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吉林省延边二中2022-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7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30分)两部分,试卷共8页,共二大题,37小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山东、山西B.湖南、湖北C.河南、河北D.广东、广西2.“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择标准有一个由出身——功劳——道德——门第——才学的变化过程,其中实现选择标准由出身到功劳大小变化的时期是:A.西周B.战国C.魏晋D.隋唐3.明代于慎行《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希见卿相。”由此可知,“中朝”: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4.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做出最后的决定。……所有的文件都必须由大臣审阅呈交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C.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决策权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5.《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奴隶制法律的严酷性B.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D.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6.这是罗马帝国鼎盛时期的一个案例:一个贵族垂涎另一个贵族的财产,而后者碰巧在帝国家庭中失宠,此时前者就可作为控方揭发后者叛逆罪,如果被告被判死刑则前者就可得到被告的一部分财产。这说明A.罗马法无法有效的解决财产纠纷问题B.罗马法的缺陷使其成为贵族斗争的工具C.罗马法不利于调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D.贵族之间的矛盾已经影响到帝国的稳定7.胡适曾提出“五鬼闹中华”之说,认为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这“五鬼”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敌人;梁漱溟等人认为中国的仇敌是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毛泽东后来将这三者概括为“三座大山”。这场争论在政治上的本质意义在于探索认识A.中国落后的根源B.学者的阶级立场C.教育的重要性D.改造国家的根本途径8.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下列违宪的一项是A.行政机关官员兼任国会议员B.副总统担任参议院议长C.总统统率陆海空三军D.联邦法院的法官除非渎职任职终身9.1786年华盛顿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7-\n在我看来,邦联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而其名下的议会亦是徒有其名,其政策措施多不被人们所关注、执行。”据此推断华盛顿的意图是A.提高殖民地自主权B.指出议会制不适合美国实情C.推翻邦联政府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10.在欧洲封建统治者的眼里,拿破仑始终是一个扩散“1789年瘟疫”的“暴发户”。这主要是因为拿破仑A.使欧洲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C.传播了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思想D.推动了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1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 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 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12.中国近代史上有两个“辛亥”年,在这两年,中国各发生了一次重大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中国政治民主化历程的里程碑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都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13.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①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②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被彻底镇压③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④列强侵华策略发生明显改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14.“过去被认为是卑贱的、可以任意生杀予夺的“愚民”、“草民”,被宣布为国家的主人。这是对以往政治是非的一个根本颠覆”。这个根本颠覆发生在A.戊戌变法后 B.辛亥革命后C.抗日战争后 D.新中国成立后15.陈独秀说,中共“一大”时“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为此,中共“二大”时进行了修正,其表现是A.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B.确定了党的最高奋斗目标C.决定参加共产国际D.决定发动工人运动16.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在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C.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开创了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17.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D.反映了中共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7-\n18.二战中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从整体史观来看是A.美国的原子弹B.苏联的对日宣战C.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D.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19.《血战台儿庄》是1985年中国大陆拍摄的第一部反映抗战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影片,这部集纪实性、文献性、史诗性风格于一身的作品真实再现了抗日战争史中重要的一页,生动地记录了国民党爱国官兵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塑造了一批国民党高级将领形象。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各方好评,并对打破海峡两岸坚冰起了重要作用。台儿庄战役所属正面战场的抗战是 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 C.武汉会战 D.太原会战20.新华社迎接十七大特稿《在历史关节点上——中国共产党八十六年回眸》一文中用以下一些关键词概括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关节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B.力挽狂澜进京赶考日出东方灯塔指引星火燎原C.日出东方力挽狂澜灯塔指引星火燎原进京赶考D.力挽狂澜日出东方进京赶考星火燎原灯塔指引21.79年前,当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在中国的大西北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诗句与这两件事件有关的是①铁流两万五千里,各路劲旅大会师②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④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骄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2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经受了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这两次严重的失败是A.二七惨案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B.大革命运动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二七惨案和红军的长征 D.大革命运动失败和红军长征23.巴黎公社被称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因为A.它是欧洲的第一次大规模工人起义B.它没有成功建立社会主义政权C.它是法国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情况下爆发的起义D.它是在准备不充分情况下发动的起义24.有学者认为,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下列内容属于改革开放后30年的“民主增量”的有:①健全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②中共提出与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③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④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5.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见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立法权B.