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2022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4喜看稻菽千重浪__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作业(附解析部编版必修上册)

资料简介

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基础巩固练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袭人(xí)       模范(mó)夜霄和蔼可亲B.绷着脸(bēnɡ)抖擞(sǒu)体贴入微螺丝钉C.兵痞(pǐ)事迹(jì)感人肺腑算账D.熙熙攘攘(rǎnɡ)亲昵(nì)抱歉和言悦色【解析】 A项,霄—宵;B项,“绷”应读běnɡ;D项,言—颜。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A.钟扬把拟南芥栽种在自己位于西藏大学安置房的后院中,它做成标本被带回了复旦大学。B.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在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C.张秉贵的一生,是从一个没有文化的童工、学徒成长为新中国劳动模范的典型。D.“汕优63”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1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约500千克左右。【解析】 A项,结构混乱,“它做成标本被带回了复旦大学”偷换了主语,应改为“把它做成标本带回了复旦大学”。C项,“一生”和“典型”搭配不当,应删去“的一生”。D项,“约”和“左右”重复,应删去“约”。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在原始时期,物质生活极度贫乏,人们往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常常要和野兽争夺食物和生存的空间。与野兽的抗争可以通过武器,通过集体的力量慢慢解决,但是面对一望无际、神秘莫测的大海,人们束手就擒,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海”字“从水从晦”。晦,便是晦暗。又有人记载“海之言,晦昏无所睹。”“无所睹”表明不可知,这样可以想象当时人对海洋的敬畏程度了。人类始终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看待海洋,海洋的浩瀚无垠使人类感到自身的渺小,①。科学家们从河姆渡古人类遗址厚达2米的海生贝壳层中发现了一把小型木桨,证实了船的历史至少有714 000年之久,在夏代也曾出现过“东狩于海,获大鱼”的文字记载。渐渐地,人们的视线扩展到了海的那一边,发现新的大陆,感受不同的文化。再然后,②。相传在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就曾经亲自在玻璃罐中潜入海中。现代科学意义上的潜水技术应当从17世纪末世界上第一个潜水钟开始算起,真正的深潜是从深潜器发明开始的。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深潜设备,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如今的“奋斗者号”,它们就像不断走向深海的战士,为我们探寻着大洋深处的奥秘。3.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A.贫乏B.束手就擒C.浩瀚无垠D.探寻【解析】 A项,贫乏:贫穷,穷困;枯竭。B项,束手就擒:指毫不抵抗,乖乖地让人捉住。此处语境是“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解决”,应用“束手无策”。C项,浩瀚无垠:水势盛大没有边际。D项,探寻:探索寻求。4.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与文中“奋斗者号”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C )A.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B.“好香的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站在七斤的后面说。C.“时代楷模”张桂梅无私奉献,改变了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的现状。D.外国地摊上的书,到国内摇身一变成为“传世经典”,真是贻笑大方。【解析】 “奋斗者号”的引号是表示特定称谓。A项,表示强调;B项,表示引用;C项,表示特定称谓;D项,表示反语讽刺。5.根据语境,在文中空缺的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答:示例:①海洋的奇幻神秘又激发了人类征服它的欲望②人们将目光由海洋表面投向大海深处(意思对即可)【解析】 第一空,根据语境“人类始终怀着一种矛盾的心情看待海洋”,说的是人类看待海洋的矛盾,而前一句“海洋的浩瀚无垠使人类感到自身的渺小”说的是人类面对海洋的无奈之感,此处与上一句呼应,应填人类对海洋的征服欲,即“海洋的奇幻神秘又激发了人类征服它的欲望”。第二空,由“渐渐地,人们的视线扩展到了海的那一边”“再然后”可知,此处是人类对海洋探寻的更进一层,再结合下句“相传在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就曾经亲自在玻璃罐中潜入海中”可知,应填“人们将目光由海洋表面投向大海深处”。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农业主要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光、热、水、气的某种组合对某项农业生产有利,形成有效的农业自然资源;①14 ,造成农业自然灾害。农业气象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这些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为农业的区划和规划、作物的合理布局、人工调节小气候和农作物的栽培管理等服务;开展农业气象预报和情报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咨询和建议,②,规避不利气象因素,采取适当的农业措施,促进农业丰产,降低成本,③。