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四片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四片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四片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2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 2.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D.氧气能支持燃烧﹣﹣用做燃料 3.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 4.“○”和“●”表示不同的元素,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  )A.B.C.D.25\n 5.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8.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氦气D.水蒸气 9.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①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②经过加油站常闻到汽油的气味分子是运动的③100mL氧气和100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的质量非常小④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①B.②C.③D.④ 10.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元素B.单质C.原子D.离子 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B.过滤时,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以用细铁丝代替红磷D.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1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25\n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 13.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2NB.AgC.HD.Mg2+ 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5.0gC.14.5gD.14.0g 15.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D.核电荷数为239 16.若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3C.+5D.+7 17.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B.闻气体的气味C.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D.观察气体的颜色 18.“雨花茶”盛产于南京雨花台,叶绿圆润.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单宁酸不属于氧化物C.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D.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19.对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B.核外电子数相同C.属于同种元素D.质量几乎相同 20.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25\nC.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原子可分D.只要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物质的性质就不变 2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22.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      ;②2个二氧化氮分子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      ;④氩气      . 23.指出下列符号或数字的含义3CO2“3”      ,“2”      ,2O3中“+3”的含义      . 24.地球的表面虽然70.8%被水覆盖,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让我们爱护水,从了解水开始.25\n(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可以用      放在a管口检验a管中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实验中常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2)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对浑浊的井水进行净化,该同学用此装置净化有异味的浑浊水,净化后      (填“能”或“不能”)得到无色无味的清澈水.(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4)人类不仅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面临水体污染的危害,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填序号).A.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B.生活中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C.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D.退耕还林,恢复湿地生态E.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 2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4)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元素过渡到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5)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阴离子      . 26.(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25\n(2)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含氮元素最高的氮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7.A、B是黑色固体,C、D是白色固体,E、F是无色气体,F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CD+E、B+EF根据上述变化确定A﹣﹣E各为何物,用化学式表示:A      ;B      ;C      ;D      ;E      ;F      .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28.空气中的氧气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利用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通过进入水的体积量测定氧气的含量,以下是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3中白磷燃烧时(40℃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自动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活塞先向      (填“左”或“右”)移动,后向      移动;最后停留在刻度      处.②用图2和图3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用图1测氧气含量具有的优点是      . 29.(11分)(2022秋•罗平县期中)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的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验满的方法是      .(3)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空气中氧气文字表达式      ,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 25\n30.某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Ⅰ50.0g1%0.1g9mLⅡ50.0g2%0.1g16mLⅢ50.0g4%0.1g31mL(1)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图1中的      (填编号).(2)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一个小题,共6分)31.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  25\n2022-2022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四片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不选、错选和多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42分.)1.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光合作用B.钢铁生锈C.酸雨侵蚀D.冰山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酸雨侵蚀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小茜同学对部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做了如下归纳,其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B.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霓虹灯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探空气球25\nD.氧气能支持燃烧﹣﹣用做燃料【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能够填充食品包装袋防腐,故正确;B、不同稀有气体能吸收或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故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光,常用于霓虹灯,故正确;C、氦气的密度很小且稳定,可用作探空气球,故正确;D、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不能用做燃料,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关于各元素相对含量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氯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氢【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海洋中的资源;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解答】解:A、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正确;B、海洋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错误;C、空气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氮,故选项说法错误;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地壳中、海洋中、空气中以及人体中各元素的含量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4.“○”和“●”表示不同的元素,以下图示表示单质的是(  )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分子则是由同种原子所构成;判断物质为单质,首先确定物质为纯净物,然后确定物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解答】解;A、该图示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则图示物质是混合物,故错误;B、该图示是由一种分子构成,是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纯净物,但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所以该图示物质是化合物,故错误;C、图中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纯净物;而每个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则该图所示物质为单质,故正确;25\nD、图中分子为两种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两种物质的分子,图示物质为混合物;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只含有一种分子的物质为纯净物;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5.