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4延安,我把你追寻精品教案(部编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首页 > 小学 > 语文 > 24延安,我把你追寻精品教案(部编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教学要求  1.认识“延、昔”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重点)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重点)教学课时  一课时。1.认识“延、昔”等6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课件。一 简介背景,揭示题目1.简介背景。(出示课件2)\n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人们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但是,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各地进步青年纷纷奔向延安。当时延安的生活很艰苦,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因为延安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祁念曾的《延安,我把你追寻》。读了这首诗,同学们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了。(板书:延安,我把你追寻)3.学生齐读课文题目。设计意图:从介绍背景引入课文题目和内容,让学生有时代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二 初读诗歌,读通读顺1.教师范读诗歌。2.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1)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出示课件3)\n延 昔 茅 炕 旦 媚①“炕”是后鼻音,注意读准确。②形近字识记:昔—惜 炕—抗 旦—但(2)用着重号划出诗的韵脚来,并说说全诗押的是什么韵。(全诗押的是ɑng韵,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光、阳)3.再读诗歌,想想诗歌中所说的“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什么意思?(追寻延安精神)三 指导自学,理解诗意1.学习第1小节。自读,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作者追寻延安精神,就像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2.学习第2小节。(1)朗读第2小节,思考:诗人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板书:延河叮咚的流水 枣园梨花的清香 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2)分组讨论、交流。(3)教师指导。(出示课件4)\n  “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四处是延安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的道理。“枣园”“杨家岭”都曾是中共中央驻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和中共中央机关在此期间,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领导了大生产运动和整风运动,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南泥湾”是延安的南大门,八路军三区九旅在此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3.再读第1、2小节,思考:什么是延安精神?学生讨论后回答。(出示课件5)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革命队伍内互相爱护、互相关心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设计意图:思考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含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n四 教师点拨,解决疑点1.学习第3、4小节。(1)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思考并分组讨论。(出示课件6)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这句诗的意思是什么?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把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找出来。(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①“毫不犹豫”是非常坚决的意思。“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宝塔山”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是当时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塔,延安精神的扎根之地,象征着中华民族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这正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脊梁。“毫不犹豫丢掉”与“不能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延安精神。②作者运用了对比、比喻等手法来写,写出了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③诗中表达同样意思的诗句有:“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a.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什么?(作者“忘不了”“丢不掉”的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b.我们已住进了“高楼大厦”,进入了电子时代,为什么还不能丢掉延安精神?\n(我们每取得的一点儿成绩,都是延安精神发扬光大的结果,我们的国家还需要继续发展,所以我们就必须艰苦奋斗,发扬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诗歌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第3、4小节,加强理解。2.自学第5、6小节。(1)指名让学生朗读这两小节诗,思考、讨论并交流。①如果我们失去了延安精神会怎么样?(如果我们失去了延安精神,就仿佛没有了灵魂,就不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②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延安精神?(因为追寻延安精神就是追寻信念、追寻温暖、追寻光明)(板书:追寻信念、温暖、光明)③作者写“理想”“春光”“太阳”是想说明什么?(作者用“理想”“春光”“太阳”表明,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不仅仅是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赞美,更是面向祖国美好的明天,令人振奋和鼓舞)(2)有感情地朗读第5、6小节。3.有感情朗读全诗,体会延安精神,深化理解,归纳中心。(出示课件7)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n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五 总结全文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革命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家宝。即使将来我们经济发达了,生活富裕了,也要提倡艰苦奋斗。因为要把社会推向前进,就要开辟新领域,探索新事物,这就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六 拓展运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延安精神的当代价值,谈一谈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出示课件8)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相机指导。  在学习、生活中,要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挺身而出;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节约一张纸、一粒米、一滴水、一度电……不求索取,只讲奉献。\n设计意图: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延安精神,使学生能在生活中将延安精神发扬光大。七 布置作业1.根据意思写词语。(1)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顶天立地)(2)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琳琅满目)(3)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雨后春笋)2.朗读诗歌第6小节,回答问题。(1)第一句是(点明主题)的句子。(2)第2、3、4句,每句都有两个“追寻”,后面一个“追寻”是对前面一个“追寻”的(说明)。具体说来,就是用“(金色的理想)”说明“(信念)”,用“(明媚的春光)”说明“(温暖)”,用“(火红的太阳)”说明“(光明)”。追寻延安,就是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1.准确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部分的诵读,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受到革命传统教育。2.抓住含义深刻的诗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教师可以相机进行提问,引发学生思考。如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作者实际上是在追寻什么?\n3.教师应避免过细过碎的讲解,而是让学生主要通过朗读去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读中感悟什么是延安精神。  延安,我把你追寻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