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宝山区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历史学科质量监测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选择题(共75分)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在下列古代文明中,自然环境方面明显与其他文明不同的是: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2.关于古希腊“城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开始于公元前8~前6世纪②是一种国家形态③由一个城市和周边的若干村落组成④城邦之间以和平共处为主⑤通常疆域面积只有几千平方公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④⑤3.春秋战国时期,在右图中实践“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这一思想最成功的地区是:A.①B.②C.③ D.④4.与“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相符合的王朝是:A.秦朝 B.汉朝C.晋朝 D.宋朝5.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此时“大秦”处于:A.王政时期B.共和时期C.帝国时期D.分裂时期6.柳宗元说:“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不初,无以有封建。封建,非圣人意也。”他谈论的是:A.禅让制度B.世袭制度C.分封制度D.郡县制度7.以下是中国古代部分官职名称:①军机大臣②参知政事③治粟内史④刺史,依据朝代先后顺序,出现在第三阶段的官职名称是:A.② B.③C.① D.④8.“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论述的对象是:A.三公九卿制B.内外朝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度9.明确宣布“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同时认为“如此渐习,风化可新”的是:A.光武帝 B.汉文帝C.孝文帝 D.忽必烈10.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A.秦朝御史大夫B.汉朝丞相C.唐朝六部尚书D.明朝内阁大学士11\n11.“要触犯当时的社会制度,就必须从制度上剥去那一层神圣外衣。”为此,启蒙运动提出了:A.社会契约B.三权分立C.君主立宪D.自由平等12.《大国崛起》解说词:“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国王的权力不再是至高无上的,他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下行使权力。”这段解说词说的是:A.法国的《拿破仑法典》 B.英国的《权利法案》C.美国的《合众国宪法》 D.法国的《人权宣言》13.马克思指出某场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评论的是:A.1840年拿破仑战争B.1840年鸦片战争C.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D.1870年普法战争14.“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B.奖励工商C.文化开明 D.土地私有15.在一场对外战争失败后,因痛感危亡在即,皇帝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引发皇帝这种感叹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6.下图是中国民间艺人结合自身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创作出来的木版画,其反映的是:(16题图)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C.护国运动D.二次革命17.针对英国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市场的企图,李鸿章曾回应道:“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最终实现“在彼居住,开设行栈”的是:A.《天津条约》 B.《辛丑条约》C.《南京条约》 D.《马关条约》18.近代某著名思想家曾说:“何以立国?曰富。何以御夷?曰强。何以致富强?曰在治人。人不自治,治之以法。”这一言论强调的是:A.师夷长技B.自强求富C.维新变法D.民生主义19.有学者认为,1840年以来中国对西方的反应,依次经历了“技术的反应”、“11\n制度的反应”、“观念的反应”和“组织的反应”四个阶段。按此理解,下列排序正确的是:①《新青年》创办②发昌机器厂创办③中国共产党成立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④20.近代有人做诗道:“犹忆儿童拍手歌,家家红线意如何?幻成年号真奇绝,半继前清半共和”其指的是:A.宣统帝B.康有为C.袁世凯D.孙中山21.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部党员大会上,要求全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其发言针对的是: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C.七·七事变D.二二六事变22.被后来者形容为“屠杀百万富翁的日子”,并且“把未来都吃掉了”的事件是:A.第一次世界大战B.1929年的经济危机C.德国的排犹运动D.意大利法西斯运动23.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收藏了一份外交文档草案(右图),作为史料可以佐证: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开罗宣言》D.《德黑兰宣言》24.为了限制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美国罗斯福政府建立了养老金、失业保险和对残疾及无谋生能力者的救济制度,为此国会通过的法案是:A.《工业复兴法》 B.《劳动关系法》C.《存款保险法》 D.《社会保险法》25.1942年1月1日,二十六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代表中国与会的是:A.