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模拟练习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模拟练习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模拟练习试题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给出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1.从地方行政组织来看,吕思勉先生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是A.西周B.秦朝C.西汉D.宋代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A.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B.焚书坑儒,实行思想专制C.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D.制定一整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3.《南京条约》中的“五口”,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A.便利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B.便利英国掠夺中国劳动力办厂C.表明英国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D.表明英国要向中国大量投资4.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5.太平天国《资政新篇》的下列内容说明了:《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A.这个文件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农民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C.当时的农民阶级要求建立资本主义制度D.近代农民领袖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张6.“……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在山东、直隶两省之内,至少当有十万人数,加入此项运动。”材料所反映的“运动”是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7.辛亥革命的首要任务是A.推翻清朝统治B.成立中华民国C.谋求民族独立D.发展资本主义-7-8.下列选项不属于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的一项是A.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B.国民享有人身、言论等自由C.临时大总统必须在南京就职D.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9.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到了袁世凯手里的标志是()A.孙中山辞职B.袁世凯复辟称帝C.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D.清帝退位1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A.推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权利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11.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加到3000人,年底发展到10000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快速发展主要是由于A.共产国际的支持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D.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2.学生们帮助商人们抵制日货,还举行通俗的演讲,让兄弟姐妹们看清楚国内外的真正形势;他们还自己出钱办起了免费学校教育儿童。推动这一现象出现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五四运动D.解放战争13.“打倒列强,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这首歌诞生于下列哪一时期(  )A.辛亥革命B.北伐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4.“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中共二大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C.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D.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5.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16.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17.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流传着“洪秀全智惩清兵”等七个短篇故事,歌谣有“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等10多首。这些资料的研究价值在于(  )A.太平天国运动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B.太平天国运动实现了土地的平均分配-7-C.清政府军队不堪一击D.太平天国运动顺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18.虽成“空壳”,但仍作为辛亥革命成果象征的是(  )A.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B.中国同盟会 中华民国C.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922年,陈独秀在《造国论》一文中说:“在中国这样的殖民地状况之下……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期尚未成熟,只有两阶级(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的国民革命的时期是已经成熟了。”陈独秀这是在解释和宣传(  )A.中国共产党制定的第一个党纲B.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针C.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20.某学生在网上搜到一段歌词:“锣鼓响,秧歌起,黄河唱,长城喜。腊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悬崖当云梯。大盘山上红旗展,势如破竹扫敌骑。陕甘军民传喜讯,征师胜利到吴起。南北兄弟手携手,扩大前进根据地。”此歌词反映了(  )A.国共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红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长征的胜利C.八路军挺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D.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对西北地区的进攻二,材料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中新网2月20日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市长江路292号建筑群(见下图),一个昔日神秘的所在,这里曾是清王朝的两江总督署,是太平天国的天朝宫殿,是民国时代的总统府,一系列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在这里发生。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历经沧桑的南京“总统府”,如今已得到全面整修、扩建。这里已成为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1912年1936年-7-1949年2022年请回答:(1)材料中所说的“从1840年到1949年,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由它见证”,分别指的是什么事件?他们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和终点的依据各是什么?(8分)(2)看图片和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还见证过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些重大历史事件?(6分,列出三个即可)(3)2022年到2022年,美图杜鲁门总统图书馆(博物馆)馆长迈克·迪万、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中共中央总书胡锦涛等一大批国内外政要先后到总统府参观。据此说明建立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有什么现实意义?(6分)22.(2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的道路,取决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近代中国没有按照正常的规律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走了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这是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的结果。压迫和阻止近代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障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和中国的地主阶级。——范书义《近代中国的进步潮流》材料二中国缺少的东西固然很多,但是主要的就是少了两件东西:一件是独立,一件是民主。这两件东西少了一件,中国的事情就办不好。一面少了两件,另一面却多了两件。多了两件什么东西呢?一件是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件是封建主义的压迫……-7-因此,我们要破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的宪政》(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题是什么?(4分)提出这一主题的依据是什么?(3分)(2)根据下列表格的提示,写出其中字母A、B、C、D代表的历史含义。(4分)大事件主要领导人革命性质A洪秀全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辛亥革命BC五四运动陈独秀、李大钊D(3)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毛泽东是怎样创造性地将中国革命引上胜利道路的?(3分)(4)你从上述材料和民主革命的重大事件中得到了什么启示?(6分)-7--7-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20个题,每题3分,共60分)1一5AACDD6------10BACCA11-----15DCBCD16-----20AADCB21.(20分)(1)起点:鸦片战争(或签订《南京条约》)。终点:国民党政府的垮台(或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依据:鸦片战争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南京解放标志着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统治的结束,从此揭开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篇章。(8分)(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日军占领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日军南京大屠杀等。(6分,列出三个即可)(3)现实意义:要牢记中国近代屈辱抗争的历史;重建国共合作,推进和平统一;加强中美文化交流等。(6分)22.(20分)(1)独立与民主,反帝反封建;(4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3分)(2)A.太平天国B.孙中山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彻底地反帝反封建斗争;(4分)(3)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或农村保卫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分)(4)启示:中国人民为了争取独立民主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性(6分)-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