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2学年高中语文周末培优第17周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一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料简介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一)(测试时间:50分钟,总分:70分)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1.下列各项中,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3分)A.葭苇(jiā)   赪颜(chēn) 烽燧(suì)  歌台舞榭(xiè)B.巉岩(chán)    屏风(píng)  营葺(qì)   兔起鹘落(gǔ)C.山麓(lù)   宗祠(chí)   彭蠡(lǐ)     光风霁月(jì)D.迁徙(xǐ)    浔阳(xún)   汲水(jí)      溯流穷源(sù)【答案】D【解析】A项,赪(chēng)颜;B项,兔起鹘(hú)落;C项,宗祠(cí)。2.下列各选项中,画线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砉然(huā)   中意(zhòng)  更换(gèng)   庖丁解牛(páo)B.踌躇(zhù)      怵惧(chù)    醴酪(lǐ)   切中肯綮(qìng)C.宫绦(tāo)      酬酢(zuò)   脚踝(huái)    不偏不倚(yǐ)D.孽障(niè)       绾发(wǎn)  妻孥(nú)      削足适履(xiāo)【答案】C【解析】A项,更(gēng)换;B项,踌躇(chú);D项,削(xuē)足适履。3.下列各项中,“信”字的意义和“信造化之尤物也”中的“信”相同的一项是(3分)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B.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C.低眉信手续续弹D.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答案】D4.下列句子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3分)12A.臣之所好者道也B.族庖月更刀,折也C.怵然为戒D.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答案】D【解析】A项,判断句;B项,判断句;C项,省略句,在“为”后省略了“之”。5.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①此山当是其一也 ②有碑载其事 ③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 ④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答案】D【解析】①代词,其中的;②代词,这;③副词,才;④副词,才。6.下列对《过小孤山大孤山》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等到抛锚停船后,作者走过山下,看到裂缝的岩石和各式岩洞,奇形怪状,色彩光亮润泽,也和别的石头大不一样。B.所有江中的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山之类,都是名闻天下的,作者认为,从峭拔秀丽上看,小孤山不能和它们相比。C.大孤山的样子像西梁山,虽然比不上小孤山那样秀丽,但是小孤山的旁边,有几片沙洲和初生的芦苇;大孤山的四周却是广阔无边的江水,望上去它好像浮在水面上,在作者看来,这也是一种奇景。D.这一段长江的水很浑浊,每逢要汲用时,都需用杏仁来澄清,过一个晚上才能喝。但长江从湖口分出的一支称为南江的水却很清,两江水的合流处像用绳尺划分过一样,不相混淆。【答案】B【解析】B项,应该是“从峭拔秀丽上看,它们不能和小孤山相比”。7.将下列句子以“在濮水边钓鱼”为开头重组成一个单句。(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分)庄子在濮水边钓鱼,楚怀王派人来请他做宰相,他持竿不顾,“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与统治阶级为伍。【答案】12在濮水边钓鱼,对楚怀王派人来请他做宰相却持竿不顾的庄子,“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与统治阶级为伍。【解析】关键是找出以“在濮水边钓鱼”为开头的句子的主干句:庄子不愿与统治阶级为伍。名师点睛解答句子重组题,最重要的是不能改变句子原意。具体来看,可分类型找到答题切入点:1.如果题目要求重组后的句子是单句,则必须先确定重组后单句的主干,可用题目中要求置于句首的词语作为叙述对象,与短句群中某一句子结合在一起,做重组后单句的主干;然后把其他短句转化为主干的修饰限制成分。2.如果题目要求重组后的句子是复句,则首先应明确该句的逻辑关系。3.如果题目要求重组后的句子强调某一个词,或某些内容时,也要注意单句与复句的区别。如果是单句,强调的内容可作为这个句子的谓语部分;如果是复句,则要运用表示相应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连接这些分句。如“固然……但……”“虽然……但是……”这些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组通常强调转折后的内容。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6分)游赤松山记吕祖谦淳熙十五年,南至①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庐。