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1周周测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九年级(上)第1周周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B.元素概念的提出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绿色化学的提出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水的蒸发3.有关物质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镁在空气中能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D.蔗糖是一种白色的固体4.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和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是()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D.湿衣服晾干6.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蜡烛火焰分三层,其中最外层最亮B.烛心周围的蜡变为液体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7.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通过观察金属铜得出以下不属于金属铜的性质的是()10A.光亮的红色B.常温下为固体C.有特殊的气味D.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变黑8.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9.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变黑B.放置在焰心部分烧黑最严重C.放置在内焰部分烧黑最严重D.放置在外焰部分烧黑最严重10.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CO2B.N2C.H2OD.O2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20分)11.学习化学,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学科的一套特有的符号体系﹣﹣化学用语.现阶段我们必须掌握的化学用语就是﹣﹣元素符号.记住元素符号有很多种方法:方法1:表格式机械记忆.(请写出表格中对应所缺的符号或者元素名称)方法2:将元素联系成语记忆.例:雪中送【C】黄__________万两.1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Cl2消毒时的臭味.试概括一下Cl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__________.(2)化学性质:__________.1013.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对蜡烛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一](1)甲同学点燃蜡烛,将三根小木条分别迅速平放入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中,约1s﹣2s后取出,观察.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2)上述实验中,平放入焰心火焰中的小木条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温度__________.[实验二](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有关焰心物质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焰心气体含CO2.从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看,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3)你认为焰心气体可能含__________;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若要证明你的猜想,你需要补做的实验及预测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___.2022-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育才学校九年级(上)第1周周测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是()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B.元素概念的提出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D.绿色化学的提出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化学的发展史可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化学、近代化学、现代化学,在古代对化学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阶段,到了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创立了原子论﹣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解答:解:A、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及本质的基础,是奠定了近代化学基础的理论,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正确.B、元素概念的提出,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的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错误.10D、绿色化学的提出,使更多的化学生产工艺和产品向着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不是化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自然科学的基础,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发展的历史,通过本题的解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2.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水的蒸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粮食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的蒸发的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3.有关物质的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镁在空气中能燃烧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D.蔗糖是一种白色的固体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解答:解:A、镁在空气中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酒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蔗糖是一种白色的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指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沸点、溶解性、挥发性等等.104.下列叙述中,前者属于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项性质的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酒精易燃烧,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气体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解答:解:A、酒精易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将酒精滴在手心中感到凉意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收热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汽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汽油的化学性质,人靠近汽车闻到刺激性气味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铁的熔点高达1535℃,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熔化的铁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说明铁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蜡烛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蜡烛的化学性质,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5.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和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是()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火药爆炸D.湿衣服晾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粮食酿酒有新物质乙醇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药爆炸是火药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湿衣服晾干是水分蒸发的过程,只是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由以上分析可知只有D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6.