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内蒙古2022学年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内蒙古2022学年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2022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2.(2分)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变化B.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D.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3.(2分)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4.(2分)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治5.(2分)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32/32A.《清明上河图》B.《鹳鱼石斧图》C.《墨梅图》D.《步辇图》6.(2分)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7.(2分)20世纪头20年,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也多达4200万份。这反映了(  )①社会主义思潮为人们所接受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新文化运动启蒙了人们思想④国民大革命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8.(2分)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汉代司马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  )A.缘法而治B.礼乐教化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9.(2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被称为“轩辕氏”,从汉字的象形特征上看,这赞扬了他(  )A.对农业生产的贡献B.对道德规范的贡献C.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D.对交通的贡献10.(2分)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32/32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11.(2分)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C.社会发展的规律D.人的情感、感受12.(2分)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B.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C.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D.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13.(2分)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14.(2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有(  )①领导力量问题②主力军问题③革命道路问题④战略步骤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5.(2分)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张,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32/32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③自然权利学说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16.(2分)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B.政府政策的导向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国际形势的变化17.(2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18.(2分)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格尔尼卡》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D.《老人与海》19.(2分)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C.民主革命胜利后的革命前途问题D.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20.(2分)“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  )A.主张重赏B.主张以德服人C.主张“法治”D.主张选用贤能21.(2分)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32/32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  )A.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D.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22.(2分)“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认为)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这里的“变革人心”是指(  )A.唤起复古之风B.进行实业救国C.倡导共和体制D.探求民主科学23.(2分)(吕学功)帝制时代晚期,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与上述歌谣思想主张最相近的是(  )A.心即理也B.知行合一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24.(2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2分)“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32/32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26.(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下列表述能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有(  )①从宣传三民主义到赞同社会主义②从倡导“学习欧美”到决定“以俄为师”③从只提“平均地权”到增补“节制资本”④从突出强调“反满”到明确提出“反帝”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27.(2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呕心沥血,写了大量著作。据任世江先生统计,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些著作中最能代表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论述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8.(2分)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29.(2分)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32/3230.(2分)“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关于两种梦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追求幸福是其共同的奋斗目标B.两种梦想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梦想的不同D.两种梦想实现的路径是相同的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31.(14分)“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材料二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材料三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朱子语类》卷五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3)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32/32(4)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不可能实现的原因。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保护人的尊严。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谟反对中世纪僵化保守的经院神学。因为在这种神学的视角下,个人只是神的附属品。同时,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摘编自《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材料二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材料三启蒙精神需要的并不是此岸的超越性,而是要求充分解放人人都有的理性与自然欲望。……出于自然需要的正当立场,启蒙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在世俗生活的实际效果,是人们用理性为自己谋求利益,而肆无忌惮的欲望需求总能找到合乎人性的借口。