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湖北省 2022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Word版带答案)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湖北省 2022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模拟(四模)考试(Word版带答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湖北省黄冈中学2022届高三适应性考试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细胞壁是细胞的外层,在细胞膜的外面,细胞壁之厚薄常因组织、功能不同而异。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均为多糖)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需要用几丁质酶去壁B.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单糖的聚合物C.免疫活性物质溶菌酶能溶解真菌细胞壁来杀灭真菌D.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是多种细胞器配合作用的结果【答案】D【解析】【分析】普通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详解】A、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中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胞壁,A错误;B、细菌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肽聚糖是由二糖和多肽构成的,B错误;C、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但对真菌不起作用,C错误;D、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细胞壁,此外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故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是多种细胞器配合作用的结果,D正确。故选D。2.中国的许多传统美食制作过程蕴含了生物发酵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B.馒头制作过程中,酵母菌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C.米酒制作过程中,为制造无氧发酵环境应将米饭装满容器D.老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可产生大量乳酸杆菌【答案】B【解析】【分析】1、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泡菜制作的原理:(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n2、醋酸菌好氧性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解】A、泡菜发酵后期,由于乳酸的积累,酸度继续增长,乳酸菌活动也受到抑制,乳酸菌数量下降,乳酸含量相对稳定,A错误;B、做馒头或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B正确;C、米酒制作过程中,发酵过程中应营造无氧环境,但为便于将二氧化碳等排出,不能将容器装满,C错误;D、酸奶制作过程中,后期低温处理时大部分乳酸杆菌已死亡,不会大量繁殖,D错误。故选B。3.下图表示蔗糖分子在叶肉细胞内合成后跨膜运输至筛管内的过程,最终转运至其他部位贮存、利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但所需能量来源不同B.叶肉细胞内保持较低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C.蔗糖载体和ATP酶功能的差异,根本原因是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D.若将该叶肉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K+运输到筛管,动力是ATP,属于主动运输;蔗糖运输到筛管,需要蔗糖载体,动力是H+浓度差,也是主动运输。【详解】A、据图分析,蔗糖和K+的运输都属于主动运输,蔗糖的运输动力依靠的是H+的分\n子势能,而K+的运输动力依靠的是ATP释放的能量,A正确;B、结合图示可知,蔗糖借助蔗糖载体运出,且与H+出细胞协同,因此叶肉细胞保持较低的pH有利于蔗糖分子运出,B正确;C、蔗糖载体(蛋白质)和ATP酶(蛋白质)功能的差异,根本原因是控制合成它们的基因不同,导致蛋白质的不同,C错误;D、若将该叶肉细胞置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壁与原生质体的分离),D正确。故选C。4.下图表示夏季时某植物体在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的部分日变化曲线,据图分析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天中适当遮光均会显著增强净光合速率B.b-M段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M点时叶肉细胞消耗的CO2量一般等于呼吸产生的CO2量D.e-f段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是CO2吸收量减少影响暗反应所致【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和图形: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和遮光程度,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据图分析,在5:30至7:30间,30%遮光时的净光合速率较不遮光的低,A错误;B、b-M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结合题图可知,此时该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故b-M段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场所不仅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还有叶绿体,B错误;C、M点80%遮光时该植物体净光合速率等于0,也就是植物体内所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n消耗的CO2量等于所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但是就叶肉细胞来说,其光合作用消耗的CO2量一般大于该细胞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C错误;D、图示为夏季时某植物体在不同程度遮光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不遮光条件下,e-f段净光合速率降低,原因是该时间内气孔关闭,CO2吸收量减少,影响暗反应所致,D正确。故选D。5.科研人员构建了靶向膜蛋白H的抗体-药物偶联物(DS)。DS携带DNA抑制剂,可靶向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研究表明DS在乳腺癌治疗中疗效很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膜蛋白H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合成B.DS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用以预防乳腺癌发生C.