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历史 > 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中心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山东省临沭县曹庄镇中心中学2022-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题号一二总分262728得分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每题2分,共50分。)1.林则徐纪念馆有多处: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新疆林则徐纪念馆、澳门林则徐纪念馆。其中,虎门林则徐纪念馆建馆的主题是A.纪念林则徐虎门销烟 B.纪念林则徐抗击英法联军 C.纪念广州海战胜利D.纪念林则徐领导人民收复伊犁2.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没有涉及到的条款内容是A.割占领土B.战争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开厂修铁路3.圆明园曾经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瑰宝,聚集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珍贵历史文物,圆明园曾在150多年前被毁的见证(如【图1】所示),其罪魁祸首是A.俄国 B.日本C.英法联军D.八国联军4.马克思说:“俄国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次战争指的是A.鸦片战争B.甲午中日战争C.第二次鸦片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副气壮山河的对联,是左宗棠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下列事件与左宗棠密切相关的是A.抗击华尔的洋枪队B.参与签订《南京条约》C.最早发起维新变法运动D.19世纪70年代收复新疆6.“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A.黄海战役 B.平壤战役C.威海卫战役 D.辽东战役7.清光绪二十一年(即1895年)四月“和议成……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材料中的“和议”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8.德军统帅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瓦德西有如此感慨是在下列哪次侵华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n9.在某个条约的签字仪式上,一个自称“中国通”的帝国主义分子写了一幅上联:“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其他帝国主义分子听后连声叫绝,并发出阵阵狂笑。一位中方官员站起来,对了一幅下联:“魑魅魍魉(注:四种鬼怪),四小鬼鬼鬼犯边。”请问此条约是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黄埔条约》D.《辛丑条约》10.京师同文馆亦称同文馆。是以培养“译员”、“通事”的外国语学校。如【图2】所示,该馆创立是为了A.“自强”的需要B.“求富”的需要C.中外交涉的需要D.推崇儒学的需要11.【图3】是某同学的课堂笔记一角,记录了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评价,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北伐战争【图2】【图3】12.19世纪末,清朝的“百日维新”运动掀起,以下评价正确的是A.由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主导推动进行的B.在慈禧太后的积极倡导和支持下顺利开展C.颁布的一系列法令,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和救亡图存运动13.如【图4】:“公车上书”影印件。历史上“公车上书”的意义在于A.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B.说明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形成C.标志着维新派开始推行新法D.标志着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图4】【图5】【图6】14.如【图5】所示:根据你学过的知识,你认为,光绪帝召见康有为可能谈到的话题有①改革政府机构,重用维新人士;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训练新式军队,实现强兵;④是否保留君主,是否实行共和制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n15.口号是一种动力,中国近代史上有“自强”、“求富”,“民主共和”等口号。其中为实现“民族”、“民权”、“民生”而进行的政治运动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6.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下课后)阅报纸,见专志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占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指的是清政府)即以推倒。”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南京起义D.金田起义17.如【图6】《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及发表的《敬告青年》一文,下列关于该杂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由陈独秀创办的B.它的诞生,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它是宣传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D.它全部采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18.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C.南京市民庆祝孙中山就任大总统D.学生手拿《庶民的胜利》报刊声援革命19.近代中国某一报刊刊登过如下文章:《社会革命与政治革命并行》、《告非民生主义者》、《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法路易十六断头台之真景》、《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据此推断,该报纸应当是A.《万国公报》B.《中外纪闻》C.《民报》D.《每周评论》20.如【图7】为“五四运动”时期一份报纸的一角,报纸中有“罢曹(汝霖)令已下”等字样。该报纸最能说明A.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C.袁世凯当选大总统  D.响应“五四”运动国内专电21.“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会”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济南会议D.上海会议22.这是一张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图8】,从该图中你不可能获取的信息有A.北伐的主要战场集中在湖南湖北两省B.北伐主要打击了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C.北伐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D.北伐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在全国的统治\n【图7】【图8】【图9】23.如图【图9】为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支德国造驳壳枪,枪弹匣一侧刻下了“南昌暴动纪念朱德自用”的字样,被誉为“天下第一枪”。这是朱德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使用的手枪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D.武昌起义24.2022年7月16日,纪念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暨山东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5周年座谈会在济南举行。