于是,启蒙教化的结果一方面让理性变得功利化,理性被更多地用于算计利益得失;另一方面由于瓦解了宗教、习俗这些社会权威,个人的独立地位被神圣化了,尤其是所谓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将个人的私欲私利正当化了。因此,人性中欲望的部分被视为真实,尚德的部分则被视作虚伪。﹣﹣摘编自《冷清地纪念狄德罗 冷静地反思启蒙运动》(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伊拉斯谟的思想是怎样体现这一特征的?(2)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张及其所产生的后果。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32/32奠定了产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只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分行耕种、强化除草、现代条播机、铁犁、将犁起的土翻转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都是从中国引进的。至于播种方法,在中国人的条播思想引起欧洲人注意之前,欧洲每年大约要浪费一半的谷种。的确,直到两个世纪之前,与中国相比,西方在农业方面是如此落后,以至于与中国这个发达世界相比,西方就是个不发达世界。﹣﹣R.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材料二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阶段历经萌芽、形成、发展演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是萌芽阶段,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以及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其先声。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科学》杂志的创刊是形成阶段。20世纪初,康有为明确提出了科学救国的主张,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第三阶段,1915年到1949年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化运动是科学救国思潮发展的勃兴阶段,1937年后受抗战建国影响,特别是1945年后科学救国开始转入科学建国。﹣﹣摘编自朱华《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研究述评》材料三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感觉到会有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呼之欲出。有专家就曾经预言,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时代;还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或者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属于这种新产业。另外,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全球向低碳经济转移也成为大趋势。﹣﹣《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准备好了吗?》(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在农业技术上影响欧洲的主要表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与第一阶段相比有哪些发展?(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认识。32/322022-2022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分)在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  )A.人文主义精神昌盛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学者推崇古典作品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重点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解答】题干材料表明:15世纪到1520年宗教书籍的比重下降,古典书籍的比重上升,说明此时的西方学者重视并推崇古典书籍,同时宗教的地位有所下降,故B、C项正确。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主要原因是此时西欧正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广泛流传,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个性解放,故A项最佳。印刷术传入欧洲是在14世纪,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了文艺复兴,解题的关键在于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与所学知识的有效结合。2.(2分)1991年3月2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认为“在改革深化,开放扩大的形势下,我们要防止陷入‘新的思想停滞’”。这篇文章发表的背景是(  )A.国际局势出现重大变化B.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D.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邓小平理论发展历程,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来分析材料。【解答】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991年3月”32/32,当时国际局势动荡,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故A项正确。B.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是在1992年。C.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召开发生在1992年。D.提出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生在1987年,故D项错误。故选:A。【点评】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对世界形势和时代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0世纪后期,时代主题逐渐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邓小平敏锐地把握了时代主题的变化,及时正确地回应了这一变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理论首先与他对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有关。3.(2分)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  )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分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哲学,解题的关键是“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解答】“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分析和探究的同时对人给予理性的教化和培养,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故A正确;B是苏格拉底,排除;CD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古希腊哲学,它的核心是认识人自己,树立人自身的价值,在对人的本性的认识、分析和探究的同时对人给予理性的教化和培养。4.(2分)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32/32。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D.实行人治和法治【分析】本题考查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解答】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为了扩充人的善性,孟子主张实行“仁政”;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美德”,为了扩充人的善性,要加强道德教育,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点评】苏格拉底:哲学思想为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知识即美德。他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是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5.(2分)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它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  )A.《清明上河图》B.《鹳鱼石斧图》C.《墨梅图》D.《步辇图》【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需要掌握文人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分析出反映的是文人画的特点,结合文人画的特点解答即可。