s﹣t图象可知:在AB段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均匀增加,则物体在AB段做匀速直线运动;在BC段物体的路程不随时间变化,则物体在BC段静止.(2)由v﹣t图象可知:在DE段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则物体在DE段做加速运动;在EF段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则物体在EF段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做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做匀速直线运动.【点评】作图象题时,应先看清图象反应的是哪两个量间的关系,如本题甲图象是路程时间图象,乙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弄清图象是什么图象,然后再分析图象特点,由图象获取相关信息解题. 16.某同学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前,他首先将游码放在 零刻度处 ,然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出现如图1所示的情况,此时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若称量物体质量时所用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73.4 g.【考点】天平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1)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前,需要:①放在水平台上;②将游码放在左侧的零刻度处;③用平衡螺母调节天平平衡;调节平衡时,只可以调节平衡螺母,并且向指针偏向的反方向调节.(2)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与游码示数之和.25\n【解答】解:(1)托盘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仪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前,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先将游码放在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如果指针偏向刻度标尺的左侧,则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时,表示天平平衡了.(2)由图知,物体的质量:m=50g+20g+3.4g=73.4g.故答案为:零刻度处;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73.4【点评】要解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对天平的使用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使用规则、注意事项等,都要考虑到.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17.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A.1.5kgB.1.5×10﹣1kgC.1.5×10﹣2kgD.1.5×10﹣3kg【考点】质量的估测.【专题】估算综合应用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常见的一些量要有数据、数量级的认识,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计算,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解答】解:根据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一斤(500g)苹果可买3﹣4个,故一个苹果的质量在150g左右,150g=0.15kg=1.5×10﹣1kg.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同时又考查了对一般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18.有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块,把它们合在一起后,它们的密度(  )A.为原来的一半B.和原来一样C.为原来的两倍D.不能确定【考点】密度及其特性.【分析】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解答】解:A、为原来的一半,不对,因为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没关系.B、和原来一样,对,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无关.C、为原来的两倍,不对,应该不变.D、不能确定,不对,能确定.故选B.【点评】密度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 19.一架天平的砝码已经生锈,用它测物体的质量,其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较(  )A.偏大B.偏小C.一样大D.无法比较【考点】天平的使用.【专题】应用题.【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砝码磨损是砝码质量减小,砝码生锈是质量增加.【解答】解:砝码生锈了,相当于砝码的质量增加了,但是上面所标的数值还没变;故在称量物体时所加的数目就少了,即测得结果应该偏小了.25\n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误差以及天平的正确使用的理解和掌握. 20.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感觉无风,但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此时的风向是(  )A.向下游B.向上游C.向河对岸D.从对岸吹过来【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专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小明骑自行车在沱江河堤上沿河岸向下游行驶,以自己作为参照物,他骑车的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感觉无风,此时的风向应该是向下游;以柳树作为参照物,会看到堤上柳树的枝叶却在随风飘动.