答:示例:①而不好的组合对农业生产有害;②以合理利用气候资源;③提高经济效益7.在下面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与上下文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人人都渴望创造辉煌,羡慕那些领奖台上的人物。然而,我们往往只看见英雄面前闪光的勋章,却很少想过他们浴血奋战、九死一生的经历;我们往往只盯着劳模胸前鲜艳的红花,却很少想过他们默默奉献、舍己为人的情景;,、。勋章是热血铸就的,鲜花是汗水浇开的,。答:示例:我们往往只盯着科学家手中的奖杯却很少想过他们夜以继日殚精竭虑的拼搏奖杯是心智凝成的【解析】 题干要求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根据前面语境可知,前三空所填句子的结构是“我们往往只……,却很少……”,最后一空所填句子的结构是“……是……”,内容上强调辉煌是奋斗拼搏出来的。8.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工业和信息化部11月11日发布了《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根据“携号转网”全国推广工作进度安排,各电信企业和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已完成全国“携号转网”系统建设改造,相关系统已于11月10日起上线试运行。除已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的天津、江西、湖北、海南、云南五省市外,其他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企业将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开放“携号转网”服务申请,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和改进用户体验,为11月底全国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做好准备。答:全国“携号转网”系统建设改造已完成并试运行,各省市将逐步开放服务申请,完善系统功能和改进用户体验,为正式“携号转网”做好准备工作。【解析】 解答本题,需梳理语段陈述的内容,可以提炼出“完成改造、试运行”“开放申请”“完善功能和改进体验”“做好‘携号转网’准备”四个要点。用通顺的语言将各个要点串联起来表述清楚即可,注意字数限制。二、拓展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材料一: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自然灾害大约有190起,其中最多的一次死亡人数为214 290万,有21个年头发生旱灾,63个年头发生水灾。旱灾多发生在河南、山东、山西、四川4省,水灾主要发生在江苏、河南、浙江、河北、湖北5省。而1912年到1949年年年有灾,除1920年、1941年仅发生旱灾外,其余各年均有水灾或水旱灾害发生。还有10年既有水灾,也有虫灾。中国历史上大的自然灾害有很多,由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从而引发饥荒和死亡的情况也很多。但是饥荒灾难的发生次数要远少于自然灾害。也就是说,自然灾害不会必然导致粮食不安全,甚至形成饥荒灾难。(摘编自张成志《反思历史上的饥荒事件》)材料二:中国的灾荒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在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活史,一个矛盾的局面交织于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生产史中:长期领先世界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粮食供需经常性失衡的两极现象,使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始终挣扎在安全与危机之间。在专家看来,我国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农业时代,中国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唐以前,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完全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在中国近2000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大的技术进展是宋代以后在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础上确立的江南稻作农业技术体系。这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不但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大提高,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因此其被称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在此阶段,中国传统农业单产水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亩产量90多市斤,上升到仅江南地区稻谷亩产量就达337市斤的高水平。我国粮食生产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1950~1951年的粮食生产水平计算,同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印度谷物单产只有当时中国的52%。因此,传统农业生产为古代社会提供的粮食数量在过去的2000年里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不但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性因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我国历史上饥荒的发生,产生了积极的制约作用。