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中、英文的姓名书写是不一样的,英语中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而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名之前。中国人姓名书写特点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个人观念淡薄2.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A.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3.仔细观察下面两幅不同时期的山东地图。左图到右图的变化主要说明这一时期山东地区A.受中央政府的控制加强  B.行政机构设置由繁到简C.在全国的政治地位提高D.中央集权政治空前强化4.皇帝主要通过奏事、朝议等形式控制整个国家机器的运转。秦朝参加朝议的官员不包括A.丞相  B.御史大夫  C.九卿    D.郡守5.秦至汉初,以功勋、能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官越来越注重品行;曹操“唯才是举”;北朝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个人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这反映出汉唐时期的选官制度  A.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日益深入B.以能力作为主要的选拔标准C.以考试作为主要的选拔形式D.不利于建设高素质官吏队伍6.钱穆指出:“-9-\n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一“制度”指的是  A.察举制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D.三省六部制7.有学者对《新唐书》列传中1443名官员的来源进行分析,据此绘制下表。入仕途径科举入仕胥吏出职等杂色入仕开国功臣与降归入仕门荫入仕入仕途径不详人数54034416292306比例37%24%11%7%21%这说明唐代 A.文官政治的特色明显B.门阀政治彻底被科举政治取代 C.选官具有一定开放性D.选官制度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8.在中国古代的一段时期内,福建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名称历经“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的变化,这一变化出现的朝代顺序是  A.秦朝—唐朝—明朝  B.宋朝—明朝—清朝  C.唐朝—元朝—清朝 D.唐朝—元朝—明朝9.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皇帝的权威逐渐被宦官分割  C.礼仪制度的日益规范D.内阁首辅在朝臣中权威下降10.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的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11.《清实录》中“国体”的涵义有此变迁: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国体”涵义转变的原因是A.社会矛盾的变迁 B.国家政权的更迭-9-\nC.西学东渐的影响D.近代外交观形成12.20世纪初,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租界”的滥觞出现于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及其附件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13.“妇女允许在军政机构中任职,设‘女馆’……采取措施帮助病残孤寡人;禁止吸食鸦片、裹足、蓄奴和嫖娼等。”对太平天国的这些举措理解最准确的是  A.表达了农民阶级诉求B.蕴含了民主共和的观念  C.体现了反封建的精神D.践行“师夷长技”主张14.“《资政新篇》的提出给太平天国运动立下了一块新界碑,这就是它已经明显地展示出这场战争已不同于以往的农民起义”。这是指《资政新篇》  A.反映了农民的利益和要求 B.体现出近代化的时代特征C.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新生机D.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新使命15.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城邦在市政广场上建母亲神的圣殿,将城邦所有的法律、法令、公民大会和500人议事会的决议,以及收支账目都存放于此,以供公民们查询。其目的在于A.增强公民参政意识  B.保障公民平等C.宣扬神权至上观念 D.维护贵族政治16.阿里斯托芬在喜剧《公民大会妇女》中虚构了一个故事:雅典的妇女们偷偷穿上了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把男性从城邦中驱逐出去。这主要反映了当时雅典  A.民主政治促进了戏剧艺术繁荣B.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C.男女地位不平等妇女无权参政D.直接民主政治下的权力滥用17.古罗马著名法学家西塞罗认为:“在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西塞罗意在表明  A.法律必须维护人民的利益 B.法律必须注重保护自然事物  C.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D.法律必须与民主政治相适应18.“随着商业和罗马帝国的发展,生活日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为了能够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万民法逐步取代了公民法。这主要是因为万民法  A.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自然法原则B.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专横特权-9-\n  C.较好地理顺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D.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19.