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氏兄弟与其知友陈岩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汹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复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徙倚“枕流”,四际溟蒙,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行察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澈无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晨兴复至其处,灏气游衍,天宇无滓。再至“过清”,驻目久之。即寻支径谒二仙祠,世相传以为黄初平②觅亡羊之地;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偕行者俱欲登山,酌丹井饮,造之。中道或有依涧而上,观瀑泉,履白石,欲穷其源而不可得,复相与会于丹泉之上。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归途高者平,险者顺。山回路转,乌纱欹斜,随意先后。至山下,日犹未中。饭竟,信其所之。再寻“桃源”之游,昔林木交翳,今皆廓然。复循山磴,游于“物外”12。乔木倚天,涧流清壮。此间桃源之津所从始也。过小桥,缘山而行。泉石相捕,无风而涛。行且百步,幽意益邃。横涧为桥,榜曰“三峡”。惊涛怒流,与巨石相吞啮。前莫知其所穷,后莫知其所止。复行数十步过盘石,临浚流,景象天逸。不特与所谓“物外”者异,亦与所谓“三峡”者异。久之,暮烟四合,不可久留,遂寻旧游而归。抵夜复坐于“枕流”,林外灯火,久益微茫。泉流静深,尤与夜气相宜。是行也,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而于“枕流”“过清”之间,朝暮几与神交。自己未至辛酉,凡三日而后返。(选自《古今游记从钞》,有删节)【注】①南至:冬至。②黄初平,东晋人,著名道教神仙,俗称黄大仙。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   赍:携带B.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 卒:通“猝”,突然C.晨兴复至其处       兴:高兴,兴奋D.不特与所谓“物外”者异   特:只是【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兴:起,起来。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B.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     句读之不知C.泉石相捕,无风而涛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抵夜复坐于“枕流”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答案】C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是描写赤松山景致的一组是(3分)①积霭横翠,蔚然深明②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③山高而深,下视群谷,莫不献状④乌纱欹斜,随意先后⑤乔木倚天,涧流清壮12⑥极目于丹井,称心于桃源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④写的是作者衣冠歪斜的样子,⑥是作者游览的经历和感受。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淳熙十五年冬,作者与几个朋友到了吕仲平家,后又到了季氏兄弟依赤松山而建的住处,然后一起去游览赤松山。B.作者一行先后两次游历“桃源”,第一次是傍晚时分,光线昏暗,树木互相遮蔽;第二次是午饭后,光线明亮,视野开阔。C.作者一行在赤松山中住了两夜,赤松山的夜晚静谧而清幽,让人感到神气清爽,心情放松,梦中所到之处也超尘脱俗。D.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记述了作者游览赤松山的经历,景物随作者游踪而变化,时远时近,有高有低,动静结合,写景极具特色。【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季氏兄弟的住所并非依赤松山而建。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2分)(2)或曰,此留侯所谓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者,其信然耶?(2分)【答案】(1)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神清气爽好像在天上畅游,却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将近半夜才睡觉。睡梦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人世间。(2)也有人说,这里是张良所说的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如此吗?【参考译文】淳熙十五年,冬至后一天,我与二三个朋友(一起)到吕仲平兄的家中拜访。12冬至后两天,呼唤童子找出藜杖,让朋友备好行囊(准备去登赤松山)。缓步出城北门五里多地,山野风光渐渐迎面而来,晴朗的日光也时时让人喜欢。又走了二里多,到了季氏兄弟的住所。他们的住所依山而建,茂密的树林和清澈的池水相互映衬。季氏兄弟和他们的知心好友陈岩夫也携带行囊被褥,要与我们一起去山中住宿。又走了十里路,到了小石桥。远望赤松山,层层云雾笼罩着山林,树木茂密幽深有光泽。又走了三里多路,进入山门。高大的松树在道旁高高耸立,好像不肯与世人为伍。