【解答】依据题干“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可知,描述的是文人画的特点,A项是风俗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描述的是实物,不符合题意,应排除。C项是文人画,符合题意。D项是人物画,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32/32【点评】本题以材料和图示的形式考查对文人画的特点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2分)1918年钱玄同发表《中国今后的文字问题》一文,提出“废孔学,不可不先废汉字;欲驱除一般人之幼稚的、野蛮的思想,尤不可不先废汉字”。这种主张(  )①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性②辩证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③与当时中国国情密切相关④有利于民主科学思想传播。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新文化运动还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旧道德具有为封建政治服务的本质,正如陈独秀一针见血所指:“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存其一必废其一。”可见反对旧道德在本质上是撤除封建专制势力的精神保护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因为只有新文学才能更自由地表达新思想。【解答】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排除②④;材料所描述的全盘否定中国文化体现了新文化的运动的激进性,同时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故①③正确。故选:B。【点评】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1、新文化运动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已从器物、制度层次深入到思想文化层次;2、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为新思想发展开辟了道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3、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4、它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7.(2分)20世纪头20年,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也多达4200万份。这反映了(  )32/32①社会主义思潮为人们所接受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③新文化运动启蒙了人们思想④国民大革命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报刊业演变的相关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解答】20世纪头20年,社会主义思潮刚传入中国不久,排除①。国民大革是命在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排除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③正确。综上所述,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8.(2分)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汉代司马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  )A.缘法而治B.礼乐教化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分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听讼,吾犹人也,但使无讼”“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解答】从材料可知,孔子认为“听诉讼的目的在于使诉讼不再发生”,司马迁认为“礼禁绝坏事于发生前,法规实行于坏事发生之后”表明二者都主张礼乐教化,故B正确;A是法家的思想,排除;C是道家的思想,排除;D是墨家的思想,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思想,其核心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9.(2分)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被称为“轩辕氏”,从汉字的象形特征上看,这赞扬了他(  )A.对农业生产的贡献B.对道德规范的贡献C.对中华民族形成的贡献D.对交通的贡献32/32【分析】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演变。需要掌握会意字的含义和黄帝的功绩。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限定信息“汉字的象形特征”,结合“轩辕”二字的特征,结合黄帝的功绩解答即可。【解答】依据材料“汉字的象形特征”,依据材料“轩辕”可知,二字均带有“车”,结合所学可知,黄帝制作兵器、宫室以及舟车,由此可以推断是赞扬他对交通的贡献,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会意字的含义和黄帝的功绩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0.(2分)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  )A.强调自由,主张“因信称义”B.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C.挑战王权,提高了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D.促进人们运用理性作为衡量一切的尺度【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反对基督教的来世观念和禁欲主义,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解答】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反对神性,推动人们去追求自身的发展与现实幸福,故B正确;AC是宗教改革,排除;D是启蒙运动,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11.(2分)朱熹是继孔孟之后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世界万物的本原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32/32C.社会发展的规律D.人的情感、感受【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中的“理”、“天理”,朱熹为集理学之大成者,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解答】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包括二程和朱熹,他们都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理”,其中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而朱熹则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故B正确;A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点评】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春秋战国和汉代这一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2.(2分)爱因斯坦在一次演讲中说:“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但这是错误的,……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首位。”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爱因斯坦认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错误的B.爱因斯坦不赞同人类社会鼓励恶性的竞争C.爱因斯坦鼓励科学创新D.爱因斯坦重视培养理性独立的人格【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相对论(20世纪,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其基本原理是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解答】从材料可知,爱因斯坦认为,人们不能简单地将达尔文的进化论应用在人类社会,而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分析选项,A错误,不符合爱因斯坦的原意;BCD均正确。故选:A。【点评】32/32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最大革命,它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上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可以广泛的解释不同运动状态的物质,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界,极大的扩展了物理学的应用的领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模式,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的看待世界的途径。13.