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2022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届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题)1.文明产生初期,两河流域的人们用削成角尖头的芦苇杆在泥板上记录事务和账目,然后将泥板烘干,以便于保存。这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据此可知,楔形文字被创造出来的重要前提是()A.人们能制造工具B.人们组成部落C.手工业得到发展D.剩余产品的出现2.在有关原始社会后期的考古中发现:一些人的房屋宽敞明亮,墓葬随葬品丰富;一些人的房屋矮小破旧,墓葬中的随葬品很少或者几乎没有。这反映了在原始社会后期(  )A.各文明之间彼此隔绝B.贫富分化现象已经出现C.原始手工业比较发达D.房屋建造水平差异很大3.《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凡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窝藏奴隶者,都处以死刑;窃贼应处死,或处以重罚;奴隶否认其主人,则割去该奴隶的耳朵。由此可见(  )A.法典具有极端性和残酷性B.法典内容全面而具操作性C.法典严厉镇压奴隶的反抗D.法典体现奴隶主阶级意志4.古代雅典,一个公民是一个兵士、一个法官,并且还是政府会议中的一份子。他所有的公共职务都要亲自去做,不能用代表必须亲自发言与投票。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公民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B.体现“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C.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具有“轮番而治”的民主特色5.从《十二铜表法》一直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罗马在债务法规方面制定了严格的规定,并在司法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这表明在罗马法的形成与发展中(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B.重视维护帝国统治6/6\nC.主动改善奴隶处境D.力图缓和民族矛盾6.公元前6世纪,某一人种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该人种是(  )A.赫梯人B.希腊人C.波斯人D.雅利安人7.婴儿出生后要到教堂受洗、起教名、指定教父;长大后要定期到教堂做礼拜,聆听牧师讲解《圣经》,向牧师忏悔过错;结婚时到教堂举行婚礼,在上帝面前表示对婚姻的忠诚;死前请牧师做弥撒,死后则安葬在教堂旁边的墓地中。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基督教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B.基督教对政治制度的影响C.基督教对社会经济的影响D.基督教对战争的影响8.有位于高处、豪华的领主住所;有简陋的农奴茅舍;有包括教堂、水磨房和手工业者的库房在内的公共设施;有领主主持的法庭处理领地内部事务;农奴以劳役地租的方式承担义务。这样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中世纪庄园B.中世纪城市C.东汉豪强地主庄园D.门阀士族辖地9.伊凡四世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特辖区的土地分封给小贵族。小贵族组成“特辖军团”,成为国君与大贵族斗争的得力工具。伊凡四世该措施的目的在于()A.改组中央权力机关B.方便对外扩张C.打击大贵族的势力D.反抗蒙古的统治10.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哈里发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帝国,它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哈里发不仅独揽国家的军政大权,同时也是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这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实行(  )A.封建专制统治B.奴隶主贵族统治C.政教合一的专制统治D.资产阶级统治11.2022年的日本新年号出自日本传统古籍《万叶集》中的“初春令月,气淑风和”,不过从“大化”开始,日本共有247个年号出自中国古籍。大化年间,通过学习中国的文化与典章制度,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从此掌握了国家实权,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B.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C.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6/6\n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12.古代的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公元前3世纪时佛教被定为国教,但在13世纪后相当长时间里伊斯兰教也是印度的国教。这是因为()A.伊斯兰教的影响超过了佛教B.突厥人占领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家C.婆罗门教演变而来的印度教实力弱D.穆斯林已经占印度人口的大半13.城内最大一座金字塔台庙其规模甚至可与古埃及的媲美。为了满足城市稠密人口对粮食的需要,在湖泊中建造了独特的“水上园地”,以扩大种植面积。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把这座城市烧成了废墟。后来建立在这座废墟上的城市是(  )A.墨西哥城B.温哥华C.布宜诺斯艾利斯D.巴西利亚14.西非有句谚语流传至今,“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谚语体现了(  )A.廷巴克图是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B.西非黄金资源稀缺C.西非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D.奴隶是西非重要的生产力量15.“15世纪桑给巴尔强盛起来,以首都基瓦尔为中心,和印度洋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联系,除首都基瓦尔外,蒙巴萨、布拉伐、摩加迪沙等都是著名的商业城市。”