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Word版带答案)

资料简介

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得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共30分。)1.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有机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B.DNA是人体细胞中主要的遗传物质C.胆固醇不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D.ATP是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2.研究发现,细胞中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或损伤的细胞器被一种称为泛素的多肽标记后,送往溶酶体降解,具体机理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泛素在蛋白质和损伤细胞器降解过程中起到“死亡标签”的作用B.吞噬泡与溶酶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C.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可以将吞噬泡降解D.泛素可能参与代谢、增殖等生命活动的调节3.柽柳是强耐盐植物,它的根部能够吸收无机盐,叶子和嫩枝可以将吸收到植物体内的无机盐排出体外。为探究根部对无机盐X的吸收方式,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生理状况相同的多条柽柳根、已知浓度的X溶液、X载体抑制剂和呼吸酶抑制剂做了以下实验。下列对实验思路或实验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甲组:6条柽柳根+X的溶液→一段时间后测溶液中X的浓度,计算X吸收速率乙组:6条柽柳根+X的溶液+X载体抑制剂→一段时间后测溶液中X的浓度,计算X吸收速率丙组:6条柽柳根+X的溶液+呼吸酶抑制剂→一段时间后测溶液中X的浓度,计算X吸收速率A.甲、乙、丙三组不同的处理方法是自变量,不同处理方法后X的吸收速率是因变量B.若乙组溶液中X的吸收速率比甲组的低,说明X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C.若丙组溶液中X的吸收速率与甲组的吸收速率相等,说明X是通过被动运输吸收的D.若乙、丙两组溶液中X的吸收速率小于甲组的吸收速率,说明X是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4.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组别pНCaCl2温度(℃)降解率(%)①9+9038\n②9+7088③9-700④7+7058⑤5+4030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I型胶原蛋白。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B.结合①、②组的相关变量分析,自变量为温度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9D.尚需补充实验才能确定该酶是否能水解其他反应物5.种子质量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保障。生产实践中常用TTC法检测种子活力,TTC(无色)进入活细胞后可被[H]还原成TTF(红色)。大豆充分吸胀后,取种胚浸于0.5%TTC溶液中,30℃保温一段时间后部分种胚出现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反应需要在光下进行B.TTF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C.TTF生成量与保温时间无关D.不能用红色深浅判断种子活力高低6.下图为桑叶光合速率随土壤水分减少的日变化曲线图,图中曲线I、Ⅱ、Ⅲ分别为降雨后第2、8、15天测得的数据。若光照强度的日变化相同,则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水分充足时桑叶没有出现“午休”现象B.曲线Ⅱ双峰形成与光照强度的变化有关C.导致曲线I日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土壤含水量D.适时进行灌溉可以缓解桑叶“午休”程度7.已知豌豆的长豆角和短豆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将一株长豆角和一株短豆角豌豆进行杂交,仅得到四株短豆角子代,据此可推断()A.豌豆的短豆角对长豆角为显性B.子代短豆角豌豆的基因型一定相同C.亲代短豆角豌豆与子代短豆角豌豆的基因型一定不同D.若将子代短豆角豌豆跟亲代的长豆角豌豆杂交,后代不可能出现长豆角8.右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果蝇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Ⅱ上,现用一只表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若后代为①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②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推测①②两种情况下该基因分别位于()\nA.I;IB.Ⅱ−1;IC.Ⅱ−1或I;ID.Ⅱ−1;Ⅱ−19.用15N标记某二倍体动物(2N=8)的精原细胞核DNA双链,将其置于14N的培养液中,让该精原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进行一次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分裂Ⅱ中期细胞核DNA数量相同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核DNA分子均含有15N标记C.减数分裂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D.分别对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细胞的核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其分布结果不同10.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右图)。若一个DNA片段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都发生改变B.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C.这种变化一定会引起编码的蛋白质结构改变D.在细胞核才可发生如图所示的错配11,大麻(2N=20)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大麻纤维是优良的纺织原料,雄株纤维优于雌株。研究发现,短日照处理会使雄性大麻植株雌性化,日间高温促进大麻雄花的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10+X或10+YB.短日照处理使大麻的性染色体由XY突变为XXC.长日照、日间高温处理有利于得到更多的雄株D.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得到的植株均为纯合雄株12.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B.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C.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13.右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①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至少要通过6层生物膜结构(不考虑通过细胞间隙)C.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14.炎热的夏季,蚊子较多。当蚊子叮咬人的皮肤时,人们常常会很自然的用手去驱赶,甚至是拍死蚊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拍死蚊子”涉及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参与B.