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太阳系大家族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太阳太阳系及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2、知道四季的成因。3、能够做阳光直射与斜射形成的温度差异的实验。4、能够用模拟实验探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系的主要天体。教学难点:探究行星与太阳之间距离和行星公转周期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认识日地运动1、提问:谁来说说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2、提问:月球绕地球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绕太阳公转。你知道公转一圈的时间是多少吗?3、提问:怎样记住太阳、地球、月亮是怎样运动的?4、学生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出示儿歌: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二)认识四季的成因1、提问:(1)每年都有几个季节?冬天过过去春天一定会来吗?(2)不同的季节,正午时的太阳高度一样的吗?(3)不同的季节白天的时间一样长吗?你知道什么季节的白天长?什么季节的白天短?(4)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气温一样的吗?你是怎样知道的?2、谈话:生活实践告诉我们,一年有四个季节,这四个季节是循环出现的,在不同的季节,太阳的高度、白天的时间、气温都有差别,这些差别与什么有关?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季节的变化?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第二点内容。3、实验:(1)观察太阳直射、斜射的差异。温度计正对着太阳,即受太阳直射、温度上升快,温度计上的读数高;温度计斜着接受太阳光,即获得的热量少,温度计上的读数低。(2)演示地球仪,让地轴对着北极星绕电灯或蜡烛火转一圈,讲述:当地球绕太阳转到3月时,太阳直射赤道,被半球、南北球均受太阳光斜射,此刻北半球为春季,南半球则为秋季;当地球绕太阳转到6月时,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则为夏季,而南半球得到的洋刮宫内更斜,则为冬季;当地球绕太阳转道12月时,北半球阳光斜射的角度最小,气温低则为冬季,而南半球得到阳光直射是夏季。地球上四季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始终斜射着身体对着北极星绕太阳公转造成的。(三)认识太阳系的主要天体1、提问:哪位同学知道,太阳周围除了地球和月球之外,还有什么天体?2、学生回答。3、谈话:看来大家对太阳系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为了更清楚地认识太阳系的成员以及它们的运行特点,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太阳系星体的运行情况吧,(播放太阳系星体运行的录象)4、学生观看录象后,提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部分小老师回答这些同学的提问。5、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提问:,(1)你能按距离太阳的远近顺序说一说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的名称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2)你有什么好办法可将他们记住?(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然后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记忆力最棒)(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八大行星的知识,愿意与老师、同学交流一下吗?(4)提问:除了八大行星外,太阳系中还有哪些成员呢?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大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5)小结: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动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称为太阳系。(6)指明请同学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太阳系的组成。四、探究1、谈话: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行星绕太阳转动都有各自的轨迹,而且转动的周期也各不相同,你知道行星公转周期与什么有关系吗?2、学生猜测。3、教师小结:行星公转周期与行星与太阳的距离有关系,距离越大,它们围绕太阳转的周长就越长,公转的周期就越长。五、拓展延伸1、提问: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除了这节课的知识,你还先知道什么?2、太阳系知识拓展:(1)[太阳的基本情况]太阳是地球的生命之源,是银河系内1000多亿颗恒星中普通的一员,分类为一颗黄矮星。太阳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发热能自己燃烧的大气球,太阳直径约为140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109倍。太阳的体积大约是地球体积的130万倍。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以上都集中在太阳身上。太阳不会像地球那样整体自转。太阳赤道部分的自转周期最短,约25日;纬度40度处约27日;75度处约33日;两极处是37日。太阳的平均密度为1.48g/cm3,比水稍重一些。太阳里外的密度是不一样的,它的外壳大部分为气体,密度很小,但越往里面,物质越稠密,密度越大,核心的密度可能为160g/cm3,即160万千克每立方厘米。太阳的总质量约为2000亿亿亿吨,是地球质量的33万倍。[九大行星及小行星带]水星水星是太阳系体积最小的类地行星,它没有卫星,由于被太阳的强光遮挡,观测起来十分困难。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只有5790万千米,是日地距离的o.387倍,赤道半径约为地球的2/5。水星上没有空气,外观同月球十分相像,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还到处遍布大大小小的陨石坑。亿万年前水星上可能发生过火山活动,星面上还可见几处貌似火山熔岩形成的平原地区。