到了桥亭,在老木上坐下。山涧中横立着许多石头,溪水冲激石头形成湍急的水流,汹涌澎湃。人的说话声听不到了,心神和眼睛因为它而清醒明亮。又拄着藜杖进入“桃源”,暮色已布满岩壁山谷了。在“枕流”徘徊,四周雾蒙蒙的一片,天水一色,泉水声和松涛声就像暴风骤雨突然来到。慢慢地边走边观察,又好像车马突然狂奔而不停止。云间不时地露出几颗疏疏朗朗的星辰,点缀在树梢,和水影相映衬,流水清澈异常。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神清气爽好像在天上畅游,却不知道自己到了哪里,将近半夜才睡觉。睡梦中所到的(地方),大概也不是人世间。早晨起身,又来到那里,山间雾气恣意游荡,天空中没有一丝渣滓。又来到“过清”,在这里留恋观赏了好久。然后就寻找小路探访二仙祠,世人相传认为(这里就是)黄初平寻觅丟失的羊群的地方;也有人说,这里是张良所说的愿意放弃人间事情想要跟从赤松子游仙的地方,难道果真如此吗?一起来的人都要登山,喝一喝丹井的水,于是就一起登山。登山的途中,有的人沿着山涧往上,观赏瀑布流泉,踏过白色山岩,想要走到山泉的源头却没有成功,然后就在丹泉之上会合。山高峻而幽深,向下窥视群谷,山谷都呈现出各自的形状。回来的路上,感觉高的地方也很平坦,危险的地方也很顺利。山回路转,帽子歪歪斜斜,随它前后颠倒。到了山下,太阳还没有到中天。饭后,信步闲走。再次来到“桃源”游玩,以前树木互相遮蔽,现在都视野开阔。又沿着石阶,到“物外”游玩。乔木参天,涧中流水清澈浩荡。这里就是进入世外桃源之路的起始点。过了小桥,沿着山往前走。山泉和石头互相冲撞,没有刮风却发出波涛汹涌的声音。再往前走将近一百步,清幽之意更加深邃。横跨山涧建了一座桥,上书"三峡"。惊涛激流和巨石相互冲撞。往前不知道它的源头,往后不知道它的尽头。又前行数十步过了盘石,来到湍急的水边,景象天然超绝。不仅仅与前面所说的“物外”不同,也和前面所说的“三峡”不同。过了很久,暮烟四合,不能长久地停留了,就沿着经过的路线回去。到了夜里,再次在“枕流”静坐,林外灯火,夜深更加微茫。泉流静谧幽深,尤其和夜晚环境相适合。这次出行,在丹井纵目远眺,在桃源尽情游玩,并且在“枕流”“过清”之间,早晨和傍晚多次尽情领略美景。从己未到辛酉,共游玩三天才返回。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入蜀记陆游(八月)十四日。晓雨。过一小石山,自顶直削去半,与余姚江滨之蜀山绝相类。抛大江,遇一木筏,广十余丈,长五十余丈,上有三四十家,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是日,逆风挽船,自平旦至日昳,才行十五六里。泊刘官矶旁,蕲州界也。儿辈登岸,归云:“得小径,至山后,有陂湖渺然,莲芰甚富。沿湖多木芙蓉,数家夕阳中,芦藩茅舍,宛有幽致,而寂然无人声。有大梨,欲买之,不可得。湖中小艇采菱,呼之亦不应。更欲穷之,会见道旁设机,疑有虎狼,遂不敢往。”12(九月)九日。早,谒后土祠。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许,整洁无一枝乱。挂帆抛江行三十里,泊塔子矶,江滨大山也。自离鄂州,至是始见山。买羊置酒,盖村步以重九故,屠一羊,诸舟皆买之,俄顷而尽。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夜雨,极寒,始覆絮衾。(十月)二十一日。舟中望石门关,仅通一人行,天下至险也。晚泊巴东县。江山雄丽,大胜秭归,但井邑极于萧条,邑中才百余户。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蜀人也。谒寇莱公祠堂,登秋风亭,下临江山。是日重阴微雪,复观亭名,使人怅然,始有流落天涯之叹。遂登双柏堂、白云亭。堂下旧有莱公所植柏,今已槁死,然南山重复,秀丽可爱。白云亭则天下幽奇绝境,群山环拥,古木森然,往往二三百年物。栏外双瀑泻石涧中,跳珠溅玉,冷入骨髓,其下是为慈溪,奔流与江会。予自吴入楚,行五千余里,过十五州,亭榭之胜,无如白云者。而止在县廨听事之后,巴东了无一事,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有删改)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更欲穷之                穷:看个究竟B.苫茅皆厚尺许             苫:覆盖C.权县事秭归尉右迪功郎王康年      权:主管D.是日重阴微雪             雪:下雪【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权:代理。2.下列画线的“为”的意义和用法,与“为之颓然径醉”中的“为”相同的一项是(3分)A.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B.吾属今为之虏矣C.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D.不足为外人道也【答案】C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如行云流水,涉笔成趣,尤其是所写景物和观感,简练优美,多富有诗意。B.作者写景,常用白描与衬托的手法,如写木筏之大,从写筏子上“妻子鸡犬臼碓”等什物入手,就是很好的例子。12C.“道旁民屋,苫茅皆厚尺许,整洁无一枝乱”,“自令廨而下,皆茅茨,了无片瓦”,作者对眼前的景物作简练而深刻的勾勒,几笔就写出当地的民风的淳朴。D.陆游看到寇莱公(寇准)的祠堂,想到自己大半生无所作为,才会有“始有流落天涯之叹”。【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归纳概括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后一句引文是写当地井邑极萧条,不是体现当地的民风的淳朴。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妻子鸡犬臼碓皆具,中为阡陌相往来,亦有神祠,素所未睹也。(2分)(2)为令者可以寝饭于亭中,其乐无涯,而阙令,动辄二三年无肯补者,何哉?