(2分)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分析】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经典力学和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重点考查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近代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解答】A、注意时间信息“17世纪末”。早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议会已经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是通过16世纪宗教改革,排除A;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进化论的提出是在1859年(19世纪中叶)由达尔文提出,排除B;C、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是在18世纪中期、相对论理论提出实在0世纪初,排除C;D、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标志是1689年《权利法案》提出、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是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两者都是在17世纪末,因此选D。故选:D。【点评】要注意区别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事件,区别经典力学、相对论、进化论。14.(2分)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有(  )①领导力量问题②主力军问题③革命道路问题④战略步骤问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相关内容。32/32【解答】毛泽东思想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问题有领导力量问题、主力军问题、革命道路问题、战略步骤问题,故①②③④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为基础题,考查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5.(2分)西方人文精神经历了起源、发展等几个时期,长期影响着西欧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下列这些人文思想主张,按其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应为(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肯定人的欲望,讴歌人性③自然权利学说④人是自由平等的,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③①④D.④③②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1)人文精神的产生(公元前5C古希腊)──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的思想。(2)人文主义的兴起与发展(14﹣17世纪)──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3)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弘扬(17﹣18世纪)──启蒙运动。【解答】①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普罗泰戈拉是希腊智者运动的代表人物,智者运动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②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主张,文艺复兴是14﹣17世纪。③是启蒙运动时的主张,17﹣18世纪。④是康德的主张,道出了启蒙运动的真谛,他生活在18世纪下半期的。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四个选项的时间。16.(2分)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现代中国两个不同阶段“外语热”的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  )A.社会文化心理的需求B.政府政策的导向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国际形势的变化【分析】本题考查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32/32【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十年代的两极格局对峙;1978年之后多极化趋势方向发展,经济格局应该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据此依据材料“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可知D正确。ABC均不符合题干主旨,故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的难度,总体难度适中。17.(2分)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国家性质的变化,要求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现实来回答问题。【解答】A.马列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宣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及其思想是新生国家巩固政权的需要,材料正是这种需要的体现,故选A项。B.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排除B项;C.材料中没有涉及到用科学文化知识来破除封建迷信思想,结合近代史是我们知道这应该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应该是当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手段,而不是主要目的。故选:A。【点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辨别新中国成立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在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做思想宣传,新中国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到全国,通过马克思主义在全国的广泛传播,让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政权的主导思想和社会的主流思想,从思想的角度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18.(2分)某作家声称:“我所创造的形象,有许多都是从人类心灵活动,或是它们表现在外面的行为中吸取来的。”他要使“读者们细致的头脑里,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32/32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格尔尼卡》C.《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D.《老人与海》【分析】本题考查浪漫主义文学。需要掌握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其作品。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浪漫主义文学特点对“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的分析,结合选项作品风格解答即可。【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浪漫主义文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追求自由平等,弘扬真善美,与材料中“从人类心灵活动……吸取来的”、“记住一些高尚美丽的理想”符合,A属现实主义,排除。BD项属现代主义,排除。C项是浪漫主义,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及其作品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的能力。19.(2分)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中国民主革命的道路问题B.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问题C.民主革命胜利后的革命前途问题D.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问题【分析】本题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需要掌握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区别。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内容分析即可。【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新三民主义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因而两者在革命道路、人民的民主权利和对待工农革命的态度等方面是相似的,但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分别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资产阶级领导革命的前途是发展资本主义,而无产阶级则要建立社会主义,因而两者的前途不同,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是根本区别,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新三民主义和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区别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的能力。