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首页 > 初中 > 历史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七年级历史学案:《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一、预习导学清朝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史实。二、学习目标:1.了解清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的史实。2.掌握清朝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的基本史实。3.理解清朝人口的增长的原因和表现。三、重难点:重点:清朝经济发展的表现难点:人口增长的利弊问题四、精讲释疑:1、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清朝前期农业发展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发展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什么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1)清朝前期,手工业发展较快的行业有__________________(2)当时出现的比较成熟的手工工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商业发展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著名的商业都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由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著名的商帮有________________3、人口的增长(1)人口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到康熙时,人口总数达到_______,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________五、引导点拨:1.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清朝前期人口增长的影响有哪些?3.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六、反馈矫正:1、明末以来,造成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B、连年混战C、国力强盛D、社会安定2、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3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3、清朝前期,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市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这些机户生活在()A、北京B、江宁C、长安D、洛阳4、“走西口”所描绘的商帮在清朝与徽商齐名,它是()A、浙商B、闽商C、冀商D、晋商5、下列不属于晋商主要贩卖的是()A、粮食B、食盐C、钢铁D、绸缎6、清朝时期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是在()A、康熙时B、雍正时C、乾隆时D、咸丰时七、知识拓展与随堂过关检测(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醒世恒言》叙述:明朝浙江淳安县的一个小地主,依靠仆人贩售油漆等物品,致富数千金,于是购置田产,居为大地主。又有苏州王宪,出身于大地主家庭,经营了一个玉器店铺,更富裕了。材料二:《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翰的祖先在成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忻织泞布精良,“每下一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材料三:清朝乾隆时“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请回答:(1)材料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什么社会经济现象?(3)材料一、二中提及的人物从事的经济活动有哪几种?(3)材料三说明当时还存在什么现象?为什么?(二)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1.简要说明陈亮的观点。材料二: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2.清雍正帝在农工商的关系上持何观点?他持此观点的根据是什么?材料三明末清初思想实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3.黄宗羲的观点是什么?4.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3,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答案六、1、B2、B3、C4、D5、C6、A七(一)1.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经营商业活动、兴办手工工场。3.投资田产是当时经济活动的主流。因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二)1.陈亮的观点说明了农工商业之间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将它们割裂开来,这也是两宋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情况。2.重本抑末(重农抑商)。他认为,农业为国民提供粮食,是本业;在人多地少的情况下,更需要驱民归农,才能国富民安;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且与农业争劳力。3.批评了把农工商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了农工商皆本的思想。4.在坚持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3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