这体现了东非文明发展的哪一重要条件(  )A.农业的进步B.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C.伊斯兰教的传入D.文明间的政治团结16.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  )A.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C.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D.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17.“哥伦布是热那亚人,卡波特(1496年受雇于英王亨利七世寻找新大陆的航海家)也是热那亚人,他们都出生于作为文艺复兴的发源地的意大利,这绝非巧合。“这绝非巧合”的原因是()A.意大利统治者资助了航海家的探险活动B.文艺复兴促进思想解放为远洋提供精神动力C.当时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航海进行,意大利成为航路中心6/6\nD.教会的神学统治被推翻18.下面是一幅T—O形世界地图。该图显示: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几乎被红海隔开。陆地(人居)世界的周围是海洋,海洋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由此可知,该地图(  )A.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之后B.有助于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航路C.是地圆学说盛行的体现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19.新航路开辟后,大宗烟草、玉米、橡胶等新物产出现于欧洲市场;原来在近东贸易中数量极少的商品,如香料、茶叶、大米、蔗糖等成为大宗商品……许多昔日的奢侈品逐渐成为大众日用品。这反映出当时欧洲(  )A.社会贫富差距减小B.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抗击饥荒能力增强D.民众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20.“近代欧洲贸易地理曾发生过一场转变,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北部汉萨同盟各城市丧失了原来的中心地位,而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繁荣起来。”这反映了欧洲(  )A.价格革命发生B.贸易中心转移C.殖民制度产生D.统一市场形成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21题12分,22题12分,23题16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雅典)人对于政体问题的讨论表明:从公元前470年开始,希腊知识群体就广泛关注和参与政体讨论,提出了不同政体之间的优劣和最好政体的问题。公元前4世纪,政治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延续了关于政体的讨论,同时又深受苏格拉底的影响,将政治伦理纳入思考范围,由此开创了西方政治学。——摘编自黄洋《西方政治学的前史: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政治思想》材料二6/6\n罗马人最早的法律是于公元前450年前后制定的《十二铜表法》。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已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罗马人设立专门法庭来审理这类案件,多次审理的结果使他们认识到,外来民族中有许多法律制度,但是近乎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只有少数几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部新的法律——《万国法》,即国际法。——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首创西方政治学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4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与古罗马政治发展的主要差异。(4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建立后,大力提倡文教兴国,很多享有声望的文人学者都创建开设了规模不等的书院。书院以诗书、道德、礼仪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书院为社会培养出大批饱读儒家经典、深受儒家理念熏陶的儒士,并且令很多儒士通过读书科考,成为朝廷、官府的各级大小官吏,使得儒家道德伦理理念深入人心。书院注重培养重人生品行和建设国家的实用人才,不在经济发展而在伦理重建。宋代知识分子主要从伦理政治角度而不是从经济发展层面去思考社会问题。书院十分注重学术讲演与辩论,讲会讲学带有自由讨论的学术性质。——摘编自赵晓乐《论宋代书院对社会教化的作用及其影响》等材料二欧洲具有今天意义的大学出现于13世纪。在大学出现之前,欧洲的教育基本控制于教会手中,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人更加基督化。大学作为中世纪商业复兴的产物,它摒弃了基督教禁欲主义教育目的,在课程设置上也体现了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极力主张培养合格的律师、医师、祭师以及带有一定专门素质的公职人员。大学最通行的方法是学术讲演和学术辩论,课堂上的争辩及公共场合的自由辩论发展了一种批判和方法上的怀疑论。——摘编自张艺真《欧洲中世纪大学与中国古代书院比较》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书院的主要教学内容,并概括其历史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大学出现的背景,并指出它与宋代书院相比有何相似之处。(6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农业的传播6/6\n——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农业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哥伦布大交换写一段解说词。(10分)6/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