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注意事项:吉林省2022年上学期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高二历史11月月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方文化的融合)。据此,你认为第一次发生在下列哪一时期A.战国B.汉代C.隋唐D.明代4.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8/8\n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8分)1.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折射出不同的治国理念C.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D.孰优孰劣十分明显2.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具有地域特征,如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说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A.事异则备变B.仁民而爱物C.无为且齐物D.非乐且尚同3.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史学界认为,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从文化区域的角度,中国文化发生过三次历史性融合。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四民平等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5.元朝以前的列女传,可以说是优秀女性的集成。元朝以后就不同了:一是数量大增,《元史》收入了187个,《明史》则收入了308个;二是这些女性基本上都是所谓“贞、孝、节、烈”的典型。这主要反映了A.妇女地位的大幅提高B.妇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C.理学思想的广泛影响D.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更替6.李贽在民间讲学时,别的先生只收男孩,他偏偏要男女收在一起;别人都要求孩子走路要轻,说话莫大声,而李贽偏要他们蹦蹦跳跳翻跟斗,大声读书震天吼。这反映了李贽A.关注儿童天性B.注重因材施教C.反对传统教条D.强调经世致用8/8\n5.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东林党人顾宪成在无锡重修东林书院,撰写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并在此聚众讲学,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这种现象表明当时A.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B.反对空谈提倡经世致用影响广泛C.王阳明心学空谈玄说进一步传播D.政府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6.大学的校训不仅代表着一个大学的风格,也呈现出它的办学理念。哈弗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与真理为友。”关于它的认识正确的是A.重视古希腊哲学家人文理性的传统B.强调追求真理是普世最高原则C.哈佛大学继承了古希腊的教育理念D.二者是哈佛大学的杰出代表人物7.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用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他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在此表明的思想主张是A.因行称义B.宗教改革C.因信称义D.先知后行8.李白以仙人自诩,诗作往往飘飘欲仙,人称诗仙;杜甫的政治抱负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人称诗圣;王维的诗清冷幽邃,远离尘世,人称诗佛。这一文化现象表明当时A.对外交流频繁B.社会局面稳定C.文学形式丰富D.三教合一发展9.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B.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C.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D.基本取材于宫廷生活10.有学者在评价某一理论时指出,它是对旧理论进行全面的总结概括、分析考察的结果,它根植于旧理论,又不同于旧理论,正是因为有它自己独创的发现,才提出了新的时空观。该理论A.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C.系统地概括了宇宙运动的规律D.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11.英国牛津一户人家40年前只花几个先令,买下《物种起源》的第一版珍本。但这家人竟然不识好货,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才惊然发觉,原来这本书价值不菲。而这本书的“价值不菲”还体现在A.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成为欧洲启蒙运动批判专制统治的思想武器C.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D.为细胞学说的确立提供了科学依据12.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有利条件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5.王韬、郑观应和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之所以都被称为“维新派”,主要在于他们从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的探索,他们的思想主张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以下主张中最能够表明这一高度的一项是A.立宪法,开国会B.发展工业,振兴商业C.兴学校,废八股D.倡导变革,救亡图存8/8\n16.孙中山在天下为公的理念下,发展出自己的三民主义理论:民族、民权、民生,探索使中国由贫弱到富强的办法,但其民族主义具有局限性。主要是因为A.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B.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C.注重政党建设忽视民生问题D.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17.2022年9月12日,习近平同志参观香山纪念馆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著名论著,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和政策基础。材料中所说的“著名论著”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论联合政府》C.《论人民民主专政》D.《论十大关系》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追求按需分配的原则C.开拓和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D.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19.如图为2022年“中国航天日"(4月24日)宜传海报。该海报右上角数字“50”的上方还有一行文字.最有可能是A.科教兴国B.神州5号C.向科学进军D.东方红一号8/8\n20.1956年8月,遗传学座谈会在青岛召开。与会领导明确表示:全部摘掉过去强加给生物学家摩尔根遗传学理论的各种政治帽子。该座谈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第II卷(非选择题)8/8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B.“双百”方针的提出C.“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D.“左”倾思想的根除21.韦勒克总结为:“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席勒曾这样评论:“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以(真)实。”下列作品属于他们共同评价的流派的是A.《人间喜剧》B.《复活》C.《红与黑》D.《悲惨世界》22.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A.夸张和浪漫主义的情怀B.反传统和追求正义的精神C.批判现实主义精神D.对人文主义和理性的追求23.某一流派认为,个人无法改变世界,因此作品表现出题废、玩世不恭的倾向,着力表现“诚实的意识”,他们肯定美好的东西存在,但不愿用那种极为善良又简单的眼光认识世界,社会的不完美和恶势力的存在,给人类带来灾难,因而强调从“着魔状态下清醒过来”,更强调“认识你自己”。下列作品与该流派一致的是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C.《老人与海》D.《等待戈多》24.“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美国文化以电影、时装、摇滚音乐这类商业形式牢固占领欧洲市场时,许多欧洲人不安地要求:欧洲应当有一个简明有力的自我概念。法国在反对美国文化影响方面特别积极……他们认为自己是在为欧洲的价值和传统而战……”。欧洲特别是法国对美国文化的反应实质上反映出A.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B.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世界政治冲突的不断加剧D.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在激化25.8/8\n“”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是抗战初期中日两国间第一次大规模会战。1937年12月沦陷,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赢得自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21.明清时期,一些地方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其中,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是“”和晋商。22.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为基础、以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三、材料分析题(共42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5分)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明清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清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9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一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清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8/8\n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明前期中国的科技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并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5分)(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4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38年,米开朗基罗在罗马谈意大利艺术。“对智者来说,与神同在、融为一体是最高的完美,也是最难达到的。好的绘画只是再现神的完美,提醒观众注意:这是神的绘画。”文艺复兴初期著名荷兰画家赫罗尼姆·博许,其画作常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而画入现实生活情景,反映出当时的灵肉两元论,如作品《浪子》,回顾自己过去的放荡生活,然后转向耶稣,靠耶稣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得到拯救,这是全画的中心。——摘编自(荷兰)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材料二“启蒙”,就是开启智慧,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摆脱教会散布的迷信和偏见,从而为争取自由和平等去斗争。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则是伏尔泰。他的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所以,后来的人曾这样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伏尔泰又被誉为被压迫者的保护人。——摘编自申海田《世界上下五千年—近代卷》(1)8/8\n根据材料,概括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4分)(1)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的理由。(4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前期欧洲主流思想的发展变化。(4分)四、论述题21.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追求和梦想,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始终以古今中西问题为主线,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戊戌时期的维新、辛亥时期的共和,再到五四思想解放大潮,说到底都是在试图解决中西文化的融合创新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摘编自李喜所《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材料二在如何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路径问题上,19世纪末中国的一些知识分子认为,“现代化是可望和必要的,本土的文化与现代化不相容,必须抛弃或废除;为了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社会必须完全西方化”。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要坚持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特点。(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现代化之路”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9分)8/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