点燃蜡烛时,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10A.蜡烛火焰分三层,其中最外层最亮B.烛心周围的蜡变为液体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蜡烛的火焰可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外焰温度最高,发出黄白色的火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火焰分三层,其中最外层最亮,故选项说法正确.B、烛心周围的蜡变为液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7.在化学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等,通过观察金属铜得出以下不属于金属铜的性质的是()A.光亮的红色B.常温下为固体C.有特殊的气味D.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变黑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铜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判断.解答:解:A、光亮的红色是铜的颜色.故A不符合题意;B、常温下为固体是铜的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C、铜没有特殊的气味.故C符合题意;D、空气中加热表面会变黑,是铜能与氧气反应,属于金属铜的化学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铜的性质和作用的认识,难度不大.8.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发现了问题,就应该探究形成原因,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可以反复实验,来探究黑色的物质的成分;也可以查阅资料、与同学讨论、咨询老师,而不能不予理睬,否则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也不符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10解答:解: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该做法正确.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该做法错误.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该做法正确.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该做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通过对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考查实验探究中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探究习惯.9.把一根火柴梗横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A.均匀地变黑B.放置在焰心部分烧黑最严重C.放置在内焰部分烧黑最严重D.放置在外焰部分烧黑最严重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根据酒精灯火焰的分层和外焰温度最高解答.解答:解:酒精灯灯焰分焰心、内焰和外焰三个部分,由于三层火焰的温度不同,如果把火柴梗放入火焰中,它被烧的程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外焰温度最高,放置在外焰部分烧黑最严重.外焰与氧的接触面积最大,燃烧最充分温度最高.答案:D点评:了解酒精灯火焰的分层情况,知道如何正确的使用酒精灯.10.在擦玻璃时,人们时常向玻璃“哈气”,再擦会使玻璃擦得更干净,这说明与空气相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A.CO2B.N2C.H2OD.O2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生活经验或结合吸入与呼出气体实验得出的结论进行解答解答:解:人呼出气体与吸入的空气不同之处为“两多一少”,多的是CO2、H2O,少的是O2.向玻璃上哈气时,会看到玻璃上变模糊了,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汽,此外,水的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C点评:了解呼出气体与空气的不同,并结合实际解题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满分20分)11.学习化学,必须熟练掌握化学学科的一套特有的符号体系﹣﹣化学用语.现阶段我们必须掌握的化学用语就是﹣﹣元素符号.记住元素符号有很多种方法:10方法1:表格式机械记忆.(请写出表格中对应所缺的符号或者元素名称)方法2:将元素联系成语记忆.例:雪中送【C】黄Au万两.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解答:解:方法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氧、钙、铝、氯的元素符号分别为.Si、Ag、Fe、Na分别是硅、银、铁、钠的元素符号;方法2:黄金(Au)万两故答案为:方法1:方法2:Au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熟记常见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见光易分解.ClO2易与碱反应,其杀菌、漂白能力均优于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Cl2消毒时的臭味.试概括一下Cl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2)化学性质: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解答:解:(1)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有: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0℃,沸点11.0℃,冷却至11.0℃时变成红色液体,易溶于水.(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知识.13.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的方法对蜡烛火焰的焰心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一](1)甲同学点燃蜡烛,将三根小木条分别迅速平放入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中,约1s﹣2s后取出,观察.该同学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高低;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小木条粗细要一致.(2)上述实验中,平放入焰心火焰中的小木条现象如图A,这证明焰心温度最低.[实验二](1)向焰心斜向插入一根细短玻璃管,发现玻璃管中无明显现象(如图B),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有关焰心物质的性质是:气体、具有可燃性.(2)针对上述实验现象,乙同学认为焰心气体含CO2.从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看,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你认为焰心气体可能含石蜡蒸汽;你的依据是蜡烛溶解、气化产生石蜡蒸汽,石蜡蒸汽可以燃烧;若要证明你的猜想,你需要补做的实验及预测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燃着的木条点燃,不能燃烧;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导管中有白色固体.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分析:【实验一】(1)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来探究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温度;【实验二】(1)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的物质为气体,具有可燃性;(2)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燃烧;石蜡蒸气遇冷凝固;(3)本题可用假设法,结合提出的问题根据蜡烛蒸气易液化,一氧化碳不易液化考虑.解答:解:【实验一】(1)点燃蜡烛,将三根小木条分别迅速平放入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中,是为了探究探究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高低;为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木条的粗细要一致;(2)平放在焰心的木条两端变黑,中间未变黑,说明焰心温度最低;【实验二】(1)在玻璃管的上口点燃,上口产生火焰,这说明焰心物质为气体,具有可燃性;(2)从影响物质燃烧的因素来看,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乙同学认为焰心气体含二氧化碳气体,猜测不合理;10(3)焰心气体可能含石蜡蒸汽,因为蜡烛溶解、气化产生石蜡蒸汽,石蜡蒸汽可以燃烧;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燃着的木条点燃,不能燃烧,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导管中有白色固体,说明焰心气体为石蜡蒸汽.故答案为:【实验一】(1)探究蜡烛的外焰、内焰、焰心的温度高低;木条的粗细要一致;(2)最低;【实验二】(1)气体,具有可燃性;(2)不合理,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石蜡蒸汽;蜡烛溶解、气化产生石蜡蒸汽,石蜡蒸汽可以燃烧;取一根较长的细玻璃管,用湿冷毛巾包住中部,将玻璃管下端插入焰心,上端试用燃着的木条点燃,不能燃烧,取下长玻璃管,打开湿毛巾,导管中有白色固体.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只要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比较熟悉,就可以正确解答.1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