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历史查漏补缺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历史查漏补缺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年海淀区历史查漏补缺题第Ⅰ卷1.下列关于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封对象是天子的同姓亲族B.分封制扩大了周文化的影响C.分封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矛盾D.分封制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本题考察内容:分封制的内容及影响。2.1989年冬,江西省新干县大洋洲商代遗存中出土了犁、插、耒、耜、镰、铲、锛等制作精良的青铜农具,这说明A.青铜农具已经取代木石制农具B.日用青铜农具有向南方传播的趋势C.南方地区的农业得到了开发D.商代青铜文明的发达和传播本题考察内容: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3.春秋战国时期的商业活动比较发达。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商业活动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了许多以工商业著称的乡村集镇B.在政治中心基础上形成商业中心C.各国币制不统一不利于商业发展D.一些诸侯国采取抑制商业发展的政策本题考察内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4.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提出了各种治国主张,下列观点属于儒家政治理想的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为勇者尽之于军。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本题考察内容:中国古代思想主张5.虎符是古代调兵的信物,在秦时多有发现.如阳陵虎符(右图)中有“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等错金文字,十分精美。由此可以推断A.当时的将领与君主相互制约B.君主对军队的控制十分严格C.贵族与君主联合执掌军权D.统兵权与调兵权有效分离本题考察内容:中国古代的政治的发展6.中医学博大精深,医学理论、施治思想和药物总结十分丰富,其中系统阐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理论和辩证施治原则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B.《神农本草经》C.《伤寒杂病论》D.《本草纲目》本题考察内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7.晚清时期,龚自珍建议朝廷在新疆设立行省,全国各省应迁徙人口到新疆,只有两省不用迁徙。一是浙江,龚自珍认为浙江人孱弱;另一省商人富甲天下,这一省是A.云南B.四川C.陕西D.山西本题考察内容:中国古代经济8.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是古代历史重大的改革,他们的改革的共同作用是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②政治制度为后世沿用③削弱贵族依靠血缘垄断政权的特权④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荣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9-本题考察内容:比较思维,中外历史综合需要加强训练.9.18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驶往中国的船舶装载的物品通常90%是黄金白银,有时甚至高达98%,只有10%的装载物是各种货物,这种现象说明A.中国成为英国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中国是英国主要的对外贸易顺差国C.工业革命前西方对中国没有经济优势D.自然经济基本隔绝了外国商品的输入本题考察内容:18世纪的中外经济各自的优势与发展趋势。大分流即将到来前的东西方经济概况需要明确。10.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爆发背景之一是外国商品倾销②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点③客观上促进了洋务运动的发生④《资政新篇》启发了维新变法运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1.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②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革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打击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势力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10—11题考察内容:太平天国运动。近代两次农民革命比较。12.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B.“采西学,制洋器”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D.“敢以帝制自卫者,天下共击之”13.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是①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②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③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④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12—13题考察内容:通过12题可以梳理近代前期思想及救国主张的发展变化,通过13题可以梳理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个阶段。14.“新思潮的精神是一种评判的态度。新思潮的手段是研究问题和输入学理。……新思潮对旧文化的态度,在积极一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的一面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做整理的工夫。新思潮的唯一目的是什么?是再造文明。”体现此新思潮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15.民族主义、公众舆论和群众游行是近代革命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先体现了此三种形式的革命运动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16.共产党组织的变化反映了共产党的发展状况,下表反映了1934年到1936年共产党发展情况。对下表解释正确的是()(单位:千人)年份党员正规军共产党控制地区人口中国人口(大陆)1934300350900055200019363050600553000A.党员人数的下降是因为国民党清党的结果B.正规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造成部队减员-19-C.共产党控制地区人口减少是因为反围剿失利根据地丢失D.日本侵华造成中共党员、正规军和控制地区人口减少文物见证了历史。右图部队编号的出现,说明A.中共党员积极参加国民革命战争B.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开始C.国共合作共同抗击日本的军事侵略D.解放战争爆发国民党扩充军事编制军歌凝聚力量,鼓舞战士奋勇杀敌。一首军歌中唱道:“铁流两万五千里,指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  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该军歌的名称是A.《国民革命军军歌》B.《新四军军歌》C.《八路军军歌》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17.