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地理 > 广东省江门市外海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格里,每小题2分,共70分)1.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中①至③所示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A.地球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绕太阳公转D.海平面上升考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及球形证据.分析:地球是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解答:解:观察图示可知,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处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个球体.故选:B.点评:考查了地球形状的证据,结合实际生活的实例理解.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回答2~3题.2.2022年9月8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①之间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①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21\n后;当地球位于③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④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9月8日地球位于夏至日与秋分日之间,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中的②~③之间.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3.当地球公转到②处时()A.悉尼正值夏季B.太阳直射赤道C.北京昼长夜短D.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解答:解: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②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位于北半球的我国北京市此时昼长夜短.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属于基础题.读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图(如图),完成4~6题.4.甲地的经纬度大约是()A.10°N,40°EB.10°N,40°WC.10°S,40°WD.10°S,40°E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21\n解答:解: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甲地的经纬度大约是(10°S,40°E).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某点的地理坐标,读图解答即可.5.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点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考点:地球上五带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解答:解:读图可知,甲、丙两地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乙地位于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即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丁地位于北极圈以北地区,位于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根据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属于基础题.6.丙地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西半球、北半球C.东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依据经纬度的判定,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丙点的经纬度是40°W,20°N.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由此可知,丙点位于西半球、北半球.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利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读图理解解答即可.7.2022年4月2日7时46分(北京时间),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3级地震.小雨想知道智利在哪里,他应查阅()A.亚洲政区图B.亚洲地形图21\nC.世界政区图D.世界地形图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分析:根据各种地图的作用来解答.解答: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想知道智利的位置,应查阅世界政区图.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各类地图,常见基础题.读图,回答8~9题.8.假设小明家到初级中学的图上距离为1厘米,实地距离为500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A.1:500000B.1:5000000C.1:50000D.1:5000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分析: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解答:解:500米=50000厘米;根据比例尺的公式:比例尺==.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9.小明今天去高级中学参加升学考试,其行进路线如图所示.请说明其行进路线方向的变化()A.东北→正东→正北B.正北→东北→西北C.正北→正东→西北D.东北→正东→西北考点: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分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对北方右为东左为西.21\n解答:解:把指向标平移到小明家,根据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面对北方右为东左为西,判定小明行进的方向为正北→东北→西北.故选:B.点评:考查了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难易适中.10.我国渔民在南海某地(10°N,117°E)附近海域捕捞作业,受到了某邻国军舰的干扰.我渔政船立即从海南某地前往事发地点.渔政船应该选择的前进方向大致是()A.东北方向B.西北方向C.正南方向D.东南方向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有的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有的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解答:解:在经纬网上,无论经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南北方向,其中指向北极的一方为北方,相反的方向为南方,无论纬线多么弯曲永远指示东西方向,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东方,相反的方向为西方,所以,渔民捕捞作业位置(10°N,117°E)在我渔政船位置的东南方向.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在经纬网上确定方向.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11.关于图示地区河流、地形、村庄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A.河流由南向北奔流B.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C.地势西南高、东北低D.村庄分布于山麓地带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1\n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解答:解:A、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及等高线数值可知,图示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因此图中河流由北向南奔流,故A不正确;B、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及等高线数值可知,图示地区北部海拔在500米以上,且地形崎岖,为山地,故B不正确;C、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及等高线数值可知,图示地区地势北高南低,故C不正确;D、读图可知,图中村庄主要分布于山麓及沿河地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12.