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教案(2课时)

资料简介

2022年新课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2.1网络改变世界【走进课标】1、知道网络给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了解网络给人们带来的消极影响。2、辨证认识和对待网络的利与弊,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3、能够辨别网络信息,会取舍信息,对网络谣言说不。【核心素养】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道德修养:养成诚实守信的个人品德和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责任意识:依法有序参与网络生活。【学习重难点】难点:网络推动社会进步重点:网络是把双刃剑【必备知识强化巩固】教师活动:投影上节课1.2的背诵问题(提前布置)1.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的行为?2.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学生活动:侯课时间进行记忆。学生互查。教师抽查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前时间,投影具体问题,让学生的记忆更有针对性。【课堂导入】你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网络吗?你们都借助网络做过哪些事情呢?学生回忆生活实际,回答问题。教师简要点评并导入本课: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课时网络改变世界。【问题导学阅读教材】学生活动:给学生8分钟时间,要求带着学习任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教材,并在教材中圈画出答案并展示。①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②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③网络的消极影响有哪些?第12页共12页【构建体系】建构体系指导:知识体系可以通过列出关键词或者问题的方式进行,理清本节课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导学案上建构体系,教师对学生构建的知识体系进行点评。教师呈现体系示例,供参考。【体系示例】【教学过程突破重难点】第一目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活动:问题导学问题: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没有网络的生活会是怎样的?PPT展示图片,启发学生思考。第12页共12页学生回答问题,感受到了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解决问题: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表现在哪些方面?总结提升: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第二目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活动一}:材料探究材料: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落下帷幕,2021年的“双11”的交易额又一次刷新了历史纪录。截至11月12日零点,天猫“双11”总交易额定格在5403亿元,相比去年的4982亿元增加了421亿元;而京东共实现了超3491亿元的下单金额,相比去年增长了776亿元。两个平台交易总额超过8894亿元。“双11”交易额的稳步增长,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蓬勃生机和中国经济的韧性。问题:网络是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的?——为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二}:P12探究与分享“我向总理说句话”学生阅读书上的探究与分享,思考问题。第12页共12页1.学生小组探讨: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2.课堂上老师打开本地政府网站首页,学生思考问题: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设置这些链接有什么用呢?3.课堂延伸: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都会有类似“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请你了解使用方法,并就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尝试向有关部门反映。学生思考小组谈论并回答问题1、2,问题3作为课后尝试。总结提升: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活动三}:你能说一说生活中互联网促进文化发展的事例吗?第12页共12页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举例如疫情期间国家奉行停课不停学,为同学们准备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空中课堂、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日常生活中热播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抖音直播书法、茶道等都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第三目网络是把双刃剑活动一:材料探究:“网络谣言”研究报告发布悬赏百万元反击网络谣言8月5日,在2022年中国企业家井冈山论坛国民消费品牌新势力论坛上,《网络谣言等网上失德问题及其风险治理研究》报告发布。报告收录分析了华为、阿道夫、美团等品牌遭受网络谣言攻击的案例。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段淳林认为,在当前网络消费时代,网络口碑成为网络造谣者的新阵地,造谣者借品牌知名度“蹭流量”制造谣言,而抵制网络谣言则需要公众、企业、内容创作者、行业联盟、法律法规等力量共同联动。各大企业针对网络谣言也动作频频,比亚迪从悬赏100万元上升至500万元征集黑公关线索,吉利汽车也成立“吉利网络不实信息举报中心”,打击网络谣言。8月6日,阿道夫网络不实信息举报中心的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将上线,接受消费者用户提供对阿道夫进行黑公关操作的线索及证据,最高可达100万元人民币,并对线索提供者个人信息进行严格保密。、问题:为什么悬赏百万反击网络谣言?这些谣言有什么危害网络谣言:虚假的不良信息危害:可能会歪曲事实,误导大众;可能会侵犯他人人格尊严;可能会侵害他人利益,可能会危害社会稳定,造成恶劣影响。活动二:问题探究:1.你或家人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的事情吗?(如诈骗电话、短信知道你的姓名和手机号码,奶粉商家知道有新生儿家庭的手机号,装修公司掌握新房业主联系方式等等)第12页共12页学生认识:认识到网络世界中存在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如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1.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隐私?(拓展题)如:不在朋友圈等网络空间晒个人身份证、银行卡,二维码等涉及个人信息的事物;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网络上的涉及个人信息的链接、网络调查等。3.总结网络的弊端表现在哪些方面?①网络信息良莠不齐。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活动三:观点辨析:网络丰富日常生活,推动社会进步,所以网络有百利而无一害。利:网络丰富日常生活(如何丰富日常生活?);网络推动社会进步(如何推动社会进步?)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辩证全面看问题:网络是把双刃剑【易错判断】(×)1.网络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网络能够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2.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应防微杜渐,远离网络。(×)3.网络诈骗、网络谣言、手机窃听等事件层出不穷,因此网络百弊无一利。(√)4.我们要理性利用互联网,做网络生活的主人。(×)5.网络是虚拟的空间,可以随意发表任何言论。【课堂真题演练】1.(2022年江西)下边漫画提醒我们青少年要A.增强防范意识,保护个人隐私B.学会信息节食,防止沉迷网络C.完善相关法规,加大执法力度D.认清网络弊端,拒绝使用网络2.(2022年江苏扬州)第12页共12页2021年11月,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首次在网上举办,吸引了海内外近2.6万家企业参展。本届进博会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金额707.2亿美元。这表明网络()A.为文化建设搭建新平台B.为民主政治拓展新思路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D.为生态建设提供新途径3.情境一 小明希望父母买一台电脑,这样他在家里就能上网,并能从网上了解更多的知识。对此,父母的意见有分歧。爸爸说:“网络上的内容都是骗人的,孩子的一些合法权益可能会受到侵害,而且孩子小,没有自控能力,很容易玩游戏上瘾,我不同意买电脑。”妈妈则同意买电脑。情境二 观察漫画。(1)你觉得小明爸爸的说法有道理吗?为什么?参考答案:小明爸爸的说法有一定道理。理由:①网络存在不良信息。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一些人因沉迷于网络、虚拟交往而疏离了现实的人际关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2)小明妈妈同意买电脑,请你帮她说明理由。