乳腺细胞发生基因重组后转变为乳腺癌细胞D.膜蛋白H基因可能仅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答案】D【解析】【分析】1、癌变的机理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一系列突变导致细胞变成不受机体控制、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即癌细胞。2、分析题意:DS携带DNA抑制剂,可靶向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说明膜蛋白H可能只位于乳腺癌细胞膜上。【详解】A、膜蛋白H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依次进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DS携带DNA抑制剂,可靶向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治疗乳腺癌的作用,而并非激活机体的细胞免疫用以预防乳腺癌发生,B错误;C、乳腺细胞发生基因基因突变后转变乳腺癌细胞,C错误;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膜蛋白H基因可能仅在乳腺癌细胞中表达,因此可据此特点构建靶向膜蛋白H的抗体-药物偶联物(DS),用以靶向治疗乳腺癌,D正确。故选D。6.大麻(2n=20)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大麻纤维是优良的纺织原料,雄株纤维优于雌株。研究发现,短日照处理会使雄性大麻植株雌性化,日间高温促进大麻雄花的发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麻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为10+X或10+YB.短日照处理使大麻的性染色体由XY突变为XXC.长日照、日间高温处理有利于得到更多的雄株\nD.雄株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后均为纯合雄株【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大麻(2N=20)为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所以它有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因此雄性大麻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18+XY,雌性为18+XX。【详解】A、分析题意,大麻是雌雄异株的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其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9+X或9+Y,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短日照处理可以影响大麻植株雌性化,即外界因素会影响植株表现,但无法推知其可以改变大麻染色体组成,B错误;C、据题干信息“短日照处理会使雄性大麻植株雌性化,日间高温促进大麻雄花的发育”可知,为得到更多的雄株,应抑制雌性花的过程并促进雄花发育,故可采用长日照、日间高温处理方式,C正确;D、雄性大麻的染色体组成可表示为18+XY,其花药可表示为9+X、9+Y,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18+XX、18+YY,其中18+XX表现为雌株,D错误。故选C。7.人类有一种隐性遗传病(M),其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从人组织中提取DNA,经酶切、电泳和DNA探针杂交得到条带图,再根据条带判断个体的基因型。如果只呈现一条带,说明只含有基因A或a;如果呈现两条带,说明同时含有基因A和a。对图所示某家族成员1-6号分别进行基因检测,得到的条带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A的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基因a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据图可推测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C.成员8号的基因型是为XAY或XaYD.若7号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与一仅患白化病的男性结婚,生出两病皆患孩子的概率是1/8【答案】D【解析】\n【分析】分析题图:由条带图中成员1、4只含基因A,成员2只含基因a可推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即上述系谱图涉及部分为:XAXA×XaY→XAY;进一步可推知成员5、6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成员8的基因型为XAY或XaY。【详解】A、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题干信息显示,致病基因a是由基因A编码序列部分缺失产生的,因此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B、由条带图中成员1只含基因A成员2只含基因a而成员4只含基因A可推知,若为伴Y遗传1号为女性不应携带相应等位基因;若为常染色体遗传,则AA×aa不可能出现子代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故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C、此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亲代为XAXA×XaY,5、6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则成员8的基因型为XAY或XaY,C正确;D、若7号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与一个仅患白化病的男性结婚,设白化病基因由等位基因B/b控制,则7号基因型为1/2BbXAXA或1/2BbXAXa,其丈夫基因型为bbXAY,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bb=1/2,患M病的概率为XaY=1/2×1/4=1/8,则他们生出一个同时患白化病和M病孩子,即bbXaY的概率是1/2×1/8=1/16,D错误。故选D。8.我国科研人员获得了含抗热基因Q2的热带粳稻,通过多代回交将Q2导入优质稻中,培育出了成活率、单株产量均大幅提高的抗热新品系。Q2能够通过降低热响应,使植物处于钝感状态,减少能量损耗,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待高温结束后可以快速重建恢复。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Q2来源于基因突变,在炎热环境下经选择被保留下来B.回交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基因重组,可将优良性状整合在一起C.Q2基因可通过提高植物酶的最适温度来提高新品种的成活率D.种植抗热新品系水稻是应对全球变暖危机的一种新思路【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Q2为抗热基因,该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自然选择(炎热环\n境)选择并将其保留,A正确;B、杂交育种可以集合不同亲本的优良性状,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C、结合题意“Q2能够通过降低热响应,使植物处于钝感状态,减少能量损耗,维持基本生命活动”可知,Q2基因可以降低高温环境下植物代谢来适应高温环境,C错误;D、全球变暖的条件下温度升高,普通植物的生命活动可能受影响,故种植抗热新品系水稻是应对全球变暖危机的一种新思路,D正确。