毛泽东在延安杨家岭接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时谈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的格局和中国当时的战局时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看起来,反动派的样子是可怕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属于反动派,而是属于人民。”毛泽东发表这一谈话的背景是A.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B.抗战结束,毛泽东赴重庆参加谈判C.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D.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准备抗美援朝14—17题考察内容:中国近代史内容的考察以前多侧重于宏观,大框架的线索梳理,细节照顾不够,补充几道题考查细节,复习时要注重细节的把握。18.“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名洋灯,火锅名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上,洋呼洋呼?盖洋洋呼!”。这一材料表明当时A.欧风美雨开始影响中国B.崇洋媚外引发人们的好奇心理C.国人衣食住行全盘西化D.西化影响的加深引发人们担忧19.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对中国文化产生极大的影响。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轮船招商局成立引发外国轮船公司不安②唐胥铁路的火车开始运输开平煤矿的原煤③北京丰泰照相馆开拍电影《定军山》④政府命令警察督查民众的“剪辫”行为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③④18—19题考察内容:近代文化的成就容易忽略,补充两题提示:一要弄清基础知识的要点,二要理解知识之间联系,比如文化与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之间的联系。文化科技现象不能孤立记忆。20.1949年,新中国建立,美国不承认新中国政权,中美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对抗;1971年,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下列各组政策或口号与上述“开始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时间分别相符的是A.“求同存异”“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B.“一边倒”“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C.“另起炉灶”“反对苏联霸权主义”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断交、废约、撤军”21.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不但经受住考验,而且发展成具有广泛影响的世界性大国。这一时期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重大成就和政策有①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④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9-20—21题考察内容:外交虽然12年已考,但较偏,今年重大外交问题尚要准备。鉴于改革开放后中国发挥大国外交作用已考,补充20、21题。22.右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这次会议之所以值得纪念是因为会议()A.确定了党的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B.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政治基础C.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形成了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基本制度23.建国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历经曲折。20世纪50年代城市数量增长较快,60年代前期我国城市数量减少,60年代中后期和70年代城市发展处于停滞、徘徊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①西方国家的孤立和封锁②经济建设盲目冒进的后果③长时间社会动荡的影响④国家对工业建设重视不足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24.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历程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和深化。下列理论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②“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22—24题考察内容:国史部分政治经济问题仍为复习重点,具体要注意知识之间的联系,25.历史上,财产曾经是参政和分享政治权力的基础。下列改革中明确体现了这一特点的改革是A.梭伦改革B.商鞅变法C.明治维新D.戊戌变法26.民主的实现依靠制度的保证。构成古代希腊民主制度的基础是A.长老会议定期召开B.创立五百人议事会C.陶片放逐法的施行D.官职向公民开放27.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是:①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②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③公民需要提高文化素养;④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8.希腊被罗马征服以后,适合于该地区的法律应该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25—28题考察内容:古代世界史的内容,智者学派为漏点,现补充完毕,其他题供参考。29.下列关于“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的叙述和其所对应的历史时期,不正确的是选项叙述历史时期A从自然哲学走向人文哲学古代希腊B以神为本转为以人为本文艺复兴C从简化宗教仪式到取消宗教仪式宗教改革D从自然法则走向道德法则启蒙运动30.关于美国《独立宣言》和法国《人权宣言》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有①《人权宣言》影响了《独立宣言》的制定②《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反对政府专制推动了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④都维护了民众的基本权利-19-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1.拿破仑加冕称帝时说:“我是做一个加冕的华盛顿”。拿破仑与华盛顿的共同点有①都是通过选民普选而上台执政②都领导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战争③都为战胜封建专制做出贡献④都维护了资产阶级政治成果A.②④B.②③C.③④D.①④29—31题考察内容:综合比较思维为学生的弱点,29题注重综合,30--31题注重比较,但都建立在知识准确把握基础上。32.美国现今两党政治的格局初步形成于A.独立战争期间B.1787制宪会议期间C.工业革命期间D.垄断资本主义初期33.文物是历史的遗产。据报道法国皮诺家族将在今年下半年向中国捐赠两尊圆明园的鼠首、兔首两件文物。圆明园被焚毁时法国的当时的政府是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B.法兰西第一帝国C.法兰西第二共和国D.法兰西第二帝国34.唯物史观是分析历史问题的重要史观,首次系统阐述这一史观的著作是A.《神圣家族》       B.《英国工人阶级状况》C.《德意志意识形态》   D.《德法年鉴》35.1866年,在第一国际的组织下,伦敦工人举行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要求缩短工时、提高工资、扩大选举权。英国政府迫于压力,同意了选举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举资格,增加了选民总数。由此可见A.工人运动被资产阶级利用B.