该地区要开发“漂流”项目,要求漂流速度快,比较适合漂流的河流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解答:解: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所以②河流流经地区坡度陡,流速快,适宜漂流.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13.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A.比例尺1:6000000B.1:6000C.D.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6千米考点: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分析: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即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解答:解: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把选项中的比例尺改写为数字式:D、1:600000,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得知,1:6000比例尺最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大小比较.14.下列图例中,表示水库的是()A.21\nB.C.D.考点:图例和注记.分析:根据常见的图例解答.解答:解:地图上有一些常见的图例:表示铁路;表示沙漠;表示水库;表示季节性河湖.故选:C.点评:要牢记常见的图例.15.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所占比例的是()A.AB.BC.CD.D考点:海陆分布概况.分析: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解答:解: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世界的海陆分布,读图解答即可.读某半球图,回答第16~17题.21\n16.该半球是()A.北半球B.南半球C.东半球D.西半球考点: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地球上东半球、北半球陆地比较集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160°E,所以七大洲中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位于西半球,南极洲位于南极附近.解答:解:根据大洲、大洋的轮廓和位置判定,图中是南北美洲,可以判定是西半球.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大洲分布的知识,学生要读图牢记解答.17.图中甲所在大洲是()A.非洲B.南美洲C.大洋洲D.欧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读图可知,甲所在大洲是南美洲;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南美洲的地理位置,属于基础题,理解解答即可.2022年10月7日21时49分,我国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发生了6.6级地震.读“六大板块构造示意图”(如图),回答18~19题.18.此次地震中心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附近()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考点:六大板块及其示意图.21\n分析: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解答:解:云南普洱市景谷县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我国云南省多地震的原因,理解解答即可.19.中山的小东得知消息后很担心景谷的网友程刚,便给他发了几条防震在建议.你认为没必要的是()A.如果已经安全撤离,就呆在空旷地带,不要走进房屋B.如果在家中来不及撤离,尽量躲到卫生间、厨房等狭小空间内C.如在教室里,不要慌张,听从老师或引导员的安排D.如果有亲人被埋废墟下,就赶紧挖掘,不用等待专业搜救队的到来考点: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分析: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习一些在火灾、地震、水灾中逃生的科学知识,在一些突发事件中,要充分利用科学知识,进行逃生.解答:解: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教室,跑到空旷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件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如不幸被埋压在废墟下,应该保持体力,不要大声呼喊,最好用敲击的方式求救.如果有亲人被埋废墟下,要等待专业搜救队的到来.故选:D.点评:根据发生地震时的逃生和自救常识分析后,选择正确的选项.20.下列最适合郊游的天气状况是()A.B.C.D.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解答:解:A.从符号看出为沙尘暴,不适合郊游.故不符合题意.B.从符号看出为台风及其中心,不适合郊游.故不符合题意.C.从符号看出为多云,适合郊游.故符合题意.D.从符号看出为雷雨,不适合郊游.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1\n点评:本题考查了常用的天气符号,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天气符号并能熟练应用,此题基础性较强,易于掌握.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完成21~22.21.根据表格信息判断该气候类型为()A.地中海式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习惯上,人们按照地球上的“五带”来称呼气候,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科学家则主要依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组合形成的气候特征,划分出一系列的“气候类型”.解答:解: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主要分布在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如表其气候特征是:最冷月平均温度在以0℃上,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故选:D.点评: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气候特点,要识图记忆.22.该地的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分别是()A.22.1℃、221mmB.17.9℃、1050mmC.24.6℃、1256mmD.3℃、193mm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降水量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空气柱里含有水汽总数量也称为可降水量.它对应于空气中的水分全部凝结成雨、雪降落所能形成的降水量.解答:解:该地的气温年较差=29.8﹣5.2=24.6℃.该地的年降水量=47+61+87+125+167+221+190+109+87+92+42+28=1256mm.故选:C.点评:考查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的计算,要理解记忆.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如图),完成23~24题.21\n23.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1月平均气温()A.陆地高于海洋B.海洋高于陆地C.高原高于平原D.荒漠高于森林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解答:解:读图可知: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海洋高于陆地,因为海洋受热慢散热慢,陆地受热快散热快.根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要理解记忆.24.从全球范围看,1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A.从北向南递减B.从内陆向沿海递减C.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D.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解答:解: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根据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理解答题即可.某探险队于6月至7月,经图示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地理探险考察,途经①、②、③、④四地.读图完成25~26题.21\n25.探险考察时,队员们发现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考点: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上绝大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疏.