所以选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2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位4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那么,它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4m/sB.4.8m/sC.5m/sD.6m/s【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设总路程为s,算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2,则总时间为t=t1+t2,用公式v=计算出平均速度.【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t1==,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物体全程时间t=t1+t2,全程平均速度:v======4.8m/s.故选B.25\n【点评】平均速度是指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v=去计算(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能用v=去计算. 2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所发生的物态变化,需要放热的是(  )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早晨花草上的露水C.秋天,早晨大雾弥漫D.冬天,窗上的冰花【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分析】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必然要伴随着吸放热的进行.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热,凝固、液化、凝华放热.解答本题的关键看题干中的每一个选项是一个什么物态变化.【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不符合题意.BC、花草上的露水和早晨的浓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C符合题意.D、窗户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D符合题意.故选B、C、D.【点评】将物态变化与吸放热情况两者要对应上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 23.小阳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物质密度/kg•m﹣1物质密度/kg•m﹣1物质熔点/℃物质熔点/℃铁7.9×103水银13.6×103钨3410锡232铝2.7×103纯水1.0×103铁1515海波48冰0.9×103酒精0.8×103铝660固态水银﹣38.8A.铝锅可以用来熔化锡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酒精,酒精的体积较小C.从熔点表中可知常温下水银为液态,海波为固态D.固体的密度一定大于液体的密度【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熔点和凝固点.【专题】信息给予题.【分析】主要考查物质的不同状态下的物理属性,选项A、C考查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从表中可以知道铝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水银的熔点下是﹣38.8℃所以在常温下是液态形式存在,海波的熔点在是48℃,在常温下是固态存在.选项B、D考查物质的密度和体积的特征,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密度较小的,体积较大,密度较大的,体积较小;由表中看出,有些液体的密度大于固体的密度,如:液体水银的密度大于固体铁、铝、冰等物质的密度.【解答】解:A、因为铝的熔点高于锡的熔点,所以当锡熔化时,铝还不到熔点,可以用铝锅来熔化锡,故A正确.B、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和酒精质量相等时,酒精的体积大于水的体积,故B不正确.25\nC、水银的熔点下是﹣38.8℃所以在常温下是液态,海波的熔点在是48℃,在常温下是固态,故C正确.D、液体水银的密度大于很多固体的密度,所以固体的密度不一定都大于液体的密度,故D错误.故选A、C.【点评】要求掌握不同状态下物质的基本属性.本题考查了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时体积与物质密度的关系;不同物质的熔点以及质常温下的存在状态. 24.(多选题)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某种物质的密度是这种物质单位质量的体积B.根据ρ=可知,ρ与m成正比,ρ与V成反比C.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D.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密度越大【考点】密度及其特性.【专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在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解答】解:A、根据密度的定义可知,密度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故A错误;B、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即密度不变,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B错误;C、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与其质量和体积无关,故C正确;D、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D错误.故选ABD.【点评】ρ=是密度的定义式,在分析各物理量的正反比关系时,一定要结合物理规律及生活实际,切不可脱离现实而一味分析其数学关系. 2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甲在乙前面0.6m处B.甲在乙前面1.2m处C.乙在甲前面0.6m处D.乙在甲前面1.2m处【考点】匀速直线运动.【专题】应用题;图析法;长度、时间、速度.【分析】由s﹣t图象,过表示作时间t的点作横轴的垂线,垂线与图象的交点所对应的纵轴值,是时间t所对应的路程.由图象求出经过6s的路程,然后判断甲、乙两车的位置关系.25\n【解答】解:由图可知经过6s,甲乙两车的路程分别是s甲=1.2m,s乙=0.6m,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车在乙车的前方s=s甲﹣s乙=1.2m﹣0.6m=0.6m处.故选A.【点评】这是一道图象题,解题的关键是由图象求出两车6s内的路程,然后由两车的初始条件判断两车的位置关系. 26.