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简介
第四单元检测时间:150分钟分值:150一、知识积累(3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凝重(níng)婆娑(suō)撰写(juàn)举世瞩目(zhǔ)B.噙泪(qín)废墟(shū)祷告(dǎo)提纲挈领(qiè)C.酝酿(niàng)蹬车(dēng)契据(qì)自怨自艾(ài)D.蠕动(rú)执坳(niù)惺忪(sōng)亘古未有(gèn)2.下列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黯然 颤抖 坐想其成 沧海一粟B.沧桑 安谧 记忆忧心 轻手捏脚C.循着 讴歌 老态龙钟 消极怠工D.嘻戏 防范 仗义执言 防患未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B.“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C.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D.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________、________和装修。②当然,最为________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③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________难忘。A.改建扩建世人瞩目终生B.扩建改建令人瞩目终生C.扩建改建令人瞩目终身D.改建扩建世人瞩目终身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B.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C.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D.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昨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次震惊世界的海啸灾难都在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B.我们党的历史表明,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坏,关系着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的成功。C.据来自全国防治指挥部的消息,还有四个最初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区能否解除封锁正由专家进行验收。D.美国驻日大使贝克在东京举行的国内外形势恳谈会上向朝鲜发出了警告,表明了不惜采取武力解决问题的姿态。7.下列各组句子,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所以包身工是一种“罐装了的劳动力”,可以“安全地”保藏,自由地使用,绝没有因为和空气接触而起变化的危险。B.在充满汗臭、粪臭和湿气的空气里面,她们很快地就像被搅动了的蜂窝一般骚动起来。C.“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但是倒冒出来的青烟引起了她一阵猛烈的咳嗽。D.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像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像弓一样的弯,面色像死人一样的惨!8.与下面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7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的升华。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大凡有成就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是固然最有才能,但首先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不是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9.对这段文字有四种分析,选出最准确的一种()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A.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B.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日本资本家,表达作者义愤之情。C.采用比喻、反复、联想的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帝国主义,表达作者十分悲愤的感情。D.采用比喻、反复等修辞格和联想的手法,指出黑夜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警告帝国主义,表达作者义愤之情。10.新闻也叫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消息标题主体背景开头真实用事实说话。二、阅读题(1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太空行走在地面上,行走是指用双腿克服地球引力,轮流迈步,从一处地面走向另一处地面。但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失重将行走的概念完全搞乱了。