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东省潍坊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历史 > 山东省潍坊市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2学年七年级历史期中试题同学们,学期已经过半,相信你又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下面的题目都是大家平时接触过的,只要做题时你能放松自己,平心静气,相信你会越做越有信心。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请把选择题答案填入答案卡内。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考试时间为60分钟。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写在答题卡中)1.29届北京奥运火炬传递最后一天的第一站设在北京市的周口店,原因是这里曾经有距今约70—20万年的中国早期人类居住,请问已经发现的早期古人类中在周口店居住的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2.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B.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C.普遍使用磨制石器D.半坡居民能建造干栏式房屋3.《舌尖上的中国2》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什么?()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4.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炎黄两部结成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D.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5.传说中他的发明为我们今天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始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炎帝B.黄帝C.尧D.禹6.《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A.尧舜禹时期B.黄帝、炎帝时期C.山顶洞人时期D.半坡氏族时期7.人们经常用一言九鼎来形容一个人说话有分量,“九鼎”象征着最高权力开始于()A.皇帝B.尧C.舜D.禹8.同学们看电视连续剧《封神榜》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一历史事件是()A.商汤灭夏B.盘庚迁殷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6\n9.“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出自《诗经》我们都非常熟悉,他描述的格局属于()A.夏B.商C.西周D.东周10.“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产生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C.分封制    B.世袭制    D.郡县制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A.21世纪70代B.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 C.公元前20世纪70代D.20世纪70年代12.夏商西周时期区分尊卑等级是按照()A.血缘关系B.军功多少C.财产多少D.学问多少13.通过一些成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下列成语反应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A.问鼎中原          B.卧薪尝胆          C.朝秦暮楚            D.纸上谈兵14.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A.晋文公B.秦穆公C.齐桓公D.楚庄王15.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西边和最东边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   )A.楚国和燕国      B.秦国和齐国C.燕国和韩国      D.齐国和燕国16.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B.奴隶消极殆工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7.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A.当兵立军功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18.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是()A、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B、公元前472年—公元前221年C、公元前473年—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474年—公元前221年19.下列国家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国家是哪一个?()A.宋B.晋C.齐D.越6\n2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A.夏朝B.商朝C.春秋D.战国21.战国时期由于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治理国家提出了不同的政治主张,下列哪些主张是法家的主张?()A.兼爱非攻B.强调刑法加强统治C.无为而治D.以礼治国22.俗话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所学知识看,最早指出类似观点的是()A.老子B.孔子C.孟子D.韩非23.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原因主要是什么?()A.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急剧变化B.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C.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D.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24.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离2022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震中最近的地区之一,但主体工程没有受到严重损失,你知道两千年来一直造福人类的此水利工程修建于什么历史时期()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西汉25.“通大川,决壅(yōng)塞,……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的历史人物是()A.黄帝     B.尧       C.舜       D.禹非选择题。将答案写到答题卡上26、请填写下列表格,比较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地理位置房屋特点农作物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韩非子》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比较大的灰烬堆,还有在火中烧过的兽骨和树子。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二证明了北京人使用了什么?有什么意义?6\n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宫室、车船,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2)材料三中的“轩辕”指的是谁?(3)除了文中所述外,他还有什么贡献?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指出谁在春秋时期最先称霸,请问他是哪一国的国君? (2)桓公为什么能“霸诸侯,一匡天下”? (3)什么事件表明了桓公成为中原霸主?29、阅读下列材料:公孙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1)文中的公孙鞅指的是谁?他变法的目的是什么?(2)公孙鞅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他变法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他的变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n3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为政以德”。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1)材料一中的“他”和材料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学派?(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列出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至少两条)。(3)材料一中的“他”和材料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请分别列举。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初一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选项BDCCBADCCCBAAC题号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项BDDACBBAACD非选择题。(共5题,共50分)26、半坡聚落河姆渡聚落地理位置位于黄河流域位于长江流域房屋特点半地穴式干栏式农作物粟水稻27、(1)北京人已知道用火(1分)用火可以烧烤食物、照明、御寒、驱赶野兽;(26\n分)火的使用,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2分)任意答出两点即可得4分(2)指的是皇帝(2分)(3)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并且联合炎帝打败蚩尤等(至少答出两点2分)28、(1)齐桓公;齐国。(共2分)(2)任用管仲进行改革;齐国有渔盐之利;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回答其中任两点即可,每点2分)(3)葵丘会盟(2分)29、(1)商鞅(1分)实现富国强兵(2分)(2)秦孝公(1分)变法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生产,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统一度量衡(共6分)(3)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发展成为战国末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2分)30、(1)分别是孔子、韩非。各属于儒家、法家。(4分)(2)创办私学,广收门徒;“因材施教”;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等。(写出两个即可得2分)(3)不同:孔子主张“为政以德”;韩非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认识:既要坚持依法治,又要用道德教化百姓....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