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下第四单元:4.3.3 《用比例解决问题》 (5) 说课稿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下第四单元:4.3.3 《用比例解决问题》 (5) 说课稿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说课稿一、说教材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中的内容。以前学生对比、比例、比例尺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对比、比例的意义进行了研究,通过学习,学生对比、比例、比例尺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具体的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画一画、比一比、看一看等方法,从而发现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与原图比较只是大小变化,形状没变。学法: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能做的尽量让学生自己做,学生能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想,学生能说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说。学生不能想的,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想,学习的整个学习过程围绕着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之中。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难点:使学生知道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从而体会图形相似变化的特点。四、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课件出示主题图。2.在生活中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生: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图形放大与缩小。(二)自主合作,探究问题1.课件出示例4:思考: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如何按2:1放大图形?3 ﹙1﹚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动手画一画。﹙2﹚汇报展示:先让生说一说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说出是怎样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的?边展示边说出自己的想法。重点说一说为什么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连接两个端点后斜边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可采用什么方法验证?﹙3﹚共同小结:将一个图形按2:1的比放大,只需把图形各边的长度放大到原来的2倍即可,但图形的形状没变。2.延伸: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各边再按1:3,长方形按1:4,三角形按1:2缩小后图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着画一画。﹙方法同上﹚3.归纳概括,形成结论课件出示:原图→放大后的图形→缩小后的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所得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后汇报。师小结: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没变。﹙三﹚集中反馈,解决问题。1.填一填做完后,让生进一步体会图形放大、缩小后与原图有什么异同。2.完成60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并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四)课堂小结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渗透品德教育,希望同学们在与他人交往中放大别人的优点,缩小别人的缺点,从而教育学生如何与人相处使自己快乐。五、说板书设计3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按2:1放大按1:2缩小放大后原来缩小后原来大小变了,形状没变。(总之,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从实际生活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的信息反馈,引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理想的发展。)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我利用学生原有经验以及这一内容在教材整体中的作用尽力做到缩小学生的朴素认识与数学概念之间的差距。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自己的朴素认识。而数学上的图形放大与缩小则是按一定比例放大与缩小,这一差距正是进行教学时加以利用的。通过教学,我深深认识到本节课的不足:1.没有很好的了解学生,使自己的“导”与学生的“学”配合不够紧密。2.由于对学生陌生没有照顾到学困生。总之,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所有学生均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