然而,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没有把中华民族从长久的饥饿中拯救出来,相反,中华民族的持久性饥饿与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存于中国历史中。纵观中国粮食安全的历史进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缓解饥荒,甚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加大了饥荒的范围、加深了其程度。从气候条件上看,我国农耕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我国粮食生产的节气与自然条件往往不相符。春夏时期是北方作物需要雨水浇灌、南方作物需要光照的关口,而夏季风集中于南部沿海地区,致使北旱南涝;夏秋时节北方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南方作物需要充裕的水分,雨带却又推移到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北涝南旱的不利局面。因而在传统农业时期,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在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人口往往会随之增长。“人地矛盾”这个很现实的字眼较早就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传统社会解决粮食安全的主要着眼点。14 为了适应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形势并缓解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从宋代起,中国境内适宜农垦的土地基本得到开发垦殖,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范围和程度大大超过此前任何时期。但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并没有缓解饥荒的压力,相反,入清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剧增,粮食供应空前紧张。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历代农民主要通过垦荒毁林扩大耕地面积。汉代中后期,因为大量森林被垦辟为农田,政府再也无力像汉朝中前期那样给无地流民发放公有林地和皇家园林,此后的农业资源开发逐渐向边荒地带扩展。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进入自然条件异常严酷的高寒地区和山谷地区继续扩展生存空间,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环境灾害因此日渐加剧。据统计,公元1世纪至9世纪,每百年旱灾的发生频次都在100次以内徘徊,到了17~19世纪增加为300~500次。(摘编自洪蔚《古代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危机》)材料三:2020年,面对疫情和汛情,公众关心粮食安全并无不妥,但大可不必恐慌。非常之年农业依然有望丰收,凸显了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从生产方面看,农业的保障能力处于历史高水平。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从库存方面看,粮食库存处于高位,2019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吨。以此计算,仅库存量就可以确保全国人民一年的口粮消费。当然,粮食安全问题极为复杂,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一方面,我们有实力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口粮绝对安全有充分保障;另一方面,要把粮食安全这根弦绷得再紧些,把保险系数提得再高些。粮食产量大落容易,起来很难。所以在农业形势好的时候,更不能麻痹松懈。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心存侥幸,一旦出了大问题,往后的许多年都会处于被动状态。(摘编自乔金亮《把粮食安全这根弦再绷紧些》)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水旱灾害大约有190起,说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B.隋唐以前,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从而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C.从宋代起,中国境内适宜农垦的土地基本得到开垦可能与江南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确立有一定关系。D.2020年疫情和汛情叠加,农业依然有望丰收,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饥荒产生的积极的制约作用。【解析】14  A项,偷换概念,“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水旱灾害大约有190起”错误,原文是“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自然灾害大约有190起”。B项,“从而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强加因果。“隋唐以前,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强调的是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进一步受到影响是宋代以后江南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确立的结果,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D项,“农业依然有望丰收,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饥荒产生的积极的制约作用”曲解文意。