正如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坎农所说:“贵族权力在1761年达到顶峰”,英国“从外观上看和原来别无二致,所有稀奇古怪的东西都被保留下来,但实际上它比原来更狭隘、更具有寡头性质。”材料可用来说明英国A.资产阶级革命的迫切性B.工业革命的必然性  C.成为殖民霸主的可能性      D.议会改革的必要性20.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英国下院出现了“党鞭”。这一职位的设置是为了加强政党内部沟通和纪律监督,以适应议会斗争。但凡重大问题,特别是两党分歧严重时,议会表决前,各党“党鞭”都会通报本党的立场,并要求本党议员按照党的指示投票。“党鞭”在英国出现A.加强了内阁的政治影响B.改变了议会至上的原则C.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D.消除了两党之间的矛盾21.“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联邦党人主张A.加强中央政府权力B.建立民主共和制度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D.维护南北统一局面22.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有权缔定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他有权提名,并于取得参议院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这主要体现了  A.自由原则B.民主原则  C.平等原则  D.制衡原则23.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由各邦代表共58人组成,表决时如有14票反对,即可否决议案,普鲁士拥有17名联邦议会代表”。这表明 A.联邦议会具有最高的立法权B.各邦享有绝对平等的权力 C.普鲁士在联邦具有特殊地位D.皇帝“统而不治”的地位24.法国1875年宪法是一份有宪法之名而无宪法体系的独特文献,君主派最为讨厌的“共和国”一词最终被塞进了宪法,共和派(特别是激进共和派)原本希望建立更能体现“民主”色彩的一院制议会,但最后还是确立了参、众两院制议会体制。这主要体现了A.当时各派的妥协B.当时各派不满意该宪法C.宪法的不稳定性D.当时法国政治环境复杂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共52分)-9-\n25.(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公开了诉讼程序、债务、家庭关系、财产继承等方面的规定。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法律统称为公民法,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古罗马时代,法律的范围非常狭小,法律只建立在限制极严的功利基础之上,其作用在于维持社会生活现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国家,只是各家族的联合体,家族内部事务的处置,国家不得干涉,有严格之家法,而无有力之国法。公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赛尔苏斯指出:“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意思是合乎善与正义的法律才合乎平允的标准。这一观念源于自然法,由于其与天主教观念吻合,又受到宗教势力的推动,因此足以推翻前说。从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法更为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以自然法观念为指导,认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某些基本权利。在帝国时期,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各个领域,规范了行政行为,调节了大量商业纠纷和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罗马帝国灭亡后,对罗马法的研究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两度掀起热潮。罗马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摘编自陈朝壁《罗马法原理》等材料二 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出土于一名叫做“喜”的秦朝低级法律官员的墓葬,记载了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的法律资料,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封诊式》《编年记》《语书》《为吏之道》、甲种与乙种、《日书》等十种。“田律”主要涉及农田管理、农业耕种、粮食处理等方面的法规,其中一条大意为:春天二月以后,不可砍伐山中的树木,不可在河流中筑坝阻挡河流。《封诊式》是关于查封与勘验程序的书籍,大部分内容以案例为主,有审讯犯人、抓捕、自首、惩办、勘验等内容。《法律答问》是通过问答的方式解决司法中的难题,有的直接给予司法处理的答案或结果,其中一些法律形式影响后世法律的制定。——摘编自姚远《云梦秦简中的秦代法制》等材料三 英国是一个法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中世纪的英国,国王和贵族之间维系着一种双向契约关系。中世纪后期,英王不断加强王权,危害到贵族们的封建权益。13世纪初,贵族集团发起了反对英王约翰的武装起义,并迫使英王签署《大宪章》。《大宪章》共63条,其中,第12、14条:除传统封建捐税外,任何赋税必须经“全国公意许可”,为取得全国公意许可,需召开大会议;第30条:未经自由民同意,任何郡长或执行吏都不得擅取其车马作为运输之用;第61条:贵族须推选出25位代表,监督《大宪章》的落实;第63条:教会应享有自由,英国臣民及其子孙后代充分而全然享受《大宪章》所述各项自由、权利与特权。-9-\n——摘编自程汉大《<大宪章>与英国宪法的起源》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马人法律观念的变化,并指出导致其变化的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对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法律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法律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法律在当时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大宪章》的特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26.