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干冰升华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矿泉水C.水泥砂浆D.洁净的空气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 4.高钙奶粉是不少青少年们在进行身体长高时候补钙的圣品.不少人都会通过饮用高钙奶粉来弥补先天钙质的不足.这里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会造成水体污染D.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23\n 7.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氢气C.蜡烛D.红磷 9.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氦气D.水蒸气 10.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1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B.汽油挥发﹣﹣分子不断运动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 1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O323\nC.5个钠离子﹣5D.4个水分子﹣4H2O 1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uOB.SiO2C.Al2O3D.Fe3O4 1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B.KCl、NaOH、NH4Cl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原子团C.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D.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1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 18.浙江籍85岁的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和2022年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青蒿素中元素含量最低的为碳元素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40分)19.用化学用语表示:23\n(1)2个碳原子      ;(2)2个铝离子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20.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 21.在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中:(1)X的化学式为      ;(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3)Cu(NO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5)水分子由      构成. 2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填“是”或“否”) 23.酒精(C2H5OH)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它是由      种元素组成,其一个分子中共有      原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 2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填序号)A.吸附B.沉淀C.过滤D.蒸馏(2)写出水在生活中的两种应用:      .(3)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4)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是      . 2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23\n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      种元素的粒子.(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填序号),它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3)D中x=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5)B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6.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27.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28.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①仪器C的名称叫      .②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      相平.(2)①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23\n②仪器D在过滤操作中的用途是      . 29.在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2)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      (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4)萍萍同学在装置A中放入某药品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空气中能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收集NO的方法只能用      装置(填序号)  四、计算题(30题4分,31题8分,共12分)30.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DMP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01)      . 31.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1)制取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23\n2022-2022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石蜡熔化C.纸张燃烧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B.矿泉水C.水泥砂浆D.洁净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矿泉水、水泥砂浆、洁净的空气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B、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水泥砂浆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23\n【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误;B、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由一种原子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误;D、由一种分子构成,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B.【点评】纯净物和混合物区别: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有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否则属于混合物. 4.高钙奶粉是不少青少年们在进行身体长高时候补钙的圣品.不少人都会通过饮用高钙奶粉来弥补先天钙质的不足.这里的“钙”一般是指(  )A.原子B.元素C.分子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与生活健康;化学知识生活化;分析比较法;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喝牛奶可以补钙中的“钙”不是具体微粒或单质,指元素.【解答】解:高钙奶粉中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液体C.23\n加热液体D.读取液体体积【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酒精灯点燃方法考虑;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C、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考虑;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时的注意事项考虑.【解答】解:A、酒精灯点燃时必须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A错误;B、胶头滴管在使用时要悬垂在试管上方,不能与试管接触,也不能伸入试管内,故B错误;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内液体量超过了一半了,故C错误;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D正确.故选D.【点评】要熟练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避免由于错误操作造成误差和危险.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会造成水体污染D.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考点】硬水与软水;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与环境保护;空气与水.【分析】A、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会造成水体污染;D、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解答】解:A、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软水和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提高、降低都是改变;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D、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与雾霾天气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催化剂的定义可这样记忆:“一变二不变”指:一变指: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7.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3\n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能力.【解答】解:A.高锰酸钾固体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制取氧气,故A正确;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制气体,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来收集,故C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D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气体的物理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制取和收集装置.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B.氢气C.蜡烛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C、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9.在受到猛烈撞击时,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瞬间分解,产生大量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氦气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23\n【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就能解决这一题目.【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所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只要能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再能灵活运用,就能很轻松的解决此类问题 10.人体结石有多种,其中一种含有较多的草酸钙(CaC2O4),CaC2O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  )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草酸钙的化学式及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解答】解:草酸钙中钙元素为+2价,氧元素为﹣2价,设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2)+x×2+(﹣2)×4=0,解得x=+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能训练学生知识迁移使用的能力. 11.下列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B.汽油挥发﹣﹣分子不断运动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很小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间有间隔【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微观和宏观相互转化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汽油挥发,是因为汽油中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故选项解释正确.C、18g水中大约有6.02×1023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D、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2.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  )23\nA.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元素符号是GaC.