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2022年深圳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试题生物学本试卷共7页,2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瘤菌(属于细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用豆科植物的根分离根瘤菌时,区分根瘤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依据是A.是否有细胞壁B.是否有叶绿体C.是否有染色质(体)D.是否有核糖体2.人体内有数万种不同的蛋白质,承担多种多样的功能。下列不属于蛋白质功能的是A.催化绝大多数化学反应B.肌肉、毛发的构成C.参与抵御病菌和病毒的入侵D.红细胞中氧气的跨膜运输3.人体肠道内寄生的痢疾内变形虫,能够将蛋白分解酶分泌到肠道,溶解人的肠壁组织,同时可以“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上述现象体现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A.主动运输和胞吐B.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C.主动运输和胞吞D.胞吐和胞吞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激活的荧光素与氧结合形成氧化荧光素,同时发出荧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萤火虫发光细胞中的荧光素酶主要起到调节作用B.萤火虫可以通过调节荧光素酶的合成来控制发光C.荧光素被激活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放能反应D.荧光素与氧气结合放出的能量全部转移到ATP中5.下列相关实验中,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有关“分离”的叙述A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作用是使DNA和蛋白质分离B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滴加清水后用显微镜观察容易看到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C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用纸层析法分离出溶解度最高的色素是胡萝卜素D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6.某果蝇(2n=8)的基因型为AaBbRrXTY,四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四对同源染色体上。该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甲、乙、丙、丁四个精细胞,其中甲的基因组成为AABRXT,分裂过程只发生了一次异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乙、丙、丁细胞均含4条染色体B.产生甲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C.乙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brY或BRXT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含8或9条染色体7.下图表示真核细胞遗传信息传递的有关概念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①表示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少量分布在细胞质B.a、b和c过程可分别表示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和翻译C.多细胞生物个体每个细胞中含有的②③④⑤的种类都相同D.⑦是遗传信息表达的最终产物,它直接或间接控制生物性状8.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相结合,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研究表明,大熊猫是由以肉食为主的始熊猫进化而来,历经约800万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研究大熊猫进化B.大熊猫食性相关基因发生了不定向变异C.食性转变后将不利于大熊猫种群的繁衍D.大熊猫食性进化可能是由于竞争的加剧9.控制鹌鹑(2n=78)细胞膜上某受体合成的等位基因,有三种不同的碱基序列。其基因分别表示为E、F、R。统计某群体中6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只)分别为:EE:35、FF:15、RR:30、EF:20、FR:20、ER:30。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控制该受体合成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B.E、F和R的形成体现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C.该鹌鹑种群中,R基因的基因频率约为0.69D.对E、F、R进行选择可导致该种群发生进化10.某研究小组对火灾后的林地进行研究以后制定了植被恢复方案。制定方案时需要考虑群落相关的原理有①群落垂直结构②群落水平结构③群落的初生演替④群落的次生演替A.①②③B.①④C.②④D.①②④11.