参考答案: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3)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情境二中两幅漫画的认识。参考答案:网络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丰富日常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另一方面,网络存在不良信息,也可能带来欺诈、陷阱等危害。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鉴别虚假信息,作出正确的选择。第12页共12页【解题思路】审设问,明确主体、确定答题方向角度,考查范围;(一)审材料,提取关键词,读懂漫画,概括主旨;(二)联系所学知识体系,找到材料中链接学科知识,把材料里的语言转化为学科语言。(三)书面表达,解决问题(答题)非选择题1.答索组织要点化,每个要点自成一点,自成一理;表述术语化:采用教材政治术语、法律术语和时政精辟术语;结构逻辑化,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编写完整化,各要点要支持原理(法理)+方法论、观点十材科等。2.主观题的答案要科学有效,无知识性错误,表述清晰无歧义,运用学科术语,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年龄段的整体认知与表达能力。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第2课时 合理利用网络【走进课标】1.了解合理利用网络的具体要求;2.树立遵守网络规则、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3.提升辨析网络信息的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增强合理利用网络的能力;能够在网络交往中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培育正确的价值取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正能量。道德修养:学会辨别网络信息,提高自身修养。法治观念: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学会合法有序参与网络生活。【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网络的利与弊,学会利用网络优势正确上网。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网络生活方式。教学过程【必备知识强化巩固】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弘扬正能量?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阅读教材构建体系】第12页共12页给学生5—8分钟时间,快速阅读本框教材内容。学生可以通过列出关键词或者问题的方式进行。列关键词:合理利用、理性参与、传播正能量等【体系示例】【教师点评突破难点】一.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活动一:1.教材P17运用你的经验1.你如何看待奶奶和爸爸的观点?2.我们应该如何利用网络?【提示】(1)奶奶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弊,否认了网络的利。相反,爸爸的观点只看到了网络的利,忽视了网络的弊。(2)我们要正确认识网络的两面性,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发挥网络交往对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享受健康交往带来的乐趣。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等。3.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当时的心理感受是什么?怎样避免再出现这种问题?(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沉迷于网络会耽误学业,影响身心健康。中学生要提高媒介素养,学会自主掌握和分配时间,适当使用网络,杜绝网瘾。活动二:P17和19探究与分享1.你有没有遇到过图中问题?应该如何克服?2.你怎么看待贴吧里的这种现象?3.如果你是小林,你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吗?为什么?第12页共12页【提示】(1)贴吧里的这种现象既是不尊重他人的不道德行为,也是侵犯他人肖像权的违法行为。(2)不会。因为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行负责,不恶意攻击他人。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教师小结:(1)我们不要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2)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3)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课堂笔记: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二.传播网络正能量活动三:教材P20探究与分享1.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谈谈你的感受?2.你知道在网上,我们还可以行使哪些合法权利吗?教师小结: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养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高扬主旋律。活动四: 就网龄、使用网络的目的和内容、每周使用网络时长等内容,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开展调查,了解班级同学使用网络的情况,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提示】(1)存在的问题:①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②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2)改进建议:①要尽快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机制。②加大力度,逐步实现青少年组织和权益保护机构的网络化。③占领网络阵地,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④加强互联网对青少年影响的研究工作,正确制定应对措施。⑤大力培养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⑥加大宣传力度,使青少年认识到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避免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伤害,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作用。等等。课堂笔记: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课堂总结】可以说今天的生活即网络生活,我们处于现实与虚拟之中,我们不仅要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更要遵守虚拟世界即网络世界的规则,让网络为我所用,不要为网络所困;让网络助力生活,推动社会发展,不要让生活困于网络,不要让社会受阻于网络。第12页共12页【课堂限时习题演练】1.“网络是一座信息的宝库,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积极有用的信息与各种负面信息交织在一起。”这句话说明了( )A.网络是个非常自由的世界B.网络信息良莠不齐C.网络世界可以摆脱任何约束D.网络世界可以使我们获得各种信息2.有个自称“冲击波杀手”的黑客在网上散播“冲击波”病毒,病毒大范围传播。该病毒感染力和破坏力极强,几天内使全球50多万台电脑受到病毒感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散播该病毒的“黑客”后来被逮捕。这一案例告诉我们( )A.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行为规则B.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C.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其趋于完善,不被“黑客”利用D.要充分认识到电脑病毒的危害性3.问题探究题材料一:下表是爷孙生活方式的对比情况。材料二:随着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的兴起,网络成为人们阐述思想、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但是,众多虚假信息鱼龙混杂,不少低俗、恶俗信息充斥其中。网友被忽悠、青少年被毒害、是非被扭曲的事时有发生,网络大环境亦被污染。(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第12页共12页(2)结合两则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解题提示】(一)先读设问,明确方向和范围;(二)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分层归纳概括主旨;(三)联系所学知识体系,找到材料中蕴含的学科知识;(四)运用学科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答题)。【参考答案】1.B2.A3.(1)材料一反映了现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与以前相比更多的是通过网络来完成的。材料二反映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青少年极易受害。(2)理性参与网络生活:①利用网络学习、工作,不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③文明上网,遵守道德和法律。④传播网络正能量:通过网络平台就身边的一些公共事务向有关部门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第12页共12页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