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实验学校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资料简介

山东省广饶县大码头镇西刘桥实验学校2022-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9月月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50分)1.“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任上一点D地球上任一点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A回归线B赤道C极圈D经线圈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20°W,160°E、B.20°E,160°WC.0°经线和0°纬线D.0°经线和180°经线4.地球赤道周长约是:()A20000千米B40000千米C60000千米D千米5.在地球仪上最大的纬线圈的度数是:()A.0OB.30OC.60OD.90O6.每条经线的形状是:()A圆形B半圆形7.下列热量带中都在低纬度的是:()A寒带B温带C热带8.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A昼夜B昼夜交替C昼夜长短的变化D四季变化9.有极夜、极昼现象的带是:()A热带B温带C寒带D以上各带都有10.下列热量带中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A热带B温带C寒带D以上各带都有11.看图,A点的经纬度正确的是:()A.经度20°,纬度20ºB.20ºE,20ºNC.20ºW,20ºND.20ºE,20ºS12.与80°W构成经线圈的是()A.60°WB.20°EC.100°ED.180°13.关于经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条数有无数条,但长短不一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经度范围是0°~360°D.经线的形状呈图形414.关于0°经线,说法错误的是()A.又叫本初子午线B.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D.处于东半球15.北极的纬度为()A.0°WB.0°EC.90°ND.90°S16.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南极B.赤道C.北极D.60°N17.2022年我国将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关于上海(31°N,121.5°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位于东半球,南半球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位于西半球,南半球18.小明一天接于爸爸打来的电话,爸爸说:“我们科学考察地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南为温带。”该点地理坐标是()A.160°E、66.5°SB.160°E、66.5°NC.20°W、66.5°SD.20°W、66.5°N19、甲、乙两地同在30°N纬线上,甲地的经度是20°E,乙地的经度是20°W,则甲地在乙地 () A.正南   B.正北   C.正东   D.正西20、有图幅面积大小相等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山东省地图》和《广饶县地图》各一幅,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世界地图》、B、《山东省地图》C、《中国地图》D、《广饶县地图》21、若要使房子周围的门窗都朝南,房子只能建在()A.赤道上B.北极点上C.南极点上D.本初子午线上22、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线总共有360条B.纬线总共有180条C.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D.经线和纬线都是斜交的23、在地球仪上与东经60°经线相对的经线的度数是:()A、西经60°B、东经120C、西经120°D、0°24、某船在海洋中航行,船长用手机告诉自己的儿子轮船的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这一地点是(     )A、160°E 、0° B、0°、20°W C、 0°、0° D、 0°、20°E25、一驾飞机从北京起飞,一直朝正北方向飞行方,方向不改变最终可以()A绕地球一周B、到达北极C、到达北京D、到达南极二、综合题。(50)41.写出图中A、B、C各点的地理坐标。A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2.读右图,完成有关要求。⑴A点的经度是   ,纬度是   。⑵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地,有阳光直射的是   地。⑶按照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①地属于____带,②地属于___带。⑷判断: ②地在④地的___方向。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地球公转到位置①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当地球公转到位首②时,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太阳光直射在   。(2)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经过P点时,太阳光直射点   。A.正向南移B.正向北移 C.在南半球D.在北半球(3)五带中,地面获得太阳热量最多的是      ,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只有太阳斜射的是      ,有极昼和极夜的是      。4.读等高线图回答:4⑴地形名称:甲,丙。⑵A位于B的方向,AB相对高度为米。⑶小河的流向大致为。⑷同学们参加夏令营活动时,如果让你选择爬山路线,从C、D两处爬到A处,你将选择从处登山,原因:。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