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1-2022高中语文课时练十四有无相生(附解析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资料简介

有无相生(45分钟,55分)一、基础应用(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长短相形     形:形状B.自伐者无功伐:讨伐C.其脆易泮泮:岸,水边D.柔弱者生之徒徒:同类【解析】选D。A项,形:比较;B项,伐:自我夸耀;C项,泮:通“判”,分离。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B.死而不亡者寿。C.其脆易泮,其微易散。D.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解析】选D。A.见—现;B.亡—妄;C.泮—判。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企者不立,跨者不行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C.其死也坚强D.知足者富【解析】选D。A项,古义:走不远;今义:不可以。B项,古义:做事;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按(某种办法)处理。C项,古义:僵硬;今义: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D项,古今义均指满足于已经得到的。4.下列各句中,无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为无为,事无事B.是以圣人终不为大C.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D.斯恶已7 【解析】选C。A项,第一个“为”,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第一个“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做事。B项,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事。D项,恶,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道丑。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1则,一连使用六组对立概念构成一组排比句,说明了在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许多事物是矛盾对立相互依存的永恒规律。B.选文第2则,总结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和“无”的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的关系。车、器、室都是“有”——有形的东西;车毂、器皿的中空部分、房屋的四壁中间是“无”——无形的东西,正是有了“无”,“有”才能发挥作用。C.选文第3则通过列举一系列的社会人生现象,剖析了“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危害,从正面证明了“无我”的重要性,阐明了无为立身的主张。D.“知足者富”,一般人认为富有意味着拥有大量的财产,可老子却说那些知道满足的人就是富有的人。其中的启示意义很深刻,一个拥有大量财产的人如果不知道满足,那么他就会跟缺乏财物的人一样苦恼。【解析】选C。从反面证明。6.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例子。(4分)人们从读书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参考答案(示例):从老子学得无欲的品行 从巴金学得博爱的胸怀 王维《观猎》的意气风发 陆游《书愤》的壮志未酬7.请对下面这段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表达简明流畅,不超过65个字。(6分)7 在陶诗中,最常用的形象有松树、菊花、鸟。松和菊都是耐寒的植物,它们能够抵抗风霜,保持自己的品格。一般说起来,陶渊明在用这两个意象时,它们象征的含义是比较固定的。但陶渊明在用鸟的形象时却与此不同:他说,“久在樊笼里”,那是一只被关在笼子里不自由的鸟,它被世界上很多事情约束、限制;他说,“望云惭高鸟”,那是一只高飞的代表自由的鸟,它不受人世间种种事情的限制约束;他说,“飞鸟相与还”,那是一只找到归宿的鸟,正在飞回巢中。而且,陶渊明所用的鸟的形象到底是哪一种鸟?是燕子、喜鹊?还是乌鸦、麻雀?他都没有说。那是一种普遍的、概念中的鸟,而不是现实中特定的某一只鸟。这也是陶诗中鸟的形象的一个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①陶诗中最常用的意象有松树、菊花、鸟。②松菊形象的含义是比较固定的。③鸟形象的含义是不固定的。④鸟是一种普遍的、概念中的形象。二、拓展阅读(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B.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C.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7 D.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解析】选C。“老子,隐君子也”为判断句,排除B、D;两处“或曰”后不需停顿,排除A。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老子,春秋时期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一说即老聃,姓李名耳。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B.名、字,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字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名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C.太傅,周代设置,为辅弼天子之任。历代沿置,多用为大官加衔,无实职。又指辅导太子的东宫官,西汉起称为太子太傅。D.儒学,又称“儒学思想”,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为经典。【解析】选B。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字是成年时举行冠礼后才起的。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身考虑较少的积极入世的思想与本文中老子对孔子的教导是一致的。B.老子认为真正生意做得好的商人,即使家有万贯看上去也好像什么都没有的样子,德行非常高尚的君子,表面上看起来却是十分愚钝。C.孔子在告别老子后,对弟子们说的一番话,彰显了圣人虚怀若谷、温良恭俭的品德,同时也侧面烘托了老子的见识远过于常人。D.本文记载当时有三位可能是道家的老子,一是李耳(早于孔子),再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三是太史儋(后于孔子)。【解析】选A。A项,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参考答案:(1)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2)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12.你如何看待文中所说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文中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指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老子认为,主张无为可以避免这点。实际上我们可以以更包容的目光看待儒道两家学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拓展练习】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适周      适:往,到B.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蓬累:漂流无主的样子C.良贾深藏若虚 虚:空,空虚D.世莫知其然否 然:这样【解析】选D。D项,然:正确。附【译文】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开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7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在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卬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儿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三、经典研读(7分)阅读下面《老子》选段,回答问题。   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老子》第二章)②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七十六章)③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七十八章》)14.由选段①可知,一切事物及其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它们既相互__________又相互__________(每处不超过两个字)。(3分) 参考答案:对立(或“矛盾”“排斥”) 依赖(或“补充”“统一”“转化”“促进”)15.从选段②③两则材料可以看出老子的什么观点?请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老子强调要“柔”(或“弱能胜强”“柔能克刚”)。这种“柔”不是软弱无力,而是在“柔”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也可理解为要善于隐藏自己的优势或强大,这样才能保持住自己持久的韧性,从而战胜对方。附【译文】①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就知道什么是恶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②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他死后身体是僵硬的。草木活着的时候是柔软易断的,它死后是干枯的(硬挺挺的)。因此坚强跟死亡是同类的,柔弱跟生命是同类的。因此军队逞强就会被消灭,树木刚强就容易被折断。逞强逞大的人落入下风,持守柔弱的人占据上风。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弱能胜过强,柔能胜过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