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反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座舱里充满空气,划动四肢也可前进,因此行走范围是立体的。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太空是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还有微流星体伤害,必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以保证生命安全,但也不能立即走出密封座舱,因为还要吸纯氧排氮。由于氧气助燃,容易引起火灾,所以密封座舱中一般不用纯氧,而用以氧、氮为主的混合气体。这样,航天员体内便存在大量的氮。这些氮不像氧和二氧化碳那样会与血红蛋白和缓冲物质起化学作用,而是物理地溶解在血液和脂肪组织中。目前,密封座舱中一般采用与地面相同的1个大气压,即760毫米汞柱,而舱外活动航天服一般采用210毫米汞柱压力。这样,穿上航天服后,体外压力降低,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便游离出来。由于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较差,流动量不大,不能将氮气迅速地通过血液供应到肺部排出,因而会在血管内外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形成气胸,这就是减压病。为了防止减压病,必须在出舱前吸纯氧,使体内的氮气逐渐排出。吸纯氧的时间长短,根据密封舱中氮的含量多少而定。若氮气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即占78.09﹪,则需要吸纯氧3小时。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但制造这种舱外活动航天服,不仅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而且会增加穿着后活动的困难。在太空中,八面无着,双脚无用武之地,必须靠太空机器来移动身体的位置。目前用的是喷气设备,安放在舱外活动航天服背部,叫喷气背包,通过三个自由度六个方向上的喷嘴喷气,以达到向任何方向运动的目的。另外,太空真空环境中没有空气传播声音,因此,在太空行走时,必须靠航天服背部的无线电通信背包与同事联系。困难还不止这些,比如,太空里没有任何参照物,人容易迷失方向,失去远近感。当然,太空行走不仅仅是在太空轨道飞行时的行走,还有在其他天体上的行走。比如在月球上行走。登月航天员的经验告诉我们,由于月面没有空气,因而没有空气阻力,加上重力只有地球重力的1/6,如果像在地球上那样双脚轮流迈步,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一蹬地身体就会弹得老高,一步能跨出老远,感觉很别扭,还不如袋鼠一样双脚并齐、向前蹦跳感到舒适。假如到木星那样巨大的行星上去,其比地球大300多倍的质量所生的7重力及其厚密的大气,将会使人动弹不得。11.文中对“太空行走”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失重环境中行走,其范围是立体的,可以飘飞到任何地方。B.航天员在密封座舱外高真空、强辐射和极端温度环境中行走,靠太空机器来移动身体。C.航天员在重力和大气环境与地球的重力和大气环境悬殊的月球、木星等其他天体上行走。D.航天员在太空轨道飞行的失重环境中存在策略、大气环境与地球悬珠的其他天体上行走。12.下列对防止减压病的方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B.吸纯氧排氮并且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C.如果舱内氮气的含量与地面大气中的比例相同,则需吸3小时纯氧。D.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13.“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有大量工作需要航天员走出密封舱,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缺乏传播声音的空气,须借助无线电背包与同事联系。B.没有任何参照物,不易确定正确的方向。C.没有空气阻力,行走起来轻飘飘的。D.易遭受微流星体伤害,须身着舱外活动航天服。1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航天员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因为是在失重环境中进行的,所以可以“倒走横行”。B.在太空中,航天员依靠太空机器来移动身体,因此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行走范围是立体的。C.航天员在月球上行走,由于没有空气阻力,重力也只有地球重力的&’(,所以与在地面行走一样,而且“健步如飞”。D.假如借助科技手段消除了木星上厚密的大气带来的阻力,那么航天员在木星上行走就不会陷入“动弹不得”的窘境。三、诗歌鉴赏题(10分)1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胡逸老致虚庵①黄庭坚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赢②常作灾。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③生蚌胎。山随宴坐画图出,水作夜窗风雨来。观山观水皆得妙,更将何物污灵台?【注】①致虚庵:胡逸老书房名。②赢(yíng):竹器。《汉书•韦贤传》:“遗子黄金满赢,不如一经。”③明月:珍珠。(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胡逸老的形象。