解答:解:①、②、③、④四地中,②地属于高原山区,由于空气稀薄,人口稀少,③地位于亚欧大陆内部,较为干旱,④地为寒冷的极地,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生存,②③④地都是人口稀疏区.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学生应结合地形、气候等知识理解掌握人口的分布特点.26.探险考察过程中,探险队员曾遭遇“狂风暴雨”袭击,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分析: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解答:解:图中所示的是气候类型中,④是寒带气候,③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②是高山高原气候,这三种气候降水稀少.年降水量最大的是①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雨季多暴雨.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亚洲的气候分布,读图解答即可读某地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如图),回答27~28题21\n27.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A.早上6点B.约8点钟C.日出以前D.午夜0点考点:气温及其测定方法.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解答:解: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读图可得,该地一天中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以前,是27.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读图解答即可.28.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A.10.5℃B.9℃C.11.5℃D.67.5℃考点:气温及其测定方法.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解答:解: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读图可得,该地的气温日较差是39.0﹣27.5=11.5℃.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气温日较差的概念,读图解答即可.读某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如图),完成29~30题.21\n29.该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是()A.①段B.②段C.③段D.④段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根据2022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39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答: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从图中可以看出,②阶段是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段.故选:B.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要理解记忆.30.图中反映出的人口现状是()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B.老年人口比重大C.人口数量多D.劳动力素质较低考点: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分析: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特别是近十年来,人口的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人口仍达1000多万,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解答:解: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20世纪自70年代初期我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全国大约少生了约4亿人,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人口增幅逐渐下降.到2022年,中国总人口为13.39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故选:C.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特点,要理解记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如图),完成31~33题.31.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21\nA.北美洲B.欧洲C.大洋洲D.非洲考点: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解答:解:世界上各个大洲的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有的区域人口稠密,而有的区域人口稀疏.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千米2来表示.读图分析可知,七大洲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欧洲.欧洲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湿润,平原广阔,经济发达,人口稠密.依据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上人口的分布状况,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2.亚洲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A.东部和南部B.北部和西部C.中部和东部D.西部和南部考点:亚洲的人口与国家.分析:现在亚洲有近50个国家,人们习惯上把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和北亚6个地区,其中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分布稠密.解答:解:亚洲的人口集中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南部和东南部,该地区气候适宜、地形较平坦、农业发展历史早.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亚洲人口的分布,读图理解解答即可.33.南极洲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缺乏B.地震灾害频繁C.地形崎岖不平D.气候酷寒干燥考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分析: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个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720米.在南极大陆上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解答:解:南极地区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自然条件不适宜人类居住;故南极洲没有国家和定居人口.故选:D.点评:考查极地的自然环境特点,要理解记忆.34.如图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21\n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由题干提供的图示可知,①处、④处为河流的上游地区,为支流区域,人口稀疏;②处附近没有河流,③处为干流、支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容易发展成为城市.解答:解:城市聚落形成的条件有地形、气候、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产、宗教、交通、科技等等.一般来说,地形平坦开阔的河流中下游平原,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方,是形成城市的优越区位;读图可知,③处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地形平坦,便于事物的聚合散,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城市聚落形成的条件,掌握课本知识点读图解答.35.小明家的电脑,电源产于马来西亚,硬盘产于日本,主板产于美国,内存产于韩国﹣﹣这表明()A.国际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B.国际经济矛盾剧烈C.经济的全球化D.国际经济在衰退考点: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分析: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国家与国家之间各成体系、相对封闭的经济格局已被打破.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解答:解:资源、技术、人才、信息等逐渐成为全球共享的财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协作越来越显著.