故选C。9.在一个蜂群中,少数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大多数幼虫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则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下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B.DNA甲基化本质上是一种基因突变,从而导致性状改变C.蜂王浆可能会使蜂王细胞中DNMT3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D.DNA甲基化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对DNA相关区域的作用【答案】B【解析】【分析】DNA甲基化为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大量研究表明,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胞嘧啶和5'甲基胞嘧啶(添加了甲基的胞嘧啶)在DNA分子中都可以与鸟嘌呤配对,A正确;B、DNA甲基化并没有改变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基因突变,B错误;C、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说明蜂王浆可能会使蜂王细胞中DNMT3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C正确;\nD、DNA甲基化后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等对DNA部分区域的识别和结合,使得基因的表达有差异,D正确。故选B。10.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森林时,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20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以下关于这一事实的说法,最合理的是()A.绿色变色蜥种群为了适应树上环境产生特异性变异B.褐色蜥蜴不是影响绿色变色蜥种群进化的环境因素C.褐色蜥蜴和绿色变色蜥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D.绿色变色蜥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说明其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变异在自然选择之前已经出现,树上的环境只是对适合的变异选择并保存下来,A错误;B、当矮壮健实的褐色蜥蝎侵入森林时,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20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所以褐色蜥蜴是影响绿色变色蜥种群进化的环境因素,B错误;C、褐色蜥蜴和绿色变色蜥生活在同一区域,两者之间不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D、褐色蜥蝎的侵入导致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因此可能改变了绿色变色蜥种群的基因频率,D正确。故选D。11.设置对照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有关的设置错误的是(  )A.验证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设置保留尖端和去除尖端的两组B.探索扦插枝条生根的2,4﹣D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需要用蒸馏水处理作对照组C.研究胃液的分泌是否有神经调节以外的调节方式,设置神经支配和无神经支配两组D.公鸡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中,睾丸摘除后与重新移植的处理体现自身前后对照【答案】A\n【解析】【分析】除了一个因素以外,其余因素都保持不变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验证金丝雀虉草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在尖端时,必须是对尖端进行遮光和不遮光处理,A错误;B、在做探究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中,设定蒸馏水作为对照组,其目的是对照,B正确;C、研究胃液的分泌是否有神经调节以外的调节方式,设置神经支配和无神经支配的两组,如果无神经支配的这一组有胃液分泌,说明胃液的分泌过程中存在神经调节以外的调节方式,C正确;D、实验中摘除公鸡的睾丸观察现象,是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睾丸摘除后与重新移植的处理体现自身前后对照,D正确。故选A。12.脑白金的有效成分是褪黑素,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具有调整睡眠作用的内源激素,它的分泌是由神经反射活动导致的。褪黑素能使人入睡时间明显缩短、睡眠时间持续延长。晚上分泌多,白天分泌少,有昼夜节律性。在淋巴细胞中含有褪黑素的特异性受体。下图为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人生物钟(也叫生物节律)进行调节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致盲小鼠松果体内,与褪黑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鼠B.褪黑素分泌是由反射活动产生的结果,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松果体C.褪黑素通过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来影响松果体的分泌活动,属于负反馈调节D.长期熬夜玩手机可减少褪黑素的分泌,影响淋巴细胞的作用进而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n【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该调控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其中神经调节的反射弧为:视网膜为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SCN)为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为效应器。2、图中松果体分泌的褪黑素能够通过体液运输反作用于下丘脑。3、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可以与相应的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详解】A、由于缺乏有效的光周期信号刺激,导致致盲小鼠松果体内与褪黑素合成有关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小鼠,A正确;B、在褪黑素的分泌过程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属于效应器,B错误;C、据图示可知,褪黑素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来影响松果体的分泌活动,C正确;D、长期熬夜玩手机,手机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最终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D正确。故选B。13.下图表示了生物学中某些概念或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M表示胰岛A细胞,①代表低血糖,则②③可分别代表肝糖原分解和脂肪分解B.