工人阶级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实现解放C.工人运动推动了英国的民主进程D.工人运动还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32—35题考察内容:知识细节把握,32题美国政治,33题法国政局,34—35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36.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25亿,1700年为7.1亿,1800年突破9亿。以下关于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①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世界贸易的增长②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品种的重新分布③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④工业革命带来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7.亚当·斯密认为:“政府的全部管理艺术就在于人和物自由,政府只保卫国家,建立公共工程和公共事业,在其他方面应无为而治。”对这段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主张在经济上自由放任B.为反封建奠定了理论基础C.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影响D.促进了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36—37题考察内容:理解材料与调动知识,36题调动知识,分清现象与原因的关系,不是前面的现象都是后面事件的原因。37题理解材料,注意答题技巧——斯密。3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是A.新兴工业部门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B.为了消除由竞争引发的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一定程度上推行计划经济D.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发生了改变39.20世纪30年代,美国修建田纳西水利工程,苏联修建第聂伯河水电站,两大水利工程在防洪、航运、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美苏两大水利工程得以建立的共同原因是A.国内拥有大量剩余物资B.国家投资进行工程建设C.拥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D.计划经济发挥重要作用40.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经济政策,国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使社会上“弱势群体”-19-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的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政策源于:A.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社会化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C.二战后的国民经济非军事化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38—40题考察内容:补充一些世界史经济部分的内容,侧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整合。41.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使用的能源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这一伟大变化的自然科学基础是A.牛顿的三大定律B.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C.量子论和相对论D.道尔顿的科学原子论42.某一思想家在从技艺进步的角度论证今人优于古人时说道,唯有自由政治才是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唯一适宜摇篮。此人生活在A.15世纪的意大利B.16世纪的德国C.17世纪的中国D.18世纪的英国41—42题考察内容:补充近代自然科学的有关内容,这是本学期几次模拟考试均未涉及的部分。43.二战后,西欧国家可以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借鉴的经验有①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 ②奉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③金融货币制度化体系化④通过立法维护劳工权利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4.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43—44题考察内容:罗斯福新政是历年考试重点,补充两道题。45.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部著作,其共同的作用是A.有利于政府调节与企业的关系B.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理论基础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蓬勃开展D.有利于西方政府消除经济危机46.某班就《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得出了以下结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一项应该是:A.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是全球化的推动者B.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D.经济全球化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贫富差距45—46题考察内容:研究方法是一个幌子,怎么样教会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补充两道题。47.在苏联的历史上,曾经有过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与美国的差距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大幅度提高;但苏联四处扩张势力,并把大量资源花费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而国内的经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逐渐暴露出了危机。“这一时期”执政的是-19-A.斯大林B.赫鲁晓夫C.勃列日涅夫D.戈尔巴乔夫48.20世纪60、70年代,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C.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D.苏联综合国力的不断衰落49.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动荡并存。下列各项中严重干扰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①霸权主义横行②南北差距加大③地区冲突不断④恐怖主义抬头A.①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7—49题考察内容:战后世界史内容很重要,苏联改革考察较少,补充几道试题。50.根据17~20世纪自然科学与科技成果统计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17世纪18世纪19世纪20世纪上半期20世纪50~80年代成果数量106项756项546项961项2000多项重大成果牛顿运动三定律瓦特改良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莱特兄弟的飞机电脑、网络①科技发展史上美国创新能力始终领先于英国②科技成果都直接运用到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③20世纪下半期的成果数量有超过前300多年总和的趋势④科技创新推动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0题考察内容:近代世界科技成就,本部分内容多侧重记忆,文化部分要适当督促学生复习。