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六校2022-2022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1.拿破仑曾说:中国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会为之颤抖。雄狮醒来,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D.改革开放2.2022年3月28日,西藏自治区各届干部群众一万余人在布达拉宫广场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A.和平解放B.武力解决C.民族区域自治D.一国两制3.某班表演历史短剧《上甘岭战役》,小刚在剧中扮演舍身堵枪眼的志愿军战士,他扮演的是:A.董存瑞B.邱少云C.黄继光D.罗盛教4.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D.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A.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C.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D.农民翻了身,成了土地的主人6.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优先发展重工业7.刘爷爷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参与和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8.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A.工商业改造B.人民公社化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9.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10.以下不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巩固新生的共和国政权采取的措施:①土地改革②抗美援朝③合作化运动④人民公社化运动A、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②11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将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C、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D、建立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1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完成C、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D、新中国的成立13、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战略家,也是一伟大的诗人。其中他老人家描述写第一个五年计划伟大成就的诗句是()A、“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更立西江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6\n14、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应为()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社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15.在建国后开展的哪一运动中,党和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建设遭到了严重的破坏?A.土地改革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16、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质是A.恢复老干部名誉B.系统纠正“文革”错误C.扭转混乱局面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17\1985年,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访华,马哈蒂尔当时来中国,可能会看到的标语是A.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B.公共食堂是我们的大家庭C.祝贺APEC会议胜利召开D.国企改革增活力18世界银行前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道:“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的亮光。”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经济特区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1980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在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后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新中国的变化真大呀!”据此判断,这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A.深圳B.广州C.厦门D.上海20、“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是农民赞扬: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实行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C.人民公社的成立 D.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21.2022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公布了征集到的流行语,如:"下海、农民工、上网、炒股、汉堡、科学发展观、雄起……"若给这些流行语定一个最准确、合理的主题,应该是A.改革开放中国特色B.加入世贸市场经济C.对外交流大国崛起D.西部开发解放思想22歌曲《春天的故事》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中"一个圈"指的是A.香港特别行政区B.澳门特别行政区C.经济特区D.沿海经济开发区23、我们认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主要是因为A.作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B.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D.平反冤假错案24.邓小平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党的哪一次会议上?A.十一届三中全会B.十二大C.十三大D.十四大2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为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而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民族团结B.民族平等C.西部开发D.民族区域自治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6(10分)农业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注农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他们终年劳作仍不得温饱。材料二: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历史纵横》材料三:1958年,中国出现了亩产13万斤的“中稻高产卫星”和一棵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重千斤等众多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奇迹”。……6\n但是农村经济水平普遍很低,大食堂难以维持,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农副产品产量急剧下降,城乡粮油棉等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许多地区因饥饿发生了浮肿病,有的地方人口死亡率剧增。材料四:我刚到安徽那一年(1977年),全省28万多个生产队,只有10%的生产队能维持温饱;67%的队人均年收入低于60元,40元以下的约占25%。我这个第一书记心里怎么能不犯愁啊?——万里《农村改革是怎么搞起来的》(1)针对材料一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哪部法律文件?(2分)(2)据材料二回答,材料中引导农民走什么样的“路”?(2分)(3)材料三是什么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2分)(4)据材料四回答,为解决安徽农村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5)从上述土地政策的变化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2分)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新著《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材料二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毛泽东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 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材料四 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是。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1)材料一论述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哪一制度?(2分)(2)材料二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这次会议的召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何作用?(3分)(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被批斗和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2分)(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2分)28(14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1953年1月1日社论材料二“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地的产是由人的胆决定的”。6\n——1958年8月3日社论材料三“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1979年1月1日社论(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为什么要进行工业化建设?(2分)(2)为实现工业化梦想,1953年党和政府编制的建设计划是什么?(1分)在该计划中,党和政府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什么?(1分)该计划的完成有何重要意义?(2分)(3)据材料二内容判断,当时我国正在进行什么运动?(1分)该社论内容反映了当时我国经济建设存在什么严重问题?(2分)(4)材料三中的“战略转变”始于哪一次会议?(1分)这次会议有何重要意义?(2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实现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2分)29(6分)阅读下面材料:材料一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1842年,英国首先割占了香港岛;此后,英国对中国的侵略野心不断扩大。1860年,英国根据《北京条约》又割占了九龙;1898年6月,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99年。——摘编于杨冬荃《香港问题的由来》材料二邓小平先生在谈到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谈成功时指出,这“主要是我们的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香港问题谈成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材料三中国人民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时刻,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如期进行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历经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历史必修1》请回答:(1)材料一中“割占了香港岛”与哪场战争战败后签订的什么条约有关?(2分)(2)据材料二,归纳“香港问题为什么能谈成功”的主要原因。(2分)(3)材料三中的“时刻”指的是何时?这件事说明问题?(2分)6\n六校联考八年级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50分)1—5BACAC;6—10DCACD11—15ABCAD;16—20BDDCB21—25ACBB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6.(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分)(2)农业生产合作社(2分)(3)国民经济严重困难(2分)(4)生产责任制(包产到户,自负盈亏)(2分)(5)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制定政策从国情出发……(言之有理即可)(2分)27.(1)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2分)(2)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分)2)形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奠定基础(3分)(3)民主、法制遭到践踏(2分)(4)坚持依法治国;法制是民主的保障(言之有理即可)(2分)28.(1)实现国家富强,是全国人民最高利益(2分)(2)1)一五计划(1分);2)重工业(1分);3)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分)(3)1)大跃进(1分);2)忽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2分)(4)1)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2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2分)(5)制定政策要符合国情;尊重客观经济规律(2分)6\n26.(1)1)鸦片战争(1分);2)《南京条约》(1分);(2)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分)(3)1)1997-7-1(1分);2)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1分)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