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教学要求1.结合本单元课文,说说文章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用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说有吉祥寓意的习俗,和同学交流。4.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长歌行》。重点难点1.结合本单元课文,说说文章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用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教学课时2课时1.结合本单元课文,说说文章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用不同词语表达相同意思的好处。3.了解民间习俗的寓意,说说有吉祥寓意的习俗,和同学交流。多媒体。一 谈话导入,引入主题中华文化各有特色、斑斓多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文章,感受了它们的异彩纷呈,体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还体验了民俗活动的独特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二 朗读《北京的春节》,回答问题1.《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14个)2.通过观察(比较字数),你有什么发现?(有的段落字数多,有的段落字数少,中间几个自然段的字数差不多)3.哪些内容作者写得比较详细?哪些内容只是简单地写了几句话?4.作者为什么不把每个段落都写得一样多?作者想突出表达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有详有略是为了突出重点,作者主要是想介绍北京的春节的独特习俗,
这样写可以让重点突出。同时,简要地介绍让文章更加立体、全面,详略得当让整篇文章有韵感、更有美感)(板书:详略得当)5.这篇文章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这篇文章描写的是老北京过春节时的习俗和场景)三 揣摩优美词句,体会其中的趣味1.请学生读课本第15页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在同一句子中的含义是否一致。2.请学生说说不同的词语在同一句子里的意思。3.说说在句子中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的巧妙之处。(可以避免重复,让文章更有文采和趣味)(板书:用不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4.教师小结:加点的部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意思相近。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增强文章的趣味和风采。四 了解习俗寓意和习俗活动教师:我们生活里有很多习俗,习俗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人们为了有好的寓意,通常会赋予这些习俗活动一个吉利的说法,如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我们生活中还有其他有吉祥寓意的习俗,如冬至时吃饺子,寓意耳朵不受冻;过年时贴对联,寓意辞旧迎新、驱邪保平安;春节前倒贴福字,寓意福气已到……你还知道其他习俗活动及其吉祥寓意吗?学生甲:泼水节泼水寓意去除污秽,迎接美好。学生乙: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合家团圆。小组交流,完成课本中的习题。指名回答,全班交流。(多媒体出示) 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年年有余万事足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福从天降事事顺1.试着写一写行楷,提高书写速度。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长歌行》。多媒体。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1.回忆上节课介绍习俗活动的技巧,了解详略得当的好处。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园地”。二 临摹句子,感受汉字的魅力
1.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要一笔一画认真地写。2.学生在本子上写一遍,看看写字速度和字体有没有变化。3.教师巡视指导,挑选出写得又好又快的作品,供同学们学习。4.师生交流提高书写速度的技巧。三 朗读并背诵《长歌行》1.学生快速诵读《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2.教师简要介绍古诗大意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古诗大意。园中的葵菜绿油油的,郁郁葱葱;早晨的露珠亮晶晶的,等待阳光晒干。温暖的春天把恩泽洒满人间,世上的万物展现出一派繁荣景象。经常害怕寒秋季节就要来到,到那时茂盛的花草树木都开始衰败枯黄。江河水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它才会再向西流回?年少时不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只能白白悔恨悲伤。(2)诗文赏析。这首诗以朝露易逝为喻,说明人生短暂;以葵菜从绿叶青青到秋天枯萎变黄,说明时间珍贵;又以百川流入大海不可复归为喻,说明光阴一去不可再来。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光阴易逝,人生短暂,青少年应当努力学习,不要等到老了再伤心后悔。全诗用词恳切,比喻恰当。其最后两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警示青少年惜时的千古名句。(板书:时光易逝 奋发向上)3.剧目表演。学生以剧目表演的方式,想象《长歌行》的情景,感受诗人的感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