实验室有下列四种量筒,分别标有量程和最小分度值,要一次较准确量出100g密度为0.8×103kg/m3的酒精,则选用的量筒应该是(  )A.500mL10mLB.100mL2mLC.250mL5mLD.50mL2mL【考点】量筒的使用.【专题】基本仪器的使用专题.【分析】因为量筒是用来量体积的,所以先利用V=算出体积,量筒的量程要求大于计算出的体积即可,越接近越好,且分度值越小越好.【解答】解:V===125ml,大于125ml只有A、C选项,所以B、D错误;又因为C选项的分度值小,故C正确.故选C.【点评】注意选择量筒的要求,量程要大于所量取的体积,并且分度值越小越好. 三、简答题(每题3分,共3分)27.冬天,地处北部山区的一些居民,为了室内的保温,常把纸条粘在窗缝处,俗称“溜窗缝”.为了使纸条不因潮湿而脱落,通常把纸条粘在室外的窗缝处.请你用学过的物态变化知识解释:为什么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专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水蒸气遇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解答】答:因为室内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蒸气,由于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窗户会液化成小水滴而附在纸条上,从而因潮湿而脱落.所以不把纸条粘在室内的窗缝处.【点评】本题考查了液化知识的应用,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液化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四、计算题.(每题5分共15分)28.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问:(1)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水的密度为1.0×103kg/m3)(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千克?(设平均每天使用10次,每月以30天计)【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压轴题.【分析】(1)已知新洁具的耗水量,根据公式m=ρV可求每次用水的质量,从而求出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的次数.25\n(2)先计算每次节水的体积,再利用公式m=ρV求出每次节水的质量,进一步求出每月节水的质量.【解答】解:(1)新洁具每次用水的质量m1=ρV1=1.0×103kg/m3×0.005m3=5kg;1000kg的水能使用的次数n===200(次).(2)该家庭每次节水体积V=9L﹣5L=4L=0.004m3;每次节水质量m2=ρV2=1.0×103kg/m3×0.004m3=4kg;则一个月节水m3=10×30×m2=300×4kg=1200kg.答:(1)1000kg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200次;(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1200kg.【点评】本题考查质量、体积等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9.体积为30cm3的铜球的质量是89g,将它的中空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是361g,求注入的液体密度的大小.(ρ铜=8.9×103kg/m3)【考点】空心、混合物质的密度计算.【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先根据密度公式变形V=求出球壳(铜球所含铜)的体积,用总体积减去球壳(铜球所含铜)的体积即为空心部分体积;再用总质量减去空心铜球的质量即为注入液体的质量,因为空心部分注满液体,则V=V空心,然后利用密度公式ρ=即可求出液体的密度.【解答】解:球壳(铜球所含铜)的体积V壳===10cm3,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心=V球﹣V壳=30cm3﹣10cm3=20cm3,注入液体的质量m液=m总﹣m球=361g﹣89g=272g因为空心部分注满液体,则V=V空心,注入液体的密度ρ液===13.6g/cm3.答:注入的液体密度为13.6g/cm3.【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空心混合物的密度计算,关键是知道空心部分的体积就等于空心部分所装液体的体积,这也是此题的突破点. 30.在施工中经常用到爆破技术,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96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燃导火线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离爆炸地点至少500m以外的安全地区?【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专题】计算题;方法开放型.25\n【分析】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速度和安全距离,可以得到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将导火线燃烧完需要的时间和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用时间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已知导火线的长度和燃烧速度,可以得到导火线燃烧所用时间;此时间也就是点燃者快跑的时间,已知点火者奔跑的时间和速度,可以得到跑出的距离,将此距离与安全距离相比较就能得到答案.已知点火者奔跑的速度和安全距离,可以得到点火者到达安全区的时间;已知点火者到达安全区的时间和导火线燃烧的速度,可以得到点火者到达安全区导火线燃烧的长度.点火者到达安全区导火线燃烧的长度与导火线的总长度相比较也能得到答案.【解答】解:方法一: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t1===120s人跑到安全地区需用的时间t2===100s因为t2<t1,所以能跑到.方法二:导火线燃烧完所用时间t1===120s人在t1内能通过的路程S2=vt=5m/s×120s=600m>500m所以能跑到方法三:人跑到安全地区所需时间t2===100s经100s导火线燃烧的长度L=0.8cm/s×100s=80cm<96cm所以能到安全地区答:导火线燃烧完之前人能到达安全区.【点评】此题属于方法开放性习题,解法有多种,但基本思路一致:确定两个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不变量,据此相互联系,找出等量关系式进行求解. 五、实验探究题共(25分)31.