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赤峰二中2022级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用铅笔涂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文王世子之制,是指周文王在位之时便指定周武王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当时这种制度还处在初创时期,其后,这种世子制度逐渐成为成文制度,择立太子的标准也逐渐明确起来,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这样做的目的是A.保证贵族血统的纯正B.确立嫡长子的最高地位C.解决权力、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稳定统治D.防止内部纷争,加强君主专制2.《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C.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3.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来,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是因为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来国力转趋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颠峰,后代难以超越C.宋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来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4.元代行省的设置,无视历来与划界密切相关的几条最重要的山川边界——秦岭、淮河、南岭、太行山等的存在,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统治者这么划分的主要意图是A.便于中央直接管理B.实行民族分化政策C.推行汉蒙二元统治D.防止出现地方割据10\n5.《明史》记载:“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材料反映了明朝内阁A.控制了国家决策大权B.上升为法定的行政中枢C.权力和地位日益提高D.阁臣专权超过汉唐宰相6.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A.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B.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C.制约了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7.“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只有那些为雅典作出突出贡献的迈提克(指外邦人),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A.外邦人不可能获得雅典公民权B.雅典公民的利益得到了维护C.公民大会的权力进一步扩大D.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世袭权力8.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说:“即使每一位雅典公民都是苏格拉底,每一次雅典人大会也仍然会是一堆群氓。”这段话从本质上说明麦迪逊A.反对直接民主B.反对民主制度C.主张集权政治D.否定公民权利9.公元前452至前451年,在古罗马平民保民官的强烈要求和平民的努力下,由贵族编制出十个法表,镌刻在十块青铜板上,但法表中的一些内容引起平民不满。公元前450年,又增两表,形成著名的《十二铜表法》。这一过程最能说明A.贵族的利益不再受法律保护B.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罗马法学体系的完善和成熟D.平民取得了罗马法的制定权10.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意义在于A.保证人人都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11.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中写道: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作者所说的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是指10\nA.分权制衡B.虚位元首C.议会权力至上D.责任内阁制12.1832年议会改革使英国的选民数从48.8万增加到80.8万,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这些新获得选举权的人大多数应该是A.贵族阶层B.工业资产阶级C.城市工人D.农业工人13.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①主权在民的原则②州政府服从联邦政府③权力的制约与平衡④联邦制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对这段话理解不准确的是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B.各州有权制定法律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15.在世界近代史上,有个国家曾被称为“各种政体的实验场”、“启蒙思想的实验田”。19世纪晚期该国政体的特点是A.立法权与行政权合一B.议会有不独立的立法权,不能组织和监督政府C.实行责任内阁制,国家元首没有实权D.内阁对议会没有形成权力制衡16.根据1871年开始生效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文本,这个新的民族国家称为“德意志联邦”,[Z-X-X-K]其最高首脑为“联邦主席”。直到威廉一世加冕时,人们才从发布的皇帝宣言中得知,“联邦主席”改成了“德意志皇帝”。原来,威廉一世希望自己被称为“德国皇帝”,这一要求遭到巴伐利亚国王和符滕堡国王的反对,最后威廉一世接受了“德意志皇帝”称号。上述材料表明A.德意志帝国不适合建立联邦制B.德意志帝国仍是封建专制政体C.德意志帝国分裂割据局面仍没有消除D.德意志帝国存在集权与分权主义之争17.从顺治元年到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一千文左右波动……之后几十年里,银一两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出现的原因是10\nA.资源稀缺,供不应求 B.西方侵略,白银外流C.国家管制,流通减少D.滥发纸币,银贵钱贱18.“中国警察渐渐害怕在街上被人看见与外国人在一起,广州籍的仆人们都离开了外国雇主的家。”“联军尽力维持广州的治安:增加了巡逻队、管制交通、关闭一些城门。”这些由巴夏礼发回英国的信件的内容说明了A.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州被占领B.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广州的情景C.八国联军引起广州城内的骚乱D.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了南方城市1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A.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21.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英雄们对封建剥削深有切肤之痛,而对资本主义并无多少预见。空想和错误是历史客观条件使然”。下列材料中,最能体现《天朝田亩制度》“空想”性的是A.每军每家,设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尚B.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C.凡礼拜日,伍长各率男女到礼拜堂,分别男行女行,讲听道理,颂赞祭奠上帝D.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22.太平天国领导人曾对在华的外国使节说:“尔等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的。”“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这说明太平天国在外交上A.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有了正确认识B.主张自由贸易,无论何种商品都不限制10\nC.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D.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外交方针23.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24.历史在很多时候,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对此,鲁迅先生曾深有感触的说,辛亥革命后,“我到街上走了一通,满眼都是白旗。