金星除了太阳和月亮,天空中最亮的天体就是金星。金星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近约1/3,它得到的太阳光照比地球得到的多1倍。火星地球的左邻火星,颜色荧荧像火,显得非常神秘,我国古代称其为“荧惑”。火星及其两颗近距离的小卫星上都有河流状的暗色条纹,有人认为有可能是人工运河,这使得“火星人”,之说盛极一时。虽然后来的探测证实,两颗小卫星是天然卫星,暗色条纹不是运河,没有火星人存在,但火星上有低级生命的说法仍不绝于耳。小行量带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与太阳的距离大约是1.7到4.0个天文单位(AU)。小行星带中有数十亿颗小行星,这些小行星之间通常有广袤的空旷地带。小行星分为含碳的、石质或金属的,科学家们认为,如果没有来自木星的强大引力场的阻挡,各个小行星很可能会吸附在一起形成一颗大行星。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剩余物质。有推测认为它们是一颗在很久以前一次巨大碰撞中被毁的行星的遗留物,然而这些小行星更像是些从未组成过单一行星的物质。如果将所有的小行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单独的天体,它的直径还不到1500千米——比月球的半径还小。木星木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它的体积可以容纳1300多个地球。木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300多倍,把太阳系所有其他行星的质量全加起来还不及木星质量的一半。木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11.86年,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7.78亿千米。由于木星离太阳遥远,木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先驱者"11号宇宙飞船测得的木星温度约为一150℃。木星自转很快,自转一周只需9小时50分30秒,是太阳系中自转速度最快的行星。由于快速自转,木星形状变扁,成中腰鼓起的椭圆形。很快的自转速度带动它的大气层顶端的云层竟以约35400千米/小时的速度旋转,这种高速产生的离心力就把云层拉成丝线,在木星赤道上空高高隆起。木星表面上有许多带状纹,每条带状纹都与木星的赤道平行,这些带状纹是木星的大气环流。土星土星上的一昼夜相当于地球上的l0小时14分钟,白天只有5个小时左右。由于快速自转,上星的形状变得很扁,土星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6000多千米。土星公转周期大约为29.5年。土星上有四季之分,不过每季时间很长,一个季节相当于地球上的7年多,但是即使夏季也极其寒冷。土星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密度很小,如果有个足够大的水池容纳的话,木星甚至会漂浮于水面,因为它的密度只有0.688/cm3,比水的密度(1g/cm3)小很多。土星最让入着迷的便是美丽的土星环。天王星天王星的体积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木星和土星,体积约为地球的65倍,公转周期为84年。天王星最奇特的是它的自转轴几乎倒在它的轨道面上,也就是说,它是“躺”着自转的,而其他行星都是“站”在自己轨道面上自转。这使天文学家大伤脑筋,有人猜测它可能是被一颗星体撞倒的,这目前还没有被证实。核心温度2000℃~3000℃,核心外面是一层很厚的水冰和氮冰,天王星同地球一样有四季的变化,但是它的一季相当于地球的21年。海王星海王星离地球太遥远了。是地球到太阳距离的30倍。它表面单位面积受到的太阳辐射只有地球上的1/900,因此表面温度很低,达一230℃。那儿的冰层厚达8000米,在冰层下面是由岩石构成的核心,核心质量和地球差不多,温度高达2000℃~3000℃。冥王星,1930年,24岁的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了冥王垦。冥王星是九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远的一颗,也是最小的一颗,直径只有2300千米左右。公转周期为248.5年,从1930年被发现至1990年,它在轨道上只走了不到1/4圈。由于冥王星轨道很扁,所以当它走到近日点时,可以跑到海王星轨道里面,这时比海王星离太阳的距离还近。小小的冥王星却有一颗大卫星,冥卫“卡戎”的直径被定为1200千米,为冥王星直径的52%,如此之大的卫星与行星直径之比,在太阳系里是“只此一家”。彗星彗星是由一些未挥发的冰块组成的小而脆弱的天体。彗星的结构多种多样且十分不稳定,但所有彗星都裹着一层称为彗发的挥发性物质,在彗发中央,常可见到小而明亮的彗核(直径小于10千米),彗发和彗核一起组成了彗头。当彗星远离太阳时,由于温度很低,彗头中的挥发性物质便渐渐在彗核上凝固,仅能靠反射的阳光被看到。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彗核的表面由于升温而开始蒸发,汽化的微粒夹带了微小的沙粒,组成了彗发的气体和尘埃。在背向太阳的方向,自彗头会伸展出一条长逾几百万千米的明亮彗尾。当彗发产生后,尘埃反射了更多的阳光,彗发中的气体吸收紫外线并开始发出荧光,彗星吸收紫外线后产生了化学反应并释放出氢,氢脱离彗星的引力,产生了一个氢包层。由于大气的吸收,这个包层在地球上是无法看到的,但它能被探测器所发现。[震动世界的“彗木相撞”事件]1993年3月24日,美国著名天文学家苏梅克夫妇和列维在美国帕洛马山天文台,用一架46厘米口径的施密特望远镜拍下了一组照片,在这组照片中,他们发现了一颗“被压碎了的”彗星,这颗彗星被命名为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简称SL9彗星。1993年5月底,著名天文学家,国际彗星、小行星中心主任马斯顿经过推算,得出这颗彗星将于1994年?月与木星撞个正着!1994年7月,正如预言的那样,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以每秒60千米的宇宙速度,像一列高速列车一样向木星飞驰而去。北京时间7月17日4时15分,第一颗彗核撞击上了木星,紧接着,其余的彗核也接二连三地向木星撞击。宇宙空间中的这一壮烈的天体大碰撞,一直持续了5天,直到7月22日才告结束。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这串曾经美丽无比的“太空项链”,从此就消失了,变成了木星上的尘埃。这次碰撞产生的能量,相当于2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爆炸产生的火球,直径达10千米,温度达到了7000多摄氏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要高。既然彗星会与木星相撞,那么也就有可能与金星、火星、土星、水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相撞,当然也就有可能与人类居住的地球相撞。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