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欢迎来到道德与法治课堂\n3.2-青春有格\n\n\n遵守交规人人有责\n第三课青春的证明第2课时青春有格\n1.青春少年应遵守的规则。2.明白“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树立底线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3.明白“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以修身为本,积善成德,学习榜样,自省,慎独。\n自主学习1.自读课本。2.结合学生用书“自主学习案”划上记号填空题,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划上记号。\n合作探究探究一行己有耻1.运用你的经验回答问题这是我们熟悉的田字格。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你如何理解这些语句中的“格”?\n合作探究活动二: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1.阅读P28教材,思考:“行己有耻”是什么意思?“人有耻,则能有所不同。”是什么意思?“行己有耻。”意思是说,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人有耻,则能有所不同。”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n合作探究活动二: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1.阅读P28教材,思考:行己有耻,对我们有什么要求?“行己有耻”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像威严的法官,端坐内心法庭。在行动之前,审查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反思效果与影响。\n合作探究阅读感悟:卢梭在其自传体作品《忏悔录》中,以诚实、坦率的态度和深刻的内省,叙述了自己出生以来五十多年间的往事,把其生活中违背道德良心的小事披露无遗。其中他忏悔了年轻时犯下的一个错误:一次他偷了主人家一条漂亮的丝巾,却反过来污蔑女仆偷窃,那个无辜的女仆因此蒙受羞辱。事过多年,卢梭一想起此事,内心仍隐隐作痛。你从卢梭的《忏悔录》叙述的内容中得到什么启示?\n合作探究3.P28探究与分享在社会生活中存在许多规则,这些规则让我们的生活安全而富有意义。例如:不伤害别人;不说谎,不欺骗;遵纪守法;相互尊重;信守承诺……(1)你认为还有那些规则需要遵守?(2)有人认为,只要不被发现,说谎、欺骗也是可以的。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为什么?\n合作探究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创造着我们自己。“行己有耻”意味着我们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而终礼,知耻而后勇。“行已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n\n合作探究小贴士:方法与技能增强自控力的方法与技能有哪些?(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3)加强自我监控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情。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指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n合作探究活动三:P29止于至善含义、要求1.阅读P29教材,(1)思考:“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达到完美的境界“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是什么意思?《大学》的主旨在于使人的美德得以彰显,在于鼓励天下的人革除自己身上的旧习,在于使人达到完美的境界。\n合作探究“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n合作探究3.探究与分享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从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向童小勇学习甲:他就坚持一辈子?我才不相信呢!乙:虽然我没有做过,不过童小勇能做到,我也可以试试。丙:我也当过志愿者,我去了好多次呢!丁:童小勇真棒,换成我,不一定能做到。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看到这封感谢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n合作探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n合作探究4“止于至善”对我们有什么要求?“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我,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n合作探究活动四:阅读P31相关链接,思考什么叫慎独?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n\n合作探究活动五:P31探究与分享1.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观点一:独善其身,方能“止于至善”。一个人以宽广的胸襟、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格行事处世,始终对自己拥有信息、自我激励,无论何种境遇都不弃善从恶,即使他普普通通,我们能说他一事无成吗?观点二:仅仅独善其身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一切社会的完善,都是从个人做起,但如果只独善其身而不能“兼济天下”,那么,独善其身的结果未必靠得住,独善其身的价值也未必保得稳。(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2)想一想:“止于至善”的人应该具备哪些品质?\n合作探究2.相关链接《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认识、研究便可从中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贵到天子,贱至百姓,无论高低贵贱,无分地位高下,在修养自身的道德品行方面是一致的,那就是古人“以德为本”的概念,就是所有为人的根本。\n合作探究“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n见“学生用书”部分。反馈校正\n总结梳理1.你还有什么疑惑?2.总结梳理:通过学习《青春有格》,我们思考青春该怎么度过。明白“行己有耻”是青春探索的底线。树立底线意识,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白“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以修身为本,积善成德,学习榜样,自省,慎独。\n板书设计\n\n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