【选择题参考答案】1.B2.D3.A4.C5.B6.C7.D8.C9.C10.A11.C12.C13.D14.D15.C16.C17.C18.D19.A20.C21.C22.B23.D24.D25.A26.B27.D28.C29.C30.B31.A32.C33.D34.C35.C36.B37.A38.A39.B40.B41.B42.D43.D44.C45.A46.D47.C48.D49.D50.D第Ⅱ卷51.商业的发展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商业与思想观念】明朝时“去农而改业工商者,三倍于前矣。”尤其是富商最多的安徽徽州地区,更是“出贾既多,土田不重,商贾虽余资,多不置田业”。徽商把理欲相通引申到士商关系的解释中,提出了贾儒相通的观念……徽州民间有所谓“左贾右儒”的说法,明朝以左为上,右为下,这说明在徽州人的心目中,甚至把贾放到了比儒更重要的位置上。在明代徽州,经商被看成是“第一等生业”,是他们谋生的首选。随着这股重商风潮的涌现,许多的官宦之家也开始从事商业,据明于慎行《谷山笔崖》中记载:江南一带的人靠纺织为业,即士大夫家,多以纺织求利。黄省曾《吴风录》中也说“吴中缙绅士夫,多以货殖为急。”-19-——叶莼《重商思潮和崇官心理的变奏》(1).从思想观念演变的角度对以上材料进行解读。参考答案:明朝时,许多地区的民众一改“重农抑商”,“农本商末”的传统观念,重视商业发展,将经营商业置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些地区甚至将商人的地位提高到最重要的位置。这些观念的变化,改变了传统鄙视商人的做法,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此观念的形成与明代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在社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密切相关。(2).【商业与对外开放】商业发展一个重要方面表现为对外交往的扩大。近代以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步对外开放。根据所学结合下图分析19世纪末期和20世纪末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异同。图一:19世纪末期中国通商口岸开放示意图图二:20世纪末期中国对外开放示意图参考答案:同:开放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加强了世界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异:前者被迫开放,以西方国家利益为核心,造成了国家主权的丧失。后者为发展经济主动开放,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经济实力。(3).【商业与经济理论】不同时期的经济理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同作用,根据所学完成下表(表格中楷书字体为参考答案,为学生需要完成的表格内容)经济理论流行时期基本主张主要影响重商主义16至18世纪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禁止金银输出,增加金银输入;要得到这种财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发展对外贸易垄断;通过高关税率及其它贸易限制来保护国内市场;并利用殖民地为母国的制造业提供原料和市场。推动了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加了欧洲的财富或原始积累,开拓了市场,增强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自由主义18--19世纪它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它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它适应了工业资产阶级发展经济的需求,也有利于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凯恩斯主义20世纪40年代—60年代-19-主张加强对国家的经济干预,采取措施增加公共开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造成了二战后的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削弱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新自由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后强调自由市场的机制,主张减少对于商业行为和财产权的管制。支持通过国际组织和条约(如世界贸易组织和世界银行)对他国施加多边的政治压力。支持私有化,反对由国家主导的直接干预和生产。有利于消除福利国家的弊端,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推动经济的发展。(4)【商业与社会发展进步】飞钱坊市制度交子丝绸之路洋务运动经济特区三角贸易工业革命欧元布雷顿森林体系北美自由贸易区WTO阅读上表,从“商业与社会发展进步”的某个侧面,选出3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运用4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简要阐释。(10分)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参考答案】主题的提炼可以选择多元角度如地域划分,阶段划分,内容可以从商业要素如货币角度,组织角度,制度角度等提炼主题。所学关键词应与主题保持逻辑上的一致性。示例:货币推动商业贸易的发展关键词:飞钱、交子、欧元添加的关键词:秦半两钱简要阐释:中国古代,秦朝统一中国,秦半量钱的使用,统一了货币,有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唐代商业发展,出现了飞钱,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发展的基础上推行纸币——交子,方便了商品交换。西方欧洲联盟成立之后,经济联系密切,欧元发行,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了欧盟的经济实力。52.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相应时代的政治局势和政治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回答以下问题。中国古代政府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管子·治国》)①[商贾]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无)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书·食货志》)②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生之者其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③④产何得不蹶。(《汉书·食货志》)舍农桑,趋商贾……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⑤⑥则国危矣。(《潜夫论》)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生产力水平低,是中国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材料中划线部分选出三项能体现这一原因的叙述。(写出相应的序号。)-19-(2)从材料中可以分析出古代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还有哪些原因?在近代历史上,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3)举出晚清时期不平等条约的三类条款,分别说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如列出三类以上的条款,阅卷时只取前三个)不平等条约条款影响例战争赔款加重人民负担,造成中国财政状况恶化和发展资金流失l23(4)图反映了德意志政治格局的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与德意志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参考答案(1)③④⑤(2)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避免大商人于预政治;抑制商人的土地兼并;农民失去土地会导致社会不稳定。