20.(2分)“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矣。”主要反映了法家(  )32/32A.主张重赏B.主张以德服人C.主张“法治”D.主张选用贤能【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掌握法家思想。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的意思进行分析即可。【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实施严刑峻法,加强君主集权,故C项正确。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法家思想主张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21.(2分)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孙中山以纺纱织布为例,认为棉布的制成除工人外,也离不开种植棉花的有关人员,因而其认为马克思的观点“忽略了社会上其他各种有用分子的劳动”,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据此可知(  )A.二者都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弊端B.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C.民生主义源自于剩余价值学说D.三民主义比马克思主义先进【分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的分析理解。【解答】依据材料“剩余价值是工人劳动的产物,应归工人所有”、“从而提出民生问题才可说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可以看出马克思和孙中山均认识到资本主义存在弊端,故A项正确。BC两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D项明显错误,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22.(2分)“民国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认为)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这里的“变革人心”是指(  )32/32A.唤起复古之风B.进行实业救国C.倡导共和体制D.探求民主科学【分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需要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解题的关键是对“首须变革人心”的理解,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解答即可。【解答】依据材料“首须变革人心”可知,是要解放人们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提倡民主科学,解放了人们思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A项明显错误,排除。B项强调的是发展实业,排除。C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新文化运动内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3.(2分)(吕学功)帝制时代晚期,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与上述歌谣思想主张最相近的是(  )A.心即理也B.知行合一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分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思想,要结合材料分析。【解答】江南地区女子的歌谣“大脚大,大脚大,阴天下雨不害怕;大脚好,大脚好,阴天下雨摔不倒。”体现了中国古代女子思想的解放,不在固守传统纲常理念,与D项,穿衣吃饭是人伦物理的思想相近,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2分)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进行的新探索是(  )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B.引进西方先进技术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32/32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南方谈话,要求学生结合南方谈话的内容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A.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是经济特区的特点,不是南方谈话强调的。B.引进西方技术,早在南方谈话之前就开始了。C.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在80年代。D.南方谈话主要是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作了思想上的动员。故选:D。【点评】解答问题,搞清楚我国改革的过程特征,特别是搞清楚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背景和南方谈话的特点。25.(2分)“对我国的诗歌创作来说,1958年乃是划时代的一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各地出版的油印和铅印的诗集、诗选和诗歌刊物,不可计数。诗写在街头上,刻在石碑上,贴在车间、工地和高炉上。诗传单在全国飞舞…….这一现象反映了(  )A.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B.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文化进步C.政治活动强烈影响到文化艺术D.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空前繁荣【分析】本题考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考查受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1958年文学领域也开始出现“跃进”的现。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由题干1958年这一年诗歌界“出现了普遍繁荣的、盛况空前的图景”得知,新中国文化教育水平快速提高不符合当时实际,故A项错误。1958年我国经济领域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故B项错误。受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1958年文学领域也开始出现“跃进”的现象,故C项正确。由于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实际上受政治运动的影响,因而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故D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分析理解和对所学知识的运用。需要掌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大跃进”32/32是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出现的失误,是前进中遭遇的重大挫折。“大跃进”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使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重大损失,使人民生活遭到了极大的影响。人民公社造成的严重后果是大办人民公社超出当时的生产力和群众觉悟的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了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26.(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领导了辛亥革命,而且在于他为了实现革命理想,与时俱进完善自己的革命理念和斗争方略。”下列表述能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有(  )①从宣传三民主义到赞同社会主义②从倡导“学习欧美”到决定“以俄为师”③从只提“平均地权”到增补“节制资本”④从突出强调“反满”到明确提出“反帝”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体现孙中山先生“与时俱进”的精神切入,结合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进行思考。【解答】根据所学可知,①选项赞同社会主义不属于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所以有①的排除。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是一道组合式选择题,解答此类题目可优先考虑排除法。首先确定自己最有把握的组合项,然后把不含有此组合项的备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7.(2分)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为了中国革命的前途命运,呕心沥血,写了大量著作。据任世江先生统计,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的158篇文章中,有112篇是在这个时期写的。