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市临川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北京市临川学校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北京临川学校2022--2022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试卷姓名班级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古代中国某俗语说:“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换油烟针线。”这段俗语体现的思想观念是()A.宗法观念B.市场意识C.小农思想D.节俭观念2.“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B.欧洲经济后来居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D.小农经济的停滞性3.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B.商品经济的相对繁荣C.冶铁技术有了很大改进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4.中唐诗人王建在《夜看扬州市》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西袖客纷纷。如今不是平时日,犹自笙歌彻晓闻。”晚唐薛逢也写有“洛阳风俗不禁街,奇葩夜泊香满怀”的诗句。这些诗句主要说明唐朝()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南方的都市很繁华C.经济重心逐渐难移D.已经出现夜市生活5.汉代时市的长官称“市令”或“市长”,南北朝时设有“草市尉”,唐代州县设市日益普遍,唐宣宗大中七年(853年)“废州县市印”,五代以后市司机构再也没有恢复。对上述史实解读正确的是()A.从汉代开始政府对市进行了直接管理B.南北朝时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C.“废州县市印”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政府最终放弃对市的管理是在五代之后6.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者。”他旨在强调“海禁”政策()A.加强内忧外患B.阻断中外经济交流C.计划中日矛盾D.防范东南沿海倭患7.《清盐法志》中指出:“盐商夙号殷富,而两淮尤为天下甲。当乾嘉盛时,凡有大工大役,靡不输将巨款······加以水旱偏灾······而商力亦告疲矣。”由此可见,乾嘉时期()A.捐输活动对商业资本的摧残较大B.商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C.天灾对商业活动的发展摧残较大D.国家繁盛反而阻碍商品经济发展-7-\n8.有学者研究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小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恂农民。这表明()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C.宋代以后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D.统治者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灵活9.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等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B.经济重心已经转向湖广地区C.太湖流域取代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D.江浙地区经济发展日趋缓慢10.有学者认为,宋代到清代的历史进程中有过三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宋代商业革命,第二次是明清(前期)商业革命。其中第二次商业革命比第一次突出的是()A.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C.南方的工商业市镇兴盛D.民间对外贸易空前活跃11.“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①商鞅变法“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②汉高祖“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③宋太宗“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④明清“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2.《中国近代经济史》载:“(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业······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成分和性质的富农、经营地主经济,并出现了农牧垦殖公司等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这在本质上说明()A.农业开启近代化进程B.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C.农业不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D.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成为主流13.下列对下边中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1843年前后中国几种主要进口货物新旧税率(%)货物1843年前旧税率1843年后新税率棉纱13.385.56头等白洋布29.936.95二等白洋布32.536.95斜纹布14.925.56A.适应了英国对中国输出商品的要求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7-\nC.使中国失去了保护本国市场的能力D.便利了西方列强对中国原料的掠夺14.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最重要的历史作用便是增强了集权专制控制社会的能力,相应地减少了国民所能保留的自然权利,客观上为专制升级提供了物质条件。这说明()A.洋务运动使清朝专制统治达到顶峰B.洋务运动剥夺了民众的民主权利C.洋务运动改变了晚清的政治体制D.洋务运动是晚清加强专制集权的经济手段15.“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韧丝长,冠绝亚洲······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材料反映的主要思想是()A.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B.发展实业挽回国家利益C.创办实业解决民生疾苦D.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123456789101112131415选择题答案二、非选择题(共70分)1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繁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清政府严格限制国内商民出海贸易。如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海贸易后,规定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等省各海口的“商民人等有欲出洋贸易者,呈明地方官,登记姓名,取具保结,给发执照。将船身烙号刊名,令守口官牟查验,准其出入贸易”,但是只“许令乘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来行走”······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又规定:“沿海各省出洋商船,炮械军器概行禁止携带。”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也规定“禁丝觔贩卖出洋”。其他如火药、硝磺、铁器、大黄、绸缎、茶叶、书籍等商品也在限制之列。