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蜀道难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2022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4蜀道难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点击预览全文

点击下载高清阅读全文,WORD格式文档可编辑

收藏
立即下载

资料简介

4蜀道难第2课时1.文体知识:古体诗古体诗也叫“古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指唐代以前的四言诗(如《诗经》)、五言诗(成熟于汉代)、七言诗(成熟于唐代)和乐府诗。后人沿袭唐人的说法,把唐以前的民歌、文人诗以及唐以后文人仿照它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统称为“古体诗”。古体诗音节、格律较自由,没有严格限制。表现在诗体上,有歌、行、吟等体裁。2.关于蜀道。蜀道北起陕西汉中宁强县,南到四川成都,全长450公里,入川经广元、剑阁、梓潼、绵阳、德阳等地,沿线地势险要,山峦叠翠,风光峻丽,关隘众多,唐代李白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形容。3.写法借鉴:夸张在本诗中,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使蜀地山川的雄伟奇险得到了充分体现。写蜀道的艰难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写山的高峻是“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写急流瀑布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到蜀地的历史则是“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写到人的惶恐则是“使人听此凋朱颜”。无论是写山写水,写情写事,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这些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了山水形象的本质特征,以一种高于形象原状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给人以强烈而深刻的感受。定义: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手法。种类:(1)扩大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等处说。(2)缩小夸张,即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等处说。(3)超前夸张,即在两件事之中,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作用:(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2)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3)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写法指点:(1)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2)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3)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84.词义梳理噫吁嚱: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可以横绝峨眉巅: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使人闻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砅崖转石万壑雷:所守或匪亲:侧身西望长咨嗟:1.感叹词,蜀地方言;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尔,那,指开国之初;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逆折,回旋、倒流;“鹤”通“鹄”;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膺,胸口;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去,距、离。盈,满、足;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咨嗟,叹息。1.诗歌第3段写有关“剑阁”的内容,有什么用意?(1)映衬蜀道之险峻,表现剑阁之险要,劝友人早日还家。(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形势,暗示朝廷的部队很难打进来,因而野心家可以据险发动叛乱,“化为狼与豺”,搞地方割据,结果必定是“杀人如麻”。诗人的意图是提醒当权者要严防野心家发难。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关切。2.唐代诗评家殷璠称《蜀道难》“奇之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谈谈诗人是如何创造这“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的。表现手法诗句表达效果引用传说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写历史上蜀道不可逾越之险阻虚写映衬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摹写神情、动作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凸显困危之状如在眼前8借景抒情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有力地烘托了蜀道之难运用夸张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了惊险的气氛3.通读全诗,你觉得诗人表现“蜀道之难”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怎样的顺序?(1)时间角度:诗人先写远古蜀王“蚕丛及鱼凫”,次写“五丁开山”的传说,再以“问君西游何时还”写目前友人入蜀,又以“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写蜀人劝说“西游者”不该来蜀地的语气,最后以“侧身西望长咨嗟”写离开蜀地会生发感慨。这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安排的。(2)空间角度:作者先写“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次写“青泥何盘盘”,又写“剑阁峥嵘而崔嵬”,再写“锦城虽云乐”,这是按照自秦入蜀的顺序安排的。4.如何理解最后一节诗的内容?在前两节极力渲染蜀道的高危、惊险的基础上,在这一节中诗人重点从社会的角度极力描写蜀道的凶险,继续对友人施以心理战。如果说高山可以绕过,绝壁可以躲开,那么蜀中要塞剑阁又怎么能回避?它绵延三十多里,群峰如剑,形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化用了西晋左思《蜀都赋》中“一人守隘,万夫莫向”的句子,还有西晋张载《剑阁铭》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的句子,以此增加对可能出现的恶劣社会环境的预警。“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诗人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的意思。“朝避猛虎”四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5.如何把握本诗的艺术特点?《蜀道难》是李白的成名作。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他二十四岁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沿长江东下,就再也没有去过。可见《蜀道难》纯系想象之辞。想象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可结合诗句具体领悟,在此基础上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凫(fú)抚膺(yīng)巉岩(chán)飞湍(tuān)B.喧豗(huī)砯崖(pīng)吮血(shǔn)峨眉巅(diān)C.崔嵬(wéi)峥嵘(zhēng)扪参(shēn)万壑(hè)D.猿猱(náo)秦塞(sè)咨嗟(jiē)扪心(mén)8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B.猿猱欲度愁攀援C.砯崖转石万壑雷D.使人听此凋朱颜3.