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安徽省蒙城县双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安徽省蒙城县双涧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安徽省蒙城县双涧中学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煤气燃烧C.美酒飘香D.铁锅生锈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 3.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4.(3分)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17\n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以用镊子夹取D.用过的胶头滴管应立即用水清洗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洁净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矿泉水 6.下列事实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硫酸铜溶液呈蓝色C.冰雪融化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7.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8.(3分)下列关于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混合物C.都含有氧原子D.都含有氧元素 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C.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10.(3分)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B.矿石粉碎说明了分子可以再分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11.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B.C.D. 17\n1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 14.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1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序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二、填空题(共22分,每空2分)16.(6分)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符号“2H”可以表示      ;(2)金属汞是由      构成;(3)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是      (填元素符号). 17.图中的①、②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7\n(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B粒子属于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X=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18.(8分)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健康的水.(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中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2)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议农民在饮用前要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此过程为      变化;一般用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此过程为      变化.(4)保护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三、简答题(共8分,每空2分)19.(8分)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②      ,(2)请指出上述实验中的一处错误      ;(3)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那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四、实验题(共21分,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每空3分)2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活动.请回答相关问题:(1)甲同学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17\n(2)乙同学按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将适量浓氨水滴加到棉花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的现象是      ;(3)实验后,甲、乙同学经过讨论后得出的一条结论是      . 21.(13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      做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3)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作收集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4)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  五、计算题(4分)22.(4分)已知某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目比中子数目少4个.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  2022-2022学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32)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B.煤气燃烧C.美酒飘香D.铁锅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食物腐烂不能再吃,说明已经变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C、美酒飘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与人体的嗅觉细胞接触而闻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17\nD、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此类题型来源于实际生活当中的化学,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类型题.本题判断的关键是根据物质变化的特征,进行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看变化的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D、根据用滴管滴加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造成失火,所以正确.17\nB、闻气体气味时,为了防止中毒,要使集气瓶口远离鼻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所以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且试管与水平面约45度角,不超过容积的1/3,所以错误.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否则污染试剂,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了解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前提. 3.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4.(3分)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玻璃仪器都可以用作反应器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以用镊子夹取D.用过的胶头滴管应立即用水清洗【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玻璃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取用固体药品所需的仪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故选项说法正确.B、玻璃仪器不一定都可用作反应器,如量筒不能用作反应器,故选项说法错误.17\nC、取用固体药品可以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以用镊子夹取,故选项说法正确.D、用过的胶头滴管应立即用水清洗,以防止污染其它的试剂,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稀有气体B.洁净的空气液态氧气C.氮气二氧化碳D.澄清的石灰水矿泉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稀有气体是由氦气、氖气等气体组成的,属于混合物.错误;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液态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C、水银、二氧化碳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纯净物.错误;D、澄清的石灰水、矿泉水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都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6.下列事实与物质的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硫酸铜溶液呈蓝色C.冰雪融化D.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氧气用于气焊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B、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属于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C、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工业制取氧气是利用了液态氮的沸点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的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没有涉及化学性质,故D错.故选A.【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7\n7.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考虑本题.【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小,故A错;B、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故B错;C、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故C错;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说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区别和联系. 8.(3分)下列关于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混合物C.都含有氧原子D.都含有氧元素【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混合物和纯净物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解答】解:A.氧气中含有氧分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分别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均不含氧分子,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这三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因此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故错误;C.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硫分子是由硫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正确;D由O2、CO2、SO2的化学式可知,三种物质中均含有氧元素,故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纯净物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元素组成与粒子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C.水分子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17\n【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所以A说法不正确;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所以说法不正确;D、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正确.答案:D.【点评】用宏观和微观的观点对物质的描述是易出错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应熟练掌握. 10.(3分)下列现象用分子或原子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A.温度计中水银受热膨胀,说明了原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B.矿石粉碎说明了分子可以再分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受热膨胀,是因为说明了原子间的间隔(而不是体积)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矿石是宏观的物质,矿石粉碎,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故选项解释错误.C、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错误.D、“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根据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圆圈内“+”号和数字表示带正电的质子的数目,弧线上数字代表各电子层带负电的电子的数目),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在阴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解答.【解答】解:A、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17\nC、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D、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解答】解: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是正确的,故不可选;B、如果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就会导致滤液浑浊,所以错误,故可选;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是正确的,故不可选;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是正确的,故不可选.故选:B.【点评】过滤实验一定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否则就会使过滤实验失败. 1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有如下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装置.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②③①④⑤⑥B.①⑦③②⑤④⑥C.⑤⑦③②①④⑥D.⑦③①②④⑥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⑦②③①④⑤⑥.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17\n【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进行解答;B、根据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进行解答;C、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解答;D、根据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中的藻类物质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进行解答.