材料三-7-\n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残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对县以下治理的方式及特点。为什么说“小农们······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这折射出古代中国什么样的经济政策?(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清政府在限制海外贸易方面的举措及其带来的后果。(12分)(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否定或摧残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其影响。(5分)17.(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张謇于1903年5月东渡扶桑,受邀参观日本的第五次国内劝业博览会,即大阪博览会。)关于东游访日的动机,张謇曾明白无误地说过:“中国须振兴实业,其责任须在士大夫,因先事农桑,竭八年辩论抵持争进之力,仅成一海门蚕业。甲午后,乃有以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之思。经划纺厂,又五年而后著效,此时即拟东游考察······今年正月,徐积余自江宁寄日本领事天野君博览会请书来,乃决”。材料二-7-\n泊头火柴的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火柴厂建成头几年经营不错,但1916年为了抵制外货,在未加实验的情况下以本地土硝代替氯酸钾原料,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又恰逢地方恶势力落井下石,内外交困。为解困,公司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白聘三向远房表亲,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求救,一听说自己亲戚的公司不仅资金困难,还受到地方压制,冯国璋十分气愤,当即派了一个连的兵力护送4万元现洋赶赴泊镇支援。借着副总统的架势,火柴厂甚是红火了一段时间,以至于有的词典在解释泊镇条目时写道:“泊镇,地名,有著名火柴厂。”也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材料三八年抗战,留驻在沿海省份的荣家企业绝大多数都没能逃脱被摧残或被掠走的命运。“但荣家企业对于抗战胜利的贡献并不在于赚取了多少利润或是保留多少企业资产在名下,而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中国社科院研究近代工商业的以为研究员评价道,“那么一个大型民族企业集团决定留驻大陆,这种鼓舞不是能用利润和资产来衡量的。”(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8分)(2)据材料二指出,泊头火柴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它的创办有何历史贡献?(8分)(3)据材料三,分析不利于荣氏企业发展的因素。(4分)18.(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7-\n公营经济或称国营经济,古已有之。而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结束后,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又陆续办起了中国第一批及其生产的近代公营企业。到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开始推行苏式计划经济体制,成立资源委员会,对全国军事、国际关系、教育文化、财政经济等进行研究调查,以有效利用资源,做好战争准备,同时注意改善人民生活。抗战爆发后,资委会开始对汽油、煤炭等国防物资实行管制,还通过独资和与中央、地方单位及私人合办等方式,大力兴办厂矿。这与苏俄以及斯大林时期的通行做法是一样的。这些合资公营企业多采用股东董事会制度,以调和各方势力和利益;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以忠诚和精神鼓励为主导;企业具体管理方法有租客制、包工制、班组承包制、雇佣制、按时记工制等。其中租客制工人对租客的人身依附关系较强,包工制、班组承包制工人对包工头的依附较弱,而雇佣制。按时记工制的现代企业制度性质比较明显,工人人身自由。材料二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对于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材料三西方史学家认为,共产主义在东欧的消失、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日益转向市场经济,在实际上表明共产主义模式的普遍性的萎缩。(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和洋务派实行公营经济的目的。(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两国是如何解决“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问题的?(6分)(3)结合你对市场经济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认识,驳斥材料三中作者的观点。(13分。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7-\n参考答案12345678910CDADBAADAC1112131415DADDB31.(1)方式:利用宗族(宗法制)管理。(2分)特点:注重血缘关系。(2分)原因:小农是封建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2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2分)(2)举措:办理出洋手续严格;严格控制船只规模(或载重量);限制武器和部分日常商品出洋。(6分)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步落后于世界。(6分)(3)因素: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或供应后代求取功名。(3分)影响:阻碍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分)32.(1)主张:兴办实业;政府主导;教育与经济相辅相成;与外界沟通联系。(6分,任答三点即可)阶段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2分)(2)有利条件: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一站爆发,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6分)历史贡献: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2分)(3)不利因素:日本侵华(日本的经济掠夺);长期的战乱,缺乏稳定环境。(4分)33.(1)目的:中国古代是为了满足统治阶层奢侈生活的需求;洋务派为了富国强兵,维护清朝封建统治。(6分)(2)美国借鉴了计划经济,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3分)中国借鉴了市场经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分)(3)必要性: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制度的标准,而是实现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是以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是吸取苏东剧变教训的必然结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和自身发展的要求。(9分)结果: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蓬勃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2分)结论:中国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社会主义模式的萎缩。(2分)-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