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之”字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③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④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C.①与③相同,②与④不同。D.①与④相同,②与③相同。4.下列画线的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使人听此凋朱颜B.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C.枯松倒挂倚绝壁D.剑阁峥嵘而崔嵬5.诗中反复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句子,作者的用意是A.诗人一开篇就以此句极言蜀道之难,用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豪放的基调;以下反复出现,使它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那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B.诗人反复使用这样的句子,是为了突出蜀道之难,加大全诗的气势。C.诗人以这句诗作为发语词,以便为下面写各个景点作铺垫。D.在诗的感情转折处,诗人用此句拓展出蜀道上的奇丽景色。6.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该诗大体按照由今及古,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特点来写,以展示蜀道之难。B.该诗写蜀道,最后是写蜀中要塞剑阁,写剑阁险峻高大,地势险要,易守难攻。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两句,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且反复咏叹,以强烈的感情强调蜀道的高峻、崎岖、险要,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着读者的心弦。D.该诗句子长短不齐,参差错落,字数从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形成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诗的用韵,突破了一韵到底的程式,多次换韵,极尽变化之能事。7.下列对《蜀道难》一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8A.“噫”“吁”“嚱”,本来是三个独立的叹词,李白在这里把三个叹词连起来使用,以加强惊叹的语气。B.诗人把实写、虚写和想象、夸张结合起来刻画山的高险,突出了蜀道之难。C.诗人借景抒情,用“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等感情色彩浓厚的自然景观,渲染了蜀道上空寂、苍凉而又无比壮阔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了蜀道的奇险。D.李白擅长写乐府诗,是因为乐府格律较严,也较讲究韵律,能体现高超的艺术手法。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体诗分为四、五、七言和杂言,没有平仄限制,也不讲求是否对偶。B.盛唐时期是唐诗发展的高峰时期,此时的诗坛,群星璀璨,出现了李白、白居易、王维、孟浩然等众多诗人。C.最能反映盛唐精神、代表盛唐诗歌成就的是李白。他的诗常常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反映着他鲜明的个性。D.“蜀道难”原本是古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9.下面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一首《饯别王十一南游》小诗,中间的几句顺序已乱,重新分组排序,填入空格处,语序最恰当的一组是望君烟水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思愁白蘋。①飞鸟没何处②长江一帆远③谁见汀洲上④挥手泪沾巾⑤落日五湖春⑥青山空向人A.④①⑥②⑤③B.③②⑥①④⑤C.③①⑥⑤②④D.④①⑤②⑥③10.下面的话是围绕唐诗的成就而展开的,但两段话在语气上不连贯,请你在横线上写出必要的句子,使两段话连贯起来。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高峰。唐诗的数量浩如烟海。在唐代,古体诗大放异彩,近体诗异军突起;诗人辈出,流派纷呈,杰作层出不穷。唐诗的艺术水平确实达到了后难为继的高度,对以后的诗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唐时期,唐代诗坛可谓群星璀璨。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的半个世纪中,孟浩然、王维、高适、岑参、王昌龄、贺知章等一大批杰出诗人把唐诗的天空装点得光辉灿烂,以李白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双峰并峙,将中国诗歌发展推向顶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8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鸯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注释】徂晖:落日余晖。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鸯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食不食,非醴泉不饮。1.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迥、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鸯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2.对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表达诗人对权贵当道、才能之士被压抑现象的愤懑。B.表达诗人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困惑。C.表达诗人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隐忍。D.表达诗人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8【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D【解析】“塞”应读sài。2.B【解析】B项,为动用法,为……发愁。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回转”“使……滚动”“使……凋谢”。3.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①与④都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与③都是助词“的”。4.B5.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反复出现的句子,一般是起强调作用,“难于上青天”感叹蜀道的艰险,抒发强烈的感情。6.A【解析】应是“由古及今”,而非“由今及古”。7.D8【解析】乐府诗格律宽松,且本项强加因果。8.B【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B项,白居易不是盛唐诗人,应为中唐诗人。9.A【解析】首先根据律诗中间两联对仗的原则分组,①和⑥,②和⑤对仗,排除B项和D项。再根据韵脚排除C项。10.如果说,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那么,盛唐诗是这座高峰的顶点。【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前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后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盛唐诗坛的代表人物”,所以衔接部分应该与“盛唐诗歌的顶峰”有关。1.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三四句的“秋”与“寒”奠定的是伤感悲怆的基调。2.BC【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隐忍”错误,应为“抨击”“不满”。D项,概括不全面。最后两句含有归隐的无奈之情。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析】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8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