“很自然的用手去驱赶”活动不需大脑皮层参与C.蚊子叮咬会使人在下丘脑产生痛觉,该过程属于反射D.高级神经中枢对低级中枢有管理、控制作用15.研究神经纤维上的兴奋传导时,进行下图所示实验,获得显示屏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位置①和②先后产生动作电位,因而神经纤维上兴奋只能单向传导B.位置①和②的峰值由K+内流导致,此时膜外电位低于膜内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到突触后膜,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D.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是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造成的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16.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在细胞内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B.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以看到核仁、核孔以及核膜C.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使用低倍物镜即可D.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时,可用层析液对色素进行分离17.\n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线粒体基质中的还原型辅酶脱去氢并释放电子,电子经线粒体内膜最终传递给O2,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线粒体基质移至内外膜间隙中,随后H+经ATP合酶返回线粒体基质并促使ATP合成,然后与接受了电子的O2结合生成水。为研究短时低温对该阶段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黄瓜幼苗在不同条件下处理,分组情况及结果如右图所示。已知DNP可使H+进入线粒体基质时不经过ATP合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4℃时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受阻B.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产热多C.与25℃时相比,4℃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多D.DNP导致线粒体内外膜间隙中H+浓度降低,生成的ATP减少18.某两性花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紫色,a无控制色素合成的功能。基因B控制红色,b控制蓝色。基因I不影响上述2对基因的功能,但i纯合的个体为白色花。所有基因型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长和繁殖,基因型为A_B_I_和A_bbI_的个体分别表现紫红色花和靛蓝色花。现有该植物的3个不同纯种品系甲、乙、丙,它们的花色分别为靛蓝色、白色和红色。不考虑突变,根据表中杂交结果,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杂交组合F1表型F2表型及比例甲×乙紫红色紫红色:靛蓝色:白色=9:3:4乙×丙紫红色紫红色:红色:白色=9:3:4A.让只含隐性基因的植株与F2测交,可确定F2中各植株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型B.让表中所有F2的紫红色植株都自交一代,白花植株在全体子代中的比例为1/6C.若某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比为1/4,则该植株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9种D.若甲与丙杂交所得F1自交,则F2表型比例为9紫红色:3靛蓝色:3红色:1蓝色19.柳穿鱼是一种园林花卉,其花的形态结构与Lcyc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植株A、B的Lcyc基因的序列相同,植株A的Lcyc基因在开花时表达,植株B的Lcyc基因由于被高度甲基化,在开花时不表达。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影响基因表达。科学家将这两个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的花与植株A的相似,F1自交的F2中绝大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A相似,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生存的环境相同,表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甲基化可能导致DNA构象改变,直接影响了翻译过程,导致性状改变C.上述柳穿鱼的杂交情况说明植株B的Lcyc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D.F2中少部分植株的花与植株B相似,推测其Lcyc基因的甲基化程度与植株B相同20.图1为两个家族关于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病(A、a基因控制)是某单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图2为图1中部分成员关于甲病基因限制酶酶切并电泳后的条带情况;乙病(B、b基因控制)致病基因不在X、Y同源区段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知识贴士:限制酶(限制性内切核酸酶)是可以识别并附着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对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脱氧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进行切割的一类酶。A.甲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I−3与I−4的基因型都是AaBbC.若Ⅲ−1是个女孩,其患甲病的概率是1/3D.通过羊膜腔穿刺结合染色体分析诊断胎儿是否患甲病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1.(10分)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它能使人患疟疾,引起周期性高热、寒战和出汗退热等临床症状,严重时致人死亡。(1)在人体内生活并进行细胞分裂的过程中,疟原虫需要的小分子有机物的类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三类)。(2)进入血液循环后,疟原虫选择性地侵入红细胞,说明它能够________________并结合红细胞表面受体。(3)疟原虫和“新冠”病毒都属于引发传染病的病原体,但是“新冠”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疟疾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其抗疟机制尚未完全明了。我国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实验结果(线粒体膜电位的相对值)1疟原虫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2加入青蒿素603仓鼠细胞的线粒体不加入青蒿素1004加入青蒿素97①1、2组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3、4组结果可知青蒿素对仓鼠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无明显影响。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实验中仓鼠细胞的线粒体替换为________________,能为临床应用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提供直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证据。