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C.鼓励用煤火力发电D.鼓励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C、煤属于化石燃料;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解答】解: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热水器不需燃烧化石燃料,是洁净的能源,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B符合题意;C、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 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量筒量程选择的依据有两点: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25\n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应用10mL量筒量取9.5mL液体,图中量筒选择不合理,故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8.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氦气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就能解决这一题目.【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只要能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再能灵活运用,就能很轻松的解决此类问题 9.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①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②经过加油站常闻到汽油的气味分子是运动的25\n③100mL氧气和100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的质量非常小④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①B.②C.③D.④【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①25m3的石油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②经过加油站常闻到汽油的气味,是因为汽油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汽油的气味,故选项解释正确.③100mL氧气和100mL氮气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氧分子和氮气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④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  )A.元素B.单质C.原子D.离子【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讨论物质的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药品、食品或日常生活用品中常说的含有什么等通常指的是元素.【解答】解:在宏观上讨论物质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元素.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为:A【点评】物质的描述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在讨论物质宏观组成时常用元素来描述,一般用:某物质由××元素组成,当讨论物质微观结构时,一般用:某物质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 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描述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B.过滤时,将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以用细铁丝代替红磷D.制取氧气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25\n【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空气与水;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先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此红磷不能用细铁丝代替.D.根据实验室加热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玻璃棒斜靠在三层滤纸一边,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因此红磷不能用细铁丝代替.故选项说法错误;D.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2.河水净化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C.步骤Ⅲ可杀菌、消毒D.净化后的水是纯净物【考点】水的净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液氯能杀菌;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据此解答.【解答】解:A、过滤能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故步骤Ⅰ可出去难溶性杂质,正确;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正确;C、液氯能杀菌,故步骤Ⅲ可杀菌、消毒,正确;D、纯净水是不含有杂质的水,经过这几步净化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物,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净水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物质,也表示组成这种物质的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2NB.AgC.HD.Mg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25\n【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2N可表示2个氮原子,不能表示氮元素,故选项错误;B.Ag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银元素,表示一个银原子,还能表示银这一纯净物,故选项正确;C.H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错误;D.Mg2+可表示镁离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 1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得食盐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若按正确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A.15gB.15.0gC.14.5gD.14.0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则称得食盐质量=15.0g﹣0.5g=14.5g.故选C.【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5.原子序数为94的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45B.核外电子数为94C.质子数为94D.核电荷数为239【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分析比较法.【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以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判断.【解答】解: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又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其中子数为239﹣94=145,故A正确;B、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外电子数为94,故B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质子数为94,故C正确;25\nD、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钚的原子序数为94,则其核电荷数为94,故D错误.故选:D.【点评】日本核泄漏事件和朝核问题成了国际焦点,因而对原子结构和核反应的认识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会对中考有导向作用,对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及其原子内部构成粒子间的数目和电性、电荷关系的考查将会成为热点中的热点. 16.若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则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3C.+5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氯酸铵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1)×4+x+(﹣2)×4=0,则x=+7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7.下列方法中能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是(  )A.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B.闻气体的气味C.分别将燃着的小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D.观察气体的颜色【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区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达到一次鉴别出三瓶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二氧化碳加入澄清石灰水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和空气加入澄清石灰水都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B、三种气体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用闻气体气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C、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燃烧无明显变化,则是空气;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D、三种气体都是没有颜色的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解答气体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气体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18.“雨花茶”盛产于南京雨花台,叶绿圆润.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单宁酸不属于氧化物25\nC.单宁酸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D.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6:52:46【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B、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C、单宁酸是化合物,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构成的;D、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它们的角码比.【解答】解:A、单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B、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单宁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单宁酸不属于氧化物.故正确;C、单宁酸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的.