材料二说的是“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我国历史上饥荒的发生,产生了积极的制约作用”,根据材料三,可知2020年农业有望丰收,体现了“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增强”。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我国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缓解饥荒,中华民族也没有因之摆脱长久的饥饿。B.饥荒和自然灾害频发与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存于中国历史中,凸显了我国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C.如今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强,公众不必因疫情而恐慌。D.要想不因粮食问题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必须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险系数,不松懈,不侥幸。【解析】 “如今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混淆时态。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传统农业时代的粮食生产情况,而且根据材料三,可知“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强”除了与单位面积的产量有关,还与粮食库存量有关。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证粮食安全应具备的要素的一项是( B )A.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诗经》)B.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子》)C.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论衡》)D.《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春秋左传》)【解析】 A项,意思是“划定疆界,平整土地,宣泄雨水,开沟起垄”,描写的是农业生产技术,属于应具备的要素。B项,意思是“凡是足以供给百姓使用了,就停止。各种只增加费用而不增加百姓利益的事情,英明的君王是不做的”,强调厉行节俭,材料中没有涉及这一点。C项,意思是“风和煦得不使树枝发出声音,雨不冲坏土地,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此项强调合适的自然气候条件,属于应具备的要素。D项,意思是“尚书说:‘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想到了便有防备,有防备便没有祸患。谨以此向君主劝谏”,此项强调要在思想上重视,体现了要时刻绷紧粮食安全的弦,属于应具备的要素。12.为什么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遏制饥荒,甚至还会加大饥荒的范围、加深饥荒的程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14 答:示例:①我国农耕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自然灾害对粮食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②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促使人口日益增长,而我国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小,人口增长加剧了人地矛盾;③为解决耕地不足的问题,农民过度毁林垦荒,加剧了环境灾害,进一步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解析】 解答此题,需要先确定答题区间,然后从中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即可。通读材料可知,此题答题区间为材料二的第五到八段。根据“我国农耕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可概括出①;根据“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小……较早就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历代农民主要通过垦荒毁林扩大耕地面积”可概括出②;根据上一点及“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环境灾害因此日渐加剧”可概括出③。13.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答:示例:①首先总说中国农业生产史存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与粮食供需经常性失衡的矛盾局面;②然后指出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积极作用;③接着又指出高水平农业技术并不能遏制饥荒,并分析了原因。【解析】 材料二主要分析了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挣扎在安全与危机间的原因,在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时应该抓住主要信息,逐段梳理材料中的关键内容。第一段指出中国农业生产史存在的矛盾局面:长期领先世界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粮食供需经常性失衡。第二段介绍了我国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对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传统社会转型和变革等方面的影响。第三段是第二段的总结。第四段指出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没有把中华民族从长久的饥饿中拯救出来。第五段到第八段分析了高水平的农业技术不能遏制饥荒的原因。