(2分)【答案】(1)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2)做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动不动就是两三年没有人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参考译文】(八月)十四日。早晨下雨。经过一座小石山,(这座山)笔直得像从山顶一刀削去一半,跟余姚江边的蜀山很相似。行船在江上,遇到一只木筏,宽十多丈,长五十多丈,上面有三四十户人家,妻子儿女鸡狗以及舂米的臼、碓都有,中间有相往来的通道,还有神祠,这是向来没有见过的。这天,遇上逆风,(纤夫)用力拉船,从天亮到太阳偏西才走了十五六里。船在刘官矶旁停泊,这里是蕲州地界。子侄等辈上岸,回来后说:“发现一条小路,(从小路)到山后面,有一个广阔的湖,莲子菱角很多。沿湖有很多木芙蓉,几户人家在夕阳中,芦苇篱笆、茅屋房舍,仿佛是一个幽雅的地方,而且寂静得没有人声。有很大的梨,想买它,但没法买到。湖中有轻快的小船采菱角,叫他们也没有人答应。想要再看个究竟,恰好看见路旁设有捕捉野兽的工具,怀疑有虎狼,于是不敢再向前走了。”(九月)九日。早上,去拜土地神的庙。路旁的民屋,覆盖房顶的茅草都有一尺多厚,整齐得没有一根杂乱。张起船帆,在江中航行三十里,在塔子矶停泊,塔子矶是江边的大山。从离开鄂州,到这里才见到山。买羊肉买酒,村边泊船处因为是重阳节的缘故,杀了一只羊,几条船分买了,不一会就卖完了。向江边的人家索取菊花,得到了几枝,芳香可爱,(对菊饮酒)因此就喝得醉了。夜里下起雨来,非常寒冷,这才开始盖被子了。12(十月)二十一日。在船中望石门关,才能通过一个人,真是天下最险的地方。晚上船停泊在巴东县,大江和山川都很雄伟壮丽,远远超过了秭归,但街市上很萧条,县城里才一百多户人家。县令办公的地方以下都是茅草屋,没有一片瓦。代理县尉的是秭归的县尉右迪功郎王康年,是四川人。拜见寇莱公(寇准)祠堂,登上秋风亭,亭下是长江和山岳。这一天浓云密布下着小雪,再看亭子的名字,使人怅然若失,才有流落天涯的感慨。于是又登上双柏堂、白云亭。堂下原先有寇莱公所栽种的柏树,现在已经枯死了,然而南山峰峦很多,秀丽可爱。白云亭是天下幽奇绝妙的地方,群山环围着,古木繁密茂盛,往往都有二三百年的树龄。亭栏外面有两条瀑布直流进山涧中,激溅起的水花宛如珠玉纷飞,冷气侵入骨间。下面是慈溪,奔流着与长江会合。我从吴地(江浙)进入楚地(湖北),行程五千余里,经过了十五州,所见的亭台胜景,没有超过白云亭的。而且(白云亭)只在县尉办公之地的后方,巴东知县一点公事也没有,做县令的可以睡觉、吃饭都在亭子中,那种乐趣简直无边,可是县令空缺,常常就是两三年没有人肯来补缺,这是为什么啊?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21分)触蛮之战,蜗角之争庄周魏莹与田侯牟①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②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③,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④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⑤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有删改)【注】①莹:魏惠王名。田侯牟:齐威王名。②犀首:武官名。③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④胥靡:服役的人。⑤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嗃: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细微的声音。12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魏莹与田侯牟约     约:结盟B.善言伐齐者,乱人也    伐:攻打C.王与蛮氏有辩乎      辩:辩论,争辩D.臣请为君实之       实:证实【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C项,“辩”通“辨”,“分别”的意思。2.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魏莹怒,将使人刺之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衍,乱人也,不可听也     彼且奚适也C.君以意在四万上下有穷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D.尧、舜,人之所誉也       犹有所待者也【答案】D3.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D.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此类题根据语法、语感等去判断。“城者既十仞矣”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句子,所以排除A、B两项,“此胥靡之所苦也”是一个判断句,“此”是句子的主语,故选D项。4.下列对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辞”是赋的一种,一般要押韵。因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亦叫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故又称“骚体”。而到了唐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B.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如,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12C.