(3)不平等条约条款影响l开放通商口岸便利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变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2协定关税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影响中国财政收入,便利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3片面最惠国待遇中国丧失对外贸易自主权,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处于不平等地位,便利列强共同掠夺中国。-19-4资本输出便利列强掠夺中国的原料和廉价劳动力,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控制中国经济命脉。(4)从分裂走向统一。分裂不利于德意志经济发展,缺乏统一国内市场,不利于国际竞争。经济发展推动统一。统一的有利影响:开辟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居世界第二位。53.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某校的学生社团组织同学进行以“国家实力和对国际经济的影响”为主题的讨论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讨论问题一:古代中国和周边世界的贸易关系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归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依据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1)依据材料分析,“朝贡贸易”有什么特点?对中国的影响如何?讨论问题二:近代中国和国际贸易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第一是鸦片,第二是纺织品。1885年以后,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过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商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货值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第一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量日减。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对外贸易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依据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2)晚清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发生了什么变化?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讨论问题三:国家实力与世界经济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作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奠基,各国不同的实力决定了它们在这一体系中的不同地位。经过二次大战,各国的国力状况是:(3)完成下列表格讨论问题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宗旨和作用是:稳定国际汇率,使国际货币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正常运转。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进行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客观上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但是,该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依赖美元的特权地位,增发美元代替黄金,作为输出资本,购买外国货物、企业以及支付海外驻军的庞大费用。于是黄金大批流入美国,加强了美国称霸世界的实力。(4)依据以上材料,对布雷顿森林体系进行评价。积极作用:消极影响:对该体系变化的展望:参考答案(1)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对贡使的货物给予高额回报。影响: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如学生回答“以政治目的为主”亦可。)(2)变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产品(茶叶)出口减少。原因:通商口岸数量不断增加,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国外竞争的加剧。(3)(4)积极作用:稳定战后世界经济秩序,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展望:(从多极化趋势或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角度回答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54.(34分)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回答以下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指细密的渔网)不入洿池(深池,池塘),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王道(安定富足的理想社会)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阅读以上材料请回答,孟子这一主张是否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什么?社会契约思想的比较(2)结合材料分析,洛克对霍布斯的社会契约思想有哪些继承和发展?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19-(3)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中国大门,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试分析这种情况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什么破坏?客观上带来哪些机遇?(4)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丰富的思想内涵构建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理论。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完成下表。参考答案(1)有利于发展。孟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保护自然资源,以达到社会的富裕和安定。(2)继承:国家权力来自于人民的授权。发展:霍布斯认为人民不能反抗国家政权;洛克认为人民有权反抗暴政。影响:有利于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保证。(3)破坏:沦为原料产地和产品倾销市场,加剧了贫困和落后。机遇:带来了近代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4)。55.教育的内容随时代变迁而各具特点,但对社会进步均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6分)中国古代的统治者历来重视教育。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汉书·董仲舒传》⑴分析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董仲舒推崇教化的主要措施及目的。