(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中国古代,由于国家幅员辽阔,各级官吏滥用权力、贪污腐化的空间较大。为维护皇权,历朝君主都非常重视专门监察机构的设置和运作,试图通过监察官员的纠察和弹劾,防止并打击官吏的贪腐和不法行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先秦,形成于秦汉,至隋唐而稳固,宋元明清日臻完备。秦朝设置听命于皇帝的御史大夫作为纠察百官的最高监察官员。唐代监察制度更为完备,中央监察机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御史台系统,负责监察百官之违法与失职行为;另一部分是言谏系统,负责直接告发官员的违法、失职或者腐败行为。自秦汉历唐宋至明清,御史由所属机构多变动、仍身兼他任的监察官,发展为机构完全直属皇帝、专司监察的官员,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部门长官的指令,行使监察权也不受其干预,御史弹劾、谏官言事常可以不经过本部门长官而直接上奏皇帝。明清两朝最终实现中央监察机构与地方监察机构的统一。汉御史的俸禄品级皆六百石,隋唐御史都在六品至八品之间,明代御史和给事中均为七品,清代提高到五品。监察官员的选任有品质、年限、出身等诸多要求。御史制度是上对下的监察纠禁,谏官制度是下对上的匡正建议,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起着巩固封建统治的作用。——摘编自朱福惠《国家监察体制之宪法史观察》等材料二 按照分权制衡理论,美国对行政权进行监督制约的主要机构是议会与司法机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的发展,对行政权的监督制约正逐步演进为民众的民主监督,借助互联网和报纸、电视等传媒,通过社会舆论对行政机关施加压力。近年来,美国行政机关还逐步加强了自身的内部监督制-9-\n约,如建立行政决策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政府情报信息披露制度等。1978年的《监察长法》规定,监察长及其办公室是负责审计和刑事调查的独立部门;法律规定各部委的监察长都由总统直接任命,并须经参议院同意;监察长有权查阅所在部门的所有记录、报告、文件等资料,任何人都不得阻止其审计和调查;监察长可向国会报告任何事项而不受所在部门或有关机构限制。1978年,根据《政府道德法》设立了政府道德署,直接向总统和国会负责,地位独立,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行政部门雇员道德行为规范;审核和批准各行政部门制定的道德行为附则;监督行政部门官员公开和秘密的财产申报的执行情况;审核总统政治任命是否有经济方面的利益冲突。除联邦政府道德署外,联邦选举委员会、总统廉政和效率委员会、监察长办公室、独立检察官等都是依据相应法律设立的专门履行相应职能的监察机构,这就使立法与执法配套、法律体系与监察体系相互协调。——摘编自樊曼莉《西方国家行政监察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行政监察机制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建立并不断发展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特点,谈谈你对建立有效监察机制的认识。(12分)-9-\n吉林省实验中学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学科期中考试答案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CADACCDBDAA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BACC[来CDAADC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2分)25.(28分)(1)变化:从认为法律用来维护社会秩序到认为法律用来维护公平正义。(2分)因素:希腊哲学思想的影响;自然法的影响;天主教势力的推动。(任答2点4分)原因:法规成文,内容丰富,体系完备,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各个领域;突出法律程序,为后世法治建设和法治实践提供经验借鉴;保护私有财产,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倡导理性、公正、平等的自然法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君主专制和宗教特权提供法律武器。(任答3点6分)(2)特点:法律条文多,涉及范围广;关注农业,保护生态;实用性强,注重可操作性。(任答2点4分)影响:积极:内容丰富、细致,规范社会生活,有利于维护秦朝统治;消极:严刑峻法,导致阶级矛盾激化,秦朝灭亡。(4分)(3)特点:法律至上,以法律约束王权;保护私有财产;重视监督和落实;保障臣民自由与权利。(任答2点4分)原因:英国具有法治传统;中世纪国王与贵族的契约关系、政治协商传统;王权与贵族矛盾激化,臣民反专制斗争;争取民主、自由的意识。(任答2点4分)26.(24分)(1)特点:历史悠久,日趋完备;监察机构独立性强,专门、垂直领导;监察对象广泛,包括中央、地方各级官员;监察领域宽,监察官员违法与不良行为;由兼职向专职化发展;监察官员地位、官阶提高;对监察官员的资格要求高。(任答3点6分)原因:幅员辽阔,各级官吏贪腐空间大;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积累监察经验;整顿吏治,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任答3点6分)-9-\n(2)特点:体现分权制衡思想;监督主体多元,包括司法机关、议会监督、民众民主监督、媒体监督、行政机关内部自我监督;有较完善的法律保障;具有很强的独立性;监察机构多,监察领域宽,力量充分;监察职能专门化、职业化;国家机构相互配合,体系性强。(任答3点6分)认识:多部门齐抓共管,建立有效监督机制;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加强舆论监督;强化民众监督意识;注重法制建设与宣传;强化道德教育。(任答3点6分)-9-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