故不正确;D、单宁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6:52:46.正确.故选C【点评】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和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比要区分清,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需要通过计算得到,而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比是它们的角码比. 19.对Fe、Fe2+、Fe3+三种微粒的判断,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相同B.核外电子数相同C.属于同种元素D.质量几乎相同【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电荷数没有发生改变,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B、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则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Fe失去2个电子形成Fe2+,失去3个电子形成Fe3+,它们的核内质子数不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Fe3+、Fe2+、Fe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而原子的质量主要是集中在原子核上,则三者的质量几乎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构成、决定元素种类的元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化学反应中分子不可分,原子可分D.只要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物质的性质就不变25\n【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判断;B、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C、根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进行分析;D、根据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进行分析.【解答】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法正确,故选项说法正确.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而原子不可分,故选项说法错误.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变,物质的物理性质不一定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2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考点】电解水实验;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25\n【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实验方案评价题.【分析】A、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进行解答;B、根据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可以结合催化剂的定义来完成解答;D、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进行判断.【解答】解:A、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故A正确;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故B错误;C、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C错误;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类型,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的相互联系;并且,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二、填空与简答(本大题共5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34分)22.用化学用语填空:①2个氢原子 2H ;②2个二氧化氮分子 2NO2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 2OH﹣ ;④氩气 Ar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①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氢原子,就可表示为:2H;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氮分子可表示为:2NO2;③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④氩是稀有气体元素,由稀有气体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所以氩气的化学式就是表示氩元素的元素符号,即:Ar.故答案为:①2H②2NO2③2OH﹣④Ar【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5\n 23.指出下列符号或数字的含义3CO2“3” 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是3个 ,“2”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氧原子个数是2个 ,2O3中“+3”的含义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具有微观意义,化学式中的角标表示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进行分析;根据元素符号正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解答】解: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具有微观意义,化学式中的角标表示分子中含有的原子个数,所以3CO2“3”表示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是3个,“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氧原子个数是2个;元素符号正上面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化合价,所以2O3中“+3”的含义是: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是3个,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的氧原子个数是2个;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24.地球的表面虽然70.8%被水覆盖,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让我们爱护水,从了解水开始.(1)用如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 氢气 ;可以用 带火星的木条 放在a管口检验a管中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氢气+氧气 .该实验中常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 增强水的导电性 .(2)某同学自制如图乙所示简易净水器对浑浊的井水进行净化,该同学用此装置净化有异味的浑浊水,净化后 能 (填“能”或“不能”)得到无色无味的清澈水.(3)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 煮沸 .(4)人类不仅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面临水体污染的危害,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BCE (填序号).A.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B.生活中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25\nC.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D.退耕还林,恢复湿地生态E.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考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水电解实验的原理、现象及产物检验进行分析,水电解实验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氧气可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向水中加入电解质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进行分析;(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3)根据肥皂水可以用来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进行分析;(4)根据水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通过分析可知,与b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气体多,为氢气,所以a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管口检验a管中的气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水氢气+氧气,实验中常常向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用此装置净化有异味的浑浊水,净化后能得到无色无味的清澈水;(3)肥皂水可以用来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4)A.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不会造成水的污染;B.生活中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会造成水的污染;C.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水的污染;D.退耕还林,恢复湿地生态,不会造成水的污染;E.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会造成水的污染,.故选:BCE.故答案为:(1)氢气,带火星的木条,水氢气+氧气,增强水的导电性;(2)能;(3)肥皂水,煮沸;(4)BCE.【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净化水和和防止水污染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5.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与硫元素化学性质相似,主要是因为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5\n(2)写出由8号,13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Al2O3 (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该周期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最外层电子数从1逐渐曾至8 .(4)在第三周期中,元素类型的变化情况是:从左到右由 金属 元素过渡到 非金属 元素,并以稀有气体结尾.(5)写出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符号各一个:阳离子 Na+ ,阴离子 O2﹣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进行解答.(2)根据元素种类来确定化合物的化学式,根据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来分析;(3)根据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4)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进行解答本题;(5)根据核外电子排布与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可能是钠离子或镁离子以及铝离子,阴离子可能是氧离子、氟离子等进行解答.【解答】解:(1)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而氧元素与硫元素的原子的外层电子数都为6,所以化学性质相似;(2)8号元素是氧元素,13号元素是铝元素,二者组成氧化铝,原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质子数不变,最外层电子数改变,元素种类不变;(3)在第三周期中,各原子结构的共同之处是电子层数相同;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4)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加,从金属元素开始,到稀有气体元素结束.