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 花之歌名师教案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4 花之歌名师教案

4 花之歌名师教案

  • 2022-09-20 13:02:06
  • 8页
  • 1.96 MB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4*花之歌【课前解析】关注体裁:《花之歌》是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一首充满哲理的散文诗,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抒发了其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的向往和追求光明。关注写作手法:本文语言清新,哲理隽永、全文无一“花”字,却句句在写花,作者以第一人称自述的方式,运用奇特的想象,为花描绘出一个个积极向上的形象,如“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交往的礼品”“婚礼上的冠冤”“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与晨风群鸟一道迎送光明”,营造出丰富雅致的诗文意境。关注语言特点:作者连续使用大量结构整齐的句式,很有特色。如,第1—4自然段均以“我是……”开头,第3自然段中“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去”,第5自然段“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第6自然段“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我微睡时,黑夜星空的千万颗亮晶晶的眼睛对我察看;我醒来时,白昼的那只硕大无朋的独眼向我凝视”。这些整齐的句式使本文语言富于节奏感和音韵美,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层次清晰地将作者的想象一一铺陈开来,画面丰富而有气势。【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和音韵美。2.边读边想象画面,能说出对花的各种形象的理解。3.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理解花的各种形象,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n1.教师引入:人们都喜欢花,那五颜六色、清香四溢的鲜花装点了人们的生活。我们随时随地可见那些美丽的鲜花:生日宴会上的康乃馨,婚礼现场的红玫瑰,校园花坛里的白牡丹……人们赋予了鲜花许许多多的含义。今天我们就来加深对花的认识,让我们来看看黎巴嫩的纪伯伦是怎样看待鲜花的。(板书:4*花之歌)出示课件1:(设计意图:谈话环节可以创设一个氛围,使学生兴趣被激发,更能够集中精力到新的学习任务中来。)2.简介纪伯伦,学生初步了解。出示课件2: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组织阅读: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其意思。出示课件3:2.再读课文,教师明确任务: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是花。阅读要求:在能体现“我”是花的地方作批注。出示课件4:\n3.初步读懂文字的字面意思,学生反馈,教师引导提炼出作者描绘的各种花的形象。预设: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婚礼的冠冕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设计意图:以问题方式来引导学生读懂文意,明确学生的问题意识,注意力集中。随着问题的逐步解决,课文的大意也就明确了。)4.适当点拨,引导学生理清脉络。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我”是什么;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我”每天都在做什么。(板书:“我”是什么,“我”每天都在做什么)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感受奇特的想象。1.教师组织思考:自读第一部分(1~4自然段),说说你读出了什么。预设1:花是大自然给人类的馈赠,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变黄,冬天枯萎。出示课件5:预设2: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写出花的高洁。出示课件6:预设3:花的生长在自然界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出示课件7:\n预设3:赋予了它独特的功能。出示课件8:2.读课文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作者想象的奇特。出示课件9:教师提问:本文想象奇特,综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说一说。预设1:运用拟人化的动词,如:欢迎、送行,想象奇特。出示课件10:预设2:运用拟人化的动词“摇曳”,想象奇特。出示课件11:\n预设3:运用拟人化的动词“呼吸”,想象奇特。出示课件12:(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感知一些优美句子的特点,了解修辞手法的作用。)3.教师提问:将文中的“我”改为“花”可以吗?为什么?预设:不可以,作者是在借花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用“我”来表述文章显得含蓄而有趣。出示课件13:4.教师提问:“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句中“这些哲理”指的是什么?预设1:文中指作者不顾影自怜,不孤芳自赏。\n预设2: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人生要像花一样,失意时不顾影自怜,得意时不孤芳自赏,无论处于哪种境遇,总是积极的向往和追求光明。(板书:积极向上、向往光明)四、对比阅读,学会想象1.学生自由朗读《杨柳与水莲》,教师明确任务:在你认为想象最奇特的地方画上标记。出示课件14:预设:夜的幕上有繁星织就了的花园,园中有月神在徘徊着,有牛童织女在恋爱着,有夜莺啼着,有花香绕着,你何不从那绿叶的帘里,来到碧夜的幕中。2.教师提问:作者由“夜”想开去,都想到了什么?预设:想到了繁星织就的花园、月神在徘徊、牛童织女在恋爱、夜莺啼叫、花香围绕出示课件15:3.思考:面对同样的夜晚,杨柳跟水莲有什么不同?说说你的感受。预设1:杨柳的感受是夜很美,水莲的感受是恐惧的、悲哀的。预设2: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以杨柳和水莲对话的方式,写出了它们对刚逝去的夜的不同感受。4.说一说“阅读链接”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预设1:都表达了作者对积极、执着追求美好的人生态度的肯定。预设2:想象奇特,想象让文章更具画面感,内容更丰富。\n出示课件16:5.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预设1:学到了面对任何事物要有积极向上、追求人生光明的人生态度。预设2:学习在叙述中加上奇特的想象,让文章更加生动,耐人寻味)(板书:想象奇特)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阅读使学生认识奇特想象的好处,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合理运用。)六、课后作业小练笔:模仿本课,以《××之歌》为题,展开想象,写一首散文诗。出示课件17:【板书设计】4*花之歌想象奇特“我”是什么“我”每天都在做什么积极向上、向往光明【教学反思】《花之歌》通过花语的倾心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既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又袒露出了花的凋谢命运,纪伯伦的诗有着哲理,寓意深邃,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锐来书写人生的。\n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读通文章之后出示一些重点语句。我在教学中能够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文本中充分品味挖掘语言的魅力内涵。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由理解句子表面的意思过渡到感悟作者蕴藏在句子中的情感。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在充分讨论的过程中对作者的情感就有了一定的感悟,再通过教师的点拨指导,认识上就更深一层次,对今后阅读纪伯伦的作品帮助很大。  最后通过对比阅读总结写作方法,为今后的习作奠定基础。由于注重了写作方法的学习,对朗读的指导就比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