据此寻找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划分出层次,即可梳理出行文脉络。阅读提升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史前中国从距今一万多年开始出现农业的苗头,中国的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率先出现了谷物农业,形成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华南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与新的资源机遇,走向了一种依赖根茎种植、水生资源利用与狩猎采集结合的低水平食物生产。与之类似,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农业条件不佳,而全新世气候变暖变湿带来利用水生资源的机会,这里发展出一种依赖渔猎的复杂的文化适应。最适合狩猎采集的是西南地区,这里地形变化大,资源多样,狩猎采集持续的时间最长。北方草原地带发展出来一种新的农业形式——游牧经济,解决了如何有效利用草原地带的问题。中国的西北半壁采用的基本都是游牧经济方式,在部分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辅之以谷物农业生产。14 考古材料中可以看到,中国不同文化生态区域的选择并不相同。这其中北方粟黍农业、南方的稻作农业,影响最大,周边地区逐渐接受农业,或与之形成稳定的交换关系。中国是农业时代的幸运儿,史前时代温带区域,具有农业起源条件的地方并不多,旧大陆以西亚和中国为代表。中国同时拥有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历史上面对游牧民族冲击时,南方可以作为缓冲,这也是中国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所在的这片土地,雨热同季,尤其是稻作的产量比较高,能够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当然,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也非常惊人,挖掘沟渠、平整土地、翻耕移栽……习惯上说,农业是靠天吃饭,而在农民的心中,最重要的是勤快,唯有勤快,才可能有好的收成。唯有勤俭,才能发家。勤劳是构成中国文化的第一美德。应该说,生活于当代的所有人类群体都是吃苦耐劳者的后裔,否则他们是不易度过历史上一次次的生存挑战的,中国文明因为经过漫长的农业文化熏陶,稍稍显得突出一点。中国文明还有一个文化基因比吃苦耐劳更突出、更稀有,那就是包容。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是一部不同文化、不同族群融合的历史,非常幸运的是,中国完成了这一过程。历史上的中国统一局面远多于分裂,这其中文化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无疑有许许多多的矛盾与冲突,最终都为文化包容所化解。两千多年前中国开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宗教信仰、阶级出身、血缘世系、地域乡土,还有族群认同上的限制,把差异巨大的社会统合起来。也正因为如此,马克斯·韦伯、弗朗西斯·福山都把中国视为最早的现代国家。漫长的农业生活还塑造了中国人偏好的思维方式或思维习惯,即整体性思维。整体性思维赋予我们在思考问题时有较好的宏观把握能力,而在微观、中观上较为忽视。这一思维的根源就是中国漫长的农业生活史,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系统,它的实质并不是人类在生产,而是人类让动植物生产,农业的成功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生产与自然节律一致,与动植物的习性一致,与人本身的需求一致,整体性是生存的保证。相比而言,西方所继承的希腊,其农业不是自给自足的,谷物农业与畜牧经济存在固有的矛盾,还需要通过远距离贸易才能满足生活需要,由此更偏向对抗与外求。中国人还有一个特点是合群,换个说法,就是喜欢扎堆。在国内时,这一特点很少有人会注意,但是一到国外,就会特别引人注目。上万年的农业生活,强烈的家乡、宗族观念形成一个个关系密切的群体,不合群的人是难以把基因传递下去的。也正因为合群,中国人也就成了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族群之一。文化是社会性的存在,因为有社群存在,所以文化不容易丧失。合群影响到中国文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基础,那就是集体本位(与整体性思维一致),与西方文化的个体本位形成特别鲜明的对比。家庭是最小的集体,单位是基本的集体,集体是个体行动的目的,大的可以为国家、为民族,小的可以为家庭、为单位。不过,这一点目前变化比较大,随着工商业的发展,个人经济能力与地位的提高,个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再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年轻一代合群性弱了许多。14 作为融于个人生活和思想最基层的信息单元,文化基因是历史的产物,如果你不喜欢“基因”这个词,也可以称之为传统、习惯或偏好,这和生物基因完全不同。文化不仅仅是人适应的产物,还是人自身选择的结果。中国古人很早就走上了农业的道路,很早就过着人口稠密的生活,很早就生活在不同文化相互交织的生活环境中,部分原因可能是不得不,部分原因是主动的选择甚至是追求。中国文化的至高梦想就是“天人合一”,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后面的许多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追求人与物的和谐,自然也追求人与人和谐,包括一个人内心的圆满与平衡,也包括与不同群体或文化交往时的包容与和平。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源在此,向史前时代的追溯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文化的历史与现实。