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江苏省2022届高考生物考前打靶卷(PDF版附解析)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江苏省2022届高考生物考前打靶卷(PDF版附解析)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2022年高三年级试题生物(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考生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题号下的答案选项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请用0.5mm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下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43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细胞中含有多种多样的分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是各种生物膜的重要物质,也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B.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也参与某些有机物的合成C.糖类、蛋白质和DNA都是生物大分子,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D.某些RNA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其上含有反密码子2.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下列实验所用同位素性质与其他三个实验不同的是A.鲁宾和卡门研究光合作用中O2来源的实验B.卡尔文探明CO2中的碳是如何转化为有机物中的碳的实验C.赫尔希和蔡斯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帕拉德探究分泌蛋白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内合成、运输、分泌过程的实验3.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颤藻(一种蓝藻)在含有机质的水中迅速繁殖,由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B.溶酶体合成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菌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分子组成,维持着细胞形态和细胞内部结构的有序性D.细胞膜上分布有大量的载体蛋白,能够与信号分子结合实现细胞识别和信息传递4.细胞会经历生长、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生命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数分裂保证了遗传信息在亲代和子代细胞中的一致性B.正常情况下,细胞衰老和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C.细胞分化和癌变过程中均会发生形态和结构的变化D.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等变化,也能引起癌症的发生5.黑腹果蝇3号染色体上的裂翅基因A是显性基因,也是显性纯合致死基因。若要长久保存杂合子,需用到另一个位于3号染色体上的显性纯合致死基因B来形成永久杂种(也称平衡致死系统)。不考虑交叉互换,要保持一个平衡致死系统,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分布是①②③④A.①B.②C.③D.④生物试卷第1页(共8页)5822:uId:5822\n6.雄性不育系(花粉败育,但雌蕊正常)可以省去去雄的操作,常应用于杂交育种。水稻雄性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基因(可育基因R对不育基因r为显性)和细胞质基因(可育基因为N,不育基因为S,细胞质中基因都成单存在)共同控制的。基因R能够抑制基因S的表达,当细胞质基因N表达时,植株都表现为雄性可育。基因型为N(RR)的水稻与S(rr)杂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型为S(rr)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B.F1的基因型为N(Rr),表现为雄性可育C.雄性可育植物的基因型有5种D.F1再自交,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雄性可育:雄性不育=3:17.右图为细胞核中DNA复制过程的部分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DNA分子为单起点复制,复制起点位于DNA分子特定位置B.解旋酶在解旋DNA并使自身沿DNA链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ATPC.引物的合成需要引物酶的参与,引物酶的实质是DNA聚合酶D.所有DNA聚合酶都需要5合酶ⓟ引发末端的起始DNA合成8.信息分子是指生物体内、外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下列有关信息分子发挥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均需囊泡运输,释放后需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B.二氧化碳作为体液中的化学信号分子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C.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说明下丘脑和垂体细胞膜上具有甲状腺激素受体D.信息分子不是细胞的结构物质,也不起催化作用,但有时可提供能量9.右图表示葡萄糖和口服磺酰脲类药物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内环境中的葡萄糖与胰岛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B.ATP含量增加时,导致对ATP敏感的K+通道关闭,Ca2+内流增加C.磺酰脲类药物与K+通道蛋白上的相应位点结合,促进K+通道关闭,Ca2+通道开放D.磺酰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降低血糖的浓度10.