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曲线,由曲线可知:(1)该物质的熔点为 0 ℃;(2)该物质的名称为 冰 ;(3)该物质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是 4 min;(4)在0~2min该物质处于 液 态;(5)AB,BC,CD三个过程中, AB、BC、CD 是放热过程, BC 过程中温度不变.25\n【考点】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时间图象.【专题】图像综合题.【分析】(1)在观察凝固的图象时,有没有一定的凝固点是辨别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2)晶体的凝固过程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且此时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此时所对应的温度为凝固点.(3)物质在凝固的过程中都是要放热的;(4)晶体凝固前是液态,凝固过程中固液共存,凝固完毕,固态.【解答】解:(1)由图知,此物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则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0℃.(2)该物质的名称为冰.(3)从B点开始凝固到C点凝固完,所以BC段为凝固过程.并且经历了6min﹣2min=4min.(4)A到D整个过程是凝固过程,故AB,BC,CD三个过程中都是放热的;AB段还没有凝固,故是液态;BC段的温度不变,故此时处于凝固过程,即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答案为:(1)0;(2)冰;(3)4;(4)液;(5)AB,BC,CD;BC.【点评】此题主要通过图象考查了学生对晶体的凝固点及凝固过程特点的掌握.一定要学会从图象中获得有关的信息. 32.小军与小明测盐水的密度小军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出盐水与烧杯的质量m1.②向量筒中倒出一部分盐水,记下体积V.③用天平测剩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m2.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小明的方法是:①用天平测空烧杯的质量记为m1.②向烧杯中注入盐水,测出总质量m2.③将盐水全倒入量筒测出体积V.④计算盐水的密度ρ盐水=  .(1)写出两人最后的密度表达式.25\n(2)你认为谁的实验过程更科学合理,为什么?(3)另一种测量会导致测量结果 偏大 (选“偏大”“偏小”).【考点】液体密度的测量.【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测量液体密度时,应该先测量质量再测量体积,以防测量体积时量筒壁上沾有液体影响测量的体积大小.在分析测量结果的大小时,应该根据密度公式ρ=进行分析.【解答】解:(1)小军的方案:ρ==;小明的方案:ρ==.(2)小军的方案更合理.因为小明的方案中,测量液体质量之后再测量液体体积时,部分液体沾在烧杯壁上,导致液体体积的测量结果偏小,根据公式ρ=,质量相同,V偏小,则密度值偏大.而小军的方案中,所测盐水的质量变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所以测量结果误差更小,更合理.(3)小明的方案中,测量液体质量之后再测量液体体积时,部分液体沾在烧杯壁上,导致液体体积的测量结果偏小,根据公式ρ=,质量相同,V偏小,则密度值偏大.故答案为:(1);;(2)小军的方案更合理.因为小明的方案中,测量液体质量之后再测量液体体积时,部分液体沾在烧杯壁上,导致液体体积的测量结果偏小,根据公式ρ=,质量相同,V偏小,则密度值偏大.而小军的方案中,所测盐水的质量变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所以测量结果误差更小,更合理;(3)偏大.【点评】此题是有关液体密度的测量,考查了天平的使用及误差的分析.只要测量,就会存在误差.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应精心选择实验方案,尽可能减小误差. 33.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浩提出了“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为此他选择了质量大小不同但光洁程度相同的4个玻璃小球,先后让这4个小球由静止开始,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实验测得4个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如下表所示:(1)小浩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小球的质量 对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间的影响.实验序号质量/g时间/s1103.152153.153183.1525\n4253.15(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能得到的结论是 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 .(3)你猜想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与 小球的光滑程度 等因素有关.【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专题】实验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影响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间的因素有小球的光滑程度、下滚初始状态、下滚高度等;实验过程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根据表中数据即可得出,并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小浩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小球的质量对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时间的影响.(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球质量改变时,小球滚动的时间不变,因此可得出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3)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可能与小球的光滑程度、下滚初始状态、下滚高度等.故答案为:(1)小球的质量;(2)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的时间与小球的质量无关;(3)小球的光滑程度.【点评】解决此类问题要会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影响小球在斜面上滚动所经历时间的因素. 34.