(摘编自《史前中国的文化基因》,《读书》2020年7期)材料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它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性格特质和意志本色,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数千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培育着共同的精神,并通过交融、聚合、凝练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不可分割且相互依存,生产生活方式相互融通,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等内容不同但相互补充的经济文化类型。同时,由于各民族人口迁徙并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格局,通婚、联姻和血脉交融又使各民族情感上相互亲近,促使民族之间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文化认同意识不断加深,历史上的胡服骑射、茶马互市、唐蕃古道、丝绸之路、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等就是生动的写照。近代以后,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来侵略,同仇敌忾,为争取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解放浴血奋战,在百年抗争中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中华民族在此过程中自觉凝聚成一个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概言之,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摘编自《中华文化基因的特点探析》,《文化软实力》2017年4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A.中华民族和生活在当代的其他所有人类群体一样,因为经过了漫长的农业文化熏陶,所以在文化基因中凸显出了吃苦耐劳的特点。B.马克斯·韦伯、弗朗西斯·福山等把中国视为最早的现代国家,是由于两千多年来中国科举制度的完备而严谨。C.西方早期时代农业生产无法实现自给自足,并且与畜牧经济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无法调和的矛盾,只能依靠战争加以解决。14 D.茶马互市、唐蕃古道、昭君出塞等史实,真切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民族因迁徙和通婚等而经济联系密切、文化认同意识加深的情况。【解析】 A项,“所以在文化基因中凸显出了吃苦耐劳的特点”理解错误。原文是“生活于当代的所有人类群体都是吃苦耐劳者的后裔……稍稍显得突出一点”。B项,“是由于两千多年来中国科举制度的完备而严谨”理解错误。马克斯·韦伯等把中国视为最早的现代国家不是因为科举制度的完备而严谨,而是把差异巨大的社会统合起来。C项,“只能依靠战争加以解决”说法错误。原文是“相比而言,西方所继承的希腊,更偏向对抗与外求”。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自然地理条件决定着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形式,进而决定着那里文明的文化基因。B.中华文明中包容这一文化基因对于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国家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C.想要纵向了解我国的文化,切实了解和把握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非常有必要的。D.随着时代的演进,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核心内容的民族精神,其内涵在不断丰富。【解析】 A项,“自然地理条件决定……那里文明的文化基因”理解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中国同时拥有南北两个农业起源中心。历史上面对游牧民族冲击时,南方可以作为缓冲,这也是中国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原文是用来论证中国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的。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项是( C )A.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C.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D.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解析】 A项,对应“勤劳”;B项,对应“包容”;C项,意思是说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积累,才能做成大事,材料无此内容;D项,对应“合群”。4.请结合材料一内容,给“文化基因”下一个简要定义。答:文化基因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生产活动、文化认同等原因而形成的、融于个人生活和思想的、区别于生物基因的信息单元。【解析】 结合材料一“作为融于个人生活和思想最基层的信息单元,文化基因是历史的产物”“这和生物基因完全不同。文化不仅仅是人适应的产物,还是人自身选择的结果”“很早就生活在不同文化相互交织的生活环境中,部分原因可能是不得不,部分原因是主动的选择甚至是追求”分析可知,文化基因的基本属性是:信息单元;本质特征是:因为生产活动、文化认同等原因、区别于生物基因。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答:14 示例:①首先点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价值;②其次,具体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过程;③最后总结,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点出其重大意义。