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纵向伸长,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内质网释放的Ca2+能促使细胞内的H+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往细胞外B.细胞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结构改变导致细胞壁松弛,吸水膨胀,引起细胞生长C.细胞在生长过程中与新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内质网D.生长素通过影响细胞的基因表达来调节植物生长1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B.种群水平也存在稳态,如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C.光照影响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影响群落的水平结构D.群落演替是有规律、有一定方向而不可预测的自然过程生物试卷第2页(共8页)827840:fId:827840\n12.新疆的“生命营养液”是以多种天然食材为原料发酵而成。为从中分离到红曲菌(真菌),现用无菌水将其稀释成浓度为10酶1g/mL、10酶2g/mL、10酶3g/mL的悬液,分别取0.1mL稀释液涂布于含有氯霉素和四环素的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上,制备3个平行组。然后将PDA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培养,并连续7天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制备PDA培养基时,先高压蒸汽灭菌2~3h,冷却后再进行分装B.计数时平板上菌落过于密集,可多做几组平行组进行实验统计C.恒温培养前,需在培养皿底部标明组别、培养日期和稀释度等D.可大幅度提高“生命营养液”中氯霉素和四环素含量以抑制杂菌13.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载泡菜制作的方法,泡菜使用低浓度的盐水,再经乳酸菌发酵,制成一种带酸味的腌制品,只要乳酸含量达到一定的浓度,并使产品隔绝空气,就可以达到久贮的目的。下列关于泡菜的叙述,错.误.的是A.泡菜酸味的口感主要来源于乳酸菌发酵后产生的乳酸B.腌制泡菜时盐水没过全部菜料,盖上坛盖再用水密封泡菜坛C.泡菜腌制过程中乳酸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会先增加后减少再趋于稳定D.可通过观、品、闻等方式,判断泡菜腌制是否成熟14.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液需先灭菌后分装B.连续7天从同一培养瓶中定时取样计数C.若取样前没有进行振荡摇匀,则一定会导致结果偏小D.计数时,每次需要统计两个计数室酵母菌的数量,取平均值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甲图为牛胚胎移植示意图,乙图为胚胎发育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对供体母牛和受体母牛注射性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B.甲图中冲卵的目的是获取受精卵C.可选择发育至乙图阶段的胚胎进行移植D.性别鉴定时需将图乙②处细胞均等分裂并对其做DNA分析16.六倍体小麦与二倍体玉米杂交是诱导小麦单倍体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用普通小麦与玉米杂交,授粉后在部分膨大子房中剥取到发育幼胚,经组织培养后,获得单倍体小麦植株。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生物试卷第3页(共8页)tiww:uId:tiww\nA.受精卵内丢失之前的玉米染色体可能会影响小麦的基因表达B.因小麦和玉米存在生殖隔离,若杂交后对子房鉴定,其内应无胚乳C.利用秋水仙素将单倍体小麦幼苗染色体加倍,可获得纯合六倍体D.该育种过程可缩短育种年限、加快育种进程、提高选择效率17.美罗培南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图为该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耐药率的变化与抗生素的使用量之间存在着关联B.美罗培南的使用诱导细菌产生了可遗传的耐药性突变C.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增强属于共同进化D.规范使用抗生素和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可减缓耐药率的升高18.为研究神经的兴奋传导,研究人员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剥制了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将该标本置于合适的溶液中,它可以保持活性。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中所用合适溶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B.若在图甲a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引起腓肠肌收缩,属于反射活动C.若乙图中的A细胞为传出神经元,则B细胞可表示为肌肉或腺体细胞D.③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B细胞产生兴奋19.下列遗传系谱图中有甲(基因为A、a)、乙(基因为B、b)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病,另一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00,Ⅲ10和Ⅲ11号为异卵双生,Ⅰ4不含甲病致病基因。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病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b7的基因型为AaXY,Ⅲ11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3C.Ⅱ5和Ⅱ6个体再生一个男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3/8D.若Ⅲ11与一个表现正常的女性结婚,其孩子患甲病的可能性为1/303生物试卷第4页(共8页)iwuirp:fId:iwuirp\n第II卷(非选择题共57分)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11分)图甲为黑藻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示意图;图乙为黑藻C4型PEP羧化酶活力测定结果,黑藻培养条件为30℃,光照周期为14h光照和10h黑暗,光照强度适宜。