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食物腐败D.动物呼吸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酒精挥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B、蜡烛燃烧生成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C、食物腐败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动物呼吸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氮气D.氧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C.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 3.(1分)(2022•大兴区二模)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O2B.SO2C.KClD.NaOH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A错误;B、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氯化钾由钾、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氢氧化钠是由钠、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氧化物必须含有两种元素,因此氢氧化钠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B.22\n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4.(1分)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  ) A.植物油B.馒头C.牛肉片D.苹果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从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油脂,不含糖类去分析;B、从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去分析;C、从牛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不含糖类去分析;D、从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不含糖类去分析.解答:解:A、植物油中含有大量的油脂,不含糖类;故错误;B、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正确;C、牛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不含糖类;故错误;D、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不含糖类;故错误;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的食品中含有哪些营养素掌握情况. 5.(1分)(2022•平谷区二模)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A.木炭B.铁丝C.酒精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B、铁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C、酒精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D、红磷在氧气中能够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能产生大量的白烟.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B、铁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C、酒精在氧气中燃烧不能产生白烟;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可燃物燃烧时的实验现象,解答时应该从火焰、光、烟雾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6.(1分)(2022•朝阳区一模)下列物质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 A.冰B.干冰C.二氧化硫D.五氧化二磷考点: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能够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变化过程中能够使环境的温度降低.解答:解:22\n冰、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等物质不能用于人工降雨,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7.(1分)(2022•昆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8.(1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空气B.水C.高锰酸钾D.二氧化锰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空气中含有氧气,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等;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C、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锰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1分)在如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 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加油站应注意的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可燃性的气体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加油站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汽油蒸气,要防止引燃混合气体发生爆炸.A、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加油站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22\n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加油站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是加油站必须张贴的安全标志,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中国节能标志,加油站无需张贴,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加油站应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1分)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铁的(  )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D.有金属光泽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金属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铁锅主要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据此解答.解答:解:铁锅主要利用的是铁的导热性,观察选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金属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1分)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核电荷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碳元素和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 12.(1分)氧化铟锡是制作触摸屏的重要材料,它由氧化锡和氧化铟熔融而成.氧化铟(In2O3)中,铟元素(In)的化合价为(  ) A.0B.+2C.+3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化合物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钇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2\n13.(1分)(2022•泉州)硒在光照下导电能力提高近千倍,可用作静电复印硒鼓的材料.元素周期表中“硒”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硒元素说法错误的是(  ) A.是非金属元素B.原子序数为34 C.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D.元素符号为Se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故B说法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而不是“g”,故C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Se,故D说法正确.由于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1分)(2022•津南区一模)如图所示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氯化钠固体D.加热固体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瓶口没有紧挨,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22\n、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以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图中试管口向上倾斜、导管伸入试管内太长,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15.(1分)(2022•北京)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  ) 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 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而氧气有助燃性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味,所以无法鉴别,故A不适合;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故B不适合;C、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色,所以无法鉴别,故C不适合;D、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能使其复燃,空气中无明显现象,故D适合.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明显差别,完成对物质的鉴别. 16.(1分)下列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结成冰属于化学变化B.通过蒸馏可将硬水软化 C.水资源丰富无需节约用水D.工业污水可以直接排放考点: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产的特点分析;B、根据蒸馏可以去除水的钙镁离子分析;C、根据地球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分析;D、根据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分析.解答:解:A、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蒸馏是把水加热变成水蒸气然后再冷凝成水,此过程彻底去除了水中杂质,可使水软化,故正确;C、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必须节约用水,故错误;D、工业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不能直接排放,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细心分析即可顺利解答. 