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与之前相比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D.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26.据新华社报道:“2022年11月7日,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台北签署了包括空运、海运、邮政与食品安全4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众期盼已久的三通。”提出大陆与台湾“三通”问题的历史根据是-7-\nA.20世纪40年代的内战遗留问题B.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C.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D.一国两制的提出27.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是否成熟,标志就是它的实力、对国际制度理解和参与的程度、世界对其认可程度。据此判断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宣布的独立自主的原则 B.1949年与苏联建交 C.1955年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D.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8.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标题是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C.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D.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29.有研究者发现,西方国家思想界是在“把马克思逐出欧洲”和“回到马克思”这两种观点之间是相互转换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A.资本主义有周期性危机B.工人运动有高潮有低潮 C.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D.西方反共政策时断时续30.在某个时期美国政治文化中出现了“围堵”、“解放”、“多米诺骨牌”、“威慑”、“遏制”等概念。这些概念出现的时期是A.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B.一战时期C.二战时期D.冷战时期31.2022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首字母连缀起来,创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金砖四国”之名随之流行,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B.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可做出更大的贡献C.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D.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32.图4为冯特君在《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中绘制的20世纪90年代后世界五大力量基本框架图,其中①美、欧、日△是基础②美、俄、日△是关键③美、欧、俄△是欧洲一翼④美、日、中△是亚洲一翼⑤美国位于正五边形的顶端。据此可知A.多极化的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B.美俄中欧日间相互制衡C.美国为核心的多种力量相牵制 D.日本已经成为政治大国33.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D.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34.在解放全人类的阳光大道上,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产党宜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苏联的解体标志着社会主义道路的彻底失败35.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7-\n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1921~1935: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1978~2022:改革开放,坚定不移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国共对峙,走向抗战C.开天辟地,渐趋成熟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把答案写在后面的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内,答在其他位置或超出边框则无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36.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丰富了人类文明的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6分) 材料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之变局,至是始定。——赵翼《廿二史札记》材料二:1781年经13州批准的《邦联和永久联合条例》生效,标志着美国成为一个邦联制国家。它规定:“各州均保留其主权、自由与独立。”但实践证明了它的不可行性,美国迫切需要新的政治制度挽救国家。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它创造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模式,即联邦制。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分权原则;共有权原则;权力禁区原则;宪法至上原则。1788年,新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至此,联邦制在美国正式确立。这一制度被人们认为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 ——摘编自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材料三:回溯中国近代以的历史,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进行了百折不挠的斗争和艰难探索,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真正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自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中国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请回答:(l)据材料一,说明“天下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联邦制是“自由和绝对统治之间最成功的调和”。(6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人民争取民主取得的最突出成就。依据材料三,分析改革开放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特点。(6分)37.(共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7-\n材料一:美苏“冷战”虽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无法否认它在国际关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苏“冷战”是在对抗与缓和的交替中进行的,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冷战风云》世界知识出版社材料二:图1 欧洲共同体总部大厦图2 《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多极化进程加快。这一重大变化,使得世界出现许多新情况:大国关系在重新调整,出现了缓和的趋势;一些过去被两极格局掩盖的矛盾,如地区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等开始暴露出来。请回答:(1)材料一中“在欧洲是真正意义上的冷战,而在亚洲则充满了火药味”,运用所学知识各举一例论证该观点。(2分)(2)材料二中图1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结合材料二的两幅图片,指出二战后欧洲发展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冷战”结束的标志,并简要概括“冷战”后国际形势的基本状况。(4分)-7-\n延边第二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AB]DBCBDADCBDCBACAD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ADBCACBDCADACBDC二、非选择题(36题16分,37题14分,共30分)36.(1)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2分)(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分权;联邦的地位高于州,同时各州也享有一定主权(或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联邦和州政府都只拥有宪法中列举的有限权利;联邦和州政府的权力都自于宪法(或联邦法律至上)。(6分,回答其中3点即可得6分)(3)突出成就: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2分)特点:民主制度不断健全、完善和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并举。(4分)37.(1)欧洲“冷战”:柏林危机或柏林墙的修建。亚洲热战:朝鲜战争或越南战争。(2分)-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