【解答】解: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但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故A错误;B、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故B正确;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故C正确;D、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中的藻类物质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故D正确.故选:A.【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要保护好环境,就要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要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做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15.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依据图中的信息得到的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该元素原子序数为14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由上图中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得到的信息为:质子数、元素种类、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做题.【解答】解:A、由上图,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故A正确;B、由汉语名称“硅”,可知,它为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C、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一个原子的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故C正确;D、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图回答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能够知道元素周期表所体现的信息及含义. 二、填空题(共22分,每空2分)16.(6分)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符号“2H”可以表示 2个氢原子 ;(2)金属汞是由 汞原子 构成;(3)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是 Al (填元素符号).17\n【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组成以及符号的有关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2H表示2个氢原子,故填:2个氢原子;(2)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填:汞原子;(3)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多的是铝元素,故填:Al.【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物质化学用语的书写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7.图中的①、②是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8 ,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0.08 .(2)B粒子属于 原子 (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若D为原子,X= 8 .(3)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B、C (填序号).【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压轴实验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由题目中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钙元素的原子序数(即质子数);(2)根据“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结合D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D中的X的值;(3)以上A、B、C、D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并且,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可知选项;(4)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解答】解:(1)由题目中氧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0.08.(2)根据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B的粒子是原子,结合D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2+8+x=18,所以x=8;(3)因为“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故B和C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因为它们质子数相同都是16.故答为:(1)8;40.08;(2)原子;8;(3)B、C;【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掌握元素的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18.(8分)目前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主要还是地下水.饮用遭到污染或硬度大的地下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政府积极建设自来水厂,让农民喝上健康的水.17\n(1)检验某地下水是硬水还中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2)为了降低水的硬度,要建议农民在饮用前要 煮沸 .(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过滤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同时还必须进行消毒此过程为 化学 变化;一般用 活性炭 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此过程为 物理 变化.(4)保护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B (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考点】硬水与软水;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分方法解答.(2)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解答.(3)根据混合物分离方法及自来水净化的方法解答.(4)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大量使用化肥、农药.【解答】解:(1)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2)硬水软化可用加热煮沸,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会转化成沉淀,使硬水软化;(3)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过滤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自来水消毒需要通入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属于化学变化;(4)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直接排放,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所以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造成水体污染;C、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答案为:(1)肥皂水.(2)煮沸.(3)过滤;化学;活性炭;物理.(4)B.【点评】本题考查硬水的软化,硬水软水的鉴别及保护水资源方法,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需加强记忆. 三、简答题(共8分,每空2分)19.(8分)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下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① 都有氧气参与 ,② 都是化合反应 ,(2)请指出上述实验中的一处错误 丙瓶中瓶底应放少许水或铺一层细砂 ;(3)写出上述三个实验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那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二氧化硫 .17\n【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操作型;性质决定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总结硫、磷、铁和氧气反应的共同点,可从反应类型、放热、反应条件、生成物等方面分析解答;(2)根据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进行考虑.【解答】解:(1)硫、磷、铁和氧气反应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例如反应类型方面、是否放热方面、反应条件方面等,如: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反应都放出大量热;反应条件都是点燃等;故答案为:A、都是化合反应;B、都是氧化反应;C、反应都放出大量热(合理均可);(2)铁丝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丙瓶中瓶底应放少许水或铺一层细砂;(3)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毒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为了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可在瓶底预先放少量水进行吸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答案:(1)①都有氧气参与;都是化合反应;(2)丙瓶中瓶底应放少许水或铺一层细砂;(3)硫+氧气二氧化硫.【点评】总结、归纳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明确反应原理、现象等才能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二氧化硫有毒,可用水或碱溶液吸收. 四、实验题(共21分,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每空3分)20.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按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活动.请回答相关问题:(1)甲同学按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A烧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2)乙同学按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用胶头滴管将适量浓氨水滴加到棉花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滤纸条上出现的现象是 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外向里依次变红 ;(3)实验后,甲、乙同学经过讨论后得出的一条结论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和分子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1)浓氨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运动到A烧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使A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因为有一个大烧杯罩着,外面的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不会变色;故填:A烧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B烧杯中的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17\n(2)因为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当遇到酚酞试液时,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故答案为:滤纸上的酚酞试液由外向里依次变红.(3)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填:分子是不断运动的.【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性质及其酸碱指示剂和溶液相互作用显色方面的知识. 21.(13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带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 A 做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2KMnO4K2MnO4+MnO2+O2↑ .(3)收集氧气时可选用 D或E 作收集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 .(4)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D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氧气的水溶性和密度选择收集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及书写方程式的要求完成方程式.(3)根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解答;(4)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解答.【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①铁架台;(2)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KMnO4K2MnO4+MnO2+O2↑,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制气,可选用发生装置A.(3)氧气是不溶于水的,所以可以选用排水收集,装置为E;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为D.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是,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满;故答案为:A;2KMnO4K2MnO4+MnO2+O2↑;C或E.(4)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D.答案:(1)铁架台;17\n(2)A;2KMnO4K2MnO4+MnO2+O2↑;(3)E或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已满;(4)D,【点评】本题主要对气体的制备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进行考查.学生平时要对实验室制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制备进行归纳. 五、计算题(4分)22.(4分)已知某一个X原子的质量为9.296×10﹣26kg,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又知X原子中的质子数目比中子数目少4个.求:(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结果保留整数).(2)X原子的电子数是多少.【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即可.相对原子质量又近似的等于质子数加中子数,利用此知识可推断其元素中质子数,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1)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60;(2)因为质子数加中子数约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而X原子中的质子数目比中子数目少4个,故设质子数为y,则有y+y+4=60,则y=28,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28;答:(1)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0;(2)X原子的电子数是28.【点评】解答有关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题时,要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是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碳原子质量的之比,掌握此知识点就能轻松解题. 1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