属于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则镓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图可知信息:镓元素符号是Ga,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有“钅”字旁,因此镓属于金属元素,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图可知信息: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其单位为1,而非g.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的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O3C.5个钠离子﹣5D.4个水分子﹣4H2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故选项错误;B、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3O;故选项错误;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5个钠离子可表示为:5Na+;故选项错误;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水分子表示为:4H2O;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3\n1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uOB.SiO2C.Al2O3D.Fe3O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结合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为氧元素;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了解元素的分类、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613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53131I和53127I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元素的概念.【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微粒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解答】解:A、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故A正确;B、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中子个数分别是78、74,故B错误;C、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核外电子数相同,故C正确;D、由题意比较53131I和53127I知:其质子数都是53,即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D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解原子的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熟记规律“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掌握这些对以后做此类题帮助很大.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B.KCl、NaOH、NH4Cl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原子团C.NH4NO3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D.Fe2+、Fe3+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物质的元素组成;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23\n【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合价的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据此解答.【解答】解:A、在原子团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不为零,是其根价,错误;B、KCl中不含有原子团,错误;C、NH4NO3中,铵根的根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x+(+1)×4=+1,x=﹣3;硝酸根的根价为﹣1,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有y+(﹣2)×3=﹣1,y=+5,正确;D、Fe2+、Fe3+都属于铁元素,但是不是同一种离子,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有关化合价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化合价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原子团的化合价进行. 17.甲烷和水反应可以制水煤气(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氧气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示意图所表示的反应为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据此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A、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A错误;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不含有氧气,故B错误;C、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2种,故C错误;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烷和水的计量数之比为1:1,故D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18.浙江籍85岁的女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和2022年诺贝尔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23\n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C.青蒿素中元素含量最低的为碳元素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青蒿素的一个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计算.【解答】解:A.由化学式C15H22O5可知,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共42个原子,故正确;B.C15H22O5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22+16×5=282,故正确;C.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D.青蒿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填空与简答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40分)19.用化学用语表示:(1)2个碳原子 2C ;(2)2个铝离子 2Al3+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N2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H2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碳原子,就可表示为:2C;(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铝离子可表示为:2Al3+.(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是一种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故填:N2.(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其化学式为:H2O.故答案为:(1)2C(2)2Al3+(3)N2(4)H2O23\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0.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分子 ,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 原子 .【考点】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由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故答案为:分子;原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变化的实质,掌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21.在3Cu+8HNO3(稀)═3Cu(NO3)2+2X↑+4H2O反应中:(1)X的化学式为 NO ;(2)HNO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 +5 ;(3)Cu(NO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3 ;(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Cu ;(5)水分子由 氢原子、氧原子 构成.【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解此题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硝酸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3)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即可.(5)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即可.【解答】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u,3;H,8;N,8;O,24;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u,3;H,8;N,6;O,22;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N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1,故X的化学式为NO;(2)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3)Cu(NO3)2中铜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4:16×3×2=2:3.(4)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铜;(5)水分子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故答案为:(1)NO(2)+5(3)2:3(4)Cu(5)氢原子、氧原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1)A中红磷必须足量的原因是 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 ;23\n(2)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3)C中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是 (填“是”或“否”)【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红磷过量原因.(2)根据玻璃棒在过滤操作的作用来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来分析.【解答】解:(1)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质燃烧消耗装置内的氧气,然后根据进入水的体积,判断氧气的体积.只有加入过量的红磷,才能将将氧气完全消耗掉.如果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实验的结果是水倒流不足五分之一;(2)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所有的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答案为:(1)为了耗尽装置内的氧气;(2)引流;(3)是.【点评】此题以图示的形式综合考查了正确判断实验现象及规范进行基本的实验操作的综合题,解题时应充分利用题中给予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得出正确答案. 23.酒精(C2H5OH)是一种很好的可再生资源,它是由 三 种元素组成,其一个分子中共有 9 原子,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4:1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酒精的化学式分析其元素组成;根据一个酒精分子的构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酒精的化学式C2H5OH分析其由C,H,O三种元素组成;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分子中共含有9个原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填:三;9;4:1.【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D (填序号)A.吸附B.沉淀C.过滤D.蒸馏23\n(2)写出水在生活中的两种应用: 饮用、洗衣服 .(3)写出生活中节约用水的一种做法: 使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等; .(4)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H2O2H2↑+O2↑ ,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考点】水的净化;电解水实验;水的性质和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分析;(2)根据水的应用分析;(3)根据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常见的做法分析回答;(4)根据电解水的反应分析回答.【解答】解:(1)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得到的水都含有杂质,属于混合物,通过蒸馏得到的水是纯水,所以,净化程度最高的蒸馏;(2)水在生活中的应用由很多,例如:饮用、洗衣服等.(3)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做法由很多,例如:使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等;.