若M表示破损皮肤,①代表病原体,则②③可代表吞噬细胞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C.若M表示下丘脑,①代表寒冷刺激,则②⑧可分别代表毛细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n等D.若M表示初级消费者,①代表摄入量,则②③分别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和储存在体内的能量【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图中的M受①的影响,同时M又可以影响②③,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若M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①代表低血糖,则②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③可代表促进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成葡萄糖,A正确;B、皮肤属于第一道防线,若M表示破损的皮肤,①代表病原体,则②③可代表吞噬细胞和抗体产生的免疫反应,B正确;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若M表示下丘脑,①代表寒冷刺激,则②③可分别代表毛细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等,以增加产热,C正确;D、M表示初级消费者,而②③分别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和储存在体内的能量,则①应表示同化量,D错误。故选D。14.某科研团队以某地区的枫香种子为实验材料,设置了5个浓度梯度的赤霉素和3个浸种时间,探究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对枫香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通过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B.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对照组以及各实验组的萌发率变化情况都不相同\nC.低浓度赤霉素对枫香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D.实验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为100mg/L、浸种6h最有利于促进枫香种子萌发【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浸种时间和赤霉素的浓度,因变量是枫香种子的萌发率,数据表明,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赤霉素浓度和浸种时间,通过不同组别的结果相互对照得出实验结论,A正确;B、据图可知,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的萌发率逐渐降低,而不同浓度的实验组有的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B正确;C、据图可知,在实验范围内,与对照相比,不同浸种时间均表现为低浓度赤霉素对枫香种子萌发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则表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正确;D、图示实验范围内,赤霉素浓度为100mg/L、浸种6h萌发率最高,但不能确定该浓度即为最适浓度,应在该浓度两侧缩小浓度梯度进行实验,D错误。故选D。15.下列说法中所涉及到生物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体现了自然界种群数量处于不断变动中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出群落的初生演替C.“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燕子表达的是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D.“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答案】B【解析】【分析】1、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详解】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所说,生物的种群数量总是处于不断变动中,该过程中温度是影响该生态系统中草生长的因素之一,A正确;\n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由于具备土壤和植被条件,故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C、“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意思是燕子飞在天上,参差舒展翅膀,体现的是行为信息;“燕燕于飞,上下其音”意思为燕子飞在天上,鸣音呢喃低昂,是声音,体现的是物理信息,C正确;D、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赢是一种寄生蜂,蜾赢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应主要为捕食关系,D正确。故选B。16.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CO2的排放达到峰值不再增长,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的意思是工厂、企业等团体和个人,通过节能减排等形式来抵消自身产生的CO2,实现CO2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CO2排放与大力植树造林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B.城市中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不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可参与生态系统进行基本的碳循环D.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体现了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答案】B【解析】【分析】碳中和是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详解】A、温室效应是大气中CO2增多造成的,减少CO2排放与大力植树造林可降低大气中CO2浓度,有利于缓解温室效应,A正确;B、CO2的排放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碳循环中返回大气中CO2的环节,B错误;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参与碳循环过程,如消费者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C正确;D、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因此碳循环具有全球性,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CO2可以被其他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利用,D正确。故选B。17.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去掉可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可以减少垃圾数量达60%以上,从而减少污染。