(5)核外电子排布与与氖原子相同的阳离子可能是钠离子或镁离子以及铝离子,阴离子可能是氧离子、氟离子;故填:Na+;O2﹣.故答案为:(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Al2O3;不变;改变;不变;(3)14;(4)核电荷数依次增大排列.答案:(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Al2O3;(3)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1逐渐曾至8;(4)金属;非金属;(5)Na+等、O2﹣.【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总结元素周期律及对元素的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 26.(1)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 氢气+氧气水 .(2)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含氮元素最高的氮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二氧化碳+氨气尿素+水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25\n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名称分别写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标出一个指向生成物的箭头;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连接起来)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2)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高温、高压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尿素是目前使用的含氮元素最高的氮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二氧化碳+氨气尿素+水.故答案为:(1)氢气+氧气水;(2)二氧化碳+氨气尿素+水.【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7.A、B是黑色固体,C、D是白色固体,E、F是无色气体,F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CD+E、B+EF根据上述变化确定A﹣﹣E各为何物,用化学式表示:A MnO2 ;B C ;C KClO3 ;D KCl ;E O2 ;F CO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首先要知道F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F是气体,所以F是二氧化碳,再根据A和E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且B是黑色固体,所以B是碳,E是氧气,再根据制氧气的方法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二氧化碳具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点,所以由F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F是气体,所以F是二氧化碳,再根据B和E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且B是黑色固体,所以B是碳,E是氧气,制取氧气的方法有以下几种: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而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过氧化氢溶液是液体,氯酸钾是白色固体,生成的氯化钾也是白色固体,所以C是氯酸钾,D是氯化钾,通过表达式可知B是催化剂且是黑色固体,所以A是二氧化锰.故答案为:MnO2;C;KClO3;KCl;O2;CO2.【点评】要知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常见的黑色固体有:二氧化锰、碳、四氧化三铁、铁粉等,还需知道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 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共3个小题,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28.空气中的氧气摸不着、看不见,但可以利用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通过进入水的体积量测定氧气的含量,以下是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25\n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图3中白磷燃烧时(40℃时白磷就能在空气中自动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活塞先向 右 (填“左”或“右”)移动,后向 左 移动;最后停留在刻度 8 处.②用图2和图3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用图1测氧气含量具有的优点是 避免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逸出,结论更精确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①依据用白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解答本题,白磷着火点比较低,燃烧时消耗氧气并放出热量会使气体体积膨胀,冷却后减少的是氧气的体积;②根据装置的特点: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解答】(4分)①白磷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的气体受热体积会膨胀,所以活塞向右滑动;后来随着温度的降低,气体的体积慢慢收缩,因此活塞向左滑动;玻璃管至活塞处的容积刻度为10,根据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白磷燃烧停止冷却至室温后,通过观察,最后应停在刻度约为8的位置上;故填:右、左、8;②图2装置的优点: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更准确;故填:避免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时空气受热逸出,结论更精确.【点评】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在中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要注意测定原理、实验关键、现象和结论、装置的评价和改进等内容的考查. 29.(11分)(2022秋•罗平县期中)根据如图所示列举的初中常见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为的仪器a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能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验满的方法是 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3)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空气中氧气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水+氧气 ,属于 分解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二氧化锰在该反应中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25\n【分析】(1)认识常见仪器的名称;(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解答】解:(1)仪器a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应该用A装置作为发生装置;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有无气泡产生.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E装置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将导管伸入水中,双手握住试管,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氧气不易溶于水;瓶口有大气泡冒出;(3)B装置是由固体常温制取气体的装置,适用于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在化学过程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过氧化氢水+氧气、分解、催化作用.【点评】本题考查仪器的用途、装置的选择、反应表达式的书写,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30.某兴趣小组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Ⅰ50.0g1%0.1g9mLⅡ50.0g2%0.1g16mLⅢ50.0g4%0.1g31mL(1)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图1中的 c (填编号).(2)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浓度越大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量气装置.【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某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应该用c测氧气的体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得越快;乙用d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总质量减少的快慢也能达到实验目的.25\n【解答】解:某同学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应该用c测氧气的体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在相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得越快;乙用d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也能达到实验目的.故答案为:(1)C;双氧水浓度越大;(2)相同时间天平读数差值大小(其它合理答案也可).【点评】本题通过实验探究了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中的催化作用,侧重实验能力和分析能力的考查. 四、分析与计算(本大题共一个小题,共6分)31.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其中的一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丙氨酸分子中C、H、O、N各原子个数比为 3:7:2:1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89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5.7% (计算结果精确到0.1%).(3)合格奶粉每100g中含蛋白质约18g,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现测定某奶粉每100g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为2g.请通过计算判断该奶粉是否属于合格奶粉.【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物质组成的综合计算.【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只有熟悉化学式的意义,才能正确解答本题.(1)物质中原子的个数比就是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之比.(2)相对分子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乘积之和.元素的质量分数就是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的原子个数之积跟相对分子质量的比.(3)元素质量=化合物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丙氨酸的化学式可以知道:丙氨酸中碳、氢、氧、氮的原子个数比为3:7:2:1;(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89,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5.7%;(3)合格奶粉中氮元素的质量为:18g×16%=2.88g>2g,该奶粉不合格;故答案为:(1)3:7:2:l;(2)89;15.7%;(3)不合格.【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难度稍大. 25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