正常人过量摄取葡萄糖时,机体启动的调节机制有: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兴奋通过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胃肠相关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②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存在神经—体液调节B.上述启动机制是血糖平衡调节的正反馈调节过程C.①、②和③过程均能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D.①、②和③过程说明机体的调节通路是多途径的12.有研究发现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也能用于治疗脑水肿。为了研究ACTH的治疗效果,研究者通过与现有常用治疗脑水肿药物地塞米松进行临床实验,得到如表所示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解释不恰当的是,注:水肿指数越高,水肿越严重A.脑水肿产生可能与脑中局部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有关B.分析A组或B组的实验数据,治疗前、后可形成对照C.ACTH治疗脑水肿的效果,比地塞米松更显著、更持久D.ACTH和地塞米松的不同用量也是该临床实验的自变量13.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发生期间,科学家通过实验检测到如下曲线图。对0-2ms时间段内的曲线进行分析,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注:Vm代表膜电位;gK和gNa分别代表膜对钾离子和钠离子的通透性A.Na+的通透性先增强后减弱再稳定B.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远远高于K+C.Na+通透性变化的时间较K+短D.gK和gNa分别表示K+外流和Na+内流的通透性14.玉米、小麦在即将成熟时,若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后又遇大雨天气,则会出现种子胎萌现象(种子收获前在田间母本植株上发芽)。下图是植物激素对种子的萌发与休眠的调控模型。据图推测的结论不合理的是注:“+”表示激素存在生理活性浓度;“-”表示激素不存在生理活性浓度;其中GA为赤霉素;CK为细胞分裂素;ABA为脱落酸;数字表示实验组别。,A.GA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激素B.ABA和CK对种子作用的效果是相反的C.胎萌现象可能经历了模型中3到4的过程D.多种激素和一种激素作用的效果可以相同15.L-天冬酰胺是人体的非必需氨基酸。研究发现L-天冬酰胺酶能将L-天冬酰胺分解,而淋巴瘤细胞自身不能合成该氨基酸,导致增殖被抑制。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如果L-天冬酰胺酶是一种理想的抗淋巴瘤药物,则一段时间后L-天冬酰胺含量的测定结果应为实验分组L-天冬酰胺含量培养液细胞内实验组:培养液+L-天冬酰胺酶+淋巴瘤细胞①②对照组:培养液+L-天冬酰胺酶+正常细胞③④A.①缺乏②缺乏③正常④缺乏B.①缺乏②正常③缺乏④正常C.①缺乏②缺乏③缺乏④正常D.①缺乏②缺乏③正常④正常16.家蚕(2n=56)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研究发现椭圆形蚕茧和圆形蚕茧分别为常染色体基因(R和r)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培育了杂合的椭圆形蚕茧的雄蚕(甲),其Z染色体上带有两个隐性胚胎致死基因e、f及其等位基因,W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利用甲与杂合的椭圆形蚕茧雌蚕(乙)进行杂交,杂交后代雌蚕在胚胎期死亡,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R/r基因与性染色体之间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甲的基因型为RrZEFZef,乙的基因型为RrZEFWC.若后代有雌蚕成活,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D.甲与乙的后代雄蚕中出现圆形蚕茧雄蚕的比例为1/8二、非选择题:共60分,第17~20题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1~22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8分。17.(12分)很多作物气孔的开闭会体现一些特征:①在炎热夏天中午,大多数作物的气孔会出现闭合现象;②很多作物的气孔保持昼开夜闭的节律;③有些作物在特定环境中,气孔会出现以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为周期的节律开合现象,被称为“气孔振荡”。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炎热夏天的中午,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受影响,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这时可以采取________的措施缓解。(2)气孔昼开夜闭的节律与胞间CO2浓度有关(从气孔进入到叶肉细胞之间的CO2浓度),推测胞间CO2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是白天气孔打开的原因,阐述导致特征②出现的生理原因有________。(3)研究发现,气孔振荡周期中的闭合与炎热夏天中午气孔闭合机理一致,推测气孔振荡是植物在环境中经过长期进化而产生的适应性机制,其具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18.