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甲分析,外界CO2进入细胞和H+运出细胞的方式分别为▲、▲;CO2还可以来自▲(填场所);物质A表示▲;为物质A的还原提供能量的是▲(2分)。(2)据图甲、乙可知,黑藻密集培养的目的是创设▲的环境,因此C4途径是对该种环境的适应,说明PEP羧化酶固定CO2的能力▲于C3循环中的Rubisco,这是▲的结果。(3)以黑藻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操作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2分)。编号实验名称部分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观察植物细胞获取黑藻叶肉细胞制作临时装液泡体积缩小,液泡内颜色逐渐变①的质壁分离片后滴加0.3g/mL蔗糖溶液深观察细胞有丝黑藻根尖解离后用龙胆紫溶液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胞的②分裂染色染色体在各个时期的变化情况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CaCO3观察到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呈蓝提取和分离绿③以及无水碳酸钠处理过的95%绿色,与其距离最远的色素为胡萝叶中的色素的酒精卜素将黑藻植株置于黑暗条件下24h,选取两片叶片,分别进行绿叶在光下制照光处理的叶片呈蓝色;遮光处理④遮光和照光处理一段时间,将造有机物的叶片呈黄褐色叶片摘下放入水中加热脱色后,分别滴加碘液生物试卷第5页(共8页)TIWW:uId:TIWW\n21.(13分)引起新冠肺炎的新冠病毒是一种带包膜的RNA病毒,包膜表面有与人体细胞膜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的S蛋白。疫苗接种和病毒检测是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举措。请回答下列问题:Ⅰ疫苗的研发和接种(1)灭活疫苗。工业生产上利用Vero细胞能无限增殖特性培养新冠病毒,可实现▲的目的。(2)腺病毒载体疫苗。该疫苗主要成分是活的、有复制缺陷、能表达S蛋白的重组人5型腺病毒。这种方式生产的疫苗由于重组腺病毒▲,从而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3)重组亚单位疫苗。其技术线路是:提取新冠病毒RNA→通过RT酶PCR(反转录酶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扩增筛选RBD蛋白(S蛋白中真正与ACE2结合的关键部分)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导入CHO细胞并培养→提取并纯化RBD蛋白→制成疫苗。利用RT酶PCR技术,获取S蛋白基因时,需加入▲酶;扩增RBD蛋白基因时,应选择的引物为▲。PCR的产物可通过电泳鉴定,设置如下:1号泳道为标准(Marker),2号泳道是以▲为材料做的阳性对照组,3号泳道为实验组。图3中3号泳道出现杂带,原因一般有▲(至少答出两点)。基因表达载体构建中为提高目的基因和运载体的正确连接效率,研究人员应在图1中选择的限制酶是▲。Ⅱ新冠病毒的检测(4)核酸检测图4是我国自主设计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平台示意图,图5为RT酶PCR(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示意图。当探针完整时,荧光基团(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Q)吸收而不发荧光;当Taq酶遇到探针时会使探针水解而释放出游离的R和Q,R发出的荧光信号被相应仪器检测到,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数量完全同步。图4图5生物试卷第6页(共8页)IWUIRP:fId:IWUIRP\n①加入自动化PCR体系配置中的引物和探针的设计依据是▲。引物和探针与模板结合发生在PCR循环中的▲阶段。②利用荧光定量PCR仪可监测待测样液中病毒的核酸数量。若每断裂一个TaqMan探针,设置R发出的荧光信号的值为1。若经n次的PCR扩增,实时荧光信号强度▲(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说明样液中病毒的核酸数量为0;若荧光信号强度值为a(2n酶1),推测样液中病毒的核酸数量为▲。(5)抗原和抗体检测为了及早发现新冠病毒的感染者,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及抗体检测试剂盒作为核酸检测的有效补充措施。这两种试剂盒的检测原理为▲。对于已注射过灭活疫苗的人员,应选择▲(填字母)检测。a.核酸检测b.抗原检测c.抗体检测22.(11分)图1为某科研小组调查一个自然水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2为该水域鲢鱼所摄入能量的去向(图中字母表示相应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图1中的生产者有▲,乌鳢所处的营养级是▲,鲇与黄鳝的种间关系是▲。(2)为了调查该池塘中乌鳢的数量,第一次捕捞并标记15条乌鳢,第二次捕捞18条乌鳢,其中具有标记物的有2条。标记物不影响乌鳢的生存和活动,由此可估计该水域约有乌鳢▲条。研究发现被标记的乌鳢不容易再次捕获,则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内部能量流动的载体是▲。图2中,E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乌鳢的同化量是4.2×107KJ,则从鲢鱼到乌鳢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若鲢鱼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为2.0×108KJ,某杂食性鱼类以鲢鱼的粪便为食物,能量传递效率按15%计算,该杂食性鱼从鲢鱼处获得的能量是▲KJ。(4)为了保护该自然水域的鱼类资源,该地区实行了禁渔的政策,这是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经过禁渔,该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23.(12分)果蝇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X、XXY表现为雌性,XY、XYY、XO的表现为雄性,其余组成均致死。