庄子,名周,春秋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作为文学家,庄子的思想超尘脱俗,作品形象诡谲奇特,文风汪洋恣肆。D.《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也体现了他散文的风格和成就。至今流传的许多耳熟能详的词语,如“游刃有余”“达人知命”“鹏程万里”“扶摇直上”都出自《庄子》。【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项,“而到了唐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有误,应改为“汉代”。C项,“春秋时宋国人”有误,应改为“战国时期的人”;D项,“达人知命”出自《滕王阁序》。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寓言,让魏莹明白为名利而战是多么渺小。“蜗角虚名”的故事,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答案】B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2分)(2)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2分)(3)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2分)【答案】(1)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败兵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2)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3)在戴晋人面前提起尧舜,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12【参考译文】魏莹与田侯牟订有盟约,而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魏莹十分愤怒,准备派人去刺杀他。犀首公孙衍听说后,感到这种做法很可耻,便对魏莹说:“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老百姓的方法去报仇。我恳请受命率领二十万披甲士兵,为您攻打齐国,俘虏他的人民,牵走他的牛马,让他因恚愤而背生痈疽,然后占领他的国家。等齐将田忌出逃,然后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这才是大国的风度,光明正大的做法。)”季子听了公孙衍的议论感到可耻,他说:“譬如要修筑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去把它毁掉,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公孙衍是个挑起战乱的人,他的话不能听。”华子听了这些议论之后,感到这些观点都很不好,便说:“鼓动攻打齐国的人,是好乱之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好乱之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搅乱人心’的人,又是一个好乱之人。”君主说:“那么怎么办呢?”华子回答说:“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惠子听说了这件事,把戴晋人引荐给了魏莹。戴晋人说:“有一种叫蜗牛的小动物,君主知道吗?”魏莹说:“知道。”(戴晋人接着)说:“有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人称触氏;还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人称蛮氏。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战败者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魏莹说:“唉!这不是虚话吗?”(戴晋人)说:“我请求为君主把话说实。君主认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推测宇宙的空间有极限吗?”魏莹说:“无极限。”(戴晋人接着)说:“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迹所到之处的国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呢?”魏莹说:“是的。”(戴晋人又)说:“在这人迹所到之处有个魏国,在魏国之中有个梁都,在梁都之中有个君王,(试问)君王和蛮氏有分别吗?”魏莹说:“没有分别。”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客人走后,惠子觐见。魏莹说:“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比不上他。”惠子说:“吹奏管,尚能发出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吹奏剑首,就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罢了。尧、舜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在戴晋人面前提起尧、舜,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12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

全屏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