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

首页 > 初中 > 化学 >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

课题2溶解度第2课时溶解度教案

  • 2022-02-08 12:00:09
  • 3页
  • 621.76 K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2课时 溶解度三维目标要求1.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2.会利用溶解性表或溶解度曲线,查阅相关物质的溶解性或溶解度,能依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3.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一些因素,会利用有关气体溶解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1.学习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能归纳出相应的概念。2.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的辩证思想。2.树立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1.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2.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情境导入我国青藏高原有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湖水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食盐和纯碱。有趣的是,当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条规律,就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吗?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合作探究探究点一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怎样比较食盐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或溶解性?2.不同温度下,同一种物质在一定量的同种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阅读教材讨论。(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2.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100g溶剂(衡量标准),不指明时溶剂为“水”;(3)状态:饱和状态;(4)单位:溶质的质量单位g。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1)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2)外因:温度。 4.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20℃):溶解度/g一般称为<0.01难溶0.01~1微溶1~10可溶>10易溶习惯上把难溶称为不溶,但是绝对不溶的物质是不存在的。探究点二 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可表示哪些信息呢?分析教材中溶解度曲线,讨论溶解度曲线表示的相关信息。(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1.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得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为溶解度曲线。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两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线: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及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3)面:曲线下面的部分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面的部分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1)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NH4Cl等。(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如:NaCl。(3)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3)知道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4)判断某温度下的溶液是否饱和;(5)溶解度曲线可以作为固体结晶方法的依据。探究点三 气体物质的溶解度烧开水时,锅底有很多小气泡,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阅读教材结合生活实例讨论相关的知识。(以投影形式展现,可配适当图片或视频。)1.定义:某气体在一定温度和101kPa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1)内部因素:气体与溶剂本身的性质。(2)外界条件:温度、压强。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泡沫会自动喷出。请解释其中原因。(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所以二氧化碳从汽水中释放出来。)(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请解释其中原因。(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汽水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所以二氧化碳会释放,造成打嗝。)(3)为什么不能用凉白开水养鱼?(水中含有氧气,把水煮开时,水中的氧气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释放出来,开水中几乎没有氧气。)板书设计第2课时 溶解度一、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四大要素)。2.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二、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1.溶解度曲线的含义。2.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3.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4.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三、气体物质的溶解度1.定义。2.影响因素:温度、压强。成功之处本节课通过设置讨论推出溶解度概念,思维层次逐级上升,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识记。通过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归纳能力,调动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不足之处“溶解度”概念是初中化学的一大难点,有部分学生理解不到位,需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引导、巩固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