南京国民政府B.重庆国民政府C.北京国民政府D.广州国民政府26.观察下列新闻照片,可以折射农村的:11\n(26题图)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 D.包干到户27.下列是我国五十年代全国工业生产统计数据表。对此解读不正确的结论是:年份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58年增长率(%)30.216.25.628.211.466A.总体呈现成倍增长B.增长率变动极大C.工业生产成就巨大D.完全实现工业化28.诞生于冷战时期的“北约”和“华约”,他们的共同之处是:A.政治一体化军事集团 B.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军事政治集团C.经济一体化军事集团D.由一个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29.2022年12月15日俄罗斯卢布兑美元汇率暴跌13%后,有人指着500卢布(下图)上的人物图片说:“这位俄罗斯民族的开拓者可没有随之贬值。”图片上的人物是: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二世C.列宁D.斯大林30.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不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大河文明——两河流域——《吉尔伽美什》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通商口岸设领事馆C.抗日战争——淞沪会战——四行仓库八百壮士D.全球性问题——万隆会议——《京都议定书》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31.《汉穆拉比法典》第226条“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其目的是:A.维护财产所有B.明确社会等级C.规范行业行为D.强调法律权威32.“苏格拉底是雅典卓越的思想家,被后人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检察官指控,罪名是煽动青年、不尊敬城邦的神。经过抽签选举的500名雅典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对苏格拉底进行审判,苏格拉底为自己进行了辩护,陪审法庭经过两轮投票;最后以360票对140票判处苏格拉底死刑。”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A.程序公正并不表示结果必然公正B.雅典民主制度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C.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体现程序公正D.民意广泛性决定了民主决策的正确33.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最能反映梁启超观点的是:11\nA.科举制仅是选拔精英的制度B.科举制考试内容已完全没有用处C.科举制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D.科举制不能适应现实的人才需要34.1945年9月2日,盟军统帅麦克阿瑟说:“今天,枪声平静了,巨大的灾难结束了,伟大的胜利实现了……但是胜利的过程也引起了人们对我们今后的安全和文明的巨大关切。随着科学发明创造的不断涌现,战争力量的毁灭性现已到了改变传统战争概念的程度。”最能反映麦克阿瑟意图的是:A.提醒人们需要对战争和人类文明的关切B.科技进步已经改变了人类对战争的态度C.表达战争胜利喜悦和对人类文明的关切D.科技巨大进步下战争对人类文明的威胁35.2022年4月,吉林省档案馆公布89件日本关东军留下的侵华档案,涉及伪满洲国中央银行、731部队、残酷奴役劳工等内容。同时吉林省还有许多日本侵华的历史遗址,如伪满洲国宫廷旧址长春伪满皇宫、日军奴役劳工留下的辽源矿工墓地遗址等。综上所述,日军的侵华罪行无法否认。得出这一结论的最有力依据是:A.档案馆公布的材料最有权威性 B.历史遗址客观公正,真实可信C.来自侵华日军的档案不容否认 D.历史遗址与历史档案互相印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分)36.“一路一带”为了使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2022年5月21日,习近平书记在亚信峰会上做主旨发言时提出:中国将同各国一道,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右图为“一路一带”示意图)丝绸之路申遗负责人学者陈同滨指出“丝绸之路与中国历史文化亦有着极为特殊的关联……对东西方文明与文化的交流具有杰出的贡献。”问题:(1)丝绸之路最早由何人在何时开通的?唐宋时期中国中央政府是如何分别管理“丝绸之路”的?(5分)11\n(2)概述唐宋时期“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贡献。(7分)37.时代的变迁18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概述涉及了:印刷术的发明、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地理大发现、宗教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问题:(1)在这一时期,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角度,还能列举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3分)(2)这一时期的欧洲还有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发生?(3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把15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的理由。(6分)38.