17.(1分)(2022•泉州)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1个铁离子:Fe3+B.3个氧分子:3OC.氧化镁:MgO2D.2个氮原子:N222\n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铁离子可表示为:Fe3+,故A正确;B、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故B错误;C、氧化镁是由显+2价的镁元素和显﹣2价的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MgO,故C错误;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8.(1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根据日常经验和燃烧的物质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电器着火不能用水室内起火不能通风来解答本题.解答:解:A、电器着火若用水扑灭极易造成电线短路和人体触电,所以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故错;B、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造成空气对流,氧气量充足,使火势加大.故错;C、用锅盖盖灭,隔绝了氧气使油熄灭;故对;D、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极易引燃液化气而发生火灾;故错.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和燃烧特殊物质的性质特点,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考察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19.(1分)下列相关的解释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自行车轮胎暴晒后炸裂﹣﹣分子间间隔变大 B.水通电分解﹣﹣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变大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一定是CO222\n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应具有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解:A、自行车轮胎暴晒后炸裂,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B、水通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C、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是因为架空后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火焰熄灭,瓶中气体不一定是CO2,也可能是氮气等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常见气体的化学性质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1分)某纯净物M微热时分解生成NH3、H2O和CO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M不稳定B.M是化合物C.M中含有水D.M由四种元素组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不稳定;“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说明是化合物;“纯净物M”是不可能含有水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推测反应物中的元素组成.解答:解:A、根据题意“微热就能分解”,说明不稳定;故A正确;B、“纯净物M微热就能分解生成NH3、H2O和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可知纯净物M含有多种元素,是化合物,故B正确;C、“纯净物M”是不可能含有水的,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推测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则M由氮、氢、碳、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故D正确.故选:C.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物质的元素组成;掌握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21.(1分)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BCD22\n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能还原氧化铁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大 A.AB.BC.C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产物碳酸需利用其性质检验进行解答;B、根据燃烧条件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含有氧化铁的现象分析;D、根据两种物质相互刻画的现象得出结论.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是否会有产物碳酸需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故A说法不正确;B、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发生反应,故B说法正确;C、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该实验中可燃物已与氧气接触,由于二者的着火点不同,说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C说法正确;D、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画,铜片上能够留下痕迹,说明黄铜的硬度大于铜的硬度,故D说法正确;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通过图示对多个实验进行探究,既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又巩固学过的知识,可谓一举兼得. 22.(1分)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 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均达到相对稳定的结构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B、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要求分析判断;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B、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Mg2+,故B错误;C22\n、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故C错误;D、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而①④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是一种稳定结构,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3.(1分)制作蛋糕的人造奶油中含有影响身体发育的反式脂肪酸(C18H34O2),下列关于反式脂肪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g B.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只有CO2和H2O C.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7:1 D.该物质是由18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规定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C.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B.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氢、氧元素,所以在空气完全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正确;C.由反式脂肪酸的化学式C18H34O2可知,该物质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34):(16×2)=108:17:16,故错误;D.该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1分)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 B.铜能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D.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由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且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铝的活动性大于铁,但铝易于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使内部的铝不易被进一步氧化,与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无关,故选项正确;B22\n、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故选项错误;C、铜位于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可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故选项错误;D、镁和锌都能与盐酸反应,反应时活动性强的镁比活动性弱的锌铁反应剧烈,能用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加以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5.(1分)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AB.BC.CD.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可以结合催化剂的定义来完成解答;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所以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要改变,可以据此解答;C、根据氢元素的质量守恒来进行判断;D、根据通电分解水的实验现象及结论进行解答.解答:解:A、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过程中充当的是催化剂,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会改变,故A错误;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故B错误;C、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由于镁粉和锌粉是足量的,所以产生氢气质量应该相等,故C错误;D、通电分解水时产生氢气的体积是氧气的二倍,故D正确.故选D.点评:22\n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的颜色、状态,反应的条件、类型,以及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发生装置的相互联系;并且,一定要理解催化剂的概念、催化作用;等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及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30分)26.(6分)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吸附 作用.(2)灯泡制作过程中常充入氮气作保护气,其原因是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 .