夏季的夜里常点燃蚊香驱赶蚊虫,由于蚊香燃烧缓慢,往往一盘蚊香才燃烧一小段你已经进入梦想,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一盘蚊香燃烧多长时间,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出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要求:写出测量步骤(记录的物理量要用物理学常用字母表示),推导出一盘蚊香燃烧时间的数学表达式.【考点】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专题】测量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先用细线沿蚊香的纹理绕完,测出细线的长度即蚊香的长度L,再测出其中一段蚊香的长度L1与燃烧这段蚊香的时间t1,最后根据速度公式v=就会求出蚊香燃烧的速度,蚊香的总长与燃烧的速度的商就为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2)算出其中一段蚊香的燃烧速度为v=,再由蚊香的总长除以燃烧的速度就可求出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解答】解:(1)①用细线沿蚊香的纹理绕完,用刻度尺测出细线的长度即蚊香的长度L;②先测出长度为(一小段)L1的蚊香燃烧的时间t1,那么蚊香燃烧的速度为v=;③根据速度公式v=算出一盘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2)蚊香的燃烧速度为v=,25\n一盘蚊香燃烧的时间为t===.答:步骤:①用细线沿蚊香的纹理绕完,用刻度尺测出细线的长度即蚊香的长度L;②先测出长度为(一小段)L1的蚊香燃烧的时间t1,那么蚊香燃烧的速度为v=;③根据速度公式v=算出一盘蚊香燃烧所用时间t.表达式:t=.【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公式及其应用,根据v=,要测量蚊香燃烧所用的时间,需测出蚊香的燃烧速度及总长,所以测总长及算出蚊香燃烧的速度是解题的关键. 35.“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 现象 和水沸腾时的 温度 ;(2)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 减少热量散失 .(3)图2是小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 甲 是沸腾时的情况.(4)此表是小华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 96 ,测得水的沸点是 99℃ ,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当地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7969899999999【考点】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专题】实验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分析】(1)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水在沸腾时有剧烈而明显的现象和温度保持不变的明显规律.(2)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加热时间.(3)能区别开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25\n(4)水沸腾之前,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应该是不断升高的.水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沸点与气压有关.【解答】解:(1)水在沸腾时有剧烈的现象:翻滚、冒气泡并且气泡会在上升的过程中有大小的变化,并且有很容易观察和发现的明显的规律,那就是温度会保持不变,而实验则是要观察并把它们记录下来.(2)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散失,节省加热时间.(3)水沸腾后,容器内水的温度基本一致,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水压逐渐减小,从而使气泡逐渐增大,符合这一现象的只有甲图.(4)水在沸腾前温度应一直升高,从表格中数据可知,从第2分钟时,水的温度是97℃而第3分钟水的温度却减小了,说明第3分钟的数据不可靠;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共5分钟,第5分钟之后,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但此时水的沸点是99℃,原因是当地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故答案为:(1)现象;温度;(2)减少热量散失;(3)甲;(4)96;99℃;当地气压小于标准大气压.【点评】此题是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主要考查了实验中缩短加热时间的方法,同时考查了水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区别,关键是搞清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的变化情况.此题探究的是水沸腾时出现的一些较难理解的知识要点,对解决学生实验中的疑惑起到较好的指导作用. 六、附加题:(10分)36.用盐水选种需用密度是1.1×103kg/m3的盐水,现要配制500cm3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600g,这样的盐水是否符合要求:如果不符合要求,需加盐还是加水?应该加多少?【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专题】应用题;密度及其应用.【分析】知道盐水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盐水的密度,与需要的盐水的密度比较,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盐水的密度大于1.1×103kg/m3,需要加水;如果盐水的密度小于1.1×103kg/m3,需要加盐;无论加盐还是加水,总是用总质量除以总体积.【解答】解:设配制的盐水的密度为ρ,则盐水的密度:ρ===1.2g/cm3=1.2×103kg/m3,∵ρ>ρ0=1.1×103kg/m3,∴配制的盐水不符合要求,盐水密度偏大,需要加水以减小密度;设应加水的质量为△m,则加水后m总=m+△m,而△m=ρ水△V,△V=,∴V总=V+△V=V+,由ρ0=得:25\n1.1×103kg/m3===,解得:△m=0.5kg=500g.答:这样的盐水不符合要求,应该加500g的水.【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是分清改变液体密度时质量、体积、密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