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下教学课件:6.2.3 练习十八

首页 > 小学 > 数学 >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下教学课件:6.2.3 练习十八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练习十八整理和复习6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 aba.rdC=2(a+b)C=4aC=2πrC=πd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关系S=πr2S=abS=ah推导转化转化推导S=(a+b)h÷2S=ah÷2转化S=a2转化推导推导小组交流:说一说平面图形面积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立体图形体积之间的关系推导转化转化推导V=abhV=a3V=shV=sh推导 下面这些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左面上面正面 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周长不等。周长相等,面积不等。两个平面图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不一定相等。两个平面图形的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 6×3÷2×2答:正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分米。把一个直径是6分米的圆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d=6dm=18÷2×2=18(平方分米) 时针长12厘米,如果走一圈,它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多少?分针长18厘米,如果走1小时,它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多少?2×3.14×12=6.28×12=75.36(厘米)2×3.14×18=6.28×18=113.04(厘米)答:时针走一圈,它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75.36厘米。答:分针走1小时,它的尖端走过的路程是113.04厘米。 在长12.4厘米,宽7.2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半径是一厘米的圆,能剪多少个?画一画剪一剪。方法一方法二可以剪18个可以剪22个 把一块棱长10cm的正方体铁块熔铸成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锥形铁块。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约是多少?(得数保留整厘米)V=103=1000(cm3)正方体V=πr2h圆锥h=1000×3÷π÷(20÷2)2≈10(cm)答:这个圆锥形铁块的高约是10cm。正方体铁块变成圆锥形铁块,形状变了,前后体积没变。 把一个棱长6cm的正方体切成棱长2cm的小正方体,可以得到多少个小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大正方形的表面积增加了多少?V大正方体=63=216(cm3)V小正方体=23=8(cm3)216÷8=27(个)S大正方体=6×62=216(cm2)S小正方体=6×22=24(cm2)24×27-216=432(cm2)12×62=432(cm2)答:可以得到27个小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之和比原来大正方形的表面积增加432cm2。沿长、宽、高三个方向各切2次,共切6次,每切一次增加2个大正方形的面积,共增加12个大正方形的面积。 右图,是由棱长5厘米的正方体搭成的,所有表面涂成了绿色。答:只有2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2个。 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4个。 只有4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2个。(1)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多少?(2)只有2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多少个?(3)只有3个面涂色的正方体,有多少个?(4)只有4个面涂色的正方体?5×5×5×10=1250(cm3)答:一共有10个正方体,它的体积是1250cm3。 一个正方体的内部有一个四分之一圆(涂色部分)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cm2的,涂色部分的面积是多少?3.14×10=31.4(cm2)正方形的面积是10,圆半径的平方就是10。31.4×=7.85(cm2)答:涂色部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 近年来,中国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基建事业不断发展。2020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医院床位紧张。1月23日,由中建三局牵头,指挥7500名建设者和近千台机械设备,承诺用十天时间建成一所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救命医院——火神山医院。9天的时间,一座医院平地而起,第10天就开始启用,与疫情赛跑,与时间博弈,火神山医院的建立,是“中国速度"的又一个奇迹。在施工现场有一个圆锥形石子堆,底面周长为12.56米,高是18分米,用这些石子铺满一条长16米、宽3米的地面,能铺多厚?18分米=1.8米12.56÷3.14÷2=2(米)3.14×2²×1.8÷3÷16÷3=0.157(米)答:能铺0.157米厚。 用长24厘米的铁丝围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糊一层纸,怎样围用纸最多?用纸最多就是表面积最大棱长:24÷12=2(cm)表面积:2×2×6=24(cm2)围成正方体棱长之和:24÷4=6(cm)假设长为3cm,宽为2cm,高为1cm,表面积:3×2×2+3×1×2+2×1×2=22(cm2)围成长方体答:围成正方体用纸多,最多是24平方厘米。24>22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1.运用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意义及计算公式,灵活正确进行周长和面积计算。2.利用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3.体会代数思想,发展创新思维。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