22.(7分)通过研究遮阴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为花生的合理间种提供依据。研究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花生植株进行遮阴处理。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处理指标光饱和点(klx)光补偿点(lx)低于5klx光合曲线的斜率(单位略)叶绿素含量(mg·dm2)单株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叶光合产量(g干重)单株果实光合产量(g干重)不遮阴405501.222.0918.923.258.25\n遮阴2小时355151.232.6618.843.058.21遮阴4小时305001.463.0316.643.056.13注:光补偿点指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光强度。光合曲线指光强度与光合速率关系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结果可知,花生可适应弱光环境,原因是在遮阴条件下,植株通过增加________,提高吸收光的能力;结合光饱和点的变化趋势,说明植株在较低光强度下也能达到最大的________;结合光补偿点的变化趋势,说明植株通过降低________,使其在较低的光强度下就开始了有机物的积累。根据表中________的指标可以判断,实验范围内,遮阴时间越长,植株利用弱光的效率越高。(2)植物的光合产物主要以蔗糖形式提供给各器官。根据相关指标的分析,表明较长遮阴处理下,植株优先将光合产物分配至________中。(3)与不遮阴相比,两种遮阴处理的光合产量均________。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在花生与其他高秆作物进行间种时,高秆作物一天内对花生的遮阴时间为________(A.小于2小时B.2小时C.4小时D.大于4小时),才能获得较高的花生产量。23.(13分)《诗经》以“蚕月条桑”描绘了古人种桑养蚕的劳动画面,《天工开物》中“今寒家有将早雄配晚雌者,幻出嘉种”,表明我国劳动人民早已拥有利用杂交手段培有蚕种的智慧,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于蚕桑的遗传育种,更为这历史悠久的产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条件下蚕采食桑叶时,桑叶会合成蛋白醇抑制剂以抵御蚕的采食,蚕则分泌更多的蛋白酶以拮抗抑制剂的作用。桑与蚕相互作用并不断演化的过程称为________。(2)家蚕的虎班对非虎斑、黄茧对白茧、敏感对抗软化病为显性,三对性状均受常染色体上的单基因控制且独立遗传。现有上述三对基因均杂合的亲本杂交,F1中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家蚕比例是________;若上述杂交亲本有8对,每只雌蚕平均产卵400枚,理论上可获得________只虎斑、白茧、抗软化病的纯合家蚕,用于留种。(3)研究小组了解到:①雄蚕产丝量高于雌蚕;②家蚕的性别决定为ZW型;③卵壳的黑色(B)和白色(b)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基因控制;④黑壳卵经射线照射后携带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且能正常表达。为达到基于卵壳颜色实现持续分离雌雄,满足大规模生产对雄蚕需求的目的,该小组设计了一个诱变育种的方案。下图为方案实施流程及得到的部分结果。统计多组实验结果后,发现大多数组别家蚕的性别比例与I组相近,有两组(Ⅱ、Ⅲ)的性别比例非常特殊。综合以上信息进行分析:\n①I组所得雌蚕的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②将Ⅱ组所得雌蚕与白壳卵雄蚕(bb)杂交,子代中雌蚕的基因型是________(如存在基因缺失或者无B基因,亦用b表示)。这种杂交模式可持续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其优势是可在卵期通过卵壳颜色筛选即可达到分离雌雄的目的。③尽管Ⅲ组所得黑壳卵全部发育成雄蚕,但其后代仍无法实现持续分离雌雄,不能满足生产需求,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10分)图1中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神经细胞、生发层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①②③的细胞是________(不考虑细胞质基因的活动)。(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________(填“都相同”“都不同”或“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10分)吸食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使此处的神经元兴奋,进而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使人感到愉悦,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目前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吸毒者把可卡因称作“快乐客”。图1是神经递质多巴胺的释放和转运机理,NMDA为细胞膜上的结构。研究表明,毒品可卡因能干扰多巴胺的回收,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NMD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2)由图1可知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________,从而增强并延长对脑的刺激,进而产生“快感”,一段时间后,可卡因的作用效果会消失。这一过程可以用图2中________(填“x”“y”或“z”)曲线表示。(3)吸毒成瘾的原因可能是:长期吸食可卡因,使突触后膜上的NMDA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一旦停止吸食,突触后膜的多巴胺作用效应会减弱,吸毒者需要吸入更大剂量的毒品,从而造成对毒品的依赖。湖南师大附中2021-202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选对得2分,选错得0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DBBCBCBCBBCAACD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得0分。)题号1617181920答案ACDBCDBCABC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21.(10分)(1)单糖、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任选3)(1分)(2)识别(1分)(3)“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其各项生命活动必须寄生于细胞中才能完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2分)(4)①青蒿素能显著降低疟原虫线粒体膜电位(2分)青蒿素对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存在物种间差异(2分)②人体细胞的线粒体(2分)22.(7分)(1)叶绿素含量(1分)光合速率(1分)呼吸速率(1分)低于5klx光合曲线的斜率(1分)(2)叶(1分)(3)下降(1分)A(1分)23.(13分)(1)协同进化(2分)(2)3/64(2分)50(2分)(3)常(2分)bbZbWB(2分)Ⅲ组所得黑壳卵雄蚕为杂合子(基因型为ZBZb),与白壳卵雌蚕杂交,后代的黑壳卵和白壳卵中均既有雌性又有雄性,无法通过卵壳颜色区分性别\n(3分)24.(10分)(1)细胞核(1分)(2)26%(1分)(3)A/T→G/C(2分)(4)生发层细胞(2分)(5)不完全相同(2分)不同的细胞内进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分)25.(10分)(1)识别多巴胺、运输(2分)(2)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进入突触前膜(2分)增多(2分)y(2分)(3)减少(2分)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