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吉林省四校协作体2022-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共25题)1、 “昔者文王之治岐也,耕者九一,仕者世禄”,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其所有制形式为A.集体所有B.土地国有C.地主所有D.小农所有2、《国语•晋语》载“公食贡,大夫食邑, 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对“工商食官”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经营②手工业者和商人隶属于官府③其劳动产品直接提供给贵族和官府使用④官府的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工商业。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3、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D.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4、美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指出,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全球白银基本流向为“美洲→欧洲→中国→欧洲。”对此理解正确的①新航路开辟后,西、葡两国通过对美洲的殖民掠夺,获取大量白银运回欧洲②新航路的开辟圆了欧洲人的寻金梦③由于长期以来欧洲对瓷器、香料、茶叶等中国商品的大量需求,导致白银大量流向中国④19世纪初期以后,欧洲人通过鸦片走私,达到了白银从中国回流的目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5、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所以“短暂”的内在因素包括①君主专制的压制②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③工业结构不合理④列强卷土重来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6、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不少民族企业在内地创办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本国封建势力压迫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C.香港的政策自由 D.民族工业寻求靠山7、19世纪70年代前后,中国出现的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包括①上海发昌机器厂②广东继昌隆缫丝厂③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④江南制造总局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8.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记载:“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上述材料描述的水利工程是A.郑国渠B.都江堰C.漕渠D.白渠9.《喻世明言》中有一句谚语:“一品官,二品贾”。《二刻拍案惊奇》中记载:“徽州风俗以商贾为第一等生,科第反在次者。”这两则材料反映的是A.汉朝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商品经济发展C.徽商活动遍布全国各地D.商人地位不断提高10.16世纪初,意大利的威尼斯商人到东地中海组织货源,但发现已经没有什么香料了,而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却成为东方商品的仓库。葡萄牙在印度购买一公担胡椒不到3杜卡特,在里斯本却以40杜卡特出售,下列对此表述正确的是()①葡萄牙人已经找到通往东方的航路②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③促进了西、葡两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西、葡的封建主获取了暴利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有()①打电话拜年②乘公共汽车上班③坐飞机旅游④网上炒股7\n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民族资本家范旭东在创办永利碱厂时,英国卜内门洋碱公司起初反对,后又要求合作,范旭东以“股东以享有中国国籍者为限”将卜内门公司拒于永利大门之外,打破了卜内门公司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这则材料不能说明()A、范旭东时个爱国资本家B、民族企业可以从根本上破除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C、民族工业的发展处境艰难D、民族工业与列强企业存在矛盾13、下面是“小脚老太跳起了迪斯科”图,其反映了()小脚老太跳迪斯科A、迪斯科最适合小脚老太活动B、农民物质生活的改善C、人们社交礼仪的变化D、人民文化生活的丰富14、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条件是①外商企业的刺激②西方工业革命的推动③洋务运动的诱导④封建政府的大力支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却没有出现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A.自然经济的抵制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16.1852年英国驻广州代办密切尔惊异地说:“经过和这么一个大国家开放贸易保护10年之久,并且双方都已废除了一切独占制度,而拥有如此庞大人口的中国,其消费我们的制造品竟不及荷兰的一半。也不及我们那人口稀少的北美或澳大利亚殖民地的一半,赶不上法国或巴西,赶不上我们自己,不在印度之上……这好像是一个奇怪的结局。”造成这种“奇怪结局”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商品价格昂贵B.中外消费观念不同C.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中国市场没有开放17.铁蛋的曾祖父铁锤是近代的一位民族资本家,由于更多外资企业在中国出现,他的企业发展受到很大影响。近代史前期外资企业大量外资涌入中国①是中国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②开始于《马关条约》签订后③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④是民族战争失败的结果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7\n18、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基本任务。……由于我们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到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下列对本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材料中提到的政策是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列宁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可能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19、20世纪20年代以来,苏俄率先实现了突破,开创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特殊的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的措施,在当时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B.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农业方面的共同点是国家享有优先获得农民所有农产品的权利C.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仍然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的束缚,仍属于修补性的变革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并不能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实践20.列宁说:“假如没有帝国主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一战是俄国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B.一战对革命的爆发起到催化剂的作用C.一战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建立D.一战使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行货币改革21.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个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B.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C.用牛力耕田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D.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22.右图漫画名为《参议院的老板们》,是美国画家约瑟夫•克普勒的作品。某班学生对此漫画的解读发生了争议,以下解读错误的是A.此图表现的是“蒸汽时代”的政治生活B.此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C.此图描绘了垄断组织控制国家政治生活的场景D.此图说明生产力的发展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上层建筑23.洋务运动“预自强而不强”的结局,从根本上说是因为7\nA.西方列强极力阻挠和破坏B.创办的近代企业生产技术落后C.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D.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不幸战败2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加剧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5.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原因在于A.“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者掀起了洋务运动。作为运动代表之一的李鸿章曾说:“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基于此种认识,李鸿章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等。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李鸿章认识到“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能强。”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等。李鸿章的所作所为,正代表了地主阶级进行工业化探索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材料二: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材料三:抗战期间,官僚集团凭借战时专卖制度,利用国家扶持民营企业的低息贷款,兼并民族资本,大发“国难财”7\n。1937年,宋子文趁人之危,以低于市场价格强行买走南洋烟草公司20万股的股票,从而控制这家最大的民族烟草公司。1940年成立的雍业实业公司,由宋氏家族控股,重点经营纺织业。它在两年内投资18家企业,遍布甘陕两省,拥有纱绽10.6万枚,占到战时后方纱绽总数的44.2%。在国统区的工业中心重庆,1943年的871家工厂,停产者达到270余家。请回答:(1)材料一中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所走过的独特发展道路”对中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2)材料二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材料三分析其成因。27..(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诗经》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材料二: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汉书.食货志》材料三: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吕氏春秋·上农》材料四: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贾谊《论积贮疏》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土地制度?据材料指出其所有制方面最突出的特征。⑵材料二反映古代土地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⑶材料三反映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种生产模式最早产生于何时?⑷据材料四分析,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28.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20分)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图1:鸦片战争前中国农村家庭纺织业7\n 图2:19世纪后期经营洋布的商铺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50016.7750190l—1911300560031510191—191960013000751625(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2)读材料二,分析1895——1900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3)简要概述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的影响。(4)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7\n28.(1)男耕女织,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外国商品倾销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家庭手工业纷纷破产,耕与织逐渐分离,从而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1895——1900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分解着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社会上兴起一股实业救国的热潮。1912——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建立的推动。“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或“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推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3)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救亡图存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4)战争、日本侵略、官僚资本压迫。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