(3分)(2)古时有人认为该诗的第三联为“奇句”“奇语”。“奇”在哪里?请分条简要说明理由。(7分)四.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18分)端午节7振 鹏 “明天不准停工。” 这是端午节的前一天。在下午将要放工的时候,C厂一间机器隆隆的屋子外面,庄严的写字间的对面墙上——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张贴了这样一张新的布告。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出了车间,在他们眼帘前首先呈现的,就是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在“不准停工”的字样之前,放工的伴侣们都不知不觉地呆立着,一些教育权在先天就被褫夺了的工人,张望了一回不觉就一致发出了“又是什么”的疑问,少数略微认得几个字的看后,即垂头丧气地发出了微微的叹息,从幽怨不平的叹息声中,可以听出“明天——不准停——工”的断句。去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呜——”早晨第一次的汽笛响了,提了饭篮,拿了衣包,一个个工人依然照例陆续走进那数千劳动者的总压榨机关内去拼滴血汗。花絮依旧飞舞着,浊气依旧蒸发着,机器依旧转动着……这正是“不准停”的“明天”——旧历端午节。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车间里的机器,不停地转动,花絮不停地飞舞,工人们各自在车轮转动花絮飞舞中,拿了饭篮,在机器旁的气管中吸取那黄色的带有强性锈质的蒸汽水,将饭泡热,用他们的午餐。花絮不时地落入碗内,随之就进了他们的口腔;纱头不时地断脱;饭碗便时常离开手而去从事工作。——这是每日的经常情形;不过在今天,各车间里都似乎是处一种异样的哀怨、悲愤、沉闷、凄惨……的情景来。沉默着……只有机器转动声……一张数字较多的公告,又出现在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上了:“王阿三、张小毛、李定国、胡小妹、余国香、朱长富、卫炳生、刘阿桂、张翠芝等九人,不服命令,擅自停工,着即开除,以警将来,此布。”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只有“唉卜……唉……”“王阿三、张小毛……开除了”“开除了九个”的低微叹息声,在死的沉默中颤动着……一切依然继续着——飞絮的白花,出门时严密的搜索,疲乏躯体的挣扎。…… (原载1926年6月《中国青年》有删节)16.结合加点的词语,理解句子意思。(6分)(1)出了车间,在他们眼帘前首先呈现的,就是厂主方才新贴的赫赫布告。(2)去看亲友、打牌、玩耍、休息的幻想和计划,都在这“明天——不准停——工”的断续声中化为轻烟——。飘渺了而不可触摸了。17.《端午节》多次描写工厂汽笛:①悲鸣的汽笛第三次拉放之后,这些流血冒汗的动物(在他们的生活状况上着想,根本就不能说是“人”)都陆续从花絮飞舞、浊气蒸发的车间(工人工作的地方)里面没精打采,很狼狈地走出。②又是汽笛一声,上午十二时放工的信号悲鸣了。③第三次汽笛呜咽了,工人们机械似的又走出车间,拥挤到黑牌子旁边张望。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18.文中几次出现工人去看“布告”,关于“布告”在文中也有不同的说法,请找出一两处,试分析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6分)7五.语言运用(16分)19.下文横线处的语序已被打乱,请重新调整。(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①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③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④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做的各种实验。答:20.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一则新闻,不超过15字。(4分)新华社华盛顿5月27日电美国白宫27日发布了奥巴马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在该报告中将军事作为外交努力无效情况下的最后手段,这与布什政府时期的“先发制人”战略相比是个重大转变。这是奥巴马上台16个月后首次发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奥巴马的新国家安全战略认为世界充满了多种威胁,放弃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说法。这一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还对朝鲜和伊朗对美国带来的威胁提出警告。奥巴马政府的新国家安全战略试图摆脱布什政府时期不受欢迎的单边主义政策,奥巴马呼吁将美国的合作对象从传统盟友扩展到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的大国。该报告说,美国将和中国在共同关切的问题上进行合作。奥巴马还将美国经济作为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他认为,美国在经济上的成功对于美国保持其在海外的影响力至关重要。奥巴马的前任布什在202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首次阐明美国在“9·11”事件后将采取“先发制人”的军事打击战略。布什在202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重申美国奉行“先发制人”的战略。答:21.续写句子。一位心理保健教师应邀给少年犯上课,走向讲台时不小心摔了一跤,引起哄堂大笑。