这些著作中最能代表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论述的文章是(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B.《论持久战》C.《新民主主义论》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思想,要求学生结合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和发展过程来分析。【解答】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是在大革命时期。B.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对战争进程和战争策略进行研究的作品。C.这是1940年,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前途和革命进程所形成的成果。D.这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作品。32/32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表现,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28.(2分)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解答】1977年,在邓小平等人的主持下,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与题干所述的时间、情景相符,这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因此选A.“科教兴国”战略于1995年提出,排除B;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底召开,排除C;“三个面向”开始于1983年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关知识点的识记。29.(2分)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加拿大国际友人的谈话中,谈到了“我们不要资本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贫穷的社会主义,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还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  )A.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B.确定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D.推动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邓小平的这些思想主张有利于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故A正确;B、C的史实作为“完成时”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早期,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故BC错误;D的史实则是在1978年,与材料信息不相符,故D错误。32/32故选:A。【点评】本题知识依托主要是邓小平理论及1979年中国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主要考查运用基础知识解析材料信息的能力。30.(2分)“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关于两种梦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A.追求幸福是其共同的奋斗目标B.两种梦想共同的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决定了两种梦想的不同D.两种梦想实现的路径是相同的【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建设,侧重于考查的是“中国梦”。【解答】A.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美国梦“个人自由”都是一种幸福,故正确;B.中国梦并未涉及启蒙思想,故排除;C.两种梦想的本质是一样的,故正确;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40分)31.(14分)“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材料二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材料三32/32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有好底,有不好底。欲之好底,如我欲仁之类;不好底,则一向奔驰出去,若波涛翻滚。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如水之壅决,无所不害。﹣﹣《朱子语类》卷五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是什么?(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什么?(3)据材料三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是什么?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4)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是什么?据材料分析不可能实现的原因。【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指出孟子认为修养心性的最好办法。(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分析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的观点的不同,两段材料侧重点分别是。(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说明朱熹区分“欲”之好坏的标准,指出朱熹思想的特点。(4)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材料四中黄宗羲的人欲观。并分析他超越前人的见解,据材料分析不可能实现的原因。【解答】(1)根据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可以归纳为“寡欲”或减少欲望。(2)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二“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可以归纳为节制欲望;第二小问侧重点,根据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可以归纳为修身,根据材料二“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可以归纳为维护专制统治。(3)第一小问标准,根据材料三“大段不好底欲,则灭却天理”可以归纳为天理或封建纲常;第二小问特点,结合所学,可以从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的角度来概括。(4)第一小问人欲观,根据材料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可以归纳为自私自利是人正当欲望;第二小问见解,根据材料四“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可以从付出(义务)与索取(权利)的关系角度考虑;第三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四“为人君者不然,…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可以从君主专制的角度思考。32/32故答案为:(1)减少欲望。(2)欲望有度侧重点:材料一侧重修身;材料二侧重维护专制统治。(3)标准:是否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特点:把人性论和修养论结合起来。(4)人欲观:自私自利是自然的人欲;见解:人要对社会尽义务,社会也要给人权利。(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存在。【点评】儒家思想的演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密集,主客观性试题都是考查形式,内容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著作以及历史地位、汉初黄老思想、儒学正统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认识随着政治统一,思想走向统一的趋势,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主张,著作。认识儒家思想的变化发展、评价其历史地位,复习时,要结合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更好的理解思想内涵。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代英国史学家阿伦•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保护人的尊严。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伊拉斯谟反对中世纪僵化保守的经院神学。因为在这种神学的视角下,个人只是神的附属品。同时,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摘编自《伊拉斯谟: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公共知识分子》材料二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材料三启蒙精神需要的并不是此岸的超越性,而是要求充分解放人人都有的理性与自然欲望。