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 3.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蒸馏法淡化海水 24\n4.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B.10C.12D.17 5.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 6.有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的核外结构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能构成铁单质 7.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士理沦,荣获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如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B.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 8.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 9.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制氧气,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间的变化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 )A.B.C.D. 1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24\n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B.BC.CD.D 11.某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ROB.RO2C.R2O3D.R3O4 12.十一届会运会在山东济南举办,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之前常在手上搓一种白色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镁、氧化镁等物质.这种白色粉末属于( )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D.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 14.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 15.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5C.+6D.+7 16.“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在下面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C.“3”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 24\n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1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19.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4.3g固体药品时,在读数4.3g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则( )A.添加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减少砝码 20.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CB.OC.2CD.CO 二、简答题(每空一分,共35分)2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4个二氧化碳分子 金属铁 4个硫酸根离子 由60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3个铜原子 氮元素 三氧化二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由Fe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 . 22.“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如图1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填一试剂)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4)如图2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b中的气体检验方法 .(5)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序号)24\n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B.不间断放水刷牙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用洗衣水冲刷厕所(6)指出如图3中过滤操作的错误 ; . 2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多数只与氧气反应,也有不同的,如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如图是测定空气中燃烧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燃烧匙内放入红磷,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在不改动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2)若用镁条代替红磷,实验后,集气瓶中进入的水量应该 (填“大于”或“小于”).(3)用铁丝也不能完成实验,请你总结该实验所用药品应该满足的条件是① ② ③ . 24.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氧,③水银,④冰水共存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二氧化碳,⑧液态的氧气,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请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 ;(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于化合物的是 ;(4)属于氧化物的是 ;(5)属于单质的是 . 25.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回答下列问题:属于原子的是 ;(2)属于阳离子的是 ;(3)属于阴离子的是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24\n;(5)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6)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7)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 三、实验与探究(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一分,共16分)26.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 排水法的收集装置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是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⑦②③⑧①④⑥⑤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②⑦③①⑧④⑥⑤(5)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常常会发生炸裂试管的现象,原因有① ② (6)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液态)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氢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的密度且难溶于水),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四、计算题(本题共9分)27.如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新盖中盖牌”高钙片中的“钙”应理解为(填编号) ;①元素②原子③分子④氧化物(2)维生素D种类较大,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②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3)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友情提示:(物质的质量分数=×100%)24\n 24\n山东省临沂市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将符合题意的答案填入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先要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准确判断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依据.还要清楚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根据以上定义可知,A、司马光砸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同样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 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B.闻气味24\n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D.滴加试液【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B、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正确方法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D、根据用滴管滴加液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解答】解: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否则造成失火,所以正确.B、闻气体气味时,为了防止中毒,要使集气瓶口远离鼻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所以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应用试管夹夹持,且试管与水平面约45度角,不超过容积的1/3,所以错误.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垂悬于试管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否则污染试剂,所以正确.故选C.【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考查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基本操作,了解仪器的名称、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前提. 3.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它有时能幻作朵朵白云,有时能化为绵绵细雨.下列过程中,你认为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D.蒸馏法淡化海水【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水在变化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来分析作答.A、水蒸气变成水属于物理变化;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分子没变;24\nC、水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D、蒸馏法淡化海水,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解答】解: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但水分子本身并没有变化,不合题意;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故水分子没有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的微观实质是水分子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故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符合题意;D、蒸馏法淡化海水,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水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与水的状态变化等物理变化最大的区别是水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4.