下表表示果蝇的部分性状及基因所在的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影响部分性状表现基因符号所在染色体翅型长翅、残翅Vg、vgⅡ眼色红眼、白眼W、wX翅型长翅、小翅M、mX(1)摩尔根利用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的一只白眼雄果蝇,做了著名的“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生物试卷第7页(共8页)2022-05-20T07:38:26.862887\n即用红眼雌果蝇与该白眼雄果蝇杂交得到F1,再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基于F2的实验结果,摩尔根提出了▲(2分)的“假说”,并预测了测交的实验结果。(2)摩尔根的学生重复做了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的杂交实验,发现子代2000~3000只红眼雌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同时又在2000~3000只“白眼雄果蝇”中会出现一只红眼雄果蝇。实验中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是▲的生殖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若该亲本产生的异常配子可以受精,则其后代中无法成活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缺失的染色体用“O”表示)。实验结果▲(填“能”或“不能”)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3)显微镜观察发现某“白眼雌果蝇”有三条性染色体,其基因型应为▲。进一步将其和野生型的红眼雄果蝇进行交配,若XY和XX联会的概率相等,推测其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应为▲(2分);若XY联会的概率远低于XX联会,推测其表现型为▲的子代比例会明显增加。(4)果蝇的翅型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当个体中Vg和M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长翅,Vg基因不存在时,表现为残翅,其余表现为小翅。现用纯合的长翅与残翅果蝇杂交得到F1,F1出现小翅,F1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则F2翅型及比例为▲(2分)。24.(10分)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组编码动物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基因群的统称。人体的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等细胞内的MHC基因表达的MHC分子与免疫有关。下图为人体体液免疫过程及MHC分子发挥效应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吞噬细胞的作用是▲(2分),吞噬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点。(2)Th细胞(辅助性T细胞)膜上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能与吞噬细胞表面的MHC—抗原复合体识别,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功能。通过吞噬细胞与Th细胞的识别和结合,将抗原呈递给Th细胞发挥免疫作用,这说明Th细胞不能直接识别▲,只能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当病原体再次入侵时,免疫反应更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3)MHC分子在免疫系统中作用极其重要,据图分析其主要功能是▲(2分)。淋巴细胞一般需要两个或以上的信号刺激才能被活化,如B细胞的活化除需要病原体的刺激,图中▲也是B细胞活化的重要信号分子。人体在进化过程中选择这种活化机制的意义可能是▲。生物试卷第8页(共8页)\n2022年高三年级试题生物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4题,每题2分,共计2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234567BACAABB891011121314BACBCCD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516171819ABDABDACDACACD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共计57分。20.(11分)(1)自由扩散主动运输线粒体基质(答线粒体不给分)C3(或三碳化合物)NADPH([H])和ATP(2分,答出一点给1分)(2)低CO2强自然选择(3)③(2分)21.(13分)(1)获得大量新冠病毒,降低生产成本(答出一点即得分)(2)无法在人体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3)逆转录酶、Taq酶引物4、引物5(提纯的)RBD蛋白基因片段模板受到污染;引物的特异性不强;退火温度偏低BamHⅠ和HindⅢ(4)①新冠病毒的基因对应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复性(或退火)②不变a(5)抗原—抗体杂交ab22.(11分)(1)浮游植物和底层植物第三、第四营养级捕食和竞争(2)135偏高(3)物质鲢鱼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2.8%0(4)就地保护自我调节23.(12分)(1)控制白眼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不含它的等位基因(2分)(2)母本两条X染色体(或同源染色体)未分离XXX和OY能(3)XwXwY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4:4:1:1(2分)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4)长翅:小翅:残翅=3:3:2(2分)24.(10分)(1)摄取、处理、呈递抗原(2分)一定的流动性(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游离的抗原记忆细胞(3)作为抗原的载体(或与抗原结合形成MHC-抗原复合体);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分)淋巴因子有利于机体防止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的健康细胞(组织)(合理的给分)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