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内蒙古2022年上学期阿荣旗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内蒙古2022年上学期阿荣旗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内蒙古2022年上学期阿荣旗第一中学高一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0题,满分60分)1、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反映了()A、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B、统治者相信天命C、统治者能表达天意D、统治者迷信鬼神2.费正清说:“诸侯虽然听命于周王,但在本国中却是万人之上的专制君主。”这是指(  )A.分封制的特点B.分封制的弊端C.宗法制的特点D.宗法制的弊端3.“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说明西周宗法制度确立的主要目的是(  )A.削弱庶子政治权力B.区别大宗小宗C.规定嫡长子为世子D.稳定统治秩序4.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16/16\nB.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C.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5.《左传》记载,晋国赵鞅率军与郑国交战于铁,临战发表誓词:“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这反映出当时晋国(  )A.分封制度受到冲击B.郡县制度全面推行C.郡的地位比县高D.赵鞅是其最高统治者6.西周制定了严格的分封宗法制度。东周时期商鞅“军功授爵”,秦末陈胜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呼”的呼号,而平民出身的刘邦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材料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度被彻底废除B.“血缘出身决定命运论”遭到冲击C.春秋战国“礼乐崩乱”的现状D.平民的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7.周朝饮酒时有“酒礼”,每献酒一次,宾主之间便有许多礼节,要相互拜一百次之后,一杯酒才能下肚。下列对“酒礼”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现繁文缛节,社会落后16/16\nB.强调等级森严,贵贱有序C.意在规范行为,礼治天下D.说明思想教条,效率低下8.《史记》中“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形容的是什么制度的特点(  )A.三公九卿制B.皇帝制度C.分封制D.郡县制9.秦朝对于军政大事的决策,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是(  )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减少重大事情决策失误C.促使中央官员彼此牵制D.体现国家治理民主科学10.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  )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D.有利于“大一统”国家的形成11.16/16\n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1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D.土地兼并更加严重13.汉武帝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组成中朝,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如卫青、霍去病等也参与机要。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A.选拔道德学问优异的人才           B.改变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C.削弱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D.适应反击匈奴的军事需要16/16\n14.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代表中央以监察各州,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改为州牧,州牧集所在州行政权、军权、财权于一身。由此可见东汉末年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得到加强        B.刺史监察地方的职能被弱化C.君主监察百官的制度被强化       D.皇权专制遭遇前所未有挑战15.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               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              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16.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16/16\n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17.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 C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18.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  )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19.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A.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C.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重视监察官员选拔资历16/16\n20.宋太祖曾说:“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 )A.派文臣做知州,管理地方行政B.设枢密使,管理军事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D.设通判,监督知州21.三省六部制的沿革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魏晋南北朝以尚书省为宰相机构,到隋唐之际三省共同构成宰相权力系统,再到北宋时期以中书门下为宰相机构。这一演变反映了(  )A.相权集团逐渐从内朝走向外朝B.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成为发展趋势C.通过调整相权结构以对抗皇权D.帝相共享决策权的机制逐渐完善22.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16/16\n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23.明初之后的皇帝或年幼,或厌政,经验能力都不及其祖辈,于是让内阁大学士代阅奏章,草拟处理意见,形成“票拟”权。这说明明代内阁(  )A.只有参政议政权没有决策权B.是正式的中央行政机构C.与宰相具有相同地位和职务D.起到了制约皇权的作用24.“内阁制度始终没有突破它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即始终没有使明朝实现真正的‘虚君政治’。”材料意在揭示(  )A.内阁制未改变明朝皇权专制的本质B.内阁官员权力弱小,无法处理国政C.明朝皇帝与内阁间的矛盾日益激化D.明代皇帝不信任内阁,自己经常处理日常行政事务25.明成祖在设立内阁的同时,又重用宦官。到明朝中后期,在内阁权威扩大的同时,代天子“批红”的司礼监权力也不断上升,甚至出现宦官专权现象。这反映出()A.内阁和司礼监相互制衡、共同决策B.中央集权达到顶峰16/16\nC.内阁和司礼监权力扩大削弱了皇权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26.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27.