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B.10C.12D.17【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目中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再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而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可知x的数值【解答】解: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2+8=10,又因为在阳离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的数值可能为12;如果x为9时,会得电子,成为阴离子;如果x为10时,只能为氖原子;x不会等于17,因为不可能失去7个电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了解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了解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5.下列各项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 )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净化水的方法有沉降、过滤、吸附、消毒等;净化水的过程中不需要电解水.【解答】解:水电解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净化水的过程中不需要电解水.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净化水的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6.有Fe、Fe2+、Fe3+三种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它们的核外结构相同C.它们的质子数相同D.它们都能构成铁单质【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24\n【分析】根据Fe、Fe2+、Fe3+三种粒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铁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它们的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解答】解:A、因Fe、Fe2+、Fe3+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最外层电子数也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说法错误;B、因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且Fe2+、Fe3+带电荷不同,则原子变为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不同,则三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核外的结构就不同,说法错误;C、它们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核电荷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说法正确;D、铁单质是由铁原子构成的,Fe2+、Fe3+只能构成化合物,不能构成单质,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学生应注意单原子形成的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抓住质子数是判断元素的关键. 7.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士理沦,荣获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如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B.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明确39、Y、钇、88.91的含义,然后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故A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钇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故C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因此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8.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属于氧化物B.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D.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24\n【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进行解答;B、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乙酸乙酯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B、根据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乙酸乙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B错误;C、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量为:12×4+8+16×2=88,故C正确;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可得乙酸乙酯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4:8:16×2=6:1:4,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对分子的质量与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知识的掌握,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 9.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制氧气,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间的变化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 )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100%,根据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反应混合物的质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A、混合物中的氯酸钾不断减少,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会一成不变;B、混合物中的氯酸钾不断减少,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会降低;C、反应前混合物中就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所以质量分数不能从0点开始;D、混合物中的氯酸钾不断减少,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会先增大,增大到一定程度也会不再增大.【解答】解: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100%,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过氧化氢会分解生成氧气,反应混合物的质量会减小,所以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会越来越大,因反应前混合物中就有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所以质量分数不能从0点开始,因过氧化氢分解完后反应混合物的质量将不再减小,所以增大到一定程度也会不再增大.故选D【点评】记住催化剂的“一改变,二不变”的特性,即“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4\n10.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实验装置硫在氧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探究燃烧的条件解释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烧杯中的水:加热铜片;隔绝空气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燃烧的条件与灭火原理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空气组成的测定;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实验操作型;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探究燃烧的条件: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故A符合题意;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故B不符合题意;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故C不符合题意;D、使水中白磷隔绝氧气;为铜片上的物质提供温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水在反应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某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6,则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A.ROB.RO2C.R2O3D.R3O4【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设金属元素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2Ox,依据题意可得:(56×2):16x=7:324\n解得x=3由此可知R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2O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2.十一届会运会在山东济南举办,体操运动员在上器械之前常在手上搓一种白色粉末,其中含有碳酸镁、氧化镁等物质.这种白色粉末属于( )A.纯净物B.化合物C.氧化物D.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这种白色粉末含有碳酸镁、氧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D.【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D.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燃烧的时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B、木炭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如果不点燃不会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气体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4.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则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B.原子和分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D.金属元素有正化合价,因此非金属元素一定没有正化合价【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24\n【分析】A、根据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能再分进行解答;C、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D、根据显正价的不都是金属元素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例如氧气;不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纯净物,例如水,故A正确;B、分子、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分子能再分,故B错误;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钠含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故C错误;D、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显正价的不都是金属元素,例如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显正价,就不是金属元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概念,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运用. 15.交警常用“司机饮酒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因为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硫酸铬[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5C.+6D.+7【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可得硫酸硌(Cr2(SO4)3)中Cr元素的化合价为:2x+(﹣2)×3=0,x=+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指定元素化合价计算方法掌握与应用的能力. 