(12分)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肿瘤抗原并进行清除,科学家对此展开了研究并获得如下资料:资料1:科学家发现T细胞中存在PD—1基因,其表达的PD—1分子分布于T细胞表面,并证实PD—1分子与其他分子作用后,可以抑制T细胞增殖,促进T细胞凋亡。资料2: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存在于吞噬细胞表面的蛋白——PD—L1。在活化的吞噬细胞表面PD—L1分子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并定量研究了PD—L1分子对T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能够识别肿瘤细胞并进行清除,这一过程主要属于___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体现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2)分析A和B曲线,能够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3)PD—L1分子和PD—1分子均能抑制T细胞增殖,现有两种推测:①两种分子分别抑制T细胞增殖;②二者相互作用后发挥抑制作用。你支持哪一种观点________。据图分析,请阐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4)结合已有知识及上述实验结果推测,人体内同时存在一些生理过程,才使得T细胞整体上维持平衡,维持T细胞平衡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19.(12分)研究表明土壤是生物圈的巨大碳库,储碳(主要指有机碳)量是植被的2-3倍多,是大气的2倍多。在人工造林前,研究人员需对区域不同植被的土壤碳库进行相关研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1)浅层土壤中的碳主要来自于________中的有机物,维持土壤碳库与大气CO2库平衡主要依靠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2)从缓解温室效应的角度考虑,适合选择图中________进行人工造林。在实际进行人工造林时往往是不同树种结合,考虑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2点)。(3)有研究表明阔叶林的凋落物归还量大于柳杉林,形成上图结果可能与凋落物的分解有关,请设计实验进行验证,简要写出实验过程,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实验材料:洗净干,燥的阔叶林表层凋落物与柳杉林表层凋落物、网纱袋、无植被空地、烘箱)。20(.12分)南瓜(2n=4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我国栽培的南瓜品种有中国南瓜、西葫芦、印度南瓜等。科学家对南瓜的抗病抗逆、强雌性状和品质性状等进行了基因定位研究,发现西葫芦10号染色体上有抗白粉病基因(A),中国南瓜有3个抗冷基因(B1、B2、B3)分别位于1、7和10号染色体上;印度南瓜2号染色体上有强雌基因(C);中国南瓜果皮浅绿带斑对深绿无斑为显性,主要由3号染色体上的(D、d)基因控制。请分析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1)中国南瓜的三个抗冷基因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等位基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2)以西葫芦植株甲(AAcc)和印度南瓜植株乙(aaCC)为材料,培育可稳定遗传的抗白粉病、强雌的四倍体南瓜新品种。请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①甲×乙→F1,②通过________,获得抗白粉病、强雌的南瓜。③将抗白粉病、强雌南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利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处理,后期进行筛选。(3)南瓜短蔓性状使南瓜的株型紧凑,适合密植栽培。中国南瓜植株丙含有隐性短蔓基因(t),为确定短蔓基因是否在3号染色体上,请以中国南瓜植株丙(DdTt)为材料,设计实验思路,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不考虑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及染色体变异)。(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1.【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2分)米诺环素(分子式:C23H27N3O7)是一种四环素类抗生素,应用于人类疾病治疗和畜禽养殖。由于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不能完全被吸收,造成其在环境中残留。某研究人员在自然水域中筛选和分离得到了一种米诺环素高效降解菌DM13,并展开相关研究。下表是研究过程中使用的培养基种类及配方,回答下列问题。培养基种类配方BP培养基蛋白胨5.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BPA培养基蛋白胨5.0g、牛肉膏3.0g、氯化钠5.0g、琼脂25.0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MM培养基MgSO4•7H2O0.15g、FeSO4•7H2O0.01g、CaCl20.02g、KH2PO41g、Na2HPO41g、NH4NO31g、葡萄糖0.5g,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分离微生物前,可通过选择培养来增加米诺环素降解菌的浓度,需在BP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________,该物质同时提供微生物生长需要的________。