(8分)参考答案主要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兴办太学,打破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陈规;(2分)在全国各郡县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分)目的:通过提高民众素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俗,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思想上的大一统。(2分)-19-伦敦大学成立于1828年。与传统的牛津和剑桥大学相比,有诸多创新之举。它是英国最早给与女性与男性同等教育权利的高等学府。招生不分教派,神学被排斥在课程之外。学费低廉,一年仅需25~30英镑,只相当于牛津和剑桥的1/10,是一所以中产阶级为对象的大学。教学语言是英语而非拉丁语,课程设置以实用而非以古典为导向,学科设置广泛且强调学以致用。⑵结合所学概括伦敦大学建校的时代背景,并根据材料分析伦敦大学不断创新的原因。(10分)参考答案时代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城市化速度加快,资产阶级力量壮大。(4分)创新原因:英国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教育的普及;(2分)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自然科学不断发展,使神学被逐步排斥,要求教育侧重科学性,实用性;(2分)英国开拓世界市场,通过发扬英语传播本民族文化。(2分)迈向近代化的过程中,清政府曾试图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1903年—1906年,在京师大学堂设立进士馆,通过融入西学对即将入仕的新进士进行再教育,并提供机会赴日游学,在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进士馆学科程度及每星期教授时刻表(第二学年)学科程度(内容)每星期钟点史学泰西近时政治史日本明治变法史2地理外国地理2格致化学大要2法学商法各国刑法各国诉讼法警察学监狱学5交涉国事交涉民事交涉3理财银行论货币论公债论统计学3商政商业理财学商事规则附海陆运输及邮政电信规则3兵政军制学附海军陆军学校制度战术学4合计24注:以上各科目外,尚有东文、西文、算学及体操,均作为随意科目,愿习与否均听其便。⑶根据材料概括进士馆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此设置课程的背景(12分)特点:介绍西方政治制度(2分)和外交、法律、经济,(2分)设置自然科学学科。(2分)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分)迫于形势,清政府实行“新政”,(2分)西方思想的传入。(2分)-19-⑷上表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状况。教育发展与国家的推动密不可分。分析图表中所体现的信息并分析其原因。(8分)信息:建国后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文盲总数和成人文盲率均呈下降趋势。(2分)原因:(6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推动国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革开放后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推动教育改革。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每点2分,总分不超过6分)56.某班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世界历史发展模式的研究性学习。探究一:中国的传统中国发展模式的价值内核,源于延续几千年的政治传统。这种传统达到西方难以企及的历史高度:一是历史上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非欧洲那样由封建领主或教会掌握;二是高度的行政管理体制,官员由公正、普遍的考试制度选拔,而非西方或中东那样由世袭或门第操纵;三是政治对人民负责,体现“民本主义”。——俞邃《关于“中国模式”之我见》⑴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政治传统的特点。参考答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科举制;民本思想(民贵君轻)。探究二:西方模式就制度而言,在近代发展中,有两种不同的复杂组织特别重要——民族国家及系统化的资本主义生产……从由这两种伟大的转变所导致的生活方式而言,近代是一项西方的工程吗?对此问题,直截了当的答案一定是“Yes”。——吉登斯《现代化的结果》⑵依据材料,以英国为例,说明西方近代化的进程。参考答案15世纪(都铎王朝时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王权强大。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君主立宪制确立。-19-19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探究三:苏联模式苏联经济减速的一个原因是,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的供应不断减少,这与斯大林时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在斯大林时期人力和自然资源都可以大量获得。另一个原因是经济规模日渐扩大,其内容日趋复杂,这使中央计划一切的做法变得日益困难也愈来愈无效。不过也许苏联减速的主要原因还在政治方面的——苏联的工人、技师和科学家不愿意只是执行来自上面的命令,而不在决策过程中起作用。——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⑶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苏联模式的特点。单一公有制,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大量需求。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指令性调控经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探究四:开放中国:改革的30年记忆1978年大事记1992年大事记2022年大事记3月18日-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京召开。邓小平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月18-2月21日,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3月,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着重关注解决民生问题,提出破解民生难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4月,国务院要求进行股份制企业试点工作。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眯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12月18-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0月12-18日,中共十四大在京召开。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月15-21日,中共十七大在京召开。大会主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依据经济观察报编著《开放中国》改编阅读上述材料,请分别给1978年、1992年、2022年大事记赋予一个主题。(8分)1978年;思想解放,工作重心转移,开始实行改革开放。(3分)1992年: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3分)2022年:重视民生问题。(2分)57. 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化,不但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也影响着普通人的生活。结合所学回答问题。(20分)-19-图一图二(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图一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的特点。依据所学分析图一格局的形成过程。(6分)(2)判断图二反映的历史时期。