(3)眼镜是人们常用的护眼工具,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的示意图:①图中所标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铜螺丝和钛合金镜腿 ,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塑料脚套 .②该款变色眼镜的玻璃里加入了溴化银(AgBr)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gBr2Ag+Br2 ;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 催化 作用.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材料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回答;(2)根据氮气的性质稳定分析回答;(3)①根据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分析回答;②根据溴化银的性质、氧化铜的作用分析回答.解答:解:(1)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2)灯泡制作过程中常充入氮气作保护气,其原因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3)①图中所标物质,属于金属材料的是铜螺丝和钛合金镜腿,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塑料脚套.②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溴(Br2)和银,玻璃颜色变深,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Br2Ag+Br2;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玻璃颜色变浅,氧化铜在反应中起催化作用.故答为:(1)吸附;(2)氮气化学性质稳定;(3)①铜螺丝和钛合金镜腿,塑料脚套;②2AgBr2Ag+Br2;催化.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难度不大,加强化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解答本类练习题. 27.(6分)如图1是燃气热水器示意图.22\n(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为燃气.①写出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CO2+2H2O .②当“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燃烧将产生有毒气体M,M的化学式为 CO .(2)1kg不同燃料燃烧产生CO2和SO2的质量如表所示.燃料燃烧产物质量/gCO2SO2汽油29005.0天然气25000.1煤250011.0①其中较清洁的燃料是 天然气 .使用 煤 作燃料时最易形成酸雨.②酸雨形成过程中某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SO2+O22SO3 ,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 1:5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甲烷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和水,根据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解答;根据表格推断清洁的燃料和易造成酸雨的燃料;根据微观模拟示意图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物质的质量比.解答:解:(1)①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H4+2O2CO2+2H2O;②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故填:CO;(2)①根据表格可以看出,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煤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最多,最易形成酸雨,故填:天然气,煤;②据图可以看出,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哦高温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氧气和三氧化硫的质量比为:32:2×80=1:5,故填:2SO2+O22SO3,1:5.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能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28.(6分)水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1)将浑浊的河水用图1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 过滤 ,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 混合物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2\n(2)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H2↑+O2↑ .(3)用自来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 硬水 (填“硬水”或“软水”).(4)某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超氧化钾(KO2)与水反应的实验.①补全化学方程式:4KO2+2H2O=4 KOH +3O2↑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KO2与水反应放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水的净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据此解答.解答:解:(1)小卵石、石英砂能起到过滤的作用,得到的水中含有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填:过滤,混合物;(2)水通电分解生成的是氢气和氧气,故填:2H2O2H2↑+O2↑;(3)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说明该自来水是硬水,故填:硬水;(4)①根据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前含有4个K原子,10个O原子,4个H原子,反应后含有6个O原子,说明4个该分子中含有4个K原子,4个H原子,4个O原子,故其一个分子中含有1个K原子,1个H原子,1个O原子,其化学式为KOH,故填:KOH;②观察到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是因为KO2与水反应放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故填:KO2与水反应放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点评:掌握水的净化中各物质的作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9.(6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防 贫血 (填“佝偻病”、“贫血”或“骨质疏松”).(2)某种含铁粉的麦片,食用后在胃酸(盐酸)作用下将铁粉转化为人体可吸收的铁元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3)对铁质零件进行“发蓝”处理后,其表面会形成致密氧化膜,从而有效避免腐蚀.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 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 .②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发蓝”处理效果不好,因为 Fe+CuSO4=Cu+FeSO4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2\n(4)某同学对X、银、铜、铁四种金属混合物的成分进行探究,流程如下: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Fe>X>Cu>Ag .②固体丙的组成可能是 Cu、Ag或Ag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考虑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防贫血;(2)铁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反应,使铁粉变质.(3)根据已有的金属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解答;(4)根据金属能与酸反应的排在氢前面,不能与酸反应的排在氢的后面,活泼的金属能把不活泼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分析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及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并分析溶液中的成分.解答:解:(1)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可预防贫血;(2)铁与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铁能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反应使铁变质,所以这种麦片必须真空保存,以防变质.(3)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与氧气和水接触,从而防止铁锈蚀;②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说明铁裸露导致反应,说明发蓝处理不到位,故其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4)根据金属的活泼性顺序:锌>氢>铜>银,所以向锌、X、铜、银的金属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锌一定参加反应产生气泡,而铜和银一定没反应,得到的滤液A再加入过量的锌得到混合物乙和滤液B,说明锌除了和过量的硫酸反应产生气体外,还和盐溶液发生了置换反应,因此说明锌的活动性比X强,且X位于氢前;由于硫酸过量,固体甲含有铜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产生硝酸铜和银,因此:①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是Fe>X>Cu>Ag;②固体丙的组成可能是:铜、银或银.故答案为:(1)贫血;(2)Fe+2HCl=FeCl2+H2↑;(3)①隔绝氧气(或空气)和水;②Fe+CuSO4=Cu+FeSO4(4)Fe>X>Cu>Ag;Cu、Ag或Ag点评:22\n本题以实验设计流程的形式让学生去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解决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问题,有一定的难度,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意义和掌握金属锈蚀的条件. 30.(7分)以下五种为初中常见物质,均由表中元素组成元素名称氢碳氧氯钙铁元素符号HCOClCaFe(1)若甲、乙均为单质,甲在乙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则黑色固体的化学式为 Fe .(2)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红色固体,则甲、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3O4 .(3)如图为九种物质的相互关系,其中A、B、M、N是氧化物,C、H是单质,只有D、E中含有三种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图中“→”表示转关系“﹣”表示反应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为标出)则:D的化学式为 H2CO3 .