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1-相交线及相关知识教案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5.1.1-相交线及相关知识教案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相交线及相关知识学科数学学段:第三学段年级七年级教材书名:数学七年级下册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10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设计者郝毅然北京市润丰学校实施者郝毅然北京市润丰学校指导者曹自由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课件制作者郝毅然北京市润丰学校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主要研究两条直线相交的一般情况,并根据相交线所成的角的特殊位置关系学习了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并完成了“对顶角相等”这一重要性质的探究及简单应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及简单推理的能力.课堂中将通过两道例题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表格描述)教学环节主要教学活动设置意图引入回顾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初步”一章中所学习的一些基本几何内容,进一步明确几何要研究的内容.用身边的实例引导学生找出图片中的相交线和平行线,体会相交线与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  回顾以往学习知识及经验.新课认识相交直线:要求学生画出两条相交直线.依据学生有可能画出的不同的相交情况,得出要进一步研究两条相交直线,就要研究这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角.研究两条相交直线所构成的角:通过想象剪刀剪纸的过程,初步体会两条相交直线所构成的四个角中一个角改变,另三个角也随之改变,并提出问题“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没有不变的关系?”研究直线AB、CD相交于点O这个图形.  根据两条直线4 将图中的角两两分为一组,可以分为六组.通过具体分析∠1与∠2的关系,将六对角中具备相同位置关系的角分为一类,并探索它们共同的数量关系,从而认识邻补角.对比区分“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与“互为补角的两个角”联系和区别.通过具体分析∠1与∠3的位置关系,认识对顶角.明确∠2与∠4也是一对对顶角.巩固概念:问题2如何画出一个已知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问题3判断图中的角是不是邻补角.问题4判断图中的角是不是对顶角.探究对顶角的性质:回忆用剪刀剪纸的过程,引导学生经历猜想→度量→推理的过程,得到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例题与练习:例1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分析→解答→反思.归纳: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已知一个角的度数,即可求出其余三个角的度数.练习1如图,直线a,b相交,若∠1:∠2=2:7,求∠2,∠3,∠4的度数.相交所成的角的特殊位置关系,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并完成“对顶角相等”这一重要性质的探究.通过例题和练习巩固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应用邻补角定义和对顶角性质解决问题.4 例2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1)若∠EOC=70°,求∠BOD的度数;(2)若∠EOC:∠EOD=2:3,求∠BOD的度数.分析→解答→反思.归纳:在复杂图形中找邻补角和对顶角,同样要关注构成这些角的两条相交直线.练习2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写出∠DOE的邻补角;(2)写出∠BOE的对顶角.O总结梳理本节课所研究的内容.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梳理提升.作业作业11.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出用它测量角的原理吗?巩固课堂学习内容.4 2.如图,两条直线a,b相交.(1)如果∠1=60°,求∠2,∠3,∠4的度数.(2)如果2∠3=3∠1,求∠2,∠3,∠4的度数.作业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最大收获的是什么?课后试着思考,在位置不同的相交线的图形中,有没有特殊的相交情况呢?你觉得此时两条相交线所构成的四个角又有怎样的特点呢?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