【解析】 结合“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分析可知,材料二首先点明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结合“数千年来,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交流融合中共同缔造了祖国的历史,培育着共同的精神,并通过交融、聚合、凝练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分析可知,其次,具体阐述中华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过程;结合“概言之,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基本内涵的中华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核心内容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分析可知,最后总结,概括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并点出其重大意义。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材料一:当科学家们放弃现有理论而支持一种新的理论时,我们该做如何解释?最新的科学理论在客观性上是否就比先前的更好?大多数关于这些问题的现代讨论都源于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的一部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它无疑是过去几十年中最有影响的科学哲学著作。库恩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科学史家,他尤其对科学革命感兴趣,每一次革命都导致了科学世界观的根本变化,一系列现存的思想被另一些完全不同的思想所推翻。当然,科学革命还是相对较少地发生的——大多数时间任何特定的科学都不处于革命状态。库恩创设了“常规科学”这一术语,来描述当科学家所属的学科没有经历革命性的变化时他们所从事的每天平常的科学活动。库恩对常规科学进行解释的核心概念是范式,一个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按照库恩的观点,常规科学主要是一种解惑的活动。无论一个范式多么成功,它都将遇到特定的困难——那些它无法涵盖的现象、理论预见和实验事实之间龃龉,等等。常规科学家的工作就是试图消除这些较小的困惑,同时使得对范式的改变尽可能少。最重要的是,库恩强调常规科学家并不试图检验范式。如果一位常规科学家得到了一个有悖于范式的实验结果,他通常会假定实验方法有误,而不认为是范式错了。14 常规科学的时期一般能持续几十年,有时甚至是几个世纪。在此期间科学家们逐渐地阐释范式,解答越来越多的困惑,扩大范式的适用范围,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反常——那些不论常规科学家们如何努力都无法与范式的理论假设相一致的现象。当反常累积得越来越多时,一种逐渐增强的危机感就笼罩着科学共同体。对既存范式的信心瓦解了,常规科学的进程也暂时趋停。这标志着库恩所说的“革命的科学”时期的开始。在此时期,主要的科学观念都处于公开竞争的地位。各种对旧范式的替代方案被提出,最终,一种新的范式就被确立。大约需要一代人的时间,科学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转而信奉新范式——这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完成。来自科学史上大量的例子恰好符合库恩的概括。例如,当我们考察从托勒密到哥白尼的天文学变化,或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变化时,库恩关于旧范式怎样被新范式取代的解释相当准确地得以适用。也有一些科学革命并非如此精准地符合库恩模型,例如近来生物学上的分子革命。然而尽管如此,大多数人都赞同,库恩对于科学史的描述蕴含着重要的价值。为什么库恩的思想能引起如此的风暴?因为除了对科学史纯粹的陈述外,库恩还提出了一些相当有争议的哲学命题。库恩认为,接受一种新的范式是科学家出于信念的一种特定行为。如果一种特定的范式拥有强有力的倡导者,它就更有可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库恩对于范式转换的解释,似乎很难与实证主义者眼中作为一种客观、理性活动的科学相容。一位评论者写道,按照库恩的解释,科学中的理论选择就是“群众心理学的事”。(摘编自萨米尔·奥卡沙《科学哲学》)材料二: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系统地提出了他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该书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激烈的争论。库恩的科学哲学观点,在认识论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错误,这主要表现在承认知识的相对性时,却否认了科学的客观真理性,从而陷入相对主义。在库恩看来,科学范式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的知识,而是科学家集团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下的信念、约定的规则、方法。这只是科学家集团所共同使用的工具,即一种用以解除科学难题的工具,并没有什么客观真理性可言,不同范式没有什么真理与谬误之分。在《科学革命的结构》最后一章,他写道:“为了更加精确,我们也许必须放弃这种明显的或含蓄的观念,规范的改变使科学家和向他们学习的那些人越来越接近真理。”在库恩看来,由于不同科学共同体中的范式不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也就不同;知觉的变化是随着范式的不同而不同的。他说:“两组科学家在不同的世界里实践着,当他们从相同的问题出发按相同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不同的东西。而且那不是说他们能看到他们喜欢的任何东西。两个都在看这个世界,而且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并没有改变。但是在某些领域里他们看到了不同的东西,而且他们是在不同的相互关系中去看这些东西。”可见,库恩把认识限制在主观经验的范围内。他所说的拥护不同规范的科学家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并不是反映客观世界,而是科学家们主观约定的世界,这就远离了唯物主义,而陷入了约定主义。