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处历史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8分)(3)结合三则材料,以“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演变”为题写一篇短论。(8分)参考答案:(1)形成过程: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以苏联为首的华约,出现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4分)特点:东西方对峙,两极格局形成。(2分)(2)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两德统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8分)(3)短论角度一:国际关系变化概况。短论角度二:国际关系变化的原因。短论角度三:国际关系变化的影响,宏观影响为教材结论,微观影响为民众生活。短论角度四:未来期待与国际关系变化的实质及启示。(8分) 58.[2022佛山二模]36.(26分)妥协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被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一一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19-——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近代史上法德两国成为一对宿敌。然而,1958年,德国总理阿登纳却前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家中进行了一次私人会谈。会谈中,戴高乐向阿登纳说:德国是法国在欧洲唯一的伙伴。材料三: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从来不懂得妥协退让,即便是对内部的改良力量也压制打压,直到那些疥癣之疾发展成为心腹之患,逼得在朝与在野的双方兵戎相见。以至于有人说我们的历史上只有成功的改朝换代,却鲜有成功的改良鼎新,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拙于制度创新。一一卢伟《懂得妥协很重要》(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与古罗马是如何实践伊壁鸠鲁的主张的(4分)。近代欧美国家政治生活中继承妥协传统,请以17世纪晚期的英国和18世纪晚期的美国史实为例加以说明。(4分)。(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历史现象(2分)?这个现象的发展趋势如何(2分)?后来给世界政治格局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4分)。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史实说明(4分)。(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哪些启示?(4分)(1)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建立方式是民主改革(梭伦、克里斯提尼);民主运作的方式反映了各种力量的妥协。古罗马:《十二铜表法》是贵族和平民的妥协;罗马法的不断完善(或写万民法)就是各种力量调和的结果。(4分,希腊与罗马各2分,每个角度只要写出一点即给2分,如果列举具体史实,给1分,如写希腊的民主具体内容。)英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贵族与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妥协。(4分,英国与美国各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符合史实,同等给分)(2)法德和解(2分)。欧洲走和联合(2分)。冲击了两极格局(2分)。(3)观点:中国缺乏妥协传统;政治斗争中强势的一方打压改革力量,导致矛盾激化;中国不善于制度创新。(4分,写出两点给4分)赞同:国民大革命采用暴力革命形式:国共十年对峙;抗战期间国共虽有合作,但也充满斗争;抗战胜利后,内战全面爆发。(4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写出两点给4分)不赞同: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合作;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4分,只有态度没有论述不给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4)妥协是政治斗争常用的手段:妥协是走向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在国际事务中妥协也是实现利益的重要手段;要善于进行制度创新。59.[2022佛山二模]39.(26分)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类别主张君主立宪王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篇数1123材料二:2022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19-作了调查,统计如下:态度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30%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是一场灾祸16%其他14%材料三: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年份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194916‰20‰195817.24‰11.98‰1960负增长25.(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2分)结合1917—1991年苏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根据材料及上述问题,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4分)(1)《大公报》进行君主立宪问题的征文,说明清政府的控制放松了;民众参与程度比较高,说明参与政治的积极性高;获奖作品多为主张君主立宪的文章说明《大公报》倾向君主立宪政治;革命时期人们的政治主张有多样化倾向。(4分,答出两点给4分)(2)持肯定态度的明显高于持否定态度的,整体看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是基本肯定的(2分)。肯定因素: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俄罗斯民众的大国心理。(6分,答出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否定因素:未能注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程度不高;斯大林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导致苏联的解体。(6分,答出三点给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同等给分。)(3)变化:1949—1958年,自然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2分,只写出其中一个信息给1分)原因:新中国成立,结束了社会动乱局面,政局稳定;土地改革、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的提高(4分,写出两点给4分,言之有理,同等给分)。变化:1958—1960年增长率下降,死亡率上升。(2分,只写出其中一个信息给1分)原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左倾错误的出现,使经济遭到破坏。(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同等给分。)(4)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论从史出,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注意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史料的收集。(说明:广东佛山的两道题其命题角度和考察方法比较新颖,老师们可以参考使用。)-19-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