回顾黄埔军校的历史,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在苏联和共产党的帮助下成立B.成立于1924年C.它是近代中国唯一的一所军事院校D.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25.九十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毛泽东等13人,代表全国五十多个党员,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秘密会议,为躲避搜查,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游船上举行。该历史情景反映的应是A.同盟会建立        B.北伐誓师会      C.中共一大召开       D.筹划秋收起义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革命》中称:“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哪一段插曲比鸦片战争为谴责‘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成为中国人对西方武力入侵和在此以后几乎整整一个世纪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的不满情绪的内容。除了从这一角度看鸦片战争外,还有必要将其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1)鸦片战争爆发时,英国的国际地位怎样?(2分)鸦片战争给“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加以说明。(2分)(2)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地位,涉及到哪几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4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源于哪一条约的签订?(2分)如果将鸦片战争“放到近代历史的主要趋势之中去观察”,你认为鸦片战争的影响是什么?(2分)材料二“自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庚子与辛丑之交是一个转折点。\n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3)材料中的“转折点”指的是爆发了哪一次民族战争?(2分)文中认为该场战争“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的依据是什么?(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1867年,明治天皇睦仁登基伊始,积极向海外扩张。2.1874年,大举进攻台湾岛。清王朝统治者下令中国军队不准“开仗启衅”。3.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国门,暴露日本并吞朝鲜的野心。4.1884年,日本帮助朝鲜开化党发动甲申政变,企图驱逐清朝在朝鲜的势力。5.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在朝鲜丰岛海面突然袭击了北洋水师。6.甲午中日战争中,礼部侍郎志锐上书道:“总计中日交涉以来……我愈退则彼愈进,我益让则彼益骄,养痈遗患,以至今日。夷焰张,贪婪无已,一误再误,则我中国从此无安枕之日。”(1)依据材料指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具有哪些特点?(4分)礼部侍郎志锐对日本的态度主张是什么?(2分)材料二倭人(日本)近十年来,一意治兵,专师西法,购置船械,愈出愈精。中国限于财力,拘于部设,未能撒手举办,遂觉稍行见绌。海军快船快炮太少,仅足守口,实难纵令海战。——李鸿章1894年9月19日《据实陈奏军情折》(2)依据材料指出,李鸿章在举证中日双方力量对比的问题上,表现出李鸿章怎样的对日作战的思想倾向?(2分)李鸿章认为中国海军同日本相比“稍行见绌”、“实难纵令海战。”的理由是什么?(4分)李鸿章如此认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材料三 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n ——金耀基《文化自觉、全球化与中国现代性之构建》(3)据材料三,甲午战败说明洋务运动哪一目的没有达到?(2分)所谓“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是指与洋务思想相比,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思想有了哪些新变化?(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物)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方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洋务始末》(1)材料中“□□□(人物)”的观点最能体现出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2分)为实现他们的梦想和愿望”,该派别进行了哪些实践活动?(2分)材料二“今之言变法者,必曰练兵也,开矿也,通商也,斯固然矣。……吾今为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学,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化弱为强,岂不由斯道矣乎。有非常之才,则足以济非常之变。”  ——《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2)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二,你认为两者的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改革内容的侧重点上有什么不同?(4分)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陈独秀(3)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什么?(2分)在这两位“先生”的旗帜下,掀起了什么运动?(2分)综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2分)\n\n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A2D3C4C5D6A7C8D9D10C11A12D13A14C15C16B17D18D19C20B21A22D23A24C25C二、非选择题(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26.(1)地位:当时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2分)说明: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等通商口岸;中国同英国协定关税。(2分,答出2点即可)(2)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条约:《辛丑条约》;(2分)影响: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分)(3)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分)依据: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2分)27.(1)特点:蓄谋已久;不宣而战;突然袭击。(答出2点即可)(4分)主张:放弃对日本的幻想,坚决抵制日本的侵略。(2分)(2)倾向:消极妥协。(2分)原因:日本备战充分,蓄谋已久;中国财力有限,投入费用少,快船快炮太少。(4分)意图:为其妥协消极行径辩护。(2分)(3)目的:强兵富国(自强)(求富)(2分)新变化: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转变为主张维新变法(主张制度变革)(2分)28.(1)派别:洋务派;(2分)活动: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2分)或者从创办近代军事企业、创办民用工业、创办海军等三方面回答也可。(2)目的:学习西方,实现富强;(2分)不同:前者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后者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4分)(3)先生:民主和科学;(2分)运动:新文化运动;(2分)历程:由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2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