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水富一中2022秋季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说明: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2.本卷分Ⅰ、Ⅱ卷,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答案填入机读答题卡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礼记·曲理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种规定的不同反映的是A.宗法等级制B.皇权专制C.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2.2022年卢龙县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孤竹文化之乡”,孤竹国出现于约公元前1600年左右,是商汤灭夏后所封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孤竹国归属周朝,与周天子的关系不包括A.定期朝见周天子B.按期向周天子缴纳贡赋C.当地长官由周王任免,不得世袭D.周天子承认孤竹国君在国内的世袭统治权3.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发生于1949年的……”材料中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建立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C.宗法式家族制度的形成D.世卿世禄制确立5.下面秦朝中央官制图反映的正确信息有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三公”共议国家大事,彼此牵制 ③丞相位高权重,是百官之首 ④“三公”直接管理地方事务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③D.②④6.秦庄襄王名楚,秦始皇称帝后,即下令将湖北楚州改称荆州。秦始皇讳政,秦朝改正月为端月。秦汉之际的策士蒯彻,死后又因汉武帝刘彻即位,而在《史记》《汉书》中,被称作蒯通。这些事情反映了-6-\nA.避讳现象从汉朝开始出现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D.百姓对秦汉帝王将相的尊敬7.“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是A.管理地方行政B.代表中央巡察地方C.管理地方军事D.代表中央节制地方8.有个家境贫穷的读书人贾六,寒窗苦读十年,被当地郡的中正发现,但由于出身较低,被评为“中下品”,推荐到西北怀远县作县令。该事件应该发生于A.汉朝B.魏晋南北朝C.唐朝D.宋朝9.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10.“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出现这一现象的制度性原因是A.确立三公制B.建立三省制C.废除丞相制D.设立军机处11.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纵论军机,谋划战事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跪奏笔录,上传下达12.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站而论道”,到了明清只能“跪奏笔录”,这反映的问题是A.丞相权力不断削弱B.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C.君主权威不断强化D.古代礼仪制度日趋完善13.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说:“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措施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到来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护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这表明,英国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决心用武力维护中英之间的正当贸易B.清政府的闭关政策影响了东西方贸易关系C.英国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以倾销商品D.林则徐禁烟措施过激损害了英国的商业利益14.中美《望厦条约》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等。英国凭借特权可以享受这一待遇。英国享受的特权是指-6-\nA.片面最惠国待遇B.领事裁判权C.协定关税D.在通商口岸租赁房屋15.“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诗中反映的战役是指甲午中日战争中的A.平壤战役B.辽东战役C.黄海战役D.威海卫战役16.台湾诗人丘逢甲的《春愁》诗:“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应指A.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旅顺大屠杀B.三国干涉还辽事件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D.甲午海战中国失败被迫签约17.一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设厂开矿、修建铁路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列强共同宰割中国18.美国《时代》杂志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将“日本的战争机器”“卡住了13个星期”的是A.卢沟桥事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19.《东史郎日记》(日)记载:“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个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是道听途说的,不符合事实B.可供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情况使用C.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的惨烈场景D.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20.“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字字铿锵、句句雄壮的歌词伴随着那激昂的旋律,响彻在中华大地和世界各地已经80多年。它的乐曲是聂耳谱写的,当时什么地方的抗日军队能如此英勇,让他谱写出这样的旋律?A.东北B.淞沪C.台儿庄D.平型关21.历史学习小组讨论题:“为什么说辛亥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谱写了古老中国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篇章?”以下是几位同学的发言,其中看法既正确又全面的同学是甲同学:辛亥革命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乙同学: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丙同学:辛亥革命使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变化丁同学:辛亥革命推进了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近代化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丁同学2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的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提及的这场运动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五卅运动D.一二•九运动-6-\n22.“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2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志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24.1942年,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侵略军的60%以上。这突出地说明A.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国家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贡献最大D.日本对外侵略的最大企图是占领中国25.毛泽东诗云:“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的“天翻地覆”所指的重大历史事件应是A.重庆谈判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渡江战役D.解放南京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8分,第28小题20分,共50分。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兴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曰:“周文武所封弟子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伤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6-\n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绾和李斯的主张,其中李斯的主张有何进步性?(6分)(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元朝的什么制度?它有什么影响?(4分)(3)综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我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有什么趋势?(2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乡分远近旗斑斓,什队百队沿溪山。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张维屏材料二义和团民谣:“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义和团资料汇编》材料三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简述诗中反映的主要历史事件,这首诗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4分)(2)材料二中的“和约”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误国殃民”?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义和团运动的主要斗争对象是什么?(6分)(3)材料三反映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什么态度?分析这场战争中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8分)28.(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兴车马之利,以利轻捷为妙。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做。……兴器皿技艺。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兴银行……或三四富民共请立,或一人请立,均无不可也。……兴市镇公司,立官严正,以司工商水陆关税。————《资政新篇》材料二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三-6-\n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政新篇》的特点。(6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的成果?制定它的目的何在?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3)材料三里的“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毛泽东的探索是正确的?(8分)-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