……32/32出于自然需要的正当立场,启蒙所带来的思想解放在世俗生活的实际效果,是人们用理性为自己谋求利益,而肆无忌惮的欲望需求总能找到合乎人性的借口。于是,启蒙教化的结果一方面让理性变得功利化,理性被更多地用于算计利益得失;另一方面由于瓦解了宗教、习俗这些社会权威,个人的独立地位被神圣化了,尤其是所谓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将个人的私欲私利正当化了。因此,人性中欲望的部分被视为真实,尚德的部分则被视作虚伪。﹣﹣摘编自《冷清地纪念狄德罗 冷静地反思启蒙运动》(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主要特征。伊拉斯谟的思想是怎样体现这一特征的?(2)概括材料二中马丁•路德的主要主张。这些主张是如何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张及其所产生的后果。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分析】本题考查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考查文艺复兴的内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启蒙运动的内容和影响。【解答】(1)第一小问的特征,依据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代表的思想肯定人性与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保护人的尊严”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体现,依据材料一“伊拉斯谟反对中世纪僵化保守的经院神学。因为在这种神学的视角下,个人只是神的附属品。同时,伊拉斯谟也反对将人划分为与其他动物等同的科学研究对象。因为在这种科学观的视角下,人和动物一样是试验品”可以得出伊拉斯谟反对将人视为神的附属品,反对将人与其他动物同等看待,突出强调人的独特性。(2)第一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二“论纲认为:告解圣事的中心是悔改,而不是向神父认罪;肉身的苦修和禁欲,若无内心的忏悔便毫无用处;靠积累功德赎罪也无益,只有基督的功德才能有助于赦罪”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发展,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内容和意义解答即可。(3)第一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三“而是要求充分解放人人都有的理性与自然欲望”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后果,依据材料三“启蒙教化的结果一方面让理性变得功利化,理性被更多地用于算计利益得失;另一方面由于瓦解了宗教、习俗这些社会权威,个人的独立地位被神圣化了,尤其是所谓不可侵犯的个人权利,将个人的私欲私利正当化了。因此,人性中欲望的部分被视为真实,尚德的部分则被视作虚伪”可以得出后果是导致功利化倾向严重,过分追求个人的私欲私利和权利,忽视道德建设。第三小问的核心,依据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核心是突出个人的价值和作用。故答案为:32/32(1)特征:属于个人主义,强调人的个性和尊严。体现:伊拉斯谟反对将人视为神的附属品,反对将人与其他动物同等看待,突出强调人的独特性。(2)主张:强调通过个人悔改实现救赎,否定神职人员的作用;强调基督在救赎中的作用,否定各种善功。发展:使个人获得了精神救赎的自主权,使宗教信仰向人性化、个性化方向发展。(3)主张:充分解放人人都有的理性和自然欲求。后果:导致功利化倾向严重,过分追求个人的私欲私利和权利,忽视道德建设。核心:突出个人的价值和作用。【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启蒙运动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奠定了产业革命基础的欧洲农业革命,只是由于引进了中国的思想和发明才得以实现。分行耕种、强化除草、现代条播机、铁犁、将犁起的土翻转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都是从中国引进的。至于播种方法,在中国人的条播思想引起欧洲人注意之前,欧洲每年大约要浪费一半的谷种。的确,直到两个世纪之前,与中国相比,西方在农业方面是如此落后,以至于与中国这个发达世界相比,西方就是个不发达世界。﹣﹣R.K.G.坦普尔《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材料二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阶段历经萌芽、形成、发展演变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是萌芽阶段,林则徐的“师敌之长技以制敌”以及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是其先声。第二阶段,甲午战争到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科学》杂志的创刊是形成阶段。20世纪初,康有为明确提出了科学救国的主张,标志着科学救国思想的产生。第三阶段,1915年到1949年是科学救国思潮的发展演变阶段。20世纪30年代的科学化运动是科学救国思潮发展的勃兴阶段,1937年后受抗战建国影响,特别是1945年后科学救国开始转入科学建国。﹣﹣摘编自朱华《三十年来中国近代科学救国思潮研究述评》材料三自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一些科学家和研究人员都感觉到会有一轮新的技术革命呼之欲出。有专家就曾经预言,到了2025年,全球经济将进入生物经济的时代;还有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或者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属于这种新产业。另外,一些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业也获得了高速增长,全球向低碳经济转移也成为大趋势。﹣﹣《新一轮技术革命:中国准备好了吗?》32/32(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在农业技术上影响欧洲的主要表现。(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对中国产生的重大影响。第三阶段的科学救国思潮与第一阶段相比有哪些发展?(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认识。【分析】(1)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农业技术对欧洲的影响,要依据材料概括。(2)本题主要是考查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过程,要掌握新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和新文化运动。(3)本题主要考查对技术革命的认识,属于开放型题,要多角度回答。【解答】第(1)问直接从材料中归纳即可。“分行耕种、强化除草、现代条播机、铁犁、将犁起的土翻转的犁壁,以及有效的挽具,全都是从中国引进的。至于播种方法,在中国人的条播思想引起欧洲人注意之前,欧洲每年大约要浪费一半的谷种。”可以看出在农具上的条播机、铁犁、新犁壁和挽具和有耕作方法上的分行耕种都是向中国学习的。第(2)问,第一阶段包含林则徐、魏源和洋务派,要分别答出其影响,第三阶段在新文化运动后,它同第一阶段在内涵和作用上均有所不同。林则徐、魏源发出的科学救国呼声,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步。发展:一是内涵不同,第一阶段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第三阶段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作用不同,第三阶段科学救国思潮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也使科学成为人们救国和建国的重要手段。第(3)问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新一轮技术革命将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高科技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应立足科教强国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故答案为:(1)有耕作方法上的分行耕种、条播和除草技术;在农具上的条播机、铁犁、新犁壁和挽具。(2)林则徐、魏源发出的科学救国呼声,引导人们关注世界形势,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步。发展:一是内涵不同,第一阶段主要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第三阶段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二是作用不同,第三阶段科学救国思潮起到了反封建的作用,也使科学成为人们救国和建国的重要手段。32/32(3)新一轮技术革命将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高科技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应立足科教强国战略,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点评】本题考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难度较大。中外文化交流尤其是科技交流推动社会的发展,是近年高考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从题型上看,近几年考查的多数是选择题,而且多数是图片、材料式的选择题,充分体现了对能力的考查。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考查了牛顿力学、相对论、进化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和影响32/3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