16.“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在下面表示的意义中,错误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C.“3”表示分子中原子的种类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解答】解: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l”表示硫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B、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2”表示硫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标在分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3”表示硫酸分子的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4”表示硫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4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4\n 1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蓝紫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8.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本身的化学性质不变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关于催化剂的定义,这道题进行了全面扫描,概括的较为全面.对于概念的准确把握有很大的意义.【解答】解:催化剂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通过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改变的是反应的速率,而不是反应本身,也就是不改变反应的发生与否,改变的是本来就能够发生的反应.(2)由于催化剂本身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会改变反应的生成物的量的.(3)所谓速率的改变,催化剂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如人体中的酶可加快食物的消化等;而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的速率,如橡胶、塑料制品中的防老化剂等.故“改变”应理解为“加快”或“减慢”.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由于催化剂就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故A正确;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催化剂对速率的改变有加快也可以减慢,需要根据需要来选择;故B不正确;C、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二氧化锰也不是只做催化剂用的,又是可做反应物;故C不正确;24\n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催化剂改变的是能够发生的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能否反应的事实;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概念的而理解,尤其是关键点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把握实质. 19.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4.3g固体药品时,在读数4.3g时,发现指针向右偏,则( )A.添加砝码B.添加药品C.减少药品D.减少砝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称量药品的原则考虑本题,由于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4.3g药品,所以砝码和游码都已经放好.【解答】解:由于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4.3g药品,所以在右盘放上4g砝码,游码拨到0.3g处,再向左盘放药品,所以发现指针向右偏,说明药品少,要添加药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 20.下列符号中,既可用来表示一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一种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原子的是( )A.CB.OC.2CD.C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的含义:微观:表示一个原子;宏观: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解答】解:A、C表示碳这种物质,又可用来表示碳元素,还可用来表示一个碳原子;故A符合题意;B、O表示氧元素,或一个氧原子;故B不符合题意;C、2C表示2个碳原子;D、CO表示一氧化碳分子,及分子的构成;一氧化碳这种物质;元素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式含义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二、简答题(每空一分,共35分)21.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4个二氧化碳分子 4CO2 金属铁 Fe 4个硫酸根离子 4SO42﹣ 由60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C60 3个铜原子 3Cu 氮元素 N 三氧化二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2O3 由Fe3+和OH﹣构成的氢氧化铁 Fe(OH)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24\n【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4个二氧化碳分子表示为:4CO2;金属铁是由原子构成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就是其元素符号,故金属铁可表示为:Fe;1个硫酸根离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且带有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原子团中原子个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因此硫酸根表示为SO4;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数字写在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且数字在前(是“1”时省略),正负号在后,因此硫酸根离子表示为SO42﹣;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写在离子符号的前面,因此4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4SO42﹣;根据固态的非金属元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它的元素符号表示这种物质,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是单原子分子,因此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表示为:C60;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铜原子,就可表示为:3Cu;氮元素可用氮的元素符号表示,即:N;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三氧化二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可表示为:2O3;氢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氢氧根的化合价是﹣1,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氢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OH)3.故答案为:4CO2Fe4SO42﹣C603CuN2O3Fe(OH)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发展水利,改善民生”.(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水分子 .(2)如图1是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 .(3)硬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麻烦,生活中可用 肥皂水 (填一试剂)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通过 煮沸或蒸馏 的方法使硬水软化.(4)如图2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试管b中的气体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气体中 .24\n(5)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但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总量却不足1%.爱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属于节约用水的是 D (填序号)A.洗澡擦香皂时不关上喷头B.不间断放水刷牙C.用自来水不断为西瓜冲水降温D.用洗衣水冲刷厕所(6)指出如图3中过滤操作的错误 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 漏斗下管口没有靠烧杯内壁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解答;(2)根据活性炭的特性进行分析;(3)根据软硬水的区分方法及硬水降低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水电解的原理进行分析;(5)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分析;(6)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2)活性炭在净化水中起吸附的作用;(3)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软硬水,用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来降低硬度的硬度;(4)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体积大,氧气体积小,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试b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气体中,若能复燃,则证明是氧气;(5)根据节约用水的方法进行分析,故选D;(6)过滤时要做到“一靠三贴”,图中没有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管口没有靠烧杯内壁;故答案为:(1)水分子(2)吸附(3)肥皂水;煮沸或蒸馏(4)氢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气体中(5)D(6)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管口没有靠烧杯内壁【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多,基础性较强,解答此题可依据已有知识进行. 23.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多数只与氧气反应,也有不同的,如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如图是测定空气中燃烧氧气含量的装置图,燃烧匙内放入红磷,测得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在不改动装置的情况下进行实验后,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中,原因是 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 .(2)若用镁条代替红磷,实验后,集气瓶中进入的水量应该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3)用铁丝也不能完成实验,请你总结该实验所用药品应该满足的条件是① 能把氧气反应掉 24\n② 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 ③ 不生成新的气体杂质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结合压强知识分析;(2)根据题中信息“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但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结合压强知识分析;(3)根据测定氧气含量实验所用药品应该满足的条件分析.【解答】解:(1)若用木炭代替红磷,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理由是: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等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2)由于镁条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氮气反应,因此消耗的气体体积应大于五分之一;(3)“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所用的药品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要把氧气反应掉,而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不生成新的气体杂质.