《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康熙帝时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宰相制度的重建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南书房的制约D.军机处的设置28.清代雍正帝时期,军机大臣“承旨”时多是以单独朝见皇帝的“独见”方式,而乾隆时期的承旨则由一人“独见”变为数人“同见”的方式,并成为定例。由此推知,乾隆时期(   )A.国家决策注重集思广益B.军机大臣职权得到扩大C.皇权专制统治日益加强D.中央行政效率大为提高16/16\n29.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D.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30.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31.希腊多山多岛的地理环境对希腊历史发展产生的最大政治影响是()A.促进古希腊城邦民主制的形成B.港湾众多,促进了航海业的发展16/16\nC.人多地少成为其海外扩张的一个因素D.有利于同外部世界的交流32.有学者说:“据估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D.彼此隔绝33.古代希腊城邦形成初期,往往只有贵族或具备一定财产资格的人才能成为公民;下层平民在城邦民主比较发达时才获得公民权;当出现战争危机或公民人数不足时,还往往吸收外邦人和被释奴隶加入公民团体。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希腊()A.公民权利与义务相统一B.公民范围有一定的扩大C.直接民主等级色彩浓厚D.经济实力影响政治地位34.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繁荣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积极参政16/16\nD.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提供了借鉴35.依据雅典民主,以下哪些人具有公民大会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侨居雅典的斯巴达人B.雅典平民克里昂(35岁)C.雅典贵族布拉达斯未满十岁的儿子D.雅典贵族布拉达斯的妻子36.在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私人的赞助;公民大会专门选出执政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这些现象()A.表明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B.重在提高戏剧的教化功能C.体现了执政者的民本理念D.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37.罗马共和国早期,祭司们为了永远垄断法律的解释权,常常把法律的“奥秘”处记载成册,藏于密室。公元前304年,罗马官员弗拉维乌斯首度公布了民事诉讼程序。这一官员的做法()A.开始限制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B.使罗马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16/16\nC.有利于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D.维护了罗马全体居民的合法权益38.从《十二铜表法》开始,罗马就制定了十分严格和严厉的债务法,此后不断加以系统和完善。如《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规定: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代为清偿,无关宏旨,因为第三人既代为清偿,不论债务人知情与否,甚或违背其意愿,债务人仍免除其债务。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罗马法是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B.保护私有财产属于罗马法的本质特征C.罗马法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发展D.保护私有财产是罗马法的主要内容39.罗马外事裁判官审理涉外案件时,既不能套用罗马公民法,也不能完全依照异邦人的法律,而是互相参照通融权衡,取得一些切实可行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便称自己凭据的是万民通用之法,由此形成了万民法的概念。这反映了(  )A.万民法逐步取代公民法B.万民法出现于帝国时期C.罗马公民范围不断扩大D.万民法具有灵活性特征40.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和私法,但其最发达完备的是私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私法。这表明罗马法(  )A.忽视了对国家事务的管理B.有利于尊重个人的权利16/16\nC.对罗马帝国统治产生阻碍D.表达资产阶级利益诉求二、非选择题(41题22分,42题18分,共40分)41、在中国古代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居于核心地位,是连结政治制度各部分的中心环节。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君主专制的演变伴随着宰相权力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材料二 唐朝在遇到重大或复杂的军国大事时,特殊情况下可召开百官会议讨论,它通常受到宰相控制,宰相往往都拥有较大的决定权,但需皇帝最后批准。……皇帝和宰相召开百官决策会议的目的,除了可以提供决策时的参考外,主要还是寻求整个统治集团对自己政策的广泛支持和参与。——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三 元代的丞相很跋扈,这给朱元璋深刻的印象,使他对整个丞相制度都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加上出生于元末中国社会底层,曾经饱受磨难的朱元璋内心深处始终克服不了的自卑,变成对能力不凡的开国元勋们的猜忌防范,终于使他决定借胡惟庸之狱废除丞相制度。朱元璋死后,没有丞相留下的巨大权力真空给他的后代们带来巨大的麻烦。16/16\n——摘编自谭平《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对明朝治官的影响》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6分)(2)史学家钱穆指出,唐代“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钱穆的观点。(8分)(3)据材料三,概括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6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2分)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民大会10天召开一次。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每天可得到2个奥波尔的津贴,但这仅够一人一天的伙食费。广大从事小块土地生产的公民不可能不顾农时,经常去雅典城参加公民大会。只有3000多富有的奴隶主才能经常参加公民大会,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摘编自侯献瑞《论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二212年,卡拉卡拉帝授予被征服地臣民以市民资格,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外来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市民权之后,才逐渐取消了对罗马市民法主体的限制。罗马法的主体如此狭隘,是与罗马早期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摘编自谭建华《试论罗马法形式主义的演变》16/16\n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马法适用主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16/16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