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属于 化合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F物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HCl或CH4 (写出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1)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考虑;(2)考虑氧化铁的颜色;(3)根据题意:“A、B、M、N是氧化物,C、H是单质,只有D、E中含有三种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特别是“D、E中含有三种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可推测出各物质.代入验证,是否符合.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由甲在乙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可知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2)若甲、乙均为氧化物、乙为红色固体,则甲、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3O4.(3)根据题目的突破口:“A、B、M、N是氧化物,C、H是单质,只有D、E中含有三种元素,D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则可推测出“D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为碳酸,其化学式是:H2CO3;则:A为氧化钙,B为水,C为氧气,H为碳,D为碳酸,E为碳酸钙,F为HCl或CH4,N为一氧化碳.代入验证,符合题意.A与B反应为氧化钙与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22\n;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故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Fe.(2)Fe3O4.(3)H2CO3.CaO+H2O═Ca(OH)2.化合,HCl或CH4.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等,解答本题还要注意利用所给的元素写化学式.且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及结构特征),导出结论,最后别忘了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若“路”走得通则已经成功. 三、实验题(共3个小题,共19分)31.(7分)根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集气瓶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C (填字母序号,下同).如图E所示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 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白磷的着火点是40℃,水能使水中的白磷和氧气隔绝;(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常用来收集气体.故填:集气瓶.22\n(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2H2O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用C装置收集;如图E所示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故填:2H2O22H2O+O2↑;C;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使水中的白磷与氧气隔绝.(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不需要加热,应该用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棉芯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B;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32.(5分)兴趣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两套实验装置,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装置气密性良好,注射器的摩擦力忽略不计).(1)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 装置二 (填“装置一”或“装置二”)更合理,理由是 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2)利用合理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盛有铜粉的仪器中空气体积反应前注射器中空气体积反复推拉注射器,当气球恢复原状时,停止推拉并熄灭酒精灯.观察注射器中气体体积25mL15mL9mL分析数据,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15% .(3)实验测得的结果出现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铜粉的量不足 、 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从两种装置的区别来分析;(2)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量;(3)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解答:解22\n(1)装置二与装置一装置比较,装置二中的气球在玻璃管的后部,更易让空气流通,氧气与铜能充分反应;(2)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体积,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5%;(3)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实验后发现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铜粉的量可能不足,没有将氧气消耗尽;②装置可能漏气,;③实验中可能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等.答案:(1)装置二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2)15%(3)铜粉的量不足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点评:本考点是用铜粉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选择题和实验题中. 33.(6分)某同学在电视寻宝节目中,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并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查阅资料】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 氧化铜 ;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猜想②正确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进行实验】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B→ D → C (填“C”、“D”).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解释与结论】22\n①当观察到 C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Cu2(OH)2CO32CuO+H2O+CO2↑ .【反思与评价】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 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探究一:【猜想与假设】根据氧化铜也是黑色的固体进行解答;【设计方案】根据碳不和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进行解答;探究二:【进行实验】根据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解释与结论】①根据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②根据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进行解答.【反思与评价】根据装置中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进行解答.解答:解:探究一:【猜想与假设】氧化铜也是黑色的固体,所以还有可能是氧化铜;【设计方案】碳不和硫酸反应,而氧化铜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实验步骤: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探究二:【进行实验】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连接顺序为A→B→D→C;【解释与结论】①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当观察到C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CuO+H2O+CO2↑;【反思与评价】装置中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故答案为:【猜想与假设】氧化铜;【设计方案】取黑色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进行实验】DC;【解释与结论】①C中石灰水变浑浊,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O2+Ca(OH)2=CaCO3↓+H2O;②Cu2(OH)2CO32CuO+H2O+CO2↑;【反思与评价】除去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的检验造成干扰.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2\n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分.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4.(3分)工业上欲用NaOH溶液处理含204tAl2O3的铝土矿(杂质不参与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计算:需要消耗NaOH的质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Al2O3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氧化铝的质量可以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解答:解:设理论上需要消耗NaOH的质量为xAl2O3+2NaOH=2NaAlO2+H2O10280204txx=160t答:理论上需要消耗NaOH的质量为160t.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问题,考查内容简单注重基础,需熟练掌握计算步骤和格式即可解答. 35.(3分)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现取40片该药剂制成粉末,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入(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所得数据如图2所示.计算: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分析: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根据40片钙片中实际含钙的质量,计算出含钙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40片该补钙剂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3+2HCl=CaCl2+CO2↑+H2O10044x8.8g,x=20g钙元素的质量为20g××100%=8g22\n钙元素在钙片中的质量分数为×100%=20%答: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进行进行计算的能力,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2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