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n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乳制品厂废水中含有大量淀粉,该废水是分离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首选样品B.该实验中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所用的接种工具只能选择火焰灼烧过的接种环C.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D.由于菌种对碘的分解能力不同,所以菌落①与菌落②产生透明圈的大小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稀释涂布平板法的接种工具是涂布器。稀释涂布平板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淀粉遇碘液变蓝,在含淀粉的培养基中滴加碘液,淀粉分解菌菌落周围的淀粉被分解,会出现透明圈。【详解】A、乳制品不会含有大量的淀粉,所以乳制品厂废水并不是分离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首选样品,A错误;B、该实验中菌液接种到培养基上所用的方法应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工具为涂布器,B错误;C、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除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外,也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C正确;D、菌落①与菌落②产生透明圈的大小不同是因为菌种对淀粉的分解能力不同,D错误。故选C。18.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分离出的紫杉醇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传统生产方法是从红豆杉树皮和树叶中提取。如图表示工厂化生产紫杉醇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接种前常用酒精、次氯酸钠对外植体进行灭菌\nB.过程①需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过程③需使用固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增殖C.该途径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可利用传代培养的动物癌细胞来检测紫杉醇抗癌活性【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其中①表示脱分化过程,②表示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③表示细胞增殖过程。【详解】A、接种前常用酒精、次氯酸钠对外植体进行消毒,A错误;B、图中①是脱分化过程,而决定植物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比例,因此该过程需控制好培养基中植物激素的比例,过程③需使用液体培养基有利于细胞增殖,B错误;C、细胞全能性以细胞发育成个体为标志,而图中并没有形成完整植物体,C错误;D、紫杉醇具有抗癌作用,能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因此可利用传代培养的动物癌细胞来检测紫杉醇的抗癌活性,D正确。故选D。19.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机体其它细胞造成伤害。将阿霉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ADC中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B.阿霉素对肿瘤细胞和已经分化的组织细胞都有杀伤作用C.将肿瘤抗原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的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为单克隆抗体D.可以将ADC中的药物换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克隆抗体进行靶向放疗【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机体其它细胞造成伤害,即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将阿霉素与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结合制成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详解】A、抗体与抗原的结合具有特异性,ADC中的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A正确;B、据题意“阿霉素是一种抗肿瘤抗生素,没有特异性,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还会对机体其它细胞造成伤害”可知,阿霉素对肿瘤细胞和已经分化的组织细胞都有杀伤作用,B正确;\nC、将肿瘤抗原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从小鼠的血清中分离出的抗体类型较多;从小鼠的体内获得B细胞,再让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单克隆培养和抗体检测,所分泌的为单克隆抗体,C错误;D、可以将ADC中的药物换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单克隆抗体进行靶向放疗,ADC的制成实现了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减少对其他细胞的杀伤,D正确。故选C。20.梅花鹿属于单胎动物,季节性发情,育种工作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对优良品种进行扩大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梅花鹿的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促性腺激素能促使其超数排卵B.梅花鹿的胚胎在早期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可能C.当受体数量有限时,可对早期胚胎进行无限次分割以获得更多的后代D.胚胎分割技术可取样桑椹胚时期的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答案】B【解析】【分析】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供体和受体是同一物种。并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详解】A、促性腺激素属于多肽类物质,口服会被分解而不能发挥作用,所以不能添加在饲料中,A错误;B、梅花鹿的胚胎形成后,早期处于游离状态,为胚胎收集提供可能,B正确;C、当供体数量有限时,可采用胚胎分割技术以获得更多的后代,但不能无限次分割,C错误;D、胚胎分割技术可取样囊胚时期的滋养层进行DNA分析,鉴定性别,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21.人体细胞有时会处于低氧环境。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可导致细胞死亡。以PC12细胞系为材料,研究了低氧影响细胞存活的机制。(1)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反应的场所是______。当细胞中O2含量低时,线粒体通过电子传递链产生更多活性氧,活性氧积累过多会损伤大分子和细胞器。