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资料简介

历史一、单项选择题(25X2=50分)1.“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它所反映的我国古代经济形式是A.小农经济B.集体经济C.商品经济D.游牧经济2.商鞅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擎。”“本业”指的是A.工业B.手工业C.农业D.商业3.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B.井田制的确立C.均田制的实行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4.“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材料表明A.牛耕在农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B.牛耕在当时开始出现C.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 D.农耕经济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5.“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A.都江堰B.郑国渠C.大运河D.赵州桥6.史书载:“(东汉)立春之日…………京师百官皆衣青衣…………施土牛耕人(泥塑的牛和人)与门外,以示兆民,”这一隆重仪式说明了A.统治者重视春耕生产B.铁犁牛耕始于东汉C.立春乃统治者祭祖之日D.东汉时期制瓷业发达7.唐朝诗人王绩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B.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8.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7-\n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9.南宋杭州城“自大内和宁门外,新路南北,早间珠玉珍异及花果时新、海鲜、野味、奇器、天下所无者,悉集于此,以致朝天门、清河坊、官巷……食物店铺,人烟浩穰。其夜市……扑卖奇巧器皿、百色物件,与日间无异。”这反映了当时该城A.商业活动只在白天进行B.商业活动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较小C.售卖的商品种类单一D.售卖的商品主要满足皇室需要10.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B.《汴河两岸》C.《长安城的落日》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11.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A.秦汉B.隋唐C.宋元D.明清12.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农耕经济B.限制工商业发展C.维护封建统治D.防范“外夷”入侵13.《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A.主张实行海禁B.反对实行海禁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14.马戛尔尼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15.山西在明朝中叶出现“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埒王公矣”。入清以后,山西人择业把商业排在了首位。雍正帝朱批称:“山右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这些材料反映出明清晋商对当时山西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7-\n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C.引起了社会风尚的变化D.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16.“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业。”“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农贾。”诸如此类的观念在明代已较为流行。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专制统治的削弱C.西方文明的冲击D.民主思想的影响17.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18.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首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B.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C.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推动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1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人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A.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B.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20.李鸿章说:“各口岸生意,已被洋人尽占,……洋人势力挟重资以倾夺,则须华商自立公司……收回洋人夺去之利。”这表明李鸿章主张()A.限制私人资本B.与外商争夺市场C.保护外商企业D.追随外国资本21.阅读右边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C.“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7-\n22.“国人提倡用国货,热度日高。我公司近来销场过大,供不给求。”“我公司”可能是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洋务派军事企业C.外国资本主义企业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23.清末,中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和内河沿岸地区,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品很多带有一个洋”字,如洋火、洋油、洋布等;而在内陆乡村,农民依然”昼出耕田夜织麻”,靠家庭纺织业与手工作坊来解决生活基本用品需求。这说明当时A.乡村自然经济已经解体B.社会生活新旧并存C.生活方式没有地区差异D.城市仍处封闭状态24.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指出“机器纺纱布局司机者,一人掌管数机,须终日直立奔走,缠足者不能为也;机器缫丝局其司盆者,亦须久立,缠足者亦不便。”此事说明()A.工业文明冲击传统农业文明B.洋务运动需要改变纲常伦理C.洋务运动需要更多劳动力D.晚清女权运动蓬勃兴起25.“吾国匹头(布匹)市场,完全为英日之势所占,国货出品不多,行销亦不及英日货之旺盛。自(1925年)五卅惨剧发生,提倡国货不遗余力,于是呆滞不动之本国布顿见活动。”材料表明A.1925年是我国提倡国货运动的起点B.国货运动迫使英日布匹完全退出中国市场C.提倡国货运动有助于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D.1925年后中国布匹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二、材料问答题(26题14分,27题15分,28题11分,29题1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7-\n-----------均摘自《汉书·食货志》回答: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6分)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8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用乃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而乡僻愚民,犹剔壤挖岩,等良田于硗确(把良田看作是坚硬贫瘠的土地),置耕织为缓图,逆料数年后,工本徒抛,衣食无着,势将坐困。……现在种茶之区,市疲山败,民心颇知改悔。——(清)卞宝第《卞制军政书》据材料,指出农民种茶态度的变化,(6分)分别分析农民前后两种态度的原因。(9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材料旧时妇女织布匹,经纬之纱,都出女手。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此又今昔不同之一端,而生活中又少一技能矣。……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虽多一生机,而风俗不无坠落。——方洪凯等修,黄炎培等纂《川沙县志》依据材料,指出在近代变迁过程中乡民们“迷惘和阵痛”的表现。(11分)-7-\n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近代中国工业十分落后,农业机器主要依赖进口,下表反映了辛亥革命后20年间机器进口的状况。每5年平均机器和工具年进口值单位:1000海关两指出材料所显示的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状况,(5分)分析形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5分)-7-\n28.表现:收入的减少:传统谋生手段的消失:对生产方式的不适应:百无聊赖:对世风日下的感慨。(11分)29.状况:由农机具在进口机具中所占比重低看出:农业生产已经使用机器,传统农具仍是主要劳动工具。(5分)原因:民国政府的倡导,近代化在农业领域的拓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人多地少;综合国力弱,农民购买力低下。(5分)-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