(4)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答为:(1)D;(2)饮用、洗衣服;(3)使用淘米水浇花、洗衣水拖地等;(4)2H2O2H2↑+O2↑;分解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应用、净化、爱护、组成等方面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较为简单,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25.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C、D属于 3 种元素的粒子.(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 B (填序号),它在化学变化中容易 失去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3)D中x= 8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MgCl2 .(5)B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微观模型的类比;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解答.23\n(2)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属于稳定结构解答;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4)根据由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镁离子,C是氯离子解答;(5)根据由结构示意图可知:B是镁原子,写出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A、B、C、D粒子共表示三种元素,故填:三;(2)A、B、C、D四种粒子中,B中最外层电子数为2,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不具备稳定结构;(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18﹣2﹣8=8,(4)由结构示意图可知:A是镁离子,C是氯离子,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MgCl2;(5)由结构示意图可知:B是镁原子,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答案:(1)3;(2)B、失去;(3)8;(4)MgCl2;(5)2Mg+O22MgO.【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6.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H2O2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推断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压轴实验题.【分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通常为液体的化合物有水、过氧化氢等,过氧化氢则可分解为水和氧气,水电解时可生成氢气和氧气,氧气与氢气反应又可生成水;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为氧气;利用以上基础知识,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变化关系,推断三种物质,并完成对与所推断物质的问题分析.【解答】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则单质丙为氧气;乙通常为液体且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氧气,又可由与其组成元素相同的甲反应生成,可判断乙为水、甲为过氧化氢;故答案为:H2O2;丙转化成乙,即氧气转化为水,即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生成水,化学方程式如下:2H2+O22H2O故答案为:2H2+O22H2O根据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甲过氧化氢H2O2、乙水H2O,两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两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物质的性质有差异;23\n故答案为: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点评】根据物质的组成特点及转化关系,对转化关系中的物质进行推断,利用推断结果分析所提出的问题. 27.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l)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 4P+5O22P2O5 (2)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 2KClO32KCl+3O2↑ (3)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S+O2SO2 (4)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C+O2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磷和氧气,生成物为五氧化二磷,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2)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氯酸钾,生成物为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3)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硫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硫,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4)由题意可知,反应物为碳和氧气,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反应条件为点燃,故可以书写化学方程式.【解答】解:(1)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3)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SO2;(4)由题意知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故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答为:(1)4P+5O22P2O5;(2)2KClO32KCl+3O2↑;(3)S+O2SO2;(4)C+O2CO223\n【点评】确定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且掌握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和步骤;学会从题目中提取有效的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它每空1分,共12分)28.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1)①仪器C的名称叫 酒精灯 .②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 凹液面的最低处 相平.(2)①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 B (填序号).②仪器D在过滤操作中的用途是 引流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使用方法、用途进行分析.(2)根据过滤实验所用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1)①仪器C的名称叫酒精灯;②仪器E是量筒,在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2)①过滤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等,所以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B.②玻璃棒在过滤操作中的用途是引流.故答案为:(1)①酒精灯;②凹液面的最低处;(2)①B;②引流.【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过滤实验的注意事项等. 29.在实验室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铁架台 ;(2)用B装置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3)用A、D装置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 将导管移出水面 (填“将导管移出水面”或“熄灭酒精灯”).23\n(4)萍萍同学在装置A中放入某药品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同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5)常温下NO是一种无色、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在空气中能与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收集NO的方法只能用 D 装置(填序号)【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2)用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适用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3)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4)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5)气体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1)标号①的仪器名称是铁架台.故答案为:铁架台;(2)用B装置为固液常温型,适用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4)由现象可知,这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棉花团,以免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2KMnO4K2MnO4+MnO2+O2↑;(5)由资料提示,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分析得,一氧化氮不可用排气法收集只能选用排水法.故答案为:(1)铁架台;(2)2H2O22H2O+O2↑;(3)将导管移出水面;(4)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2KMnO4K2MnO4+MnO2+O2↑;(5)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初中化学常用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及选用方法的有关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四、计算题(30题4分,31题8分,共12分)30.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引起血液系统、生殖系统损害,其中,塑化剂(DMP)分子式为C10H10O4.求:(1)DM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94 ;(2)DMP分子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0:5:32 ;(3)DMP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01) 33%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23\n【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量之和.(2)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量和的比.(3)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氧的原子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解答】解:(1)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量之和,则有(12×10)+10+(16×4)=194,故答案为:194.(2)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量和的比,则有(12×10):10:(16×4)=60:5:32,故答案为:60:5:32.(3)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氧的原子量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则有×100%=33%,故答案为:33%.【点评】此题是对化学是知识的考查,解决的关键是对化学式基本计算有较全面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31.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26.5g,加热使之反应,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16.9g.求:(1)制取氧气的质量?(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根据守恒,找出隐含条件;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分析】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在变化过程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由反应前后固体物质的质量差,可求得放出气体氧气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利用生成氧气的质量可计算完全反应后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解答】解: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制取氧气的质量=26.5g﹣16.9g=9.6g设完全反应消耗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4596x9.6g=x=24.5g答:(1)制取氧气的质量9.6g;(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24.5g.【点评】利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根据已知物质的质量可计算反应中其它任何物质的质量.2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