(2)选择培养得到的微生物样品先稀释,再涂布到(BP/BPA/MM)培养基的平板进行培养。如果水样中降解米诺环素的微生物数量较少,为了避免分离筛选失败,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回答1点)。(3)为了测定菌株DM13在自然水体中降解米诺环素的效果,在锥形瓶中用自然水体配制四种不同初始浓度的米诺环素溶液,进行实验。①8h处理后,在米诺环素溶液初始浓度100ug/L的水体中,空白对照测得的米诺环素溶液浓度41.8ug/L,加入菌株DM13测得的浓度24.3ug/L,相较空白对照组,米诺环素降解菌的降解率为________。②为了测定菌株DM13的实际降解效果,可选择表中的MM培养基替换自然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22.【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分)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方法很多,实时荧光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是目前核酸检测的主要方法,操作流程:采集样本→提取RNA→逆转录成cDNA→PCR扩增→结果分析。下图是RT-PCR两步法的过程图,在PCR扩增时加入能与目的基因(新冠病毒的核壳蛋白N基因)结合的荧光探针。目的基因合成越多,荧光信号越强,回答下列问题。(1)构建cDNA文库时,会利用________酶,将cDNA断开并与载体结合,然后把各个片段________到一个受体菌群中储存。cDNA文库构建的意义有________(回答1点)。(2)在配置PCR扩增液时,加入的荧光探针序列:5′-TTGCT……AGATT-3′,如果模板中存在N基因序列,与探针结合的序列应该是5′-________-3′。如果某人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则PCR时DNA实时荧光信号强度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3)我国前不久推出新冠病毒抗原检测的方法,相较核酸检测,方便简单,出结果较快,其原理是________,目前国家推广“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如果取样中所含病原体数量较少时,核酸检测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生物学参考答案(22题第三问答案不全)12345678CDDBCCCC910111213141516CDBDBBCC17.(1)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卡尔文循环)(2分)(适时)灌溉(遮阴、降温处理)(2分)(2)降低(1分)白天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胞间CO2浓度降低,气孔打开;夜晚只进行呼吸作用胞间CO2浓度升高,气孔关闭(2分)(3)干旱(缺水)(1分)"闭"能降低蒸腾作用,提高作物抗旱性;"开"能保证CO2的供应,维持较强的光合作用(4分)18.(1)特异性免疫(1分)免疫监控清除(2分)(2)PD-L1分子能抑制T细胞增殖(2分)(3)②(1分)C和D曲线的实验结果表明,以敲除PD-1基因小鼠为实验材料(敲除PD-1基因后),PD-L1分子不能再抑制T细胞增殖;B和D曲线显示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存在PD-L1蛋白的条件下,在没有敲除PD-1基因(有PD-1分子)时,才能抑制T细胞增殖。(3分)(4)吞噬细胞呈递抗原促进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而PD-L1和PD-1结合则能抑制T细胞增殖,有T细胞的凋亡(3分)19.(1)植物残枝败叶、动植物遗体与动物的排遗物(2分);生产者、分解者(2分)(2)柳杉(2分)单一树种抵抗力稳定性差,易遭受病虫害;人工造林时还应考虑对该区域经济与社会的影响(2分)(3)实验过程∶①取洗净的等量阔叶林表层凋落物与柳杉林表层凋落物,分别装入网纱袋,记为A、B两组。②在无植被空地挖2个等深度的坑,埋入叶袋。③相同时间后取出,冲洗叶片,干燥后称重并记录结果。结果∶A组减少量大于B组叶片减少量结论∶阔叶林碳积累量小于柳杉林的原因是,柳杉林凋落物不易分解导致。(4分)20.(1)不属于(2分)三个抗冷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不是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2分)(2)②将F1多次自交,直到没有性状分离(答案合理给分)(2分)③秋水仙素(1分)(3)将植株丙进行同株异花授粉获得F1,统计F1植株株型和果皮的性状(2分);若短蔓、果皮深绿无斑约为1/16,则短蔓基因(t)不在3号染色体上(1分);若短蔓、果皮浅绿带斑约为1/4,则短蔓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1分);若短蔓、果皮深绿无斑约为1/4,则短蔓基因在3号染色体上(1分)(三种情况都要考虑到,其它合理答案给分)21.(1)米诺环素溶液(2分)碳源、氮源(2分)(2)BPA(2分)把各种稀释倍数的溶液都涂布到平板进行培养、增加重复平板的数量(2分)(3)41.9%([(100-24.3)-(100-41.8)]/41.8)(2分)排除自然水体中其他微生物的影响(2分)22.(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2分)转化(2分)能从文库中筛选获取目的基因、物种的分子保存等(2分)(2)5'-AATCT…AGCAA-3'(1分)不变(1分))(3)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2分)如果取样中所含病原体数量较少时,抗原检测很难测出,而核酸检测有扩增环节对病原体的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