然而貌虽如此,内骨子是依旧的,因为还是几个旧乡绅所组织的军政府。”材料反映的实质是辛亥革命A.没有明确的反帝目标B.反封建不彻底C.脱离下层人民群众D.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历史试卷第Ⅱ卷(52分)25.(12分)唐朝政治体制的基本格局,奠定了后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和运行模式。阅读材料:材料一 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佗名。——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议,再由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材料三 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于是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惧不可得而专擅。论者徒就君相权力表面之分划而谓唐制为汉制之退步,恐未得设立制度之真情。——据孙国栋《唐宋史论丛》回答问题:10\n(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的中央官制,概述其组织形式。(6分)(2)据材料二、三,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利弊。(3分)(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因素。(3分)26.(14分)官吏选拔是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类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材料一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雅典人口总数雅典公民总数陪审、审判人员及产生方式表决形式程序罪名陪审员审判员产生方式约40万约4.2万6000501抽签举手一审制怠慢神灵和蛊惑青年材料二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及内容科目初试二试三试明经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口答诸经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进士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作诗、赋、文各一篇作时务策五道注:“时务”是指当前的重大事情或客观形势。——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公职人员的选拔有什么特点?并做简要评价。(6分)(2)据材料二,概括唐代科举制的特点。(4分)(3)对比材料一、二,指出二者在官吏(公职人员)选拔上的异同点。(4分)27.(13分)政治文明在中国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由于东西方历史和文化以及社会现状的差异使其文明各具特点。阅读材料:10\n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英国是现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早已为世人所公认,即使在当今社会主义国家的某些机构或制度上,也隐隐约约地打着英国影响的印记。因此,要了解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乃至现代人类政治文明的来龙去脉,首先必须了解英国政治制度及其历史。——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美国联邦党人当年设计政治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两个字——“有衡”。政治制度的“有衡”包括两层含义:其一,不同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第二,不同利益之间的相互均衡。——《论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材料三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第十五条: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并享有皇帝的尊称,是国家的元首……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指出英国有哪些政治制度“已为世人所公认”,并分析其积极影响。(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如何实现政治制度“有衡”的?(2分)(3)根据材料三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比较该国皇帝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4分)28.(13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10\n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回答问题:(1)阅读图一和图二,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评价?(6分)(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2分)(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5分)10\n历史答案1-5CADDC6-10ABABB11-15CBCAD16-20DBABC21-25DCAB25.(12分)(1)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长官集体讨论政事;常以其他官吏行使宰相职权;三省分掌宰相职权,相互牵制和监督;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理政事。(6分)(2)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致;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部门互相责难,影响了政府效能。(3分)(3)君相矛盾;原有体制的弊端;社会发展,政事增多。(3分)26.14分)(1)特点:面向公民,抽签产生。(2分)利:有利于调动公民的参政积极性;有利于维护雅典民主政治。(2分)弊:选拔不具有广泛性;忽视了公职人员的能力与品德(个人素质);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答出二点即可)(2)特点:分科考试;分级筛选;注重考查儒家经典和诗赋文章;注重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分)(3)相同:都体现了公平性;都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参政积极性。(2分)不同:雅典:民主,不能保证公职人员的素质;唐朝:专制,注重个人才能。(2分)27.(13分)(1)政体:确立君主立宪制。制度:议会制度(代议制)、内阁制度、政党制度等。影响:保证了英国社会长期稳定;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文明建设影响深远。(7分)(2)实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又相互制约;实行两党制。(2分)(3)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比较:德国皇帝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4分)28.(13分)10\n(1)农民阶级: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评价:具有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但绝对平均的规定只能是一种空想,不可能真正实施。资产阶级:平均地权。这是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土地纲领,但未能真正实行。(6分)(2)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2分)(3)①政治: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定的民主和自由;②经济: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③思想文化: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革除了不少封建陋习;④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在推动现代化方面存在局限性。(5分)10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