使得各国的经济更加相互依赖,相互融合,并朝着经济全球化的方向发展.故选:C.点评:此题是针对全球的经济合作和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性知识的考查,结合教材进行熟练记忆.二、综合题(5小题,共30分)3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1\n(1)当地球运动到A处时,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是北回归线.(2)当地球运动至D处时,南半球的季节为秋季.(3)写出地球公转至B、C时北半球的节气:B秋分日,C冬至日.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读图可得,D是春分日即3月21日,A是夏至日即6月22日,B是秋分日即9月23日,C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解答:解:(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有极昼现象.(2)D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此时南半球的季节为秋季.(3)图中BB是秋分日即9月23日,C是冬至日即12月22日.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北回归线;(2)秋;(3)秋分日;冬至日.点评: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图,读图解答即可.37.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①山谷,③陡崖,④鞍部.(2)李庄位于周庄的西南方向;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千米.(3)图中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的是③处;小河在②处比①处流速慢,原因是②处是平原,坡度缓.(4)图中甲乙两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温度带,甲乙两地更容易发展成大规模的聚落的是乙.21\n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①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③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④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2)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知,李庄位于周庄的西南方向,量得李庄与周庄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由图中比例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可知,李庄与周庄的实地距离是2000米=2千米;(3)③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最适合开展攀岩运动;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陡坡流速快,读图可知,②处是平原,坡度缓,因此水流比①处流速缓.(4)南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图中甲乙两地位于五带中的热带;甲乙两地更容易发展成大规模的聚落的是乙,因为乙处是平原,地形平坦,附近有河流,水源充足.故答案为:(1)山谷;陡崖;鞍部;(2)西南;2;(3)③处;慢;②处是平原,坡度缓;(4)热带;乙.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后理解解答.38.读图Ⅰ和图Ⅱ,回答下列问题.(1)B点的地理坐标是80°N10°E.(2)图中位于西半球的是A,C点属于高(高、中、低)纬度.(3)B在A的正东方向.(4)图Ⅱ是四个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能表示武汉今天(6月某日)昼夜长短的是④(填序号).考点: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分析:(1)运用经纬网确定点的位置,首先要通过经纬度的分布规律,确定东西经、南北纬,然后再确定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依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先确定在经纬网中何为经线,何为纬线,然后在确定四个方向.21\n(3)低、中、高纬的划分方法是:0到30度为低纬、30到60度为中纬、60到90度为高纬.(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至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至160°E以东为东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界限是赤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解答:解:(1)图中的纬度数值从南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故B点的地理坐标为80°N、10°E;(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所组成的经线圈,A点经度是50°W,在西半球;C点的纬度在60°N以北,故属于高纬度;(3)A(80°N,50°w),B(10°E,80°N)所以B位于A的正东方;(4)武汉位于北半球,6月北半球昼长夜短.故答案为:(1)80°N10°E;(2)A;高;(3)正东;(4)4.点评:该题考查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做题关键是要掌握:东西经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低中高纬的划分等的界限,容易混淆,所以一定要细致审题,仔细读图,认真分析.39.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于当地时间2022年12月5日20时50分去世.材料二:2022年5月5日,李克强总理对非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8日出席在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举行的第24届非洲峰会全会,然后访问安哥拉和肯尼亚,5月11日回到北京.材料三:李克强访问路线图及开普敦气候资料图.(1)“缤纷世界闪出的美丽,是因它没有分开每种色彩”,这首《光辉岁月》是写给曼德拉的,曼德拉属于黑色人种.(2)中国与非洲四国间的相互合作属于“南南合作”(南北对话/南南合作).(3)开普敦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此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东/西)岸.(4)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的四国都位于五带中的热带.考点: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21\n分析: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解答:解:(1)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光辉岁月》中描写的曼德拉属于黑色人种.(2)中国与非洲四国间的相互合作属于“南南合作”.(3)开普敦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此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4)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的四国都位于五带中的热带.故答案为:(1)黑色;(2)南南合作;(3)地中海;西;(4)热.点评:本题考查了非洲的地理知识,掌握课本知识点结合图示解答.4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判断A、B两地纬度较高的是A.(2)A、B两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A地,年降水量较多的是B地.(3)A地的气候特点可描述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4)B地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解答:解:读图可知,(1)A地最低气温约为5°C,B地最低气温约为24°C,可判断A、B两地纬度较高的是A地.(2)A、B两地中,A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弯曲程度大,故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B图各月降水都超过100mm,年降水量较多.(3)A地的气候特点为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属于地中海气候.(4)B地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故答案为:(1)A;(2)A;B;(3)夏季高温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1\n(4)热带雨林气候.点评:本题考查了气候资料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即可.21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