这位教师不慌不忙站起来,脸朝着大家笑:。请在横线上补出这位教师说的话,要求适合特定的场合和对象,体现幽默的风格,不超过35个字。22.把下面一段文字改写成一组排比句。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和画卷,而是一粒种子,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描绘和渲染。理想是一片荒漠而不是葱茏的绿洲,需要你去开垦它,改造它。六.作文(60分)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7第四单元检测1.D(A.撰zhuàn;B.墟xū;C.艾yì)2.C(A项中“坐想其成”应是“坐享其成”;B项中“记忆忧心”应是“记忆犹新”,“轻手捏脚”改为“轻手蹑脚”;D项中“嘻戏”应是“嬉戏”。)3.B(“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此成语用在B句中恰到好处。A项“汗牛充栋”本义是形容书籍很多。而A句意思是这样的事情很多,用“汗牛充栋”仅表示多是不恰当的。C项“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过,也可以说革面洗心。刊物讲究创新,讲究版式的新颖,但用表“彻底悔过”的成语不当。D项中“左右逢源”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也比喻办事圆滑。此成语重点侧重“做事”,而D项中则强调“说得头头是道”,这就无法落实“做事得心应手”。)4.A5.B(A末尾句号应在引号内、C.书名号应改为引号。)D(“、”改为“,”)6.D(A词语误用,“关于”应改为“对于”,B“两面”与“一面”不相对应,应在“成功”前加“能否”,形成对应。C句式杂糅)7.C(A、B、D是比喻;C是借代。)8.B(A.无主次之分;C.否定不当;D.弄反了主次关系。)9.D11.D(A.项只指航天员在失重环境中行走,而没有提及在重力、大气环境与地球悬殊的其他天体上行走,所以是不全面的;B.项指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所遇到的难题,要克服这些困难才能在太空中行走;C项和A项一样,答案不全面。)12.B(A.项中吸纯氧排氮或者提高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在文中第二段能找到原句,是防止减压病的方法之一;C项在文中第二段也能找到相关信息,是防止减压病的方法之一;D项在文中第二段能找到原句,如果将舱外活动航天服的压力提高到380毫米汞柱以上,穿着它出舱行走,也不会产生减压病,和A项答是一致的。B项和正确答案A.C.D矛盾,用排除法,故答案为B。)13.C(A项在第3段中能找到原句,是困难之一;B项第3段中也能找到原句,是困难之一;D项在第2段中有信息提供,是困难之一;C项只是指在重力只有地球重力1/6的月球上行走是轻飘飘的,而在其他星体如木星上则会使人动弹不得。与原文第四段结尾处信息矛盾。)14.A(B项根据文中“在航天器密封座舱中行走,只要用脚、手或身体任何部位触一下舱壁或任何固定的物体,借助后作用力,就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但B项不全面,与题中原句矛盾:“在太空中可以飘飞到任何想去的地方”不正确;C项文中的信息是在月球上行走起来会轻飘飘的,不是“健步如飞”,C项不正确;D项任意拔高了题的主旨,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假如借助科技手段”这一说法和信息。)15.(1)清高(高雅、不慕名利等),仁爱(仁慈、善良、能济困扶危等),闲逸(闲适、自在、旷达等)。(2)①化静为动。将致虚庵依山傍水的位置,作了动态描写,“出”“来”二字,将山水写活了。②化实为虚。把山比作画图,尽可让读者想象是一幅什么样的“画图”,夜来风雨是隔窗听到,并非眼见,也是虚写实事。③情景交融。前句写视觉,后句写听觉,都充分体现了主体意识,宴坐的闲适,听雨的从容,都充分地表现出来了。④以物衬人,前两联是直叙其人,此联是正面写庵,通过庵的环境间接表现人物的人格、胸襟。16.(1)指显著盛大的样子,这里指显眼、令人惊讶的布告突然出现在眼前。讽刺了工厂的无情。(2)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这里指端午节放假的想法已经被彻底打碎。17.一是显示时间的推移,二是以汽笛的悲鸣、呜咽,渲染环境气氛,进而映衬纺织工人像牲畜般的悲惨生活。18.“布告”在文中有不同的说法,“叫工人抬头发抖的布告处”“赫赫布告”“黑色的魔鬼似的牌子”“黑牌子”,从这些语言中可以看出,“布告”经常给人带来坏消息,不是没有报酬的加班,就是开除工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布告”也可以看作贪婪残酷的资本家的象征。19.③①②④720.奥巴马政府放弃“先发制人”。21.这是我给你们上的第一课:一个人可能跌倒,但仍然可以再站起来!(意思相近均可得分)。22.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和培育;理想不是现成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和渲染;理想不是葱茏的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和改造。23.(略)7
查看更多
Copyright 2004-2022 uxue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5016911号-6
优学科声明:本站点发布的文章作品均来自用户投稿或网络整理,部分作品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相关的知识产权登记
如有知识产权人不愿本站分享使用所属产权作品,请立即联系:uxuekecom,我们会立即处理。