(摘编自李国秀《评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6.下列对材料中库恩提出的“范式”概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常规科学家笃信既存范式的合理性,他们“解惑”是为了阐释范式,而非检验范式。B.天文和物理学界的科学发展逐一印证了范式理论,但生物学界的分子革命是个例外。C.范式理论提供了关于科学如何演变、发展的独特理解,某种程度上刷新了科学史。14 D.范式理论尽管在全球有广泛持久的影响,但其核心观点的科学性也一直饱受争议。【解析】 “生物学界的分子革命是个例外”分析错误,材料一中的表述是:“当我们考察从托勒密到哥白尼的天文学变化,或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变化时,库恩关于旧范式怎样被新范式取代的解释相当准确地得以适用。也有一些科学革命并非如此精准地符合库恩模型,例如近来生物学上的分子革命。”“生物学上的分子革命”对“范式理论”的印证只是不精准,并非不能印证。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库恩认为分别信奉牛顿和爱因斯坦的两位物理学家会因范式不同而缺乏共识。B.材料一结尾提到的“群众心理学的事”与材料二对库恩的批评有不谋而合之处。C.材料二通过对库恩原文的引用,论证其学说陷入了相对主义和约定主义的误区。D.库恩的研究借用了哲学的方法,因此其影响也主要在哲学界,材料二即是反映。【解析】 “其影响也主要在哲学界”分析错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虽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它系统地提出了他关于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来自科学史上大量的例子恰好符合库恩的概括,这一理论在整个科学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8.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A.库恩认为,科学家们放弃现有的理论而支持一种新的理论时,其态度未必是理性的。B.科学革命会带来世界观的根本变化,而常规科学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关系不大。C.新范式要被普遍接受,关键在于拥有一位强有力的倡导者,并对其他科学家构成压力。D.库恩的科学史可以描述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推动科学向更高程度发展的过程。【解析】 B项,“常规科学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关系不大”说法错误,库恩对常规科学进行解释的核心概念是范式,一个范式就是对科学的总体观点——联结科学共同体并且允许常规科学发生的一系列共享的假设、信念和价值观。因而,常规科学的范式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重大。C项,“关键在于拥有一位强有力的倡导者”说法错误,库恩认为,接受一种新的范式是科学家出于信念的一种特定行为。如果一种特定的范式拥有强有力的倡导者,它就更有可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分析可知,这个关键是“信仰”,“拥有强有力的倡导者”只是更有可能赢得广泛的认同,并不是关键。D项,“库恩的科学史可以描述为……的过程”说法错误,库恩是一个科学史家,但《科学革命的结构》是一部哲学著作,不仅仅是一部“科学史”,他提出的“范式”理论指出,“新老范式”的更替是推动科学向更高程度发展的过程。9.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库恩范式学说中科学革命的过程。答:14 示例:①常规科学研究积累大量无法被既有范式解释的反常,给科学共同体带来危机感;②常规科学暂停,各种替代方案和范式被提出,公开竞争;③一种新范式被确立;④经过一代人的时间,新范式被科学共同体的所有成员信奉,科学革命完成。【解析】 库恩对常规科学进行解释的核心概念是范式。常规科学的时期一般能持续几十年,有时甚至是几个世纪。在此期间科学家们逐渐地阐释范式,解答越来越多的困惑,扩大范式的适用范围,等等。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反常——那些不论常规科学家们如何努力都无法与范式的理论假设相一致的现象。当反常累积得越来越多时,一种逐渐增强的危机感就笼罩着科学共同体。对既存范式的信心瓦解了,常规科学的进程也暂时趋停。这标志着库恩所说的“革命的科学”时期的开始。在此时期,主要的科学观念都处于公开竞争的地位。各种对旧范式的替代方案被提出,最终,一种新的范式就被确立。大约需要一代人的时间,科学共同体的所有成员都转而信奉新范式——这标志着科学革命的完成。10.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说:“在革命以前科学界中的鸭子,在革命以后成了兔子。”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示例:①库恩的科学革命意味着新的科学范式的建立,而新的范式意味着对科学总体理解的变化,连带的是科学共同体遵从的信念、规则和方法的变化;②由于范式不同,科学共同体看待问题的思路和观念也都不同,同样的东西,在不同范式观照下意味着不同的东西;③库恩的表述过于强调了认识的主观经验,忽视了科学演进的客观性和实证性。【解析】 根据材料一,库恩认为,科学革命意味着新的科学范式的建立,“接受一种新的范式是科学家出于信念的一种特定行为”,而新的范式意味着对科学总体理解的变化,连带的是科学共同体遵从的信念、规则和方法的变化。在库恩看来,科学范式不是关于客观世界的真理性的知识,而是科学家集团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心理条件下的信念、约定的规则、方法。根据材料二,库恩的这句话说的是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科学家对同样的观察现象作出的理解与解释就会不同,因而形成的科学发现也会不同。由于范式不同,科学共同体看待问题的思路和观念也都不同,同样的东西,在不同范式观照下意味着不同的东西。根据材料二,“在库恩看来,由于不同科学共同体中的范式不同,他们心目中的世界也就不同;知觉的变化是随着范式的不同而不同的。”库恩的表述过于强调了认识的主观经验,忽视了科学演进的客观性和实证性。14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