(2)分别用常氧(20%O2)、适度低氧(10%O2)和严重低氧(0.3%O2)处理PC12细胞,24h后检测线粒体自噬水平,结果如图1。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3-MA处理PC12细胞,检测\n细胞活性氧含量,结果如图2。①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______(结构)降解。②图1、图2结果表明:适度低氧可______。(3)研究表明,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可促进线粒体自噬。检测不同氧气浓度下BINP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图3。综合上述信息,解释适度低氧下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导致细胞死亡的原因_____________。(4)该研究的意义是______。【答案】①.线粒体内膜②.溶酶体③.激活线粒体自噬来清除活性氧④.适度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使BINP3蛋白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处于正常水平,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转录),可能由于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降解加快,使BINP3蛋白在增加后很快下降。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的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⑤.有助于人们对缺氧性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促进缺氧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解析】【分析】自噬是细胞降解细胞器和入侵病原体的方式,线粒体自噬是一种特殊的自噬。在线粒体自噬过程中,受损多余的线粒体被“标记”,并被一种称为吞噬泡的新型结构所包围,\n吞噬泡伸长形成一个被称为自噬体的双囊泡。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释放出组强效的溶酶体水解酶降解被包裹的线粒体。【详解】(1)在人体细胞呼吸过程中,O2参与反应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2)①由分析知,损伤的线粒体可通过线粒体自噬途径,被细胞中的溶酶体降解;②图1中适度低氧(10%O2)情况下线粒体自噬水平相对值升高,严重低氧(0.3%O2)情况下线粒体自噬水平相对值下降,图2用线粒体自噬抑制剂3-MA处理PC12细胞,检测细胞活性氧含量结果,适度低氧(10%O2)情况下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差最多,说明适度低氧可以激活线粒体自噬来清除活性氧。(3)由图可知,适度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使BINP3蛋白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处于正常水平,细胞可正常存活。严重低氧上调BINP3基因的表达(转录),可能由于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降解加快,使BINP3蛋白在增加后很快下降。严重低氧下BINP3蛋白的增加促进了线粒体自噬,但还不足以清除细胞中的活性氧,活性氧在细胞中积累,最终导致细胞死亡。(4)该研究的意义是有助于人们对缺氧性疾病发病机理的认识;促进缺氧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点睛】本题考查了有氧呼吸的场所和过程,考查考生审题、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适中22.胰高糖素样肽-1(GLP-1)是人体中一种肠源性激素,可以作用于胰腺、大脑、肝脏等多个靶器官。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混合注射液,可用于降低成人2型糖尿病(T2DM)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实现血糖控制达标、平稳、安全。研究发现,在空腹状态下分别给予T2DM模型小鼠GLP-1RA或安慰剂(没有药物治疗作用的针剂)输注,结果显示,患病小鼠在输注GLP-1RA后,其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在4小时后变为正常;而在血糖水平正常后,虽仍持续输注GLP-1RA,患病小鼠的胰岛素水平却不会再升高,血糖水平也维持稳定,不再进一步下降。回答下列问题:(1)GLP-1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注射的GLP-1RA也可作用于胰腺、大脑、肝脏等多个靶器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据题干分析,GLP-1RA安全性较高,被施药者一般不会出现____________症状,因为GLP-1RA只在血糖____________情况下才发挥降糖作用。(3)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症之一,由于长时间患糖尿病而导致的蛋白尿以及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降低(主要表现为血肌酐含量升高)。研究发现,GLP-1RA对肾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请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写出实验思路,\n预测实验结果)。实验材料及用具: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生理盐水,GLP-1RA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四氧嘧啶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常用于糖尿病模型鼠的构建),注射器,检测仪等。【答案】(1)①.#蛋白质或多肽##蛋白质#多肽#多肽或蛋白质#②.靶器官细胞膜上含有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2)①.低血糖②.较高(3)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检测其尿蛋白和血肌酐含量值并分别记录为A1、A2,连续多天注射适量四氧嘧啶溶液,再次检测其尿蛋白和血肌酐含量值并分别记录为B1、B2,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适量GLP-1RA溶液,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其尿蛋白和血肌酐含量值并分别记录为C1、C2预测实验结果:A1<C1<B1,A2<C2<B2【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患病小鼠在输注GLP-1RA后,其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降低,空腹血糖水平在4小时后变为正常;而在血糖水平正常后,虽仍持续输注GLP-1RA,患病小鼠的胰岛素水平却不会再升高,血糖水平也维持稳定,说明GLP-1RA只有在高血糖条件下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而在正常血糖水平时则无响应作用。【小问1详解】GLP-1,即胰高糖素样肽-1,故该物质属于蛋白质或多肽类。激素在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GLP-1RA能作用于多个靶器官,说明这些靶器官上均含有GLP-1RA的受体。