数据中的历史材料一:京津地区学龄儿童就学统计表年份190319041905180619071908学生数60003634468000109467148397180489就学率0.10430.63201.18261.90372.58083.2081--------《教育杂志》(1910年第3期)材料二:中日教育比较表类别中国(1908年)日本(1902年)学堂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小学415901149710270104980604中学(不详)3481424288391师范581330725618842实业1891361640136777专门8416590182647842女子(不详)190007017520总计430881281908296055189976--------《教育杂志》(1910年第3期)问题:11\n(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京津地区教育有何变化?(2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分)(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20世纪初中日两国教育的状况。(10分)39.欧洲中心的消失欧洲有学者认为20世纪是欧洲逐步失去世界中心地位的世纪。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12分)40.议会的调查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对工厂和劳动环境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材料一:约翰·莱特的证词(5、6岁进丝绸厂,工作30多年的管理员)“正常的工作时间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另外两个小时是加班时间,大约30年前他们就开始了加班工作……厕所就在工厂里,它经常发出难闻的气味……孩子们被迫工作和封闭的时间非常长,合计一周有76小时……我经常看到孩子们被带到工厂,无法行走,那是完全由于过度劳动和封闭……由于延长劳动,该城的各个地方伤残的人明显增加,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和了解的……”材料二:威廉·哈特尔的证词(丝绸工厂厂主)“(劳动时间缩短到10小时)那就会马上大大降低作坊和机器的价值,结果会大大损害我的生产。机器的价值与它在特定时间里生产的产品数量成正比。让机器在10个小时里生产12小时的产品是不可能的。如果照料机器时一件很费力的工作,那么产品数量并不总是精确地与劳动时间成比例,但是在我的作坊里,在所有的丝绸作坊里,生产所需要花费的劳动是非常小的。”材料三:医学检查委员会的总结证词“11\n我们发现了无可否认的证据,证明5岁的孩子被派去一天工作13小时,通常9岁、10岁和11岁的孩子被指派工作14和15小时。”“(孩子们)发育迟缓、肌肉松弛、身材单薄……长骨的末端扭曲,膝盖、踝关节等处的韧带松弛。”“在许多工厂所实行的制度下,劳动阶级的孩子们需要而且必须有法律保护,反对他们的主人和父母之间无意达成的阴谋,让他们从事他们的体力无法承受的辛苦劳动。”“建议任何14岁以下的孩子在任何工厂工作都不能超过8小时……14岁以上的人在任何情况下工作都不能超过每天12小时……在可能的情况下所有劳动糊口的人工作时间都限定在10小时之内。”------以上摘自《英国议会委员会对工厂童工的调查·卷五》(1833年)材料四: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工厂法草案》,即颁布了有关棉、麻、毛、丝、等工厂的工厂法。“法案规定工厂时间从早上5点半到晚上8点半;14--18岁少年每天不得工作12小时以上;禁止雇佣未满九岁的儿童;9岁至13岁的儿童的劳动每天限制为8小时;禁止9岁至18岁的少年做夜工。”------摘自黄立君、魏峰《从<资本论>对英国工厂法的分析看马克思的法经济学思想》问题:(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时代背景?(2分)(2)材料一和材料三对工厂进行了哪些方面的指控?(2分)材料二威廉·哈特尔为自己辩护的理由有哪些?(2分)(3)前三则材料辩论的焦点是什么?(1分)各自在认识上有何不足?(3分)(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英国议会的调查?(15分)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质量诊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5分)【1-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DACBCCADCDABCB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DCBCABCDBADDAD【31-3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题号3分1分0分31AC\BD32AC\BD33CA\DB34DA\CB11\n35DB\CA二、非选择题(共75分)36.(12分)(1)(5分)西汉张骞(2分)唐朝在西域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并驻军防守,保障交通安全顺畅。(2分)宋政府在贸易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贸易事务,征收商税。(1分)(设“番坊”专供外国商人居住和“番市”用于番货交易。)(2)(7分)通过丝绸之路,中外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促进中外贸易往来、文化交流、政治往来。(1分)唐朝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商品,宋朝的丝织品、瓷器、茶叶等商品输往海外;西方和海外的香料、珍宝、药材等物品输入中国;中外商品贸易交流,不仅政府获得的财政收入,同时也交流丰富和提高的社会生活。(3分)中外文化交流增添了各国文明的活力。东亚朝鲜、日本等全面学习广泛吸收中国文化,促进了本国文明进步;外域文化也进入中国文化,形成博大恢宏宽容开放的唐文化;中国的许多工艺技术与思想文化也向外传播,中国文化以亚洲诸国为中介,与世界文化进行了交流与融合,辐射整个东亚,形成东亚文化圈(儒家文化圈)。(3分)37.(12分)(1)(3分)朝贡贸易、早期西学东渐、儒学西传等(3分)(2)(9分)资本主义萌芽、君主专制产生、重商主义政策推行、文艺复兴等(3分)理由:从欧洲发展史的角度来看,15—17世纪初是西欧社会发生演变的时期,即由欧洲中世纪逐步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演变,(1分)在经济方面,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政治方面,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王权得到加强,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文化方面,反封建反教会的文艺复兴运动席卷西欧,以人文主义为武器,抨击罗马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理论,动摇封建统治基础。