故答案为:(1)碳与氧气反应,消耗氧气,但同时又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中的压强没有减小;(2)大于;(3)①能把氧气反应掉;②不能与空气中的其它成分反应;③不生成新的气体杂质.【点评】本考点考查的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是考试的主要考点之一.本题主要考查了若用木炭、镁条等代替红磷是否可行,并对此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实验药品选择的条件,难度不大. 24.有下列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氧,③水银,④冰水共存物,⑤碘酒,⑥高锰酸钾,⑦二氧化碳,⑧液态的氧气,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请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⑤⑨ ;(2)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③④⑥⑦⑧ ;(3)属于化合物的是 ④⑥⑦ ;(4)属于氧化物的是 ④⑦ ;(5)属于单质的是 ②③⑧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碘酒、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因此它们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水银、冰水共存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液态的氧气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水银、液态的氧气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共存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共存物、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洁净的空气、碘酒、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固体剩余物是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因此它们都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①⑤⑨24\n(2)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液氧、水银、冰水共存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液态的氧气都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②③④⑥⑦⑧(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冰水共存物、高锰酸钾、二氧化碳都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④⑥⑦(4)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共存物、二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故答案为:④⑦(5)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液氧、水银、液态的氧气都属于单质,故答案为:②③⑧【点评】物质的分类是历届中考的重点,学生在进行辨别时,往往误以元素种类的多少进行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判断,或者忽略了单质、化合物必须是纯净物这一大前提.这也是这类试题学生易出错的主要原因.这更是我的学生在区别物质分类时常犯的错误. 25.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回答下列问题:属于原子的是 ②③⑤ ;(2)属于阳离子的是 ④ ;(3)属于阴离子的是 ①⑥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② ;(5)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③④或⑤⑥ ;(6)属于金属原子的是 ③ ;(7)属于非金属原子的是 ⑤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的稳定结构;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根据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定结构,进行解答;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②③⑤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2)④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3)①⑥中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4)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氦是2)的稳定结构,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属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是②;(5)根据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属于同种元素的是:③④或⑤⑥.(6)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属于金属元素原子的是③;(7)非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由结构示意图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是⑤;故答案为:(1)②③⑤;(2)④;(3)①⑥;(4)②;(5)③④或⑤⑥;(6)③;(7)⑤.24\n【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分析解题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 三、实验与探究(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一分,共16分)26.请根据如图提供的实验装置(部分铁架台、铁夹省略),回答有关问题.(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试管 ;② 集气瓶 .(2)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填图中代号,下同) A 排水法的收集装置 E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 B 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 C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B A、⑦②③⑧①④⑥⑤B、⑦②③⑧①④⑤⑥C、⑤⑦⑧③②①④⑥D②⑦③①⑧④⑥⑤(5)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常常会发生炸裂试管的现象,原因有① 没有预热试管 ②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6)实验室用锌粒与稀硫酸(液态)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氢气(氢气的密度远小于空气的密度且难溶于水),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B ,收集装置为 D或E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排水法的收集装置是E,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进行分析;(3)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C进行分析;(4)根据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正确步骤进行分析;(5)根据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导致炸裂进行分析;24\n(6)根据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集气瓶;(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A,排水法的收集装置是E,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所以所用制氧气的发生装置为B,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为C;(4)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先组装仪器,然后检验装置气密性,装药,制取气体,实验结束,先撤导管,后熄灭酒精灯,所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⑧①④⑤⑥,故选:B;(5)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导致炸裂,所以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常常会发生炸裂试管的现象,原因有:没有预热试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6)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氢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需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收集装置为D或E.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2)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A,D,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3)过氧化氢水+氧气,B,C;(4)B;(5)没有预热试管,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6)B,D或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四、计算题(本题共9分)27.如图为哈药集团制药厂生产的“新盖中盖牌”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1)“新盖中盖牌”高钙片中的“钙”应理解为(填编号) ① ;①元素②原子③分子④氧化物(2)维生素D种类较大,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96 .②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是 84:11:4 .(3)计算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友情提示:(物质的质量分数=×100%)24\n【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元素的概念;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1))“补钙”是指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钙,钙含量中的钙是指碳酸钙中的钙,它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据此答题;(2)①根据维生素D2的化学式可知,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②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氧原子个数);(3)根据“每片含钙的质量÷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该品牌高钙片每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100%计算即可.【解答】解:(1)“补钙”是指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钙,钙含量中的钙是指碳酸钙中的钙,它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化合物是由元素组成的,故标签上[功效成分]中的“补钙”以及钙含量中的钙是指钙元素;(2)①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12×28+1×44+16=396;②维生素D2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28):(1×44):16=336:44:16=84:11:4;(3)该品牌高钙片每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0.5g÷40%=1.25g,该品牌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50%.故答案为:(1)①;(2)①396,②84:11:4;(3)5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和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2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