【小问2详解】有题意可知,GLP-1RA在高血糖条件下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正常血糖范围内,不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故被施药者一般不会出现低血糖症状。【小问3详解】该实验首先应获得患糖尿病的模型鼠,然后再注射GLP-1RA,检测蛋白尿和血肌酐的含量。故实验思路为:取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检测其尿蛋白和血肌酐含量值并分别记录为A1、A2,连续多天注射适量四氧嘧啶溶液,再次检测其尿蛋白和血肌酐含量值并分别记录为B1、B2,然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小鼠注射适量GLP-1RA溶液,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其尿蛋白和血肌酐含量值并分别记录为C1、C2。\n预期为:A1<C1<B1,A2<C2<B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要求考生熟悉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时控制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是关键,注意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是重点。23.湿地生态系统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肾”,它可以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将陆地生态系统与水域生态系统联系起来,是自然界中陆地、水体和大气三者之间相互平衡的产物。请根据生态系统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一般来说,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湿地生态系统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原因是___________。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可以考虑建立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这属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中的___________。(2)湿地中生长着大量芦苇,为了提高芦苇纤维的长度和纤维的品质,在其生长期可以用___________(激素)进行处理。植物的“绿色”和花香可以吸引昆虫传粉,这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_。(3)若要调查湿地里黑脸琵鹭的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1)①.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②.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其直接价值③.就地保护(2)①.赤霉素②.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3)黑脸琵鹭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解析】【分析】1、一般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较广的动物。2、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改善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功能,这主要是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近些年来,人们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其直接价值,故应对其加以保护;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属于就地保护。【小问2详解】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故为了提高芦苇纤维的长度和纤维的品质,在其生长期可以用赤霉素处理;植物的“绿色”为昆虫提供了采食的信息,这表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n【小问3详解】由于黑脸琵鹭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故调查其种群密度常用标志重捕法。24.基因定点突变是指按照特定的要求,使基因的特定序列发生插入、删除、置换、重排等变异。下图甲是一种PCR介导的基因定点突变示意图。图乙是研究人员利用基因M1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1)图甲所示的基因定点突变技术需要多次PCR,并对PCR的中间产物A、B进行纯化,据图分析,为得到中间产物A、B需要的引物对分别是___________,至少要进行___________轮循环。研究人员利用图中相关酶对基因M和产物A、B进行充分酶切后得到不同的片段,长度(kb)如下表,则图中基因敲除片段的长度为___________,基因M1的长度为___________。基因MAB长度(kb)3.42、2.8、0.15、0.132.8、0.093.24、0.05(2)研究人员将基因M1与Ti质粒重构前需要在基因M1的C、D两端分别加上的黏性末端序列为___________。构建重组质粒过程所需要的酶有____________。(3)用Ti质粒来构建重组质粒易于完成转化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从结构上分析)【答案】(1)①.引物1和引物3、引物2和引物4②.2③.0.23kb④.6.09kb(2)①.-TCGA、ACGT-②.HindⅢ、PstI、DNA连接酶\n(3)Ti质粒上的T-DNA能够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解析】【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小问1详解】DNA复制时子链的合成方向为5,→3,,故引物需要与模板的3’端结合,据图可知,使用引物1和3可得到包含片段A的产物,使用引物2和4可得到包含片段B的产物;由于DNA进行半保留复制,使用引物1和3,进行一次PCR后,得到一个与基因M一样的片段,还得到一个含引物3的单链和一个长链的DNA片段,进行第二次PCR,得到4个DNA,其中有一个DNA片段,包含引物1和引物3,为图中的片段A,同理,片段B也可以经过两次PCR得到,即得到中间产物A、B至少要进行2轮循环;图中……表示酶切位点,基因M上有三个酶切位点(箭头处),完全酶切产生4个片段,分别为3.24kb、2.8kb、0.15kb、0.13kb,A片段酶切后产生2个片段,分别为2.8kb、0.09kb,B片段酶切后产生2个片段,分别为3.24kb、0.05kb,图中A片段和B片段的……是相同的,因此……处为0.05kb,则基因M1的长度为2.8+0.05+3.24=6.09kb,因此基因敲除片段的长度为6.32-6.09=0.23kb。【小问2详解】整合重组质粒可知,基因M1的C端为HindⅢ、基因M1的D端为PstI,因此需要在基因M1的C、D两端分别加上HindⅢ、PstI的识别序列,结合两种酶的酶切位点可知,黏性末端序列为-TCGA、ACGT-;此外,构建重组质粒过程所需要的酶有DNA连接酶,DNA连接酶可以将目的基因和质粒的黏性末端进行连接,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连成重组质粒。【小问3详解】重组质粒为Ti质粒与目的基因形成的重组质粒,Ti质粒上的T-DNA能够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完成转化过程。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