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首页 > 初中 > 数学 >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教案(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第一章有理数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法运算.2.理解加法运算律在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使学生逐渐养成,“算必讲理”的习惯,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与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价值.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2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运算律.【教学难点】\n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直尺、加法运算律结构图等。学生:三角尺、练习本、铅笔、圆珠笔或钢笔。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环境,某县从2013年起开始实施植树造林,其中2013年完成786亩,2014年完成957亩,2015年完成1214亩,2016年完成1543亩. 该县从2013年到2016年一共完成植树造林多少亩?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课件2)(二)探索新知1.师生互动,探究加法运算律教师问1:小学时已学过的加法运算律有哪几条?学生回答: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师问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或举例子来说明一下加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吗?学生回答:a+b=b+a,a+b+c=a+(b+c)提出问题:这些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中适用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课题.探讨加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1)有理数加法交换律的学习.\n教师问3:我们如何知道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题目:(出示课件4)填一填:(1)3+(-5)=______;-5+3=___________.(2)13+(-9)=_______;-9+13=___________.学生回答:(1)-2,-2;(2)4,4教师问4:比较以上各组两个算式的结果,每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征? 学生回答:结果都相等.教师问5:如果把上边的数字换为字母,就是改为a+b和b+a呢?结果相等吗?学生回答:结果仍然相等.教师问6:我们如何用语言来叙述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呢?师生共同解答如下:“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问7:你能把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用字母来表示吗?学生回答:a+b=b+a.总结点拨:〔1〕式子中的字母分别表示任意的一个有理数.(如:既可以表示整数,也可以表示分数;既可以表示正数,也可以表示负数或0)。(2)在同一个式子中,同一个字母表示同一个数.(2)有理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教师问8:填一填:(出示课件5)(1)3+(-5)+(-7)=__________;\n3+[(-5)+(-7)]=____________.(2)[8+(-4)]+(-6)=______________;8+[(-4)+(-6)]=______________.学生回答:(1)-9,-9;(2)-2,-2.教师问9:通过计算,你发现(1)、(2)的结果有何特征?学生回答:每小题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教师问10:请用精炼的语言把你得到的结论概括出来.学生回答: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教师问11:你能用字母把这个规律表示出来吗? 学生回答:a+b+c=a+(b+c)总结点拨:(出示课件6)1.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教师问12:如果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有理数相加时,还能使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吗?并举例子来说明你的观点.学生讨论后回答:可以用,例如:24+(-33)+76+(-67)=(24+76)+[(-33)+(-67)]例1计算:(出示课件7)16+(-25)十24+(-35);\n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16+24+(-25)十(-35)(此时教师问:依据是什么?)=(16+24)+[(-25)+(-35)〕(依据是什么?)=40+(一60)=20总结点拨: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从而计算简化,这样做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例2:计算:(出示课件8)(1)(-2.48)+(+4.33)+(-7.52)+(-4.33).(2)师生共同解答如下:解:(1)原式=[(–2.48)+(–7.52)]+[(+4.33)+(–4.33)](依据是什么?)=(–10)+0 =–10(2)原式=(依据是什么?)教师问13:回顾以上例题的解答,将怎样的加数结合在一起,可使运算简便? 学生讨论后回答,只要答案有其意即可.总结点拨:(出示课件9)\n1.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4.有小数相加时,把整数部分、纯小数部分分别结合相加. 5.含有带分数的加法运算方法如下, 化简:将带分数化简成整数和分数两个部分; 相加:先将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并保留原带分数的符号,再把两部分的结果相加. 例3:每袋小麦的标准重量为90千克,10袋小麦称重记录如图所示,与标准重量比较,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10袋小麦的总重量是多少?(出示课件12) 师生共同解答如下:(出示课件13)解法1:先计算10袋小麦的总重量,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905.4–90×10=5.4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解法2(出示课件14)\n:每袋小麦超过标准重量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10袋小麦对应的数为+1,+1,+1.5,–1,+1.2,+1.3,–1.3,–1.2,+1.8,+1.1. 1+1+1.5+(–1)+1.2+1.3+(–1.3)+(–1.2)+1.8+1.1 =[1+(–1)]+[1.2+(–1.2)]+[1.3+(–1.3)]+(1+1.5+1.8+1.1) =5.4 90×10+5.4=905.4 答:10袋小麦总计超过标准重量5.4千克,总重量是905.4千克. (三)课堂练习(出示课件17-21)1.温度由–4℃上升7℃是(  ) A.3℃B.–3℃ C.11℃D.–11℃ 2.计算-(-1)+|-1|,结果为() A.-2B.2C.0D.-1 3.计算: (1)23+(–17)+6+(–22)(2)(–2)+3+1+(–3)+2+(–4) 4.计算: (1)(2)星期一二三四五每股涨跌+4+4.5–1–2.5–65.上周五股民新民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每股35元,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股票的涨跌情况(单位:元). 则在星期五收盘时,每股的价格是多少?\n 6.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记录如下: 2,–4,2.5,3,–0.5,1.5,3,–1,0,–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1.A2.B3.解:(1)原式=(23+6)+[(–17)+(–22)] =29–39 =–10(2)原式=(3+1+2)+[(–2)+(–3)+(–4)]=6–9=–34.解:(1)原式= (2)原式= \n=–25.解:根据题意得 35+(+4)+(+4.5)+(–1)+(–2.5)+(–6)=34(元) 答:每股的价格是34元. 6.解:根据题意得 2+(–4)+2.5+3+(–0.5)+1.5+3+(–1)+0+(–2.5)=(2+3+3)+(–4)+[2.5+(–2.5)]+[(–0.5)+(–1)+1.5] =8+(–4) =4答:这10筐苹果总重量为:30×10+4=304(千克)(四)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了哪些内容:1.加法交换律:在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在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五)课前预习预习下节课(1.3.2)21页到22页的相关内容。知道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七、课后作业1、教材20页练习1,2\n2、某自行车厂本周计划每日生产400辆自行车,由于人数和操作原因,每日实际生产量分别为405辆,393辆,397辆,410辆,391辆,385辆,405辆.(1)用正负数表示每日实际生产量与计划量的增减情况;(2)该车厂本周实际共生产多少辆自行车?平均每日实际生产多少辆?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1.本节课在开始时就先复习小学时学的加法运算律,然后提出一个富有启发性且具有探索意义的问题:“我们如何知道加法的交换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适用?”然后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例子来验证.尤其是鼓励学生多举一些数来验证,其意义首先是为了避免学生产生片面认识,以为从几个例子就可以得出普遍结论;其次也让学生了解结论的重要性.(在小学、中学阶段,对运算律都不介绍证明方法,只结合具体例子做些脸证).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小组合作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同时也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对话,教师适时引导.3.重视数感的培养.学生数感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能达成的,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能力的生长点,数感也是如此,例2中在计算之前让学生估算之意就在于此.4.\n有理数的运算,既要注意减少一些繁、难的练习题,又要注意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需要一定量的练习.更要强调的是算理,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一步计算的依据.5.例1解题后的反思,例3多样化解法的比较,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