(3分)从全球史的视角来看,以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各国开始了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寻找新航路,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2分)38.(14分)(1)(4分)学龄儿童就学率和就学人数出现大幅提高。(2分)清末新政废除科举制度,推行新式教育(废科举,办学校)(2分)(2)(10分)中日教育都受到西方教育的影响,在教育上出现分类,有基础教育、中高等教育、师范教育,专业教育,同时教育中受男女平等思想影响,都关注了女子的教育。(3分)11\n与历史比较,中国近代教育的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中国近代教育大面积的推广远晚于日本,在短时间内速度发展迅速,在学生就学率、师范教育和女子之教育都取得一定的进步和突破。(2分)总体上中国教育落后与日本教育。中国在学生就学率、在校学生数、女子受教育数、学校平均学生数远低于日本;尤其在基础教育上更加落后于日本;在全国过教育管理上落后于日本,部分数据统计缺失;与巨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中国属于近代教育起步阶段,而日本进入成熟阶段。(5分)39.(12分)20世纪欧洲逐步丧失世界中心地位的过程反映了欧洲实力的下降和世界格局的演变。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国家主导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英国成为头号世界殖民大国,欧洲保持优势地位,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欧洲事务影响世界。美、日两个非欧洲国家的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列强的强劲竞争对手。一战后,随着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的战败,欧洲大陆政治版图发生巨大变动。英国的世界霸权受到美国的挑战,自身从债权国变成债务国,其殖民体系渐趋瓦解,英帝国变成英联邦,世界建立了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新国际格局。同时,十月革命的胜利又打破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开创了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世界新趋势。经过二战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欧洲列强国力衰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世界形成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西欧通过经济合作,寻求联合之路,开启一体化的进程,以期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发挥作用,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随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尤其是苏联解体后,西欧的一体化进程和中国的崛起,推动了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40.(25分)(1)(2分)英国工业革命和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2)(4分)工人受到工厂的虐待:工作时间长,卫生环境差,童工受到健康伤害,工人受到劳动伤害严重等(2分)理由:要维护工厂生产效率和自己的利益,劳动强度不高(2分)(3)(4分)共同焦点:童工/工人劳动强度。(1分)从证词来看,他们的认识都是片面的。约翰·莱特只看到工厂对工人的虐待,没有认识到工人阶级与资本阶级间的对立;医学检查委员会只看到超强劳动对童工健康的损害,甚至认为是其厂主与童工父母合谋的结果;威廉·哈特尔努力维护和追求利润,完全把工人当作制造利润的工具。(3分)(4)(15分)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评分项一:观点(4分)水平1:能够综合所列材料提炼出观点。(4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用国家干预和通过立法等法律形式来调节各方利益关系,保障人的权利和促进人的发展,是文明的进步。·英国工业革命逐渐完成和现代工厂制度逐步确立的时代背景下,英国议会的调查和之后的立法,初步改善了工人的生产条件和保障了社会底层民众的一些权利;尽管不能从根本上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也没有消弭工人与资本家的矛盾,但是有利于规范资本家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利于缓和矛盾、化解社会冲突,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又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11\n水平2:能依据材料就某一方面提出观点。(2分)水平3:脱离材料,或简单复述教科书的观点。(1分)水平4:无观点,或观点与文本无关。(0分)评分项二:史实(4分)水平1: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所处的时代背景、立场、观点等史实建立联系。(4分)水平2:能从材料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3分)水平3:能从材料中提取直接的信息。(2分)水平4:没有使用材料信息。(0分)评分项三:论述(5分)水平1:能够进行深刻的论述。(5分)水平2: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3分)水平3:史实、观点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1分)水平4:回避问题(0分)评